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通用5篇)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第15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課時。

  (二)教材分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敘述了作者在七八歲時,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和父親對此的評價分別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對作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他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位著名作家。同時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這篇文章語言平實,既有鮮明的形象,又凝聚著感情,滲透著深刻的哲理,且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感體驗十分接近。文中個別語句含義較深,具有啟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教學本文,要重視引導學生領悟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本文是第五組文中的一篇講讀課文,在重點讀寫專案的訓練方面,它是前四組文訓練重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複習和鞏固。

  (三)課時劃分:

  本課的教學分為二課時進行:

  第一課時:導學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文章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第二課時:精讀文章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總結全文。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領悟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3、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學會正確面對父母的評價,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明白作者是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教學難點:領悟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說教學理念的定位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把這節課所要體現的教學理念定位為:

  1、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注重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

  3、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目標的預設、教學理念的定位,聯絡學生實際,我準備以“討論式教學”為主,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充分討論中,讓學生、教師、文字之間互動對話。同時,輔以“談話法”、“朗讀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四、說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具:

  1、多媒體課件

  2、板書內容的文字貼畫

  3、寫著“小記者”和寫著“巴德·舒爾伯格”的牌子各一塊

  4、記者證一份

  學具:記者證若干

  五、說教學程式

  (一)複習舊課,設疑匯入

  1、談話引入課題: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讀出對比的語氣)。

  2、學生簡述文章第一部分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相關內容]

  3、設疑匯入:“我既得到母親的讚揚,

  又受到父親的批評,究竟成年後‘我’對這兩種不同評價有什麼新的認識呢?”

  從課題入手,透過複習舊知,並設下懸念,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形成閱讀期待。

  (二)精讀課文,悟情明理

  1、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1)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第二部分,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課件出示]

  (2)學生自讀課文並自由提出問題。

  估計學生會提出以下的問題:

  ①“我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糟糕的詩。”句中“不得不”一詞說明了什麼?

  ②作者為什麼說“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

  ③“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④作者為什麼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⑤成年後,作者為什麼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麼“幸運”?

  ⑥“‘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難,是自主探究學習的關鍵,也是創新學習的開端。

  2、歸納整理,引出重點

  (1)師生共同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2)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性問題理解課文。課件出示重點問題:成年後,作者為什麼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麼“幸運”?

  在尊重學生個性選擇的基礎上,教師給予引導,引出關鍵的問題,讓學生達成共識,使接下來的學習目標更明確。

  3、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學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文,自主探究。

  (2)分小組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3)小組彙報交流情況。其他小組補充,教師相機點撥並板書。(見板書設計)

  4、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部分,讓學生在讀中深化理解。(自由讀、開火車讀、教師範讀、指名讀、齊讀……)

  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體現“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理念,也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使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

  5、現場採訪,加深感悟

  (1)激趣引入:同學們,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也就是巴迪先生。大家想不想採訪他?不過巴迪先生有一個要求:[課件出示:

  ①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

  ②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③“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

  ④我從心底裡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他請大家讀懂上面的句子,並能針對其中一個句子向他提個問題,他才會接受大家的採訪。同學們同意嗎?那就開始吧!

  (2)學生自由讀句子,領悟句子的含義,並想好準備提出的問題。

  (3)召開“‘巴迪先生’記者招待會”。

  A、說明活動要求:[出示課件:“巴迪先生”記者招待會]

  ①全班學生按意願分為兩組:一組當“小記者”,一組當“巴迪先生”。

  ②採訪時,“巴迪先生”回答“小記者”提出的問題,一個“巴迪”答不完整,其他的“巴迪”再補充。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組課文中的第19課,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博格。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文章的作者巴迪在童年的時候創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卻得到了父親和母親“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這件事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形象的描述了主人公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情感體驗聯絡十分密切較容易理解,不過也有一些含義深刻但具有啟發性的語句需要學生結合自身加以感悟。

  本片課文重在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並感受生活中不同方式的愛。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7個生字,讀寫15個生字詞;理解“一如既往”“揚揚得意”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說說父母為什麼會對巴迪的詩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3、透過文中對人物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的愛,感受愛的不同方式。

  (三)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體會作者是怎樣逐漸瞭解了父母兩種不同方式的愛。

  (四)教學難點

  體會巴迪對父母的愛的理解,讓學生感受愛的不同方式。

  二、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四年多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學生很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體會作者的心情。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具有強烈啟迪性的句子,既是學生學習、理解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情感爆發的源泉。

  對教師而言,本課的教學,應引導學生以讀為本,著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學習,談自己情感體悟,讓課堂真正動起來。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將以討論式教學為主,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著重以師生、生生探討合作學習,加強師生、生生以及與文字之間的對話。

  教師透過“引導—誦讀—體悟—拓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用“明確要求—精讀文字—體會情感—昇華情感”的方法來學習本課。

  四、說教學程式

  (一) 課題匯入。

  抓住“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對加引號的反義詞,請同學們理解引號的作用和反義詞的運用,齊讀課題,引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透過讀掃除閱讀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提出為什麼會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並透過概括主要內容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二) 講讀課文前半部分(巴迪童年時期)。

  1、 讓學生找出文中父母在面對巴迪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時有什麼反應?並在小組內討論這些語句分別運用了那些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體會巴迪父母親對巴迪不同的關懷。

  2、 引導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中敘述巴迪童年時期的部分。

  (三) 講讀課文後半部分(巴迪少年、成年時期)。

  1、 少年時期的巴迪對待父母的評價態度有什麼改變?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15自然段,小組討論找出答案。在這部分講解“不得不承認”的雙重否定句式。

  2、 成年時期的巴迪對父母的評價又有什麼新的認識?結合課文第16自然段找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整合正確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愛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為感情昇華做鋪墊。

  3、 讓學生仔細品味課文最後一段,找出喜歡的或是不理解的語句,談自己的理解。(著重講解“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和“我從心底裡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回憶並講述自己身邊的看到的、聽到的或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類似巴迪的事例,結合自身實際,體會實際生活中“鼓勵”和“警告”兩種不同方式的愛。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他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感悟到的愛。

  課文的重點、難點是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我” 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後,對“精彩極了”的評價的反應是“得意洋洋”,而對“糟糕透了”的評價的反應是“痛哭起來”。顯然,這時候的'作者並不理解父母的心。幾年後,“我”再看那首詩時,“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不得不”承認,說明作者已認識到父親的評價是對的,但在感情上似乎還不好接受。成年以後, “我”“越來越體會到”父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在自己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親的愛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而父親的“警告”則時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作者不僅認識到兩種評價對自己健康成長的必要性,而且認識到這兩種看來截然相反的評價所蘊含的共同點,那就是愛。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詞。正確讀寫生字詞;理解課文中的“一如既往、得意揚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母為什麼對巴迪的詩有不同的看法。

  3、透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三)說重點難點

  1、透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題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2、理解句子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基於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我們構建“導——讀——悟——拓”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情感氛圍。

  學生用“明確目標要求——重點部分精讀細品多思——辯論之中悟情明理——綜合實踐鍛鍊能力”的方法來學習本課。

  三、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三年多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學習、理解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老師從“悟”字出發,以讀為本,著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讓有不同風格的學生都參與學習,讓課堂真正動起來。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透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們安排了以下教學程式:

  四、說教學過程

  1、抓住“精彩”和“糟糕”兩個詞語,理解和運用這兩個詞語,揭示課題,引入課文。

  2、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課文寫的是什麼事?提出問題“到底什麼精彩極了?什麼糟糕透了”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3、研讀課文的前半部分。思考“母親和父親在讀過作者的第一首詩後,有什麼具體的表現?我對父母的評價又有什麼不同的反應?”

  (1)指導學生讀書方法,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教師相機引導。重點提示:理解“靦腆”的意思,體會父親和母親的評價,以及作者的心情。訓練學生朗讀,仿照課文的寫法練筆。

  (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談論“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引起學生爭議,展現學生個性。

  4、研讀課文後半部分,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理解“兩種不同的評價方式”。感受父母的愛。

  5、積累喜歡的語句,練習背誦,昇華情感,體現文本價值。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展示教學的總體思路。在設計板書時,緊扣課文主要內容、重點人物、關鍵語句。這樣的設計使人一目瞭然,從而有利於激起學生樂學情緒,強化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做符合板書設計的目的性原則、直觀性原則。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他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感悟到的愛。

  (一)教學目的

  針對文章特點,本組課文訓練重點及課文在本組中的安排,確定本課的教學目的為: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精彩、糟糕、謄寫、溼潤、一篇、出版、謹慎、引入歧途。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3、瞭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是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基於此,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的為:

  1、讀準生字字音,正確認讀下列詞語:精彩、糟糕、謄寫、溼潤、一篇、出版、謹慎、引入歧途。

  2、正確、流利、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感悟父母的不同評價。

  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及難點為:引導學生感悟父母的不同評價。

  二、說教法

  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形式的形成。”前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也曾指出:“讓學生們自己提出目標,擬定行動計劃,可產生一種強有力的動機,使他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務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基於此,結合教學要求、教材特點,在本課時教學中,從看題目質疑入手匯入新課,以親切、平等的談話引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激勵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力求建立起開放而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三、說學法

  1、課前:回憶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對你做過的一件事,父母卻有截然相反的評價。如果有這樣的經歷,請寫在日記裡。這一環節的安排,既為新課的學習打下伏筆,又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做好鋪墊。

  2、課上:自主、合作、探究。具體表現在自主選擇讀的方式;在一定範圍內自主選擇合作伙伴;自主選擇探究的方式。透過讀、思、議、寫學習課文。

  3、課後:自學生字。

  四、說教學程式設計

  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下面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式設計:

  (一)直接板書課題,生看題目質疑。

  在這一環節,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學生的好奇心就越強,興趣就越濃,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維就越活躍,學生也從一個接受者的角色轉化為一個探究者。並且,為學生初讀課文指明方向,激起學生探究課文的興趣。

  教師對有價值的問題及時予以肯定並過渡到下一環節: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說明你們很愛動腦。那麼這些問題的答案到哪裡去尋找呢?

  (二)帶著質疑時所提問題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1、學生以各自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小聲讀,也可以默讀、站起來讀。

  讀的方式的自主選擇給了學生寬鬆的自讀自悟的空間,而且有效緩解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情緒。

  2、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讀後的收穫。教師相機點撥。

  3、小結,引出本課時重難點,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透過自讀課文,我們瞭解到面對孩子的詩,父母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一個說“精彩極了”,一個說“糟糕透了”。此時,你的腦中又產生了什麼疑問呢?(生答)是呀,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有信心透過自己的努力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這第二次質疑,進一步激發起學生探究課文的興趣,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學生可以自讀思考、圈畫、批註,也可與同桌或前後桌同學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此環節給了學生自主選擇探究方式,(在一定範圍內)自主選擇合作伙伴的自主權。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將讀、思、議、寫相結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並用,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

  (四)交流、點撥,化解難點。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聯絡實際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在平等寬鬆的氛圍中交流互補。使學生對課文的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變到質變。

  (五)四人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六)適時小結並提示第二課時內容:

  同學們是幸運的,透過本課的學習,你們現在就領悟到了父母那截然不同的評價所飽含的愛。而本文的作者感悟到這一點,卻是在成年以後。他是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中所飽含的愛的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六年級語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主要敘述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對此的評價是“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並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這篇語言平實,既有鮮明的形象,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課文一些語句含義深刻,具有啟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評價對孩子所起的作用。

  3、透過學習,總結生活中對愛的點滴感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體會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學會正確面對父母的評價。

  教學重點: 從父母對孩子各自不同的評價中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對孩子的愛。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課定位主題,透過閱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組織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基於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我構建“導——讀——悟——拓”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情感氛圍。

  四、說教學過程

  一、 激情匯入

  1、同學們,人的一生會得到很多不同的評價,它們會給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老師這兒有一首詩歌,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配樂朗誦)

  2、那麼,作家巴迪舒爾伯格小時候得到的評價是什麼呢?這樣的評價給巴迪的一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十九課。(齊讀課題)指導讀好題目。

  【教學開始,用詩歌引入,透過情境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2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透過預習檢查,讓學生對有了一個整體感知。】

  三 、簡介作者

  1、課前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有關作家巴迪舒爾伯格的相關資料,我們來交流一下吧。師這兒有一些他的相關資料,誰來幫老師讀一讀?(出示,)培養了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這也是課標的要求。

  2、好,透過交流,你們認為巴迪現在是個怎樣的人物?(學生自由發言)

  四、設定懸念,精讀課文1到14段

  1、是啊,現在的巴迪已經成為一個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了。現在請同學們開啟課本,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看看課文的那一句話最能表明現在的巴迪是個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指名說出,全班朗讀)

  2、巴迪取得的成績和誰有關係?大家讀課文1到14段的自學,在說書中做批註。

  3已經有答案的同學可以和同桌或者前後桌的同學交流交流。

  6、指名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 精彩極了 糟糕透了。 追問:我有什麼反應? 師相機指導朗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在情境對話中,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不同的愛。

  【在教學中不把重點放在死摳詞句上,而給學生留下較多的“空白”,便於學生自己去感知和領悟。對於的重點,則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突出朗讀感悟和領悟表達的方法,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7、演課本劇,感受真情。

  【採用演課本劇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科領域和現實生活中,經歷自主與合作的探索過程,獲得知識與技能,併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8、根據自己的理解,任選一題寫一寫:

  ①“精彩極了”是母親對我的( ),母愛像( )。

  ②“糟糕透了”是父親對我的( ),父愛像( )。

  【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加深對父母之愛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感悟真愛。

  1、師導:是啊,母親的“精彩極了”是一種鼓勵的愛,父親的“糟糕透了”是一種嚴格的愛,這兩種不同的愛造就了巴迪的成功。那麼,你們在生活中也感受到這兩種不同的愛了嗎?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照片。

  2、播放,激發學生髮言的慾望。

  3、好,誰先想到了,舉手告訴老師。(學生自由發言)

  【拓展延伸有利於幫助學生髮揮學習的主體能動性,學生的群體資源將得到有效利用。】

  板書是一篇的精髓,它反映了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既簡明扼要又凝聚著清冽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理性。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