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窮人說課稿

語文六年級上冊 窮人說課稿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窮人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窮人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的說課主題是“傳遞人性正能量,感受語言文字美”。說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窮人》。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這一課進行闡述:

  以本為本——說教材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短篇小說。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讚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有力地抨擊了當時上流社會的墮落與腐化。

  課文在寫作上特色鮮明,透過對環境和人物心理、對話的描寫,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課文段落分明,結構獨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內心矛盾為主線,圍繞收養西蒙的兩個孤兒這件事,前後設定了兩個懸念:漁夫是否平安回家?漁夫回家後能否同意收養孩子。兩個懸念交替展開,逐步消除,從而推動著故事向前發展。這樣處理,使得全文波瀾迭起,扣人心絃,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窮人》是落實本單元“生活處處有真情”這一主題的重點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學習作者透過環境和人物心理、對話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基於單元主題和本課訓練重點,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要求,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2、透過默讀有感情朗讀課文,瞭解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3、體會作者透過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等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2.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環境、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二、教學相長——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如何將這三者之間的對話落到實處?對於高年級閱讀教學,感悟品味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課中,我準備抓住桑娜內心活動的變化這條情感線索,採用啟發質疑、以讀促悟、層層深入的方法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內涵。

  學生走進文字,親近文字,在直接、整體的觸控語言中,有所感悟,並在悟中有自己的所得,同時,充分挖掘文字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覆品味文字,體會作者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蘊含的內在情感,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引導學生從文字讀進去,想開去,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走進人物內心世界。”用“心理視線”的方法讀書,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智力受到啟迪,並受到美的薰陶。以此實現學生與文字深層次的對話。我主要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三、詮釋高效——說教學過程

  依據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惜時、增量、提效的指導思想,我堅持先學後教、順學而導的原則,最佳化教學環節,設計有效活動。具體預設四個主要環節:

  (一)承前啟後,走進“窮人”故事

  (二)預習檢測,感知“窮人”生活

  (三)自主合作,融入“窮人”境界

  (四)讀寫結合,深化“窮人”品質

  (一)承前啟後,走進“窮人”故事

  我這樣匯入:“同學們,上一個單元我們感受到了赤子們殷殷的愛國情懷,今天我們要學習人間真情。”這樣承前啟後,創設單元主題學習情境,明確學習方向,激發學習興趣。接著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反饋作者資料及時代背景,幫助學生拉近學習課文的時空距離。

  (二)預習檢測,感知“窮人”生活

  學生在初步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掌握長課文的概括方法。並課件出示四個描寫窮人生活狀況貧苦的句子讓學生朗讀。這樣做既能檢測學生課文的朗讀情況,又能讓學生透過具體語句感知窮人生活的貧窮。

  (三)自主合作,融入“窮人”境界

  1.確定議題,感受美德

  特級教師週一貫先生一再告誡語文老師,問題要有較大的覆蓋面、穿透力、挑戰性。當教學到達矛盾處時,把問題呈現出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慾望才會被調動起來。預習檢測時,學生已經初步感知窮人生活的貧苦,這時,我問孩子們:作者為什麼以“窮人”為題?學生會談到窮人生活貧窮,也可能會談到窮人幫助他人,精神高尚,這一矛盾會促進學生深入學習,作者為什麼以“窮人”為題?也成為統領整篇課文學習的.議題。

  出示

  作者為什麼以“窮人”為題?

  學習提示:

  默讀課文,用“ — ”劃出窮人生活貧窮的語句,用“~~”劃出體現窮人精神高尚的語句,並在旁邊做簡單批註。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收穫。

  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在語言文字學習中初步感受窮人的美德。

  2.巧抓矛盾,品味美德

  在孩子們充分走進文字,走近人物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展示。在突顯學生為主體的交流過程中,我會在矛盾處順學而點。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描寫展現了桑娜在生活艱辛和收養孤兒之間的艱難抉擇,也彰顯了桑娜善良的人性之美。我估計學生難以體會其矛盾背後的高尚,因此在教學中我打算順勢點撥,讓學生透過想象補充省略號背後的內容,體會省略號的妙用,“還語文以畫面、以旋律、以意象。”然後有感情地朗讀品味,突破這一矛盾點的理解。漁夫“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這個“熬”字是漁夫甘願自己受盡苦難也要幫助他人的高尚品質的折射,我估計學生可能理解不透,因此我打算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想象“家庭重擔都在漁夫身上,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得了,狂風暴雨之夜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打魚,再加兩個孩子,漁夫可能會怎樣?讓學生在充分的交流中再一次體會“熬”字的背後是漁夫無盡的艱辛和困苦,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漁夫毅然決定收留孤兒的舉動越顯得高尚,最後用朗讀表達敬意。如果朗讀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我將透過範讀感染學生,自然地引導他們對這一內容加以品味、體驗。

  3.總結提升,誦讀美德

  在充分交流展示之後,我引導孩子們梳理整篇課文,孩子們會發現《窮人》作者隻字未提一個“窮”字,可處處能讓人讀到可以流淚的貧窮,隻字沒有提一個“美”字,可處處能讓人讀到感動得同樣可以流淚的人性之美。這樣的發現既是對前面學習的小結,又能引發學生對作者寫作方法的探究,從而總結出環境描寫和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等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此時讓學生回到課題,作者以桑娜、漁夫為代表,展現沙皇俄國時期窮人高尚的品德、人性的光芒這一意圖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加清晰、深入。

  教師作為課堂的參與者,文字的閱讀者,應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在一遍遍閱讀課文時,字裡行間窮人善良的舉動,高尚的人格無時無刻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因此,我深情地告訴孩子們:“窮人是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但是他們的心靈深處卻永遠閃爍著鑽石般的光芒。讓我們再次走入課文,在合作朗讀中感受他們熠熠生輝的人性之美吧!”師生合作朗讀文章的高潮部分(12-27自然段),使窮人的勤勉、樸素、善良、博愛等高尚的品質躍然紙上,躍上心頭。

  (四)讀寫結合,深化“窮人”品質

  當窮人帶給我們的溫馨感染著每個人的心時,我出示:衣衫襤褸的老人將積攢的錢捐給災區孩子,問:她窮嗎?新疆買羊肉串的小販阿里木將掙得的錢捐贈給失學兒童,他窮嗎?貧困的四川農民工杜勇德為尋找丟失數十萬元的失主不停奔波,他窮嗎?讓孩子在活生生的現實中感悟什麼是真正的貧窮與富有,並動筆書寫心聲。最後,孩子們在思想與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奠定正確的人生觀。

  四、濃縮精華——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是師生思維活動留下的軌跡。本課板書我以人物品質為主要內容,以環境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為副板書,使板書凸顯窮人形象,體現作者寫作特點,簡明扼要,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板書:

  9、窮人

  桑娜漁夫

  勤勞、善良、有同情心、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環境、人物對話、心理活動描寫)

  結束語:

  總之,本文教學過程的設計,我本著一個讓學生在一個大框架中自己探究的原則,以大容量的朗讀指導,來提升學生對文章情脈的把握,以讀促悟,以悟促讀,相輔相成,讓學生在動人的情境中學習語文,得到人文啟迪。同時,教師在引領學生感受人物品質的心靈成長過程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習表達方法,力求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結合。最後,願我們在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學中,撐一支長篙,引領孩子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去領略語文天地中的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