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說課稿範文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說課稿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說課稿範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 說教材

  這節課是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認識省內區域》的第二節。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地理位置、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多樣性的文化民俗、支柱產業旅遊業。從教材來看,前四個屬自然和人文範圍,最後一個屬經濟地理範疇,但這五個方面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透過對本章的學習,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區域地理的思路,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習下一章《認識跨省區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對以後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本章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具體特點,依據新課標中對區域地理學習的要求和“知、過、情”三個維度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

  1. 能運用地圖說出西雙版納的位置。

  2. 知道西雙版納的資源優勢。

  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觀察能力與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標

  1. 透過學習本節內容 , 引導學生懂得我國少數民族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援。

  2. 懂得一個區域的旅遊業要長盛不衰,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管理,文明旅遊,愛護旅遊資源。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①西雙版納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

  ②西雙版納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針對初中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①分析西雙版納的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②分析西雙版納的旅遊資源優勢。

  四、說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以學定法,科學合理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教法上,我主要根據導學練教學法、設計活動教學法和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學生自學、探究的基礎上利用圖片、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在學法上,我主張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學法有自主探究法、讀圖分析法、分析歸納法。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1、匯入新課

  好的課堂匯入能使學生一開始就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課前我展示西雙版納的相關圖片如:人過的潑水節、熱帶雨林、孔雀舞、竹樓……,然後提問:“他們讓你想到了哪個地方呢?”從而引出本節課——《西雙版納》。

  設計意圖: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2、自主、合作、探究

  本課的第一個重要內容是“豐富的旅遊資源”。組織學生閱讀課本57-60頁,並思考以下三個問題:①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②西雙版納的氣候型別及成因;③西雙版納有哪些熱帶雨林景觀、熱帶動物、民族風情等旅遊資源。

  設計意圖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和地圖,有針對性,二是掌握分析區域地理的步驟——依次是分析地理位置、氣候、植被等自然環境。

  關於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我首先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西雙版納在中國的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並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認真讀圖;最後總結出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特點,從而突破本課重點。

  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影響著西雙版納的氣候型別,我又出示“景洪市年內各月的氣溫和降水量”圖,引導學生認真讀圖,根據對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分析,判斷西雙版納的氣候型別是熱帶季風氣候;然後提問“西雙版納的熱帶季風氣候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思考、探究、討論;接著我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對西雙版納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和景觀進行演示講解。

  設計意圖:直觀形象,具體生動,讓學生認識到西雙版納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從而突破難點。

  正是這樣的溫潤多雨的季風氣候,造就了迷人的熱帶雨林景觀,也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環境,同時也孕育了以位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接著展示“多姿多彩的熱帶雨林植物”、“活潑可愛的雨林動物”和“以為主體的多樣性的民族風情”等圖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西雙版納具有豐富美麗的自然資源和底蘊深厚的人文資源;也讓學生懂得西雙版納豐富的旅遊資源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也為下一框的學習打下基礎。

  同時將以上內容予以小結——優越的旅遊資源是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

  設計意圖:從而讓學生明白這些自然環境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也瞭解當地的特色風俗受自然環境影響和制約,又是人類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結果。

  3、主題交流

  本課的第二個重要內容是“蓬勃發展的旅遊業”。我在教學設計上採用“我能行,西雙版納州長讓我幹”為主題。並圍繞三個問題展開教學:①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②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現實狀況;③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有效措施。

  關於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我引導學生從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進行分析,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大力發展旅遊業。

  關於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現實狀況,我引導學生看課本圖7.15和圖7.16進行總結,旅遊業是西雙版納支柱產業,但近年來西雙版納旅遊業的發展呈下滑趨勢。

  關於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有效措施,我引導學生圍繞帶動作用、下滑趨勢、建議看法三個方面進行分組討論。

  設計意圖:由於提出的是開放性的問題,主要培養學生提煉觀點的能力,調動學生的激情和熱情,給學生創設探究的更大空間。

  4、課後拓展

  根據本課所學內容,以“為西雙版納的旅遊業獻計獻策”為題,給西雙版納政府寫一封信。

  設計意圖:目的是透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鞏固知識點,做到學以致用。

  5、本課小結

  讓學生結合板書自己總結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的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的設計突出重點,也體現了自然、人文、經濟,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部分,其中有不成熟的地方期待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批評和指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