查文庫>說課稿>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

  一、匯入。

  目的是透過魔術與故事的結合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從而引出主題知道刻畫老鼠的兩個基本形。

  1、利用圖形掌握老鼠的基本畫法。

  (1)教師利用視屏轉換儀出示一個淺蘭色的小雞蛋形卡片和一個深蘭色的大雞蛋形卡片。“小朋友,你們看我帶來了兩圖片像什麼?有什麼不同?”(幼兒會說像雞蛋、不倒翁的身體等,他們的顏色深淺不同,大小也不同。)最後教師總結這樣一頭大一頭小的的圖形是雞蛋形,我們就把小的一個叫小蛋,大的一個叫大蛋。讓幼兒明吠夾蔚奶卣饕蛭?饈親楹俠鮮笸餉駁幕?拘巍?

  (2)演示老鼠的畫法。今天我要用這兩個雞蛋來變個魔術瞧小蛋和大蛋是一對好朋友,總喜歡在一起。瞧大頭碰小頭,小蛋再前大蛋在後非常親密。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和耳朵,大蛋需要拐杖跟著小蛋走。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演示圖片,並根據故事情節添畫老鼠的耳朵、眼睛、和尾巴。你們看現在小蛋大蛋靠在一起像什麼?(老鼠)那還缺什麼呢?我們添上去試試究竟能不能變成老鼠?(教師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畫嘴巴和鬍子)教師運用生動的故事語言來引申出老鼠的外形結構,能讓幼兒感覺到圖形組合的趣味性和奇妙性,在潛移默化中瞭解了老鼠的畫法還要強調小蛋的小頭畫嘴巴,因為老鼠最大的形象特徵就是尖頭尖腦的嘴巴在頭部的位置正確了老鼠基本形狀就能掌控了。

  二、幼兒透過操作創作老鼠的不同動態。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我班的現有水平讓他們學畫一種新事物後馬上進行不同情節或動態的創作難度很大。幼兒常常將構想表述得很精彩,可真正落筆時就六神無主了低聲細語地說:“我不會。”而綱要在藝術的每個領域中都強調了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發揮幼兒的創造性。為了能把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綱要精神相結合,我設計瞭解決難點的緩衝環節起到一個由“輸入”經過“轉換”再到“輸出”的作用。具體操作有兩步。

  1、出示老鼠的四個定格畫面,讓小朋友利用手中的兩個圖形來擺放一下畫面上的動態。在操作中感知頭於身體不同的擺放位置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造型,基本的圖形是繪畫的主要要素透過基本形的反覆的搭配幼兒能直觀感性的瞭解老鼠動態變化的規律。教師用語“小朋友,請你們用手中的兩個雞蛋也來變只老鼠,螢幕上面有三副圖分別是老鼠的作側面、正面、斜體向右的動作。幼兒可以自己選個喜歡的造型來擺放頭和身體的動作,還要配上耳朵、尾巴。”在這一步中還隱藏著一個難點就是老鼠的耳朵的部位和頭部動作的對應。幼兒在繪畫中常常會將不同方位內的同一種事物用同一個畫面表示,不會考慮到中心事物變了周圍的連帶事物也會隨之變化。如畫側面的老鼠時一般都會將耳朵放在頭的後上方。可是在畫轉頭、正面向下竄、抬頭時,有許多孩子還是會畫在頭的側面。所以透過進一步的提問和操作來強化幼兒的這種方位感。教師說出一種老鼠的動態幼兒就利用圖形擺出來。如“抬頭的老鼠、向下衝的老鼠、向後扭的老鼠等”。幼兒擺放後同一組上的小朋友互相說誰的像.教師請放得不象的幼兒找出原因,提出修改方案。幼兒給動態的老鼠配耳朵是為了讓小朋友在繪畫的過程中引起注意,耳朵畫的地方也是隨著頭部動作的變化而改變的,當頭朝下時耳朵就朝上,頭朝上時耳朵就朝下,頭向後時耳朵就朝前

  2、讓幼兒在利用圖形變化拼出與畫面不同的動態,根據幼幼互動的原則,進行互相講述,拓展幼兒的經驗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

  三、用故事兒歌引出繪畫的內容,講解繪畫的要求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之一。

  1、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歌曲點出本次活動的中心。教師用語“小朋友我們前幾天學過一首關於老鼠的歌曲叫什麼?一起來唱一唱吧。”幼兒邊唱邊做動作。這一環節在整個活動中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將對歌曲中的角色的感知經驗遷移到繪畫活動中來,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創作的興趣。

  2、透過談話引導幼兒構思和佈局畫面。今天小熊剛過完生日,蛋糕吃完了,可蠟燭沒點完所以找了個非常漂亮的蠟燭臺把它插起來放在了餐桌上,在螢幕上出示描述的畫面。一群老鼠看見了可了壞了,心想蛋糕吃不到,蠟燭油總能吃了吧。但是蠟燭臺放那麼高,老鼠們那麼矮,要怎樣才能偷吃到蠟燭油呢?(幼兒會說一個一個咬這尾巴接上去,會拿梯子爬,搭根棒爬、從椅子上跳過去、用牙齒把桌腳肯斷、用繩子蕩過去等。)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如何偷吃小熊的生日蠟燭。

  3、交代繪畫要求:幼兒在畫的時候把每隻老鼠不同的動作都畫出來,注意頭與身體的比例,以及整隻老鼠與傢俱的比例。整個畫面要滿主要的事物要畫的大。畫好餐桌、燭抬、老鼠後,還可以添畫一些其他的家居擺設,鼓勵他們大膽作畫。在繪畫過程中的指導根據幼兒繪畫技能水平和形象想象的水平不同進行個別教育,一時間想不出怎麼畫、或者動作不知怎麼變的可以利用剛才的卡片拼拼擺擺後依樣畫下來。還可以透過課件滾動出現老鼠的不同動態來提示、啟發幼兒開啟思維面,因為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既要讓他不侷限在教師的範例中又要有創新這樣的滾動畫面還是比較合理的。能力強的幼兒就鼓勵他們刻畫的動態要多些,並可讓他們聯想老鼠在別的傢俱上會幹什麼?相同的時間內繪畫的容量可以有不同層次的體現,從不同的角度提高全體幼兒的繪畫水平。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綱要》中在幼兒園藝術教育目標中指出:“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幼兒美術教育不以幼兒掌握美術技能為主要的目標,而是希望幼兒在自由、寬鬆的美術創作活動過程中逐漸喜歡參加藝術活動,獲得藝術感受,同時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發展。所以,此次活動我不規定幼兒一定要把機器人畫得惟妙惟肖,而是讓幼兒透過已經學過的各種幾何圖形進行組合、變化,大膽的設計創作出各種各樣機器人,體驗幾何形狀變化帶來的美感和美術活動的快樂。

  機器人是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在幼兒園和家裡,小朋友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還有在圖畫書、動畫片、科普讀物、照片等影音影象資料中都見過機器人,機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機器人有著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領,能給幼兒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和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願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實際生產中機器人本身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離不開大膽創新,讓幼兒對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萌發他們初步的創新思維,是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

  二、說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2、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設計機器人,萌發初步的創新意識;

  3、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想象創作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活動難點:大膽想象,設計和創作機器人。

  三、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此次活動的主題,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多媒體課件法:

  此次活動中,我藉助多媒體手段貫穿活動始終,目的在於讓幼兒形象地感知和欣賞機器人。透過“會說話”的機器人課件,向幼兒展示和介紹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幫助幼兒感知機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透過機器人的語言代替教師的語言,比教師直接的講述更為生動,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2、觀察討論法:

  透過觀察,幼兒可以形成對機器人的整體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幼兒把握機器人各種造型的特點。而在觀察後進行討論,則能讓幼兒加深對不同形狀組合、變化帶來的不同造型的機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動中,為了啟發幼兒運用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來設計機器人,我透過讓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圖片、玩具等材料,說一說機器人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組合,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表示,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等等,讓幼兒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

  幼兒創作結束後,將幼兒最終完成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讓幼兒挑選同伴中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選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肯定各自作品的特點及優點。透過欣賞評價,有利於達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讓幼兒學習他人的創作技巧,也有利於讓幼兒體驗創作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四、說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開展本次活動前,我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同查詢影象、科普書籍、影像等資料,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同時,讓家長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機器人幫助人類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兒經常看到關於機器人的動畫片,玩過各種機器人的玩具,積累了很多關於機器人的感性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前期製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幼兒帶來的機器人圖片;機器人的玩具;白紙、畫筆等等。

  五、說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4個環節,可以概括為“欣賞觀察——想象討論——設計創作——欣賞評價”四個部分。

  (一)幼兒觀看、欣賞多媒體課件和機器人圖片——感知、觀察機器人造型及創作特點,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1、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實際生活在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機器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機器人,歡迎來到神奇的機器人世界。現在,小朋友們跟著我進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課件內容:5個在不同領域工作的機器人分別圍繞名稱、功能等進行自我介紹)

  (作為活動開始部分,以“會說話”的機器人課件直接進入活動,是為了能夠在活動一開始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機器人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幼兒瞭解實際生活中的機器人,探索機器人的世界,能夠開啟幼兒的眼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求知慾,同時也是在幼兒記憶中留下豐富的視覺的形象,豐富幼兒關於機器人的經驗,為後面幼兒大膽想象設計機器人做鋪墊。)

  2、幼兒分享、交流機器人圖片。

  機器人:我還聽說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幫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機器人朋友,真開心!請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機器人朋友吧。

  幼兒上前將帶來的圖片給教師,教師將其展示在全體幼兒前。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機器人長什麼樣,它是什麼形狀組成的,他能用來做什麼等等。教師抓住幼兒講述過程中的主要資訊,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機器人的主要特徵,分析機器人可以由哪些圖形組成。

  教師: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表示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

  教師: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呢?

  (這一環節我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二)“我是小小設計師”—— 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創意,分享同伴多樣化的設計。

  機器人:哇,小朋友為我介紹的好朋友都好厲害啊,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們是一名設計師,你們會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呢?

  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一段時間後,教師請幼兒上前大膽交流自己的創意,給大家說一說,設計的機器人長什麼樣,由什麼形狀組成的,能夠為人類做那些事。

  (讓幼兒先進行足夠的時間的想象醞釀,不至於匆忙下筆創作。交流的目的在於充分調動原有經驗,聯想和遷移在各種資料中關於機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時也是在交流中探索、發現基本的創作思路,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三)幼兒設計創作,教師個別指導——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1、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機器人;

  2、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的圖形組合創作,並注意變化;

  3、教師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創作。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既根據個別差異給予幼兒技法上的幫助和注重他們思維的發散,又給予幼兒充分的創造空間,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始終扮演幼兒創作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我注重讓幼兒在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及時肯定他們的努力。)

  (四)幼兒相互欣賞評價——分享交流創作技巧,體驗創作的快樂。

  將每一個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請幼兒欣賞並相互點評。也可以講述自己的作品。教師主要圍繞目標1引導幼兒有針對性的觀察和欣賞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一個機器人?為什麼?

  教師: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麼形狀來設計機器人?

  (我指導幼兒進行相互欣賞,嘗試分析、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從而讓幼兒充分表達對美的體驗,以及提高他們審美能力,獲得美術活動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活動結束

  機器人小結:今天小朋友設計了好多種機器人,為機器人王國裡添了好多新朋友。這些機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狀,真漂亮。原來變化一下就有很多型別的機器人了。真感謝你們!

  (以機器人與幼兒對話結尾,達到活動首尾呼應的效果。透過點出形狀組合的變化,幫助幼兒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識課中,就有提到味道這一常識,幼兒對味道已經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動正是前面知識的後續,新《綱要》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動建立在幼兒對味道已經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幼兒從感受到發現再到創造性的表現,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不喜歡拘泥於摹寫物件的真實形象,因此我設計了《畫味道》為題的美術活動。

  這次活動,開始環節的動機呼喚,鼓動幼兒的積極性,過程中注重啟用思路、啟迪智慧、觸發創新,在結束環節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欣賞和獲得滿足上。能幫助幼兒透過嘗與說回顧對各種味道的認識與感受,透過畫,將自己的感受大膽、創新地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透過交流與評價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獲得肯定與滿足感。這個活動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目標起著導向的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材本身的特點。整合了社會、認知、藝術、語言等領域,確立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

  (2)、透過嘗味、說味、畫味活動,激發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味道的體驗,在活動中得到心情的愉悅。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幼兒能學會運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形狀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並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將在後面環節介紹中做具體闡述。

  3、說活動準備:

  同時,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說出各種味道,掌握各種繪畫的基本技能。

  (2)、為了讓活動更有趣味性,我將場景佈置成 “食品展覽會”能更好的激起幼兒的興趣。

  (3)、另外,本次活動的物質準備是: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檸檬、苦瓜、辣味牛肉乾、黃蓮、薑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為幼兒提供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籤等作畫工具;為了讓幼兒在作畫時有一個輕鬆的環境,我準備了輕音樂一盒。

  二、說教法: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提問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遊戲法,遊戲能調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開始就以參加“食品展覽會”的形式品嚐食物,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是提問法,教師提問的準確性,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的觀察,有利於幼兒進一步的學習與思考。

  再次,我還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品嚐各種味道,並將味道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

  不錯的創造性。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此外,我還用了示範法、交流法、鼓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突出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地位,達到各個領域和諧統一,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提供幼兒熟悉的材料,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提高幼兒認知,鍛鍊幼兒的能力,本次活動我讓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感官參與法:皮亞傑認知理論裡提到:“幼兒必須透過自身活動發現,認識客觀世界,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認知模式。”在整個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透過嘗、說、想,動手及動腦,進行學習,嘗主要是嘗味道,想是想想嘗後的感受,說是將嚐到的味道說出來,動手和動腦是讓幼兒能動手將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創作的樂趣。

  2、另外,還採用了交流法,《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並期待別人給予的讚賞,互相啟迪、互相促進。”因此我為幼兒提供了說味道的環節,在活動這環節,讓幼兒充分地將自己的創意說出來,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說教學程式:

  共有3個環節:

  1、嘗味道,激發幼兒興趣。

  2、畫味道。

  3、說味道。

  第一個環節,我以參與“食品展覽會”的形式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品嚐,並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將品嚐味道後的感受說出來,為下畫味道做鋪墊。如:在幼兒品嚐前,讓幼兒明確嘗後要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以從想到的和感覺到的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二環節畫味道,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在充分的感受後,對味道有了初步的體驗,我以引導語“如果要用畫畫的方式表現你吃到的味道,你會用怎樣的方式呢?”從而讓幼兒回憶起已學的繪畫方式,並且讓幼兒對繪畫方式進行搜尋,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知道並啟發幼兒用線、色、形等方式進行繪畫,豐富

  不錯的幼兒的實際經驗,為幼兒提供各種可操作的材料,教師及時的給予幼兒鼓勵與幫助,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談談自己的作品,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為了讓幼兒能從多角度進行闡述,教師進行示範講解,讓幼兒明確可以從什麼角度對作品進行完整的闡述,如:“我嚐到的是……味道,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所以我用了……的顏色和線條來表現。”另外,以欣賞的角度,讓幼兒說出最喜歡的作品,互相交流評價,為幼兒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透過這樣的交流,讓幼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他人,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的創造性。

  接著教師進行總結,這樣有利於幼兒知識經驗的梳理。也為活動延伸做鋪墊。

  五、延伸推進:

  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味道,並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嘗試著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遷移幼兒已有經驗。(根據本次活動設計)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該能夠抓住幼兒的興奮點,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根據本次活動中,我使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和程式的設計,會對活動重難點有所突破,但是由於本次活動以幼兒創造性為主,無法預計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因此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適當調整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4

  一、設計意圖

  材料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創造的中介和橋樑,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發幼兒濃厚的興趣,激起創作的靈感。所以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點,設計了活動《紙袋玩偶》,即滿足了幼兒的學習需要,又能夠使幼兒在寬鬆、自由、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大膽的發揮想象,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形象。

  二、目標定位

  《綱要》在藝術教育的目標上強調,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根據《綱要》要點和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我制定瞭如下活動目標:

  1、利用紙袋透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

  2、在活動中,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發幼兒的創作意識,增強探索能力。

  一個活動中最能體現課程目標的便是活動的重點,只有抓住重點,才能使整個活動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順序。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利用紙袋透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活動難點:使用剪刀,剪出對稱、佈置合理的動物形象。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活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達到活動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工作:

  1、信封若干、彩紙、剪刀、水彩筆、膠水

  2、教師製作的紙袋玩偶範例四五個

  3、背景音樂

  四、說教學法

  (一)、說教法

  創設寬鬆自由的環境,從興趣出發,引導幼兒自主參與,自主地選擇,這是《綱要》中再三強調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始終堅持這一理念,給孩子創設寬鬆的環境與自我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自由,常加以激勵和引導性啟發,從而激發幼兒創作的熱情,並根據幼兒的需要適宜地給予指導和幫助。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我採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觀法:透過欣賞、觀察教師提供的範例,刺激幼兒的視覺,激發創作的慾望。

  2、談話法:談話是語言溝通的最基本方式,談話能帶給幼兒輕鬆愉快的心情。

  (二)說學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真正發揮了幼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幼兒透過探索、嘗試和動手操作,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玩偶。

  五、活動過程

  1、教師以帶幼兒參加動物狂歡會的情境出示眾多紙袋玩偶範例,激發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小動物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兩個紙袋玩偶,讓幼兒觀察、討論這些紙袋玩偶是怎樣製作的,分析會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待幼兒觀察討論完畢後,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觀察、討論後的結果。

  3、每組選一名幼兒到老師這兒領取所需材料和工具,進行紙袋玩偶的製作。

  本環節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製作出漂亮可愛的動物形象。活動中教師不斷地鼓勵幼兒大膽構思出獨特新穎、與眾不同的作品,這就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透過這一環節,幼兒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而且自始至終都是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工具,探究製作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4、幼兒帶著自己製作的動物玩偶和老師一起參加動物狂歡會。教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自由表演。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欄中,在區域中投放更豐富的材料,為幼兒提供繼續創作的機會。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5

  一、設計意圖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美術活動《春暖花開》。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綱要》指出幼兒教育目標:"初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中美的欣賞力。"由於桃花在我們生活中不是很常見,孩子們也缺乏瞭解,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初步認識桃花,並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棉籤畫的方法來表現桃花的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二、活動目標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瞭解桃樹和桃花的基本特徵。(認知)2.能用吹畫和棉籤畫來表現桃樹和桃花(技能)3.體驗吹畫和棉籤畫的樂趣。(情感)活動的重點: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桃樹和桃花的基本特徵。

  活動的難點:用吹畫的方式吹出樹枝三、活動準備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桃花,知道桃花的基本樣子。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棕色、粉紅色顏料、棉籤、抹布、範例、紙張等。

  四、教法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①講解法②示範法③範例法等。

  五、學法再來說學法,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①談話法②操作法③觀察法等。

  六、活動過程為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激發興趣,匯入活動本環節我將以春天為主題,談話引出課題,如詢問小朋友:"春天到了,花都開了,小朋友們還記得你們看到了哪些花嗎?"2、觀看多媒體課件,瞭解桃花的結構透過播放桃花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桃花的結構、形狀、顏色,並且我會透過提問幼兒桃花的基本特徵來使幼兒更加仔細、專注地觀察圖片。

  3、引導幼兒學習吹畫的方法(1)在本環節中我首先出示範例,引起幼兒對範例的畫法的興趣,再分析範例,讓幼兒瞭解桃花樹的樹幹和樹枝是用棕色顏料吹出來的,花朵是等顏色幹後,再用棉籤蘸粉紅色顏色點上的。

  (2)然後示範講述吹畫桃花方法:先滴幾滴黑顏料在作業紙下部適當位置,對著黑顏料往前吹,並稍稍改變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態。吹好樹枝後稍等一等,待幹後用棉籤蘸上粉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畫出梅花。此時還要提醒幼兒注意畫面乾淨、整潔,畫好後要在抹布上把手擦乾淨。

  4、先交代要求,再讓幼兒操作,同時給予適當指導。

  幼兒在畫面上練習吹畫桃花。在幼兒操作時,要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多吹幾棵梅樹,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的'方法。儘量使每個幼兒完成作業,享受成功的快樂。

  5、總體評價,結束活動活動最後挑選出幾張幼兒的優秀作品進行點評,再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創作經驗。

  活動延伸讓每個幼兒把桃花貼在牆上組成桃林,供大家欣賞。

  七、教學特色雖然是同一創作內容但是採用了棉籤畫、吹畫這兩種以前沒用過的畫法,讓幼兒瞭解了"桃花"還可用不同的美術形式來表現,拓寬了幼兒的美術創作思維。活動中幼兒能遷移以往的創作經驗舉一反三。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情況分析:本次開展的活動主題是“美麗的家園”,家園杜宇小朋友來說並不陌生,先欣賞歌曲,讓幼兒瞭解大自然就是我們美麗的家,我們美麗的家園裡有哪些景色,再透過刮畫來表現出家園的美麗。本次活動的難點就在於,幼兒對刮畫技法的掌握,處理好粗細線條的排列及畫面中點線面的關係。

  教育目標

  1、知道大自然就是我們美麗的家園;

  2、瞭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3、感受刮畫作品的形式美,提高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範例一張;

  2、刮畫紙若干;

  3、特製刮畫筆若干。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本次活動中我重點採用情景匯入法和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透過影片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匯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匯入課題後採用“啟發提問法”,引導幼兒思考,最後採用“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手段,我把它放在最後,主要是體現“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

  學法:主要以“示範講解法”為重點,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如何掌握刮畫技法,正確運用,然後提供一個相對自由的作畫空間,在基本瞭解家園景色的前提下,幼兒獨立思考完成作品。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大自然是我美麗的家》

  ——小朋友,你們好!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你在歌曲裡聽到了什麼?

  (1、藍藍的天空、2自由飛翔的小鳥3、美麗的鮮花)

  ——大自然就是我們美麗的家

  2、我們的家園真美,老師把剛才的歌曲製成了一幅美麗的家園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漂亮嗎?(欣賞範畫)

  ——這幅畫是什麼畫呀?

  示範講解:它有一種專用的紙叫刮畫紙,它還需要一支神奇的魔筆。他能刮破黑夜,刮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教師講解邊出示畫紙現場作畫)

  ——我們的家園還有許多美麗的地方,現在請小朋友拿我送給你們的魔筆畫畫咱們美麗的家園。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選自《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下冊,第六主題活動《我的春天》內容的一節拓展活動。因為春天來到了處處歡歌笑語、鳥語花香、春光一片,景色非常美好,孩子們十分感興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關春天方面的知識。同時這一主題的內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許多故事、兒歌、歌曲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介紹,可見春天內容是孩子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內容。本次活動是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引用一個故事裡面的一首小詩為匯入,描繪出春天的特徵,再用排水畫塗底色作鋪墊展開的拓展活動。符合季節變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孩子們的心理需要。題目改為《多彩的春天》,更能表達出孩子們盼望春天熱愛春天的情感。

  二、設計理念

  新《綱要》指出:“老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越來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能摒棄傳統的繪畫教育觀念和模式,變“範例—示範—臨摹”為“觀察寫生—語言引導—欣賞創作”,使幼兒繪畫活動成為快樂的生活體驗。

  設計思路: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春天的特徵,抓住春天裡有代表性的景色進行繪畫創作,能夠統一構思和意見。

  難點:幼兒能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掌握排水畫的方法,使一幅畫變得更完美。

  四、教學目標

  1.幼兒初步感知《叫醒春天》故事內容,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春天的美景。

  2.幼兒能學會用排筆作畫的基本方法。

  3.幼兒能感受春天的美,體驗創作的快樂。

  五、教學準備

  1.課件、相機、一張範畫

  2.幼兒已聽過童話故事《叫醒春天》。

  3.油畫棒、素描紙、水粉(黃、綠)、塑膠布等工具。

  六、說設計

  1.教法

  我主要採用是提問法、充實法、討論法、總結法。透過一個故事裡面的一首小詩匯入活動,讓小朋友們說出春天景色的特徵,看到和感覺到了那些春天的特徵。透過充實法孩子們觀看課件豐富視野,補充了認識的不足。透過討論法,孩子們決定用繪畫的形式來創作內容。用排水畫的方法來塗底色引起幼兒的興趣,知道塗底色是可以用多種方法的。透過簡短總結法,老師總結出孩子們的知識經驗,對於大家的表現給予肯定。

  2.學法

  孩子們課前先要進行觀察春天特徵的一些活動,這樣有利於豐富思想和回答問題。再讓孩子們在觀看課件,欣賞美麗的春天景象,豐富和加深對春天特徵的認識,有助於下一步的繪畫創作。接著孩子們進行討論,選擇一種大家都認可的表達方式。孩子們在進行繪畫創作過程中,要描繪出較明顯的春天景色的特徵。最後孩子們一起學習排水畫的方法塗底色,使畫面更有新意。

  七、教學程式

  活動過程:

  1.透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

  師:《叫醒春天》這個故事小朋友都聽過,故事裡面的小灰鼠為小白鼠朗誦的那首小詩大家還記得嗎?那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下吧!

  2.出示PPT,引導幼兒作畫。

  出示文稿,教師朗誦詩內容

  師:一閃一閃,陽光閃耀在青草之間

  一閃一閃,露珠閃耀在花朵之間

  一閃一閃,小魚兒閃耀在波浪之間

  一閃一閃,春天的蒲公英閃耀在你暖暖的笑容之間

  那是一首暖洋洋的小詩,好像每一個字都是蘸著陽光寫成的。

  提問:

  師:小灰鼠用了這麼一首美麗景色的小詩叫醒了春天,小朋友來想一想,被叫醒的春天還會有什麼樣的美麗景色呢?

  幼兒:小草發芽了、桃花開了、小燕子飛來了————

  師: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美麗的景色,請小朋友將這些美麗的景色畫出來,好嗎?先不要塗底色。

  3.幼兒作畫

  (1)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背景音樂,帶有春天的圖片)

  (2)出示範畫

  師:小朋友的畫已經畫好了,這是小朋友畫的一幅畫,今天老師來教小朋友用一種新方法來塗底色。

  (3)出示畫畫工具,教師邊演示邊講解方法及要求。

  師:老師這裡有一把刷子和一些調好的顏料,先將刷子輕輕的沾滿顏料,記住不能沾的太多,會滴下來,可以在小碗的邊上輕輕的靠一下,我們可以用從左向右、或者從上向下的方法塗,選擇一種方法順著一個方向塗到底。老師選擇從左到右的方法,不要反覆的在同一個地方刷,如果有沒塗到的地方,可以從後面再向前塗一下就可以了。師:好了,我的畫完成了,小朋友想動手去試一試嗎?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黃色和綠色兩種顏料,選擇其中一種顏料去試試吧!

  (4)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4.作品欣賞

  (1)教師將幼兒作品照下在白板上播放。

  (2)教師小結:塗好的小朋友把刷子放在小盤子裡,我們和後面的客人老師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的作品吧!小灰鼠用一首美麗的小詩來叫醒了春天,我們今天用一幅美麗的畫叫醒了春天,還學了一種新的塗底色的方法,因為要等到畫幹呀,還需要一點點時間,那我們先回教室,等畫幹了,我們將它佈置在春天的美術專欄裡,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欣賞,好嗎?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反思:

  用這樣的匯入方法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兒被動地按一種規定的標準圖象去繪畫,而是要求幼兒自己主動地去觀察,發現,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膽地表現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的。在活動中,我把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放在首位,用新穎的排水畫塗底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為幼兒提供作品展示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可能由於幼兒的蘸顏料的溼度上把握的不是太好,導致畫紙太溼,不能很好的呈現出來,有可能導致作品的損壞。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8

  說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一些交通規則;但他們對於各種安全標誌認識很淺,不能很好地把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幼兒是安全活動的主人,掌握一定的自我安全保護的方法,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點。我園地處縣城,馬路上各種車輛很多,交通路況比較複雜,引導幼兒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知識尤為重要。新《綱要》指出:“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結合大班“認識標誌”這一主題,我從眾多的交通安全標誌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他們所理解的標誌符號,設計與組織實施了本節活動,透過遊戲的方式輕鬆學習,增進了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說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交通安全標誌,瞭解常見交通標誌的含義。

  2.嘗試設計標誌,體驗創作的快樂。

  3.進一步鞏固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於此認識,我把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的前提條件。本次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於力圖透過強調交通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誌、按照標誌的要求來規範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建立“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理想願景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於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地統一其中,同時指向於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說重點難點:

  重點: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根據標誌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瞭解安全標誌的符號、名稱和意義,鼓勵幼兒自己設計交通安全標誌。

  難點:進一步認識標誌的規範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誌、警告標誌、禁止標誌等。

  說活動過程:

  活動的基本流程:

  談話匯入→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並掌握交通安全標誌的名稱、特徵、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製作標誌、評價交流→遊戲結束。

  第一環節為活動的起始部分,以談話活動“我找到的交通標誌”匯入課題。活動前我設計了一份調查表,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馬路上尋找交通標誌並記錄下來,給幼兒積累了充分的感知經驗。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交通標記,既有利於增進親子間的交流,也讓爸爸媽媽在和孩子一起尋找交通安全標記的過程中得到學習,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幼兒透過自己尋找交通標誌,切身體會到交通標誌在日常交通中的重要性。

  第二環節,分別出示三類標誌,引導幼兒認識。藍色圓形,圖案是白色的標誌,都是指令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它們叫做指令標誌。這些黃色的、黑色三角形邊框,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提醒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這一類警告人們的標誌叫警告標誌。這類紅色圓環、中間有一斜槓,底色為白色,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禁止我們做的事情的標誌,那這一類禁止的標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禁止標誌。禁止標誌上的事情都是我們千萬不能做的事情。因勢利導的進行交通安全意識的教育,透過問與答適時地讓幼兒明確:交通安全標誌規範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應該怎樣去做。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交通安全標誌上規定的去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別人的交通安全,我們大家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層面主要用來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第一及第二個活動目標,我認為應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中體現如何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理念,為此我在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第三環節,採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絡實際生活嘗試設計並製作交通安全標誌。在幼兒設計製作標誌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交通安全標誌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

  第四環節為活動的結束部分,採用遊戲法讓幼兒玩“開汽車”遊戲,對所學的交通安全標誌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鼓勵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交通安全標記,佈置成馬路的場景,大家一起看交通標記玩“開汽車”遊戲結束活動。

  活動效果: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了安全教育的培養。整個活動過程環環相扣,思路清晰,透過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採取調查記錄、師生互動、個體操作、遊戲等教學方法,始終扣住“交通安全標誌”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剛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為每一個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本次活動不僅完成了預期設定目標,更旨在培養幼兒在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透過本次活動,孩子的安全意識得到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也得到提升,同時家長也能注意到生活中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記得活動結束後不久,季宇佳的奶奶就和我說,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遇到紅燈,看到路上沒什麼車子就想闖過去。季宇佳說什麼也不肯奶奶闖紅燈,還提醒奶奶:過馬路一定要看標記,要注意安全不能闖紅燈。說明安全意識已經牢牢地刻在孩子心中了。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9

  一、設計意圖:

  平常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孩子們總特別喜歡吃餅乾,而且在吃的過程中他們喜歡觀察餅乾的樣子,餅乾是幼兒們常見的東西,也是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所以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3—6歲兒童發展指南,為幼兒設計了好吃的餅乾這一活動,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啟用興趣;這次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在觀察餅乾,吃餅乾的過程中,學會用自己靈活的小手把看到的、感受的用線條跟描述出來。畫的過程中,我運用了兒歌的形式,讓幼兒記住餅乾的畫法及步驟,反覆念兒歌,作畫,讓幼兒能更熟練地掌握圓形有點餅乾的畫法。中途請幼兒上來試畫,是為了更好地把畫餅乾的方法記牢,再根據幼兒作畫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讓其他幼兒更好地掌握作畫的要求。

  二、活動目標:

  1、把自己做的餅乾送給別人吃,讓孩子學會分享,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吃。

  2、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快樂作畫,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 、讓幼兒掌握用筆畫圓形和點的技巧。

  三、重難點:

  本節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根據兒歌去掌握畫圓形和點的畫法,然後對作畫產生興趣。

  難點是:要學會兒歌,能畫出圓形有點的好吃餅乾

  四、活動準備:

  1、圓形的芝麻餅乾

  2、畫筆,白紙

  五、活動流程:

  1、用律動操《餅乾歌》引出課題。

  2、吃餅乾。

  3、念兒歌,指導幼兒畫餅乾。

  4、發紙和筆,讓幼兒自己作畫。

  5、作品展示。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產生對餅乾的興趣,培養幼兒吃東西后擦嘴講衛生的好習慣。

  2、會畫出圓形和點。

  3、能自己畫出圓圓的,有點的芝麻餅乾。

  活動準備:

  1、每名幼兒一塊餅乾

  2、沒人一張白紙,一支畫筆,垃圾桶

  3、動物模型

  4、音樂

  活動過程:

  1、師生互打招呼。

  2、做律動《餅乾歌》情境匯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剛剛跳的這首律動操裡面有什麼好吃的嗎?

  幼:餅乾師:那小朋友們喜歡吃餅乾嗎?

  幼:喜歡

  師:你們想吃嗎?

  幼:想教師出示一塊餅乾,讓幼兒先觀察,然後教師嘗一口,說真好吃,又香又甜,硬氣幼兒想吃的興趣。

  3、教師分發餅乾,一人一塊,記住吃完後要用紙擦嘴巴,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4、帶出一群小動物,告訴幼兒,剛剛小動物們聞到了又香又甜的餅乾味道,他們也特別想吃,可是老師已經將餅乾發給小朋友吃了,我們請小朋友們為他們畫一些好吃的餅乾好嗎?教師教幼兒在黑板上作畫,說出:餅乾是圓圓的,上面還有小芝麻點,請幼兒注意,這些小芝麻點要畫在餅乾的上面,不能掉在地上了。

  5、邊念兒歌邊作畫小餅乾,圓又圓彎彎線兒把手牽,點上芝麻香又香,大家吃的哈哈笑

  6、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再作畫

  7、請幼兒上來畫,教師念兒歌。小朋友,你們是不是也想畫好吃的餅乾呢?那麼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8、發紙和筆,放輕音樂

  9 、評畫,如:他畫的是綠色的,芝麻點的很好,看著就香噴噴

  10、把畫送給黑板上的小動物們。

  11、小朋友們,你們今天開心嗎?那我們再把餅乾歌跳一遍吧。放餅乾歌,做律動,結束課程。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京劇臉譜”是主題活動“中國娃”中一個內容。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藝術,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內涵非常豐富,然而幼兒對京劇接觸很好,充滿了神秘感。所以我以中國傳統藝術-------京劇臉譜作為欣賞物件,一方面以京劇臉譜精緻、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引起創作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讓京劇臉譜與其他內容相互滲透、推進,共同實現大主題所追求的價值目標。

  二、教學目標定位:

  根據教材內容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將教學目標定位為三點:

  1、欣賞京劇臉譜,初步感受京劇臉譜的獨特魅力

  2、感受京劇臉譜鮮豔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激發創作興趣

  3、樂於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三、重點和難點:

  鼓勵幼兒用對稱的方法來畫京劇臉譜,並用誇張的線條,豐富的色彩等表現京劇臉譜的特徵。是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目標三中要求幼兒掌握的知識點之一。

  四、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啟發提問法、遊戲法,示範演示法,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改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以及教師一筆一筆教畫的那種舊方式,“以幼兒為主體”,利用課件,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穿插遊戲活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真正體驗玩中學,學中樂。另外,活動的結構是遞進的關係:興趣——遊戲——創造,透過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透過遊戲讓幼兒掌握臉譜左右對稱的特徵,最後讓幼兒進行創造,體現了層層遞進的特點。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的觀察法、討論法、遊戲法、操作法來獲取知識。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在本次活動中,我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嘴說、動腦思考、動手創造,從而全身心的積極頭入到活動中。

  五、活動準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收集有關中國京劇臉譜的資料,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欣賞一些京劇片段。

  教具及材料的準備。包括三個方面:

  1、多媒體課件。

  2、塑封好的半張臉譜若干

  3、臉譜形狀的紙人手一份、勾線筆、油畫棒筆等作畫工具。

  六、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播放幻燈片,引起幼兒對京劇的興趣。

  透過提問:剛才看到了的是什麼?他們和我們有什麼區別?

  然後老師小結:京劇是我國特有的,它是我國的瑰寶,表演京劇的人都要在臉上塗上濃重、鮮豔的色彩,穿上特製的戲服。不但中國人喜歡,連外國人也喜歡。

  第二環節是透過課件欣賞多彩的京劇臉譜。

  京劇人物臉上化的妝也很特別,叫臉譜。臉譜有各種顏色、各種圖案,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吧!(透過課件欣賞臉譜)邊欣賞邊提問:

  1、你喜歡這些臉譜嗎?為什麼?

  2、京劇臉譜為什麼有不同的顏色?每種顏色都代表什麼樣的人呢?(欣賞四種顏色的臉譜)

  透過本環節,讓幼兒瞭解臉譜的特點: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每個臉譜至少用了三種以上的顏色,色彩鮮豔、圖案誇張,兩邊對稱。紅臉代表忠誠勇敢的人;黑臉代表正直、充滿智慧;黃色表示兇狠、殘暴;白色表示陰險狡猾的壞人。為幼兒後面的創作打好基礎。

  第三環節是透過遊戲《找朋友》

  本環節,採用幼兒最感興趣的遊戲,讓幼兒再次感受臉譜的特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首先,教師出示半張的臉譜,請小朋友拿著半張臉譜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後變成一個完整的臉譜。教師提問大家是根據什麼特徵找出?

  最後教師再次小結:京劇臉譜兩邊的顏色、圖案、位置是一樣的,所以京劇臉譜的兩邊是對稱的。

  第四環節是幼兒創作環節,也是本節活動的重點、難點所在。我是透過以下幾個環節解決難點的。

  1、再次觀看課件,進行提問,怎樣來設計京劇臉譜?誰有好辦法?

  讓幼兒透過觀察,經驗提升:最容易的一個辦法是在眼睛中間找到中心點——就是鼻子。然後再畫其他圖案就很容易。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然後示範操作。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誇張的線條表示,在臉上可裝飾上不同的花紋,塗色時先塗小的色塊,最後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3、幼兒作畫,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與眾不同的臉譜。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本環節,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進行觀察並思考,然後再進行示範講解,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精神理念。

  第五環節是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作品欣賞是每個美術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展示幼兒的大好時機。教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使每一個幼兒積極參與講評作品的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1

  活動目標

  1.嘗試藉助已有的影象一分為二,大膽聯想,新增為新的影象。

  2.運用變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體驗單色畫的色彩效果。

  活動準備

  1.《小蛇變變變》畫面三張。

  2.經過摺疊的鉛畫紙:(1)橘子;(2)小房子。

  3.炫彩棒,餐巾紙,小毛筆,清水。

  活動過程

  一、互動遊戲

  今天我們來玩個“小蛇超級變變變”的遊戲。

  遊戲一:小蛇變大象

  師:(出示畫面一)左看右看都是一條小蛇,沒有其他東西,小蛇小蛇變變變,一、

  (開啟畫面),小蛇變成大象了。

  提問:小蛇的頭變成了大象的哪個部位,小蛇的尾巴變成了大象的哪個部位?

  小蛇新變出了什麼?一變腦袋、二變胖胖的身體、三變粗粗的腿,四變大耳朵。看!大象來到草地上:

  遊戲二:小蛇變小船

  師:(出示畫面二)左看右看都是一條小蛇,沒有其他東西,小蛇小蛇變變變,一、二、三(開啟畫面),小蛇開啟變小船。

  師:小蛇的頭和尾巴變成了小船的哪個部位?

  師:哪些地方是新變出來的?三變四變五六變,小蛇小蛇真開心,越變越多越好看。

  一、共同探索:小蛇變娃娃

  師:又來了一條小蛇(出示畫面三),也要玩“超級變變變”的遊戲,它還會變大象和小舟嗎?這次變個娃娃試一試。

  師: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條小蛇,沒有其他東西,小蛇小蛇變變變,一、二、三(打於畫面),開啟小蛇,什麼也沒有。

  師:想象小蛇的頭可以變成娃娃的……帽子上的絨球?頭箍上的花朵?

  師:想象小蛇的尾巴可以變成娃娃的……領帶?飄帶?紅領巾?

  師:(由幼兒想象教師添畫)二變臉蛋,三變辮子,四變五官,五變領子,六變紅領巾。

  總結:將炫彩棒用手擦一擦,用水摸一摸,用很少的時間就能變出一張顏色有深有淺自單色畫。

  三、幼兒想象,大膽表現

  ●引導幼兒自選橘子或房子,分成橘子組和房子組。

  ●選擇同一主題內容的幼兒坐在一張桌子上。

  師:橘子和房子也想變,想一想橘子和房子豎著、橫著、倒著可以變什麼呢?(為橘子乖房子各想三樣)可以變的東西真不少,放在心裡,畫出來不能說,畫好了可讓對方猜。

  師:開啟紙,轉動一下想一想,它能變成什麼呢?動物?植物?是人?是房子?是變運工具?

  ●確定內容,辨別開啟的橘子(房子)是該物體的哪個部分。

  ●在紙的開啟部分添畫,將兩邊連線起來,構成新影象。

  ●新增細節,運用擦一擦或摸一摸的方法,畫成單色畫。

  四、拓展遊戲,體驗成功

  1.將橘子組和房子組的作品分別貼在展示板的左右兩邊。

  2.由橘子組和房子組輪番邀請對方變一變,看哪組變出的東西多。

  活動解析

  在美術遊戲中敢想敢畫

  “超級變變變”是一個藉助已有的影象放大畫面大膽聯想為內容,以繪畫為手段,以遊戲為形式,培養幼兒勇於獨創、富有審美情趣的大班美術活動。活動中要求幼兒將原先提供的橘子、房子的簡單影象透過摺紙開啟的方式“打碎”,新增組合構成新的影象,這不僅僅是新影象的呈現,而且隱含其中的是孩子們生活經驗再現的一種情景。與以往光憑想象繪畫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動“有中生變”,而不是“無中生有”。根據開啟的兩個影象之間形成聯絡,藉助畫面建立合理的聯想,構成新的影象,旨在讓每個孩子敢想敢畫,幫助每個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體驗想象的樂趣。

  該活動對每個幼兒都是一次新的嘗試,不但要求幼兒具有較強的造型能力,還要敢於大膽想象創造,是一次較大的挑戰。由於我採取了遊戲的方式進行,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在遊戲中把握方法

  要使“超級變變變”獲得成功,有三個關鍵:一是能將原有的影象一分為二後,重新定義為某一物體的部分影象;二是能逐步新增後使該物體的影象變得清晰;三是能圍繞該影象進一步想象,使畫面豐富,從畫面上使幼兒瞭解創造的步驟方法。如果按照慣例運用演示或交代規則的方法,必然困十分繁瑣而使幼兒望而生畏。為此,開展了以下三次遊戲:

  第一次遊戲:小蛇變大象

  我拿出摺疊紙上的小蛇,模仿魔術師的語氣讓幼兒觀察:“這是一條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後面都沒有東西,只有一條小蛇”,然後有意吹上一口氣,再開啟紙:“呼……變大象!”使幼兒瞭解一切變在摺疊紙開啟後的再定義中。

  第二次遊戲:小蛇變小船

  互垂續以上方式,讓小蛇變小船(在觀察討論中初步掌握變的關鍵)。請幼兒思考“小蛇還會變大象嗎”得到否定的回答後,開啟謎底是小蛇變小船,進一步引導觀察討論:小蛇的頭尾變成了什麼,哪些是新變出來的。

  第三次遊戲:小蛇變娃娃

  再次延續以上方式,和幼兒一起將小蛇變成小朋友。透過師生互動共同演示,驗證了以上方法,為選取其他影象開展想象創造條件。由於我把方法融人三次不斷變變變的遊戲情境中,又分解了難點,使幼兒覺得十分有趣而躍躍欲試。

  二、在遊戲中敢想敢畫

  這個活動不但需要幼兒大膽想象,而且要將自己的想象變為清晰的影象,這與他們日積

  月累的認真觀察、有意記憶積累的表象分不開,否則就會出現“想得出畫不出”的狀況。為了消除幼兒的顧慮,在創作前我將幼兒分成橘子隊和房子隊進行團體擂臺賽。並用“誰已經想好了,橘子變什麼?房子變什麼?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訴我。”無論幼兒在我耳邊說什麼,我都用“很好!不錯!真想不到!”等加以讚揚,這一小小的舉措,給了幼兒很大的激勵,雖然他們此時不一定有獨特的奇思妙想,但遊戲式的啟發又為大膽表現埋下伏筆。在以後的想象創造中,我還根據幼兒的現場反應,或提出問題或提出建議,擴大幼兒思考想象的空間,增強了想象的豐富性,提高了畫面的生動程度。

  三、在遊戲中體驗成功樂趣

  活動結尾的一場擂臺賽使遊戲進入了高潮,由於誰都不知道對方變出的是什麼,這一懸念牽動著每一個幼兒的思緒,隨著兩隊幼兒的輪番邀請,謎底一個個揭曉,創造的成功體驗也隨之加深。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2

  一、說目標: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依據這一教學理論及對幼兒平時的觀察,發現幼兒對馬路上的車輛以及周圍的事物很感興趣,藉著幼兒的興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題《熱鬧的馬路》進行活動。在之前,幼兒以會畫馬路邊的房屋、樹、和人物,為了擴充套件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這節課全部以立體的形式來展現馬路上的車輛和周圍的事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二、說目標:

  在這次活動中,我要求幼兒在老師設計好的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餅乾盒、藥盒等來製作立體的汽車;畫出馬路周圍的各種事物,並注意合理佈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兩個目標

  1、透過想象、繪畫、剪、貼等方法,表現馬路上來往的汽車,促進幼兒的創造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2、透過活動使幼兒感受自己創作中自然、樸實的設計,體驗與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悅。

  重點:搭建馬路上的立交橋。

  立交橋: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行駛、互不相擾的現代化陸地橋。

  難點:讓幼兒合理佈局十字路口的汽車,避免相撞。

  三、說準備:

  我以“穩中求新”為自己定位,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興趣,我精心做了如下準備。

  1、各種紙盒(牙膏盒、餅乾盒、小藥盒)、做輪胎的卡紙。

  2、做紅綠燈、樹、房子、人物的彩色紙、玻璃紙筒。

  3、做燈的材料:果凍殼、吸管、橡皮泥。

  4、雙面膠、透明膠、小剪刀、記號筆若干。

  四、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

  A、情境談話法:引導孩子回憶、說說參觀過的馬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B、討論法:以出示圖片的形式讓幼兒觀察上海立交橋的建構和形狀,讓幼兒對立交橋有更深的認識。

  C、講解提示法:出示老師做好的示範:汽車、綠化中的樹、路燈、人物、房屋,讓幼兒觀察這些是怎樣完成的。著重讓幼兒展開想象,大膽地說出怎樣在馬路上搭建立交橋。

  2、學法:

  A、參與法:在此次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導地位,鼓勵幼兒操作、創作的形式,自由發揮作出不同形狀的汽車和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分組法:

  在操作過程中,我將幼兒分成四小組進行操作,讓孩子們分工合作、體驗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悅。

  五、說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導幼兒回憶參觀的馬路

  (1)師:“小朋友,前幾天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參觀熱鬧的馬路,你看到馬路上有些什麼呢?(汽車、各種各樣的車、行人、紅綠燈、路燈)

  (2)馬路旁邊呢?(樓房、樹、綠化帶、好多的店鋪)

  2、看圖片---有立交橋的馬路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看看上海的馬路,你發現馬路上有什麼?它跟我們官林的馬路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呢?

  (2)講解立交橋: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可以向多個方向行駛互不干擾的現代化陸地橋。它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誌。

  3、老師出示設計好的馬路

  (1)師:“現在我們往宜興的這條馬路也在修建,我們來看看這條馬路上有什麼?”(車道)“中間是什麼呢?誰來告訴老師?”(樹木、花草、綠化帶)

  (2)教師總結幼兒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車、樹、人物、路燈、房屋,讓幼兒觀察是用什麼材料做成?怎樣做出來的呢?

  (4)示範搭建立交橋

  師:“立交橋搭建的時候,下面需要什麼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馬路上空)

  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盒子來搭建呢?

  (5)你們看看現在的馬路熱鬧嗎?

  那今天請小朋友來做設計師,把這條馬路修建好,也建設成跟上海一樣的現代化的大馬路,好嗎?

  (6)請孩子們商量好,你準備做馬路上(邊)的什麼?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哦!

  4幼兒大膽創作,老師提出要求。

  (1)提醒幼兒在設計汽車時要美觀、特別。

  (2)根據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橋。

  (3)幼兒運動剪刀時,注意安全。

  5、合理佈局馬路上的汽車、人物、路燈、大樹和馬路邊的房屋。

  6、講評;欣賞熱鬧的馬路,邀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設計。

  總之,美術活動對幼兒有益興趣、健康個性、審美與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遵循幼兒認識規律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內容,創造寬鬆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選用恰當的方法,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使美術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樂趣,一種盪漾著激情和人性的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3

  一、說教材(——來自生活、高於生活)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一把沙、一塊磚都可能成為孩子們手中的寶,可以樂不思索的上半天。《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我選擇生活中常用的"手套"作為教學內容(教學具,更易引起幼兒共鳴。)新《綱要》中也指出"要提供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我充分利用手套,引導幼兒進行遊戲、想象、創造,活動中充分(巧妙利用了幼兒手的各個部位及各部位(關節進行玩色)的活動,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

  現在的幼兒對於色彩豐富,內容鮮明,形象生動的美術活動有著很大的興趣和需要,而他們奇特的思維和想象力,以及豐富的生活藝術氛圍也成為了美術活動必不可少的新增劑。而我設計的這堂美術活動《魔力手套》,不僅為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藝術力的機會,而且充分體驗到了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中充分利用了幼兒手的各個部位及各部位的活動,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並最終達到以下目標:

  二、說目標——根據年齡,多元發展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

  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能力發展情況,圍繞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確立多元化的目標,具體目標如下:)

  1。嘗試利用手的各個關節、部位彎動印染手套,並進行變形想象添畫,發展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2。能大膽動手操作,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難點定位於充分利用手的各個關節、部位彎動印染手套,並進行想象添畫。(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利用關節彎動印染;難點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想象添畫。)

  (三)活動準備:

  三、說準備——考慮周全,注重細節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在備教材的同時備幼兒。)

  (物質準備有:範作、小型)白色五指棉手套若干、顏料(滴於鋪有海綿的盤子裡)、記號筆、抹布。

  (經驗準備有:幼兒瞭解過手的特徵,有過玩色經驗。)

  (在物質準備時還注意細節的設計,將顏料滴在鋪有海綿的盤子裡,這樣幼兒在蘸的過程中就不會打翻或滴漏,能適度控制顏料,保證作品的成功率。)

  三、說過程——遊戲貫穿,層次清晰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以目標為指導,我設計了四個環節。首先,觀察小手匯入,引發興趣;其次,戴手套示範染色,(感知方法);然後,幼兒戴手套操作,自由發揮,表達自己的想法(運用方法);最後,組織小手變形遊戲、添畫,(啟發想象)。

  (一)觀察小手匯入,引發幼兒興趣。(第一環節:觀察小手,引發興趣)

  1。師:我們都有一雙手,手心、手背和手指,手指彎彎有關節,我的小手真靈巧。你的小手在哪裡?

  2。請幼兒分別點出手心、手背和手指,彎曲手指,發現關節。

  (幼兒對小手已有認識,所以都能積極地與老師互動,從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出發,能更好地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了在師生的互動在老師的引領下教師帶領幼兒瞭解小手並指出手心、手背和手指,為接下來的活動內容打下鋪墊。

  (二)教師戴手套示範染色(第二環節,示範染色,感知方法)

  1。師:快樂的六一要到了,小手得到了一件禮物。(出示手套)看,這是什麼?(手套)這是一副有魔力的手套,我來試試有什麼神奇的事情發生。

  2。教師戴上手套表演示範:舞動小手,變化手的動作。(師引導語:"六一六一真快樂,得到魔力小手套,魔力手套跳呀跳,跳呀跳……哎呀!"魔力手套)不小心跳進了顏料裡,老師繼續彎動手指,變換不同部位去輕觸顏料。(引導語:"跳進顏料真有趣,拇指彎彎碰一碰,食指彎彎碰一碰……每個關節動起來"在這裡我巧妙地將指導語言編成小兒歌,使講解示範的過程更清晰、簡練。並注意)提示:輕輕地觸碰顏料,自由選擇顏色。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巧妙的運用語言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方法)而運用示範講解使得內容很直觀,易於幼兒瞭解,並且在示範的過程中進行暗示、提示,為幼兒之後的操作打下基礎(做準備)。

  (三)幼兒戴上手套嘗試(第三環節,幼兒操作,運用方法)

  (引導語:你們的小手有沒有得到六一禮物?讓你們的魔力手套也來變一變!)

  1。在這裡老師提出要求:注意輕碰顏料;儘量多的彎曲不同關節,利用手的不同部位去印染;注意不混色;不碰到自己的同伴和衣服。

  2。師:你們也來戴上魔術手套試試吧!

  3。老師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戴上手套後,彎動各個關節,進行印染。這一環節教師指導幼兒發揮想象,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為幼兒樹立信心和發揮想象。

  4。待大部分幼兒完成後,老師組織欣賞評價:我們的魔術手套都變成什麼樣了?請幼兒自由觀察,並說說。(變成五顏六色了)這一環節讓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可以使他們體驗到創作和與同伴一起欣賞作品的樂趣,以達到放鬆情緒的目的。

  (四)組織變形遊戲(第四環節:變形添畫,啟發想象)

  1。哎呀,我的魔術手套又要變了!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師做一個造型。

  2。請幼兒看看、想想、說說老師的魔術手套變成的造型像什麼?老師隨即根據幼兒的回答用記號筆添畫眼睛,嘴巴等,使之更形象。

  這兩個環節透過變魔術的形式吸引幼兒注意,並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造型,發揮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接著請幼兒也來變一變,說一說,畫一畫。這一環節給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在思考的同時,能夠積極展示自己的成果。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不受任何限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我充分引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想象力,這正是體現了《綱要》所說的讓幼兒大膽的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4。最後,請幼兒互相展示新造型,與同伴一起自由欣賞。你的魔術手套變成什麼?邀請你的魔力手套變出的朋友一起來跳一個"快樂的六一"舞吧!(帶領孩子跟著音樂自由地跳舞。)這一環節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及分享的樂趣。最後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四、說教法——豐富形象,靈活運用

  教要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徵,我採用了(遊戲法、)示範與範例法、觀察分析法、操作法來幫助幼兒建立起各種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絡,並大膽設計出自己喜歡的禮物。(整個活動始終沉醉在與手套的遊戲中,使幼兒感受魔力般的變化,動靜結合,在輕鬆的氛圍中幼兒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等得到綜合發展。)

  以上就是我設計的大班美術《魔力手套》的說課稿,有很多不足,請評委老師多多指點。謝謝!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4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節大班的美術欣賞活動《紅色中的和諧》。

  從本學期開始,新教材裡有了多了名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小接觸經典繪畫作品,直接與大師作品對話,更好的促進幼兒欣賞能力的發展,孩子們對活動也很感興趣。於是在感受名畫構圖、色彩、線條的同時,我又為孩子們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畫,本次活動我們以“紅色中的和諧”作為欣賞內容,《紅色中的和諧》是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畫中描繪了一個室內的場景,其中有精心佈置的桌子、衣著整潔的女傭、鮮豔的桌布和牆紙、兩把椅子和一扇窗戶;透過窗戶,畫家還描繪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綠色的草地、黃色的花朵、幾棵樹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兒思維和認知的特點,活動中試圖打破幼兒的視覺習慣,讓他們感受冷暖色的對比,從而透過欣賞活動豐富幼兒的創作經驗和創作水平。

  但對於大班第一學期的幼兒來說冷暖色的對比稍有困難,因此,我把此活動的目標制定為:

  1、透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幷能嘗試把冷暖對比色運用到幼兒繪畫中去。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藝術表現力。

  準備的材料有“課件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畫——《家》”。課件製作巧妙、顏色鮮豔,冷暖對比強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體驗了美感,提高了觀察興趣。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法並按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讓幼兒看名畫,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畫面中所運用的冷暖對比色以及動靜對比等內容。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本著“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透過讓幼兒自由欣賞、集體交流、教師小結,讓幼兒理解作品的特點。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進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運用,並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作。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大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感知與講述。

  二、分析與解釋。

  三、幼兒作畫。

  四、結束活動。

  在第一個環節感知與講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畫讓幼兒觀察,通過幾個簡單的提問讓幼兒說說畫裡有些什麼,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的動機,建立幼兒已有經驗與新學習內容的聯絡。讓幼兒初步與大師作品直接主動對話,他們潛在的藝術潛能被調動了。這些問題比較簡單,可讓幼兒自由講述,我不做任何評價,只要孩子能說出就可以。本環節中發現孩子們還是比較積極去觀察的。(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在第二個環節分析與解釋中,重點引導幼兒透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首先讓幼兒說說看到畫中很多紅色的感覺,然後在再透過提問“畫畫的人除了用紅色還用了什麼顏色?”引出冷暖對比色在作品中的運用。接著讓幼兒找找畫中哪些地方用了對比色?在幼兒充分講述後,我做了一下總結,幫助幼兒理清思路,使幼兒加深印象。動靜對比環節中,我請幼兒透過觀察,找出哪裡用了直線,哪裡用了曲線。然後再談談看直線和曲線的不同感受。

  為了加深幼兒對直線和曲線動靜對比的認識,我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一下。幼兒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欣賞活動不能只注重對一件作品的欣賞,還必須加強知識間的聯絡和運用,從而使幼兒獲取豐富的知識和欣賞經驗。因此,我在介紹畫家的同時,又請幼兒欣賞了馬蒂斯的其他作品,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畫家大量運用強烈對比色彩的風格。

  第三個環節是幼兒作畫,我設計的是,出示一副未塗顏色的畫——《家》,並問幼兒“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嗎?”以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再透過欣賞色相環,引導幼兒把對作品中冷暖色調的理解運用到自己的塗色作品中,培養幼兒的藝術表達力。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多數孩子顏色塗的還是很有創意的。

  第四環節結束活動,我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客人老師,既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鍛鍊了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在幼兒教育實踐中,很多藝術教育的內容是來源於生活,內容的選擇是以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馬路是幼兒熟悉的環境,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尤其是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深受幼兒喜愛,本活動貼近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易於接受的,能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充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二.說教法

  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及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本活動運用了示範與範例法、觀察分析法、操作法來幫助幼兒建立起各種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絡,並大膽製作小汽車,設計出自己心中的馬路。

  示範與範例法:老師直接示範給孩子看,學習一些關鍵的技能;在黑板上畫上製作小汽車的圖示。培養幼兒看圖示摺紙和回憶已有經驗的能力。

  觀察分析法:幼兒已經有過外出觀察馬路的經歷,在課中可以互相交流關於馬路上馬路旁的景象。

  操作法:幼兒動手操作製作小汽車,並裝飾汽車,最後還有合作裝飾一條馬路。讓幼兒主動探索和學習,獲得製作汽車,裝飾馬路的技能。操作法對幼兒學習美術具有決定性意義,因而操作是本活動的主要環節。布盧姆提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每個幼兒都能達到高水平的學習。因此,在操作中,我想盡量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來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時間裡積累經驗,以獲得裝飾技能。

  三.說怎麼教

  首先透過猜謎遊戲帶入汽車,引出馬路,讓幼兒互相交流馬路上的景象,並出示簡單的馬路圖,讓幼兒觀察發現,各種汽車做法不同(折、畫、剪貼),一起幼兒折汽車的興趣。

  在製作小汽車時,我想透過圖示,讓幼兒嘗試邊看圖示邊摺紙,在考慮到這是新內容的情況下,我決定在幼兒無法完整折出汽車的情況下,帶領幼兒一起看圖示折,針對部分不會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這部分時間會用的比較長。

  將幼兒分組,把汽車貼在事先準備的“大馬路”上,幼兒合作將心中的馬路畫下來。

  最後將各組的馬路合併在一起變成一條更大更長的馬路,幼兒給其取名字“熱鬧的馬路”呼應主題。

  四.說教學程式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說出馬路上熱鬧的景象。

  2.嘗試邊看圖示邊摺紙,並會添畫馬路上和路旁的景象。

  3.體驗合作的快樂,感受馬路上的熱鬧。

  活動準備:白紙、油畫棒、剪刀、雙面膠、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透過猜謎的方式,引出汽車

  1.謎題:充氣橡皮腿,喝油不喝水,送人有載貨,奔跑快如飛。(打一交通工具)

  答案:汽車。

  2.(出示汽車卡片)今天老師也帶來一輛汽車,現在我們就跟著它去馬路上轉轉吧。

  3.小朋友回想一下馬路上和馬路旁邊都有些什麼?(樹,汽車,人,紅綠燈,斑馬線等)

  4.馬路上有這麼多東西啊,老師今天帶來一幅圖畫,我們一起來看看!

  5.圖畫畫的是一個十字路口,上面都有些什麼?

  6馬路上的汽車有什麼不同?(引出有畫的有剪了貼的還有折了貼的)

  7.這種折汽車你會折嗎?想學嗎?

  (二)嘗試邊看圖示邊折汽車

  1.請小朋友拿出一張白紙,邊看圖示邊折。

  2.分步請幼兒講解他是怎樣折的(如對邊折等)

  3.在重點難折的地方,先請幼兒嘗試自己看圖折,不會的話再跟隨老師折。

  4.給自己的汽車塗好看的顏色

  (三)操作活動:裝飾馬路

  1.分成2組,將摺好的汽車貼到馬路上。

  2.在空的地方用記號筆添畫各種各樣的汽車,把馬路填滿。

  3.在路旁畫上你以前看到馬路旁的景象(如樹,房子,人等)。

  (四)評價,並給馬路取名字

  1.將兩組的圖畫粘連在一起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自由評價這幅大圖。

  2.提議給這大圖取個名字。

  3.最後採用:熱鬧的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