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我的戰友邱少雲》說課稿

《我的戰友邱少雲》說課稿

《我的戰友邱少雲》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戰友邱少雲》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戰友邱少雲》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我的戰友邱少雲》是寫抗美援朝戰爭中“我的戰友”的文章,作者以目擊者、親歷者的身份寫下了戰友邱少雲在烈火中壯烈犧牲的經過,情感真摯,揪心感人,表現了邱少云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戰友的安全,具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忍受痛苦煎熬的頑強毅力和勇於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文寫法,透過“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雲的處境。

  3、透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感受邱少雲自覺遵守紀律的偉大精神,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無比崇敬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是:

  1、引導學生透過“我”當時的內心活動,去理解邱少雲的危險處境。

  2、從邱少雲的外表(神態、動作),去體會邱少雲的偉大精神世界。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及教學理念

  (一)、匯入

  歌曲匯入,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問:透過上節課的學習,請概括一下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這樣設計是通覽全文――字字句句皆關情:初讀感知,交流心得,再讀課文,感受情境。)

  (三)整體認識與感悟,有感情朗讀

  1、提出學問提示,自由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邊找,你覺得這篇課文的哪個詞語

  最能反映邱少雲的光輝形象,把這個詞語圈出來。(這裡把握形象,身臨其境悟深情。)

  2、默讀課文,你是從什麼地方讀懂“紋絲不動”呢?建議從前往後讀。邱少云為什麼做到“紋絲不動”?有什麼原因?你能找到嗎?個別學生回答,並把當時真實的感受讀出來。

  3、提問:潛伏從天沒亮到黃昏,時間長。我們潛伏的地方離敵人有多遠?

  教師引導:潛伏時間長、距離近,十分危險,請將緊張的氛圍讀出來。

  4、合作討論:少雲在火中怎樣做到“紋絲不動”?

  5、從“邱少雲被烈火包圍”中。讓學生找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段落。比一比,誰讀得緊張些。再找學生讀

  13、教師指導讀、個別讀、齊讀。找一個學生讀

  (研讀――潛心會文感真情:引發切入、交流互動、小結提升。成功的課堂教學追求“主線簡明,細節飽滿”。教師引導學生對文字核心內容進行研讀,可收“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效。)

  14、總結:這就是我們的英雄,這就是我們的戰友——邱少雲

  (四)拓展思維,抒發情感:

  學生展示課前蒐集的抗美援朝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更全面的瞭解課文發生背景,加深對課文理解。)

  戰鬥結束後,邱少雲的戰友們懷著無比悲痛但又無比崇敬的心情,你想對邱少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請以寫一篇讀後感。(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我的戰友邱少雲》說課稿2

  《我的戰友邱少雲》是六年級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朝鮮戰爭中,我志願軍戰士邱少雲從隱蔽潛伏到在烈火中壯烈犧牲的經過,讚頌了邱少云為了戰友的安全,為了戰鬥的勝利,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本文是落實瞭解人物內心活動這一重點訓練專案的一篇課文。對於學生來說,本課是一篇比較容易讀懂的獨立閱讀課文,因此,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本著充分放手的原則,給學生以學習的自主權,讓學生自己去學習。

  一、說教材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了邱少雲在烈火中的表現和我的心理變化。根據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學習邱少雲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高尚品質。

  (2)學習透過人物的表現及周圍的環境瞭解人物的內心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

  ⑴引導學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認真讀,認真體會,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字裡行間飽含作者的真情實感。

  ⑵聯絡實際談自己讀文中所受啟發和感染。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邱少雲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高尚品質。

  4、本節課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描寫。透過“紋絲不動”這個詞來感受邱少雲自覺遵守紀律的偉大精神。

  二、說教法

  因為本課是自讀課文,所以我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共同討論自己不懂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1、指導學生透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理解能力。

  2、引導學生設疑,解疑,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課題

  我們都讀過《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都感受到了那動人的一幕。但是與那些回國戰士不同的是,邱少雲卻永遠留在了那片異國的土地上。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邱少雲戰友寫的《我的戰友邱少雲》走近半個世紀前那個硝煙瀰漫的戰場,走近年輕而偉大的戰士邱少雲。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閱讀提示,想想它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幾個問題的答案。

  3、學生彙報。

  (3)整體認識與感悟,有感情朗讀

  1、再讀課文,體會:一團烈火把邱少雲包住了,我作為他的戰友心情是怎樣的?指導有感情朗讀。

  2、“為了整個班……沒發出一聲呻吟”這段話中用了一個比喻句,是什麼?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3、“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從發起衝鋒到戰鬥結束才20分鐘。”體會兩個“才”字的不同意思。

  4、“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僅僅是忘不了那一天的嗎?

  (4)、總結全文

  (5)拓展思維,抒發情感:

  a、在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後,引導學生:假如你也是潛伏部隊中的一員,你也親眼目睹了這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一幕,你會寫一句:怎樣的碑文來紀念、來歌頌這位年輕而偉大戰士?讓學生透過寫碑文的形式,將自己的感情流露於筆端,真實地抒發對這位偉大的戰士的崇敬、愛戴之情。

  b、如果你是“我”,站在邱少雲犧牲的地方你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請以《我站在邱少雲犧牲的地方》為題續寫。

  本課透過巧妙設疑,多種教法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我認為這是本節課比較成功的一面。最後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我的戰友邱少雲》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我的戰友邱少雲》是六年級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一篇自讀課文。本節課主要內容是介紹了邱少雲在烈火中的表現和我的心理是如何變化的、有什麼感受。

  2、本節課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描寫。由於學生對心理描寫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心理描寫應為本文的重點。

  3、本節課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重點掌握理解課文內容及心理描寫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能力目標:透過知識目標的確認與理解,讓學生清楚如何進行心理描寫,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心理描寫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能力目標的學習,培養學生髮揮想象的能力。

  二、說程式

  1}匯入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找到人生的意義,為了心中的信念,為了那句誓言,做了一些值得我們永遠去尊敬、學習和記憶的可歌可泣的事。他們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做了哪些事而值得我們去追憶呢?請看他們其中的一位—邱少雲。

  2)課文分析:

  重點講解第三部分

  問題設計:

  (1)我是如何表現的?我是如何觀察邱少雲的?

  (2)邱少雲在烈火中是如何表現的?

  (3)我的心理活動有什麼變化?

  3)小結,佈置作業

  三、說教法

  古語云:教學相長。學生的學需要老師的教,這就需要老師選用恰當的方法。我在授本文時主要用以下方法:

  (1)提問法:由於本文是自讀課文,所以提問法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問題設計: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那些事,主要人物是誰?發生了那些事?之所以提這兩個問題是為了檢查學生在讀課文時是否認真。

  (2)討論法:因為本文作為自讀課文,目的就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能力解決。透過討論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問題設計:課後思考練習。

  (3)朗讀法:讀書百遍其意自現。本文是自讀課文,讀課文有助於學生理解,何況本文有些問題答案就在文中。所以用此法。問題設計:主要人物是誰?發生了那些事?我的心理活動是如何的?邱少雲有那些表現?提問的這幾個問題並不難,只要認真讀課文就可以在文中找出答案。

  四、說學法

  教與學是雙邊活動,一堂課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師的教,重點看學生如何學,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1、重視課前預習,透過佈置預習,設定預習題進行預習。(提前收集材料)

  2、課堂指導學生學習新知識。透過對個別句子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3、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總之,本課透過巧妙設疑,多種教法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實現了教學目標。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