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精選7篇)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精選7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坐井觀天的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篇1

  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第十九課。

  教材分析:本課講述了一隻小鳥和一隻青蛙對於天有多大而展開的一組對話。透過這個寓言故事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不要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自以為是,而應該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知識豐富。

  (一)教學目的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才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為教學難點。

  (三)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 透過各種方法閱讀課文,理解詞意,理解課文。

  (2) 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捲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從而揭示寓意。

  (3) 設計“跳出井口”,以此來拓展學生們的思維想象。

  教法設想:

  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徵,我在教授本課以運用啟發性原則來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地自覺地學習。引導他們自由朗讀,以讀代講,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因此我採用了看圖片、做實驗、分角色表演等直觀性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在此我運用了談話法、實驗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來使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這樣也使老師寓教於樂,學生在樂中,學有所求,樂有所悟。

  學法設想: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會從“不會學”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學”變為“主動學”,從而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目的。而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採用比賽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地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目的,也使教師充分地發揮了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主動,運用遷移規律模仿學習,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練習設想:

  積累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本課我主要進行聽、說、讀、寫、演五方面的技能訓練。

  聽——學生聽老師有感情朗讀,老師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說——以學生髮揮想象力、自由說說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所見所聞。

  讀——個人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的效果。

  寫——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演——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鍛鍊他們的表達與表演能力。

  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路。可以安排兩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首先,我以謎語的方式揭示本課課題,“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喜歡)“那你們都知道一些什麼故事呢?”這時的學生會結合平時所看到聽到的說出一些白雪公主、葫蘆娃、寶蓮燈等故事。緊接著我再問“今天,我又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成語故事,再說這個故事之前,我先給大家出一個謎語:一隻青蛙坐在井底看天,打一成語。以此揭示出本課課題《坐井觀天》。

  因為“創新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為了使低年級的孩子學會創新,並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引導學生審題質疑,初步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提出“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後,會有哪些想法,會想到些什麼呢?”讓他們小組討論,然後我再梳理好問題歸納小結,可以得出三個問題:

  1、透過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2、這到底是講的一個什麼故事呢?

  3、如果小青蛙跳出井口後,又會看到什麼呢?

  並板書:道理、事、看

  (二)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透過朗讀來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他們自由讀,然後提問“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一件什麼事呢?”(一隻青蛙和一隻小鳥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這麼有趣的一件事,同學們想不想來表演一下呢?”(想)這時的學生興趣高漲,我再一步步地引導“想要演好戲可得先熟讀劇本。”以此來激發他們自由、主動地來朗讀課文的慾望。

  這樣,當我把讀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時,教室裡頓時會書聲朗朗,學生們都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到朗讀練習中,而從他們豐富的表情與動作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在朗讀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並且還會有所感悟。

  接著,讓他們來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再提問:“為什麼小鳥以為天無邊無際呢?”他們透過上面的表演會很快答出(因為天非常大,大得很)。“還有哪些地方是無邊無際的呢?”他們會結合平時所看到的說出“大海、藍天、草原”等,在此基礎上我再讓他們用“無邊無際”說話,並引導他們加“?”“!”這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標點符號。(以此來讓他們體會這兩個符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也因此讓他們在閱讀中學會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無論他們怎樣說,說得好不好,老師都應該給予表揚。)

  (三)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透過上一環節學生對“無邊無際”的說話,我緊接著提出“這麼美麗的景色,我們的這隻小青蛙聽了也忍不住想跳出進口來看一看了,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想想如果他跳出井口之後會看到一些什麼美麗的景色呢?”而這時同學們的情緒高漲,運用他們的童真,會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結合起來,說出許多美麗的景色,如:“來到田野裡,看見了一片綠油油的稻田,而小青蛙就在稻田裡捉害蟲……”或者“小青蛙來到了公園裡,看到了五顏六色的花兒,還許多的小朋友在那裡捉迷藏……”等等。以此來抒發他們純潔的心靈,完成了問題“看?”

  2、透過捲紙筒“觀天”,懂得其道理。

  再透過上面的說話,我又提出了“這麼美的景色,為什麼小青蛙以前不知道呢?”並透過捲紙筒“觀天”讓學生明白其原因,然後再讓他們說出“你們願意像小青蛙這樣什麼也不知道嗎?小青蛙和小鳥,我們更喜歡誰呢?為什麼?”由學生自由說,而這時的小朋友會說出“不願意,因為這樣整天呆在井底沒有意思,而應該像小鳥一樣每天到處飛,看得多,聽得多,才會知識豐富……而他們說的這些正是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雖然他們並沒有說出“不要做目光短淺,狹隘的人”,但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已有所感悟。盧梭說過:“在達到理智年齡同前,孩子們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其實,豈止是孩子,形象的東西,誰都接受得快,記得牢。

  3、歸納總結,提示寓意,拓展知識

  學生說出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後,由我歸納出完整的寓意。學語文與生活實際應用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揭示寓意後我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並聯系生活實際,溝通課堂內外,互相交流學習的方法,從而拓寬知識面。並提出了“如果小青蛙霜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知識豐富,應該怎樣做呢?”並讓他們想一想:“如果小青蛙做了一個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青蛙之後,再一次遇到了小鳥,它們又會進行一組怎樣的對話呢?”這些問題就留給他們下去思考,下去解決。以此來拓寬學習的空間,在學習知識與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板書:

  19 坐井觀天

  事? 小鳥 天 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看?

  道理? 青蛙 天 井口大 (目光狹小)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透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去實踐,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對本冊的要求及單元訓練要求,結合二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為:

  1、運用多種方法使學生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明白讀書方法,瞭解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

  3、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說出自己的學習收穫,初步感知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讀生字、說出記字方法,歸納寫字技巧,並讓他們在田字格里把字寫規範。

  教學難點:

  學生把所學生字、詞語帶進課文再有感情朗讀,找出小鳥與青蛙三次對話,並分角色朗讀。

  四、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於教給學生學。”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運用談話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朗讀體會結合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實踐能力。並採用課件等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說學法:

  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這樣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學生的主體精神被激發,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因此,自主學生字、分角色朗讀、合作研討是比較好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認知比較直觀的特點,我先利用小鳥和青蛙圖片,讓學生知道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和這兩個小動物有關,並啟發學生猜一猜兩個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讓學生在交流中對《坐井觀天》這個小故事產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在學生剛剛開啟課本的時候,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著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順暢。具體要求是不認識的字註上音節,再多讀幾遍,在文中批劃,有利於學生集中精力,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1、初次讀課文後教師檢查學生批劃的內容,著重看生字音節在文中批註情況。

  2、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

  3、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新詞。

  4、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識字。

  (四)動靜結合,指導寫字: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應讀寫結合。所以在學生充分朗讀之後,靜下來,動動手寫幾個字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8個,我引導學生說出寫字方法,練習課後的田字格里的字,然後同座互評,教師把寫得好的字進行展示。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劃出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交流讀書收穫,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對於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表揚,對不當之處及時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我設計了下面的板書

  12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

  青蛙:只有井口那麼大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學情分析

  《坐井觀天》是一篇生動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課文透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樣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既有很強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學中應該透過多種方法來解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明白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的全面。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總結學習方法,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四、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本課的學習,我準備當好學生學習的夥伴,充分發揮啟發、引導、輔導,促進的作用,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穫,獲得成功的體驗。

  2、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如“自己認讀生字,總結識字方法,自己體會揣摩如何人有感情的朗讀,自己觀察字形,記憶字形。同桌合作互相幫助結局識字困難,互相評價寫字效果,小組合作互相幫助等等。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小朋友們看了“坐井觀天”這個課題,會想到什麼吧?學生自由猜測。這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會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面,如“誰坐井觀天?”“為什麼要坐在井裡?”“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等,然後在引導學生透過讀課文,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在建議中倡導: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我在設計這一環節時,就抓住了學生急於想知道故事內容的心理,來調動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順勢引入本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感知故事情節並主動識字

  我是這樣引導的:“小朋友們很聰明,這麼快就知道了故事的內容,剛才讀書時有沒有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用小手來指著拼音讀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都圈出來,認一認。”

  學生自讀後,我引導學生總結識字的方法,學生會總結出拼拼音、問同學、聯絡上下問猜一猜等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這也是語文課標所要求達到的目標。

  學生明確了識字方法,我引導學生歷經“在語文中識字——認讀單個生字——認讀詞語這一過程,採用自讀、同桌合作讀、找朋友等形式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三)品讀課文,理解寓言

  由於學生生活經歷淺,閱讀積累少,很難從字裡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淺,不信小鳥說的話。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然後用三副動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扮演小鳥和青蛙進行角色朗讀。

  朗讀後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麼有不同的看法?學生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在回答,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這一句來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理解。

  為進一步體會青蛙目光短淺的原因,我又設計了一個讓學生親身體驗的環節,讓學生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後用紙捲成紙筒在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進一步體會青蛙的心情,從而達到理解課文的寓意。

  在學生有了充分的體驗後,我在讓學生給動化中的小鳥和青蛙配音,這時學生會讀出青蛙傲慢自信的語氣,小鳥的耐心的語氣。

  這一環節的設計自始至終遵循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為生服務“的教育理念,遵循了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運用了只管形象恰當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入境而生情,透過親身體驗達到理解寓意,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目的。

  (四)延伸

  這是本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畫龍點睛之筆,我準備這樣安排: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的是魯教版二年級上冊第4單元“寓言”主題的第一課(點)《坐井觀天》。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透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故事。文章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認識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樣眼光狹小。

  二、(點)教學目標

  1、認識“沿際抬信”4個生字。學會寫“信沿”等10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青蛙和小鳥的心情,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積累“坐井觀天、無邊無際”成語。

  三、(點)重點難點

  根據課標提出的“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該以識字寫字、朗讀積累為主”的要求,我認為,(轉身、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積累優美詞語是教學重點,“沿、渴、還、信”的書寫,區分使用形近字“渴、喝”是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教法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學習總是從興趣出發。識字方面,儘管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因為他們的感知不夠精細,往往對一些字音和字形相近的生字發生混淆。在朗讀方面,學生能比較熟練地讀準字音,但是還讀不出語言的趣味。因此(點)我採用隨文識字、字理識字、情境教學、分角色朗讀等方法,適時適度地調整學習形式,變換學習活動,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愉悅的學習狀態。

  五、教學過程

  本課我準備採用(點)以下五個環節完成我的教學:創境激趣、讀文識字、分角色朗讀、理解寓意、指導書寫。

  第一環節:(點)創境激趣

  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認知比較直觀的特點,上課伊始,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幅圖畫(點),讓他們觀察,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麼?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讓學生在交流中對《坐井觀天》(寫題目:坐井觀天)這個小故事產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輕鬆自然中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第二環節:(點)讀文識字

  首先,學生自主練讀課文,提醒他們把字音讀準確,不認識的字可藉助樹葉上的拼音,讀不好的句子多讀兩遍。之後,讓學生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在自讀的基礎上安排同桌輪讀課文,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順。

  在初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並藉助這個填空(點)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說清楚——“青蛙坐在()裡,小鳥落在()上,他們在爭論()。青蛙認為(),小鳥認為()。”

  根據學生髮言,我相機畫出青蛙住的那口井(畫井),讓學生找(舉圖)青蛙和小鳥的位置,並指名學生上講臺貼上這兩個圖片(貼圖),根據學生貼的情況,指導理解“井沿”(箭頭、寫:井沿),就是井的邊兒。接著聯絡生活實際“門的邊兒”叫門沿,“床的邊兒”叫“床沿”,大家的“課桌邊兒”叫“桌沿”。之後,讓學生仔細觀察(轉身、指著)“沿”這個字右邊第二筆是“橫折彎”,並讓學生書空練寫“沿”字。之後,把青蛙眼中的天(寫:井口大)“井口大”、小鳥眼中的天(寫:無邊無際)“無邊無際”板書在相應位置。

  接下來,我依次指導學生讀好三次對話

  首先是第一組對話:(點)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抓住問號這一標點,指導學生讀好一問一答的語氣,運用多種形式,如老師問學生答、男生問女生答等等。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注意區分(舉字卡)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渴了要找水,渴是三點水旁,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

  指導學生讀第二次對話:(點)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指導朗讀這次對話時,我先抓住啟發學生理解兩個詞語“大話”和“無邊無際”,大話就是吹牛,無邊無際就是沒有邊兒。接著我以“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這句話為突破口,不給學生們灌輸反問這一知識術語,但透過老師的範讀讀出反問的語氣。

  之後同桌兩人分角色一人扮演小鳥,一人扮演青蛙,分別讀他們說的話,在全班普遍參與練習的基礎上抽取兩組展示,讓同學們評一評那兩個人是最佳搭檔,透過這種激勵措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有了第一、第二次朗讀對話的基礎,第三組對話:(點)“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第三環節:(點)分角色朗讀

  (點)全文展示

  在這個環節,我採取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的朗讀興趣。比如:三人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並試著給自己的角色設計動作,邊讀邊表演;只讀對話;以及小組展示朗讀等。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達到樂於朗讀的目的。

  第四環節:(點)理解寓意

  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我透過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這隻青蛙是“井底之蛙”,現在人們用“坐井觀天”“井底之蛙”來比喻有的人眼光狹小。你們一定要多讀書、多長見識,才不會是“井底之蛙”。

  第五環節:指導書寫

  低年級寫字教學重在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教給方法,強調書寫習慣。因此,我圍繞本課寫字訓練的重難點進行精要指導。

  (點)“渴”和“還”的筆順是學習的難點,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動態效果,使單調枯燥的漢字變成一幅幅形象有趣的動態畫面(我不會插入動態演示)。然後老師範寫(範寫),邊寫邊提醒先進人,後關門,學生書空,最後進行描紅、臨寫。

  本課有8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根據學生以前的書寫情況,左窄右寬的字寫正確容易,寫規範、寫美觀很難,我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這類字的特點,在指導寫“信”時,我邊(範寫)邊告訴學生:右邊“言”的第二筆“橫”應該寫的最長。讓學生逐步達到把字寫規範、美觀的要求。

  最後說板書:

  (指)我的板書圖文並茂,簡潔明瞭,服務於學生的學,是學生理解課文的好幫手。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狸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多識廣;(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影、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各地後,讓學生練說,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後練說;(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青蛙說:“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小鳥說:“天是無邊無際的”。告訴我們像青蛙那樣目光狹小,見識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3、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引導學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樣自以為是,學習小鳥的誠懇勸告實事求是的精神。

  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透過談話引出課題,並藉此理解“觀”及“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裡看天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請同學拿起筆,邊讀課文,邊圈生字,並藉助拼音把生字讀正確。

  2、出示帶生字的詞語,並藉助圖認識“井沿”。

  3、透過自由讀、小老師領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會讀會認這些生字。

  三、研讀課文

  不管是理解詞語,還是理解寓意,都是在讀的基礎上進行,讀貫穿教學環節的整個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1、再讀課文,說說青蛙與小鳥在爭論什麼?

  2、找出它們持不同觀點的`這兩句話。朗讀,在讀中理解“無邊無際”“大話”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理解指導朗讀。

  3、你同意誰?為什麼青蛙會有不同的看法?請你讀一讀青蛙說的話,並把這個句子找出來。

  4、做試驗,理解青蛙會有錯誤看法的原因。用書卷成筒當井沿,把天花板當天,說說看到的天是怎樣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是因為井沿把它的視線擋住了)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地讀這句話,體會青蛙的自以為是。

  5、面對固執的青蛙,小鳥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當一當小鳥,勸勸青蛙吧。出示最後一段,學生朗讀。

  6、分角色朗讀課文。

  7、小結,悟寓意。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課後生字,先讓學生讀讀說說。

  2、師範寫難寫的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

  五、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青蛙小鳥

  天有多大

  井口那麼大無邊無際

  坐井觀天的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理解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新課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中的一篇大家耳熟能詳的寓言。這則寓言透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年級組共同制定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已學生字。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過程與方法: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透過朗讀促進學生領悟課文含義和感情。

  2.透過想象青蛙和小鳥的第四次對話,培養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引導學生懂目光狹小,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各種形式讀課文,引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在讀中複習鞏固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聯絡生活實際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試著比較合乎情理地想象青蛙和小鳥的第四次對話。

  四、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觸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有了新課程的明確指導,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決定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朗讀感悟”即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過程提高朗讀能力,培養朗讀興趣。在“讀——交流——感悟”的過程中,賞讀描寫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在朗讀中感受寓言的有趣,理解寓意鞏固新詞。教師適時點撥小結。

  “情境表演”旨在創設情境,低年級的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且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夠。因此,始終使學生置身於寓言故事的情境中,我就是青蛙,我就是大象,我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讀課文之後的獨特感受以及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想象之餘引發學生較深層次的思考,聯絡生活實際理解寓意。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教材理解,教學目標設定,重點難點的揣摩,以及對於學生年齡特點的分析,我們決定按照如下流程開展本節課的教學。

  1.鞏固字詞,情境匯入。

  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說,如果能從課堂一開始便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就能延長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因此,我們選擇了低年級孩子最喜歡的開火車遊戲複習生字詞,以及情境式匯入。讓孩子們從一開始就置身於故事情境,遊戲的世界。

  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點。因此在本課的匯入環節中,我們著重設計瞭解題的過程。引導學生在遊戲中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師範讀,整體感知。

  許多知名的教育專家都曾經一再提出,語文的教學應從整體入手。帶領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縱然是低年級,也要培養學生對整體,通篇的認識。因此,我們在教學之初,設計了教師範讀,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朗讀感悟,體會寓意。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著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在這個環節中,我們的設計針對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以段落教學為主,段落教學也體現了從整體入手。集中注意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步,以學生貼圖遊戲的方式教學第一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小鳥和青蛙所在的不同位置。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這一點非常關鍵。正因為所處位置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結果。理解“井沿”,並舉實際例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幫助學生理解“沿”的意思。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步,直奔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也就是課文的2-7自然段。首先讓學生自由讀2-7自然段,說說小鳥和青蛙一共有幾次對話。以此體現段落教學從整體入手。接著,讓學生與同桌合作,練讀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然後,在彙報中,跟隨學生的閱讀期待,按順序引導學生理解三次對話中的關鍵詞句:

  A.第一次對話中引導學生想一想,小鳥為什麼會又累又渴,從而深挖一百多里這個距離名詞。讓學生體會小鳥飛了很遠,並讀出又累又渴的語氣。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設計了一個按點。檢查學生區分“渴”和“喝”這兩個形近字的讀音。利用齊齊樂幫助學生區分易混淆的形近字,體現語文的工具性。

  B.第二次對話的朗讀指導是這個段落的重點。我們透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說大話”“無邊無際”和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標點符號“!”和“?”指導學生的朗讀。並透過齊齊樂互動教學軟體幫助學生理解反問句“還用飛那麼遠嗎?”在課文中的意思是表示不用飛那麼遠。最後透過學生自己動手用小紙筒模仿青蛙井底看天,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青蛙的觀點來由。這樣的教學設計,意在引導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因為所處位置的不同所以對天的大小產生了不同的看法,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寓意。並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抓住關鍵詞,留意標點符號的方法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滲透。

  C.第三次對話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年級組引發了激烈的思維碰撞,我們就到底應不應該抓青蛙和小鳥的“笑”討論了很久,我們一方面認為應該抓青蛙的笑中流露的自以為是,小鳥的笑中流露的誠懇勸說進行朗讀指導。另一方面又擔心如此深挖沖淡了重點。所以這個環節還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給予指導。

  第三步,小結三次對話,體會寓意。這個部分的教學,是整節課的難點。前面的朗讀指導和理解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這個環節作鋪墊。我們設計了“讀了課文,你是想當小鳥還是想當青蛙呢?為什麼?”這個開放式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透過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理解了青蛙所處的位置和青蛙的自以為是造成了青蛙目光短淺,而小鳥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飛翔,因此才會見多識廣。學生理解到這個程度也就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在學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再讀課題,理解坐井觀天的深層含義。比喻眼界很渺小,見識少。

  4.展開想象,讀寫遷移。

  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設計以小作家這個詞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續編故事的慾望,並在書本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創造。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在激發學生學完課文以後寫的興趣,發展創造性思維。

  5.總結全文,昇華寓意。

  這個環節的設計我們是希望在教學結束的時候總結歸納寓意,並昇華到指導孩子們的生活態度,起到為全課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們利用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理解課文,提示寓意,板書如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