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範文(通用8篇)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範文(通用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陳太丘與友期》。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式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我對本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說教材

  《陳太丘與友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25課《<世說新語>兩則》中的第二則。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第一冊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聯絡緊密,使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語文素養這一宏觀的全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著極大的作用。初中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本文是學生接觸到的第四篇古文,因此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懂禮節守信用的優秀品質是本課的重點;

  難點:在學習圈點勾畫重點詞句和按節奏朗讀課文是本課的難點。

  3、教學目標分析

  ①知識與技能

  學會在文中圈劃出重點詞語與句子,並有意識地積累詞語;學會按節奏朗讀課文,並背誦全文。

  ②過程和方法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的過程,利用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過程,學會利用斷句的方法朗讀並背誦課文的過程。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獲得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學習古人懂禮節守信用的優秀品質。

  二、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閱讀法,教師導學法,問題討論法,在教學手段上運用錄音機,板書這兩種方法。利用錄音機,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對課文的情感能夠把握得更好。透過聽錄音學習按節奏朗讀課文。利用板書,能夠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瞭解,並利於學生拋開課本講述故事。

  三、說學法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後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如:朗讀法,合作法。朗讀法能夠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疏通文意,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背誦課文;合作法,則讓學生交流自己對這篇課文所探究的點,進而形成開放式的話題。

  四、說教學程式

  我設定的教學環節分別是故事匯入新課,整體感知課文,討論問題,課堂小結,佈置作業,板書設計等。

  下面我將就每個環節分別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何這樣教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1、故事匯入新課

  引導學生舉出三個關於聰穎機智少年兒童的故事,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整體感知課文

  在本環節中,我採用了學生自主閱讀法,教師導學法。根據對教學目標的分析,首先我會讓學生邊聽錄音邊圈劃出課文的重點詞句,這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情感有一個更好的瞭解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接下來我會讓幾個學生說說他們畫出了哪些重點詞句以及讓兩到三個學生幫助解決重點詞句,這主要是為了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熟知情況以及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最後我會讓學生根據文意給課文斷句,並根據斷句的節奏進行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能夠學習按節奏朗讀課文的方法,並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

  3、討論問題

  新課標表明:要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並提出如下問題:

  ①你能說出尊君,君,家君三種稱謂有什麼不同嗎?

  ②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可以各抒己見,交流自己的看法,讓這些問題形成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我會在學生討論過後肯定同學們的看法,並告知學生應當做一個懂禮法守信用的人。

  4、課堂小結

  讓學生複述故事,並希望學生以後能夠做一個懂禮法守信用的人。這樣,更能提高學生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把故事更好地記住,方便以後作文寫文章的素材。

  5、佈置作業

  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的要求,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將會佈置學生回去抄10條關於“尊重他人,誠實守信”的名言名句。這樣可以對學生的道德修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6、板書設計

  我將從元方與友人的對話背景,過程、結果進行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捨去

  陳太丘與友期對話的過程:友人發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元方不顧

  這樣方便學生複述故事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以上就是我是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前提下,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四個方面設計本課教學的。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陳太丘與友期》七年級上第二單元8課,是本單元最後一篇以家庭親情為主題的課文。這篇文章是寫陳太丘之子元方聰穎機智的,小小年紀就知道維護父親的尊嚴,可見父子情深。

  2、教材特點

  這篇文章區別於其他幾篇文章之處在於———它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人必須明禮誠信。《陳太丘與友期》文章雖短小卻是文質兼美的。如果說明禮誠信是內容的體現,那麼構思巧妙則是寫作上的亮點。全文圍繞一個“怒”字展開:

  (一)太丘怒。友人“過中不至”太丘“捨去”

  (二)友人怒,惡語傷人“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元方怒。表現在兩個方面:

  1、對友人“無信”“無禮斥責

  2、對“下車引之”“作出”入門不顧“的反映。

  基於以上的分析設定本篇文章的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文言詞語。

  能力目標:培養語感,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對本文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明禮誠信很重要,陶冶性情。

  依據課程標準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重點積累文言詞語和培養語感,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難點為透過對本文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明禮誠信很重要,陶冶性情。

  二、說教法

  《陳太丘與友期》是敘事性的。其中有包含著議論的內容。這也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也就是說靠它來發展學生思維。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方式,確立為“誦讀——討論——誦讀”從而收到“書讀白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背誦全文任務。

  三、說學法

  根據課程材準要求:結合文字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採用(1)自主學習方法(2)誦讀品味法(3)圈點評註法。

  四、說教學過程

  1、激發情趣匯入新課:

  講陳元方小時候的故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我們今天學習的《陳太丘與友期》又將講述一個怎樣的經典故事呢?師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掃清障礙尊君在不?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3、誦讀文字,整體感知。

  使用圈點評註的方法,找出喜歡的語句。

  4、小組學習,質疑探討

  1〉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師生明確:元方是一個聰明機智的孩子。

  2〉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師生明確:“過中不至”“無信”,“對子罵父”“無禮”

  “友人慚”可見其知錯能改。

  3)友人“怒”友人“慚”這種變化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5、思考“過中不至”四字可否刪去?為什麼?

  師生明確:友人在元方指責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過中不至”四字不可刪去。因為友人失信的依據。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3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陳太丘與友期》處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第25課,語文第一冊聯絡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讓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語文素養這一宏觀的全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文學素養作為語文素養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著極大的作用。本課作為古文閱讀在第一冊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過程與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獲取情感體驗。情感與態度:學習古人懂禮知義的優秀品格。教學重難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物件分析】

  初中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本文是學生接觸的第四篇古文,由於我班學生基礎差,如何教學,促進學生學好本文,培養學生懂禮守信的好品質,是老師思考的重點。

  【說課型定位】

  新課程標準在關於古文學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注意語言品味,語感的形成,情感薰陶的基礎上突出文體色彩,應以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說教法】

  閱讀法:讀時品味人物語言,體會人物表達情感。

  探究法:交流讀時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

  評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人物進行評價。

  【說學法】

  朗讀法:反覆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熟讀背誦。

  合作法:交流自己對這篇課文所探究的點,進而形成開放式話題。

  【說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使用活動目的匯入導語引人。展示課題。渲染氣氛,促使學生思考。

  整體感知範讀,引導學生勾畫重點詞語。

  1、聽朗讀。

  2、自主學習課文。

  3、朗讀。

  4、掌握重點字詞。

  5、初步疏通文意。

  6、複述課文。

  7、表演課文。

  (1)出示教學目標。

  (2)多媒體顯示需要重點掌握的字詞。

  (3)多媒體顯示補充省略部分的意見,並作強調。生自主讀文,獨立解決問題,師引導討論解決,並總結解決字詞的方法。生複述課文,其他學生評價,老師指導點撥,統一意見,加強對課文的理解。

  分析質疑提出問題。

  1、小組討論。

  2、集體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3、指導背誦課文。

  (1)出示問題。

  (2)多媒體出示無標點的原文。在學生再三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指導學生掌握背誦古文的技巧。

  合作探究

  1、老師參與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質疑。

  2、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點撥。

  (1)學生討論,提出可探討性的問題。

  (2)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討論,老師點撥。

  (3)請學生談談從這則故事裡學到了什麼?歸納出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參與討論,以便掌握情況;老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歸類。老師應引導學生積極爭辯,不一定要求統一對問題的認識。

  拓展訓練

  1、完成表格。

  2、閱讀《世說新語》裡另一個故事,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多媒體出示拓展訓練。鞏固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同時適當的擴大知識量,檢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設計說明】

  這堂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將“禮”、“信”和《論語》聯絡起來,體現了文章中人物思想之“本”,使學生對“儒家”思想有了初步的認識。做到深入淺出。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就不會因為只解決一篇短小的文章顯得單薄。

  2、去掉文章的標點符號,還古文之原貌,請學生朗讀。這一設計使學生更多的認識了古文,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語感有很好的效果。學生的反應較好,較新鮮。

  3、對於課文的研討,設計由學生自己討論出問題,再討論解決問題,突出體現了兩個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文字的交流,強調了學生對文字的體驗,符合課改的要求;而老師參與討論,並適時點撥、引導、小結,體現了師生交流,由於學生是在沒有框架的情況下發問、研討,這就對起引導作用的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學生課本劇的表演,使學生對本文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充分發揮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學生的主體性。

  5、花較短的時間,請學生談談學習的感受,進入文字,再從文字中走出,高於文字。這一設計,看似簡單,卻在整個課堂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沒有了老師最後“力盡聲色”、略顯乏味的小結,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使整個課堂凸現“學生為主體”這一特點。

  6、作業的設計,講究了課內、課外的銜接,講究由淺到深,講究運用、積累知識。

  【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捨去

  陳太丘與友期對話的過程:友人發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元方不顧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陳太丘與友期》是一篇以家庭親情為主題的課文、這篇文章是寫陳太丘之子元方聰穎機智的,小小年紀就知道維護父親的尊嚴,可見父子情深、這篇文章區別於其他幾篇文章之處在於———它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人必須明禮誠信、

  《陳太丘與友期》是《世說新語》“方正”門中的,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門是因為:這一則記陳紀雖然是記陳紀七歲時的故事,也表現了他的聰敏,但主要是寫他懂得為人的道理、“無信”“無禮”二詞為全篇核心,可見作者的寫作目的大旨在借“陳紀責客”用背面敷粉的方法來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

  《陳太丘與友期》文章雖短小卻是文質兼美的、如果說明禮誠信是內容的體現,那麼構思巧妙則是寫作上的亮點、全文圍繞一個“怒”字展開:

  (一)太丘怒、友人“過中不至”太丘“捨去”

  (二)友人怒,惡語傷人“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元方怒、表現在兩個方面:

  1、對友人“無信”“無禮斥責、

  2、對“下車引之”“作出”入門不顧“的反映、

  基於以上的分析設定本篇文章的教學標有三:

  A、積累文言詞語、

  B、培養語感,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透過對本文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明禮誠信很重要,進一步陶冶性情、培養健全人格、

  依據課程標準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目標B和目標C為教學重點,目標C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陳太丘與友期》是敘事性的、其中有包含著議論的內容、這也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也就是說靠它來發展學生思維、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方式,確立為“誦讀——討論——誦讀”從而收到“書讀白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背誦全文任務、

  三、說學法

  根據課程材準要求:結合文字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採用

  (1)自主學習方法、

  (2)誦讀品味法、

  (3)圈點評註法、

  四、說教學程式

  a、設計原則:

  手段:透過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動、

  依據:透過品味語言,可以感知人物形象因為“言為心聲”、

  b、教學環節設定如下幾個方面:

  激發情趣匯入新課

  檢查預習,掃清障礙、

  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選點重敲,總結歸納、

  佈置作業:背誦課文、

  五、說教學過程

  激發情趣匯入新課:多媒體出示“諸葛子瑜之驢”這一少年機智使父親擺脫窘境的故事、明確人物,孫權、諸葛瑾、諸葛恪、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我們今天學習的《陳太丘與友期》又將講述一個怎樣的經典故事呢?師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掃清障礙尊君在不?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誦讀文字,整體感知、使用圈點評註的方法,找出喜歡的語句、

  (1)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生討論,師生明確:元方是一個聰明機智的孩子、“無信”、“無禮”句可以顯見、

  (2)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生討論,師生明確:“過中不至”可見其“無信”,“對子罵父”可見其“無禮”、“友人慚”可見其知錯能改、

  (3)友人“怒”友人“慚”這種變化形成的原因是什麼?“過中不至”四字可否刪去?為什麼?

  生討論,師生明確:友人在元方指責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過中不至”四字不可刪去、因為友人失信的依據、

  選點重敲,總結歸納:明禮誠信乃為人之本、

  板書設計:(略)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5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資料。

  二、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三、教學方法:

  朗讀、學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討。

  四、教學過程:

  一、設定情境,活力匯入:上個星期,我和一個朋友約好早晨8點出發爬山,可時間到了,他還沒來,我該怎樣辦呢誰來幫我出出主意

  古代有一個叫陳太丘的人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景,他是怎樣做的,今日讓我們一齊來學習《陳太丘與友期》。

  板書課題:陳太丘與友期

  二、檢查學生預習

  課文到底講了什麼資料預習時看懂了嗎請一生複述課文資料,其他同學仔細聽,若有出入,等這個同學講完後指出。

  三、朗讀課文,疏通詞句。

  1.邊朗讀,邊口譯全文。要求:先自由讀,易於品味、揣摩

  (1)聯絡前幾篇學過的文言文知識,藉助下頭註釋,運用手頭的古漢語字典,可運用加字法、換字法;同時,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補充上去。

  (2)自我無法解決的,前後桌能夠相互探討。

  (3)還是無法解決的,圈出來,等會兒團體交流、探討。

  2.疑難字詞交流。補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一樣

  3.請一生口譯全文。其他同學仔細聽,用鉛筆畫出自我認為有問題的地方,等會兒交流討論。

  4.自由朗讀全文,看是否還有詞句上的疑問。同時根據對句意的理解處理朗讀節奏。

  5.團體朗讀。

  6.分主角朗讀。(注意二人前後語氣的變化)

  四、課堂討論:

  1.文中的三個人物——陳太丘,友人和元方,我們該如何評價他們請從文中找出依據。

  (1)陳太丘:

  “太丘捨去”——對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讓他記住教訓,承擔後果

  (2)友人:

  “去後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慚,下車引之”——無信無禮,缺乏修養,然知錯能改

  (3)元方:

  “(家君)待君久不至”“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入門不顧”

  (對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讓他記住教訓,承擔後果)

  ——守信識禮,(聰明機靈)

  2、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3、本文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做人要誠實守信,重視禮儀,也即文章的主旨

  4、如果你是陳太丘,你會怎樣做

  5、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你是怎樣做的

  五、學生當堂表演元方與友人的對話。

  六、自由朗讀,當堂成誦檢查。

  七、課外延展

  1、講一個古代神童的才智故事。

  2、就課堂討論中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寫一段文字,如《談陳太丘舍友而去》、《元方的待客之道》和《守信之我見》

  3、習作:《我家來了客人》。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6

  學生分析:

  這篇言淺顯易懂,學生閱讀起來不會感到很大困難。初一的學生畢竟才接觸言,培養他們學習言的積極性、思考質疑的習慣非常重要。

  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任務分析:

  學生在第一、第二兩個單元中已經學過兩篇言,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言知識。本將繼續積累言的詞語,學習翻譯言的辦法,調動學習言的積極性。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期”“舍”等常見的言詞語,能結合註釋疏通意,理解課的基本內容,並爭取能背誦。

  2、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3、情感與態度: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誦讀背誦課,以寫名言的形勢加深學生對“守信”的感悟。教學難點: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教學方法:

  誦讀法。學生初步接觸言,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意。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激趣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列印的學案。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發放學案,學生做預習。

  一、匯入新課:中華古詩是我國傳統化的瑰寶,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因為有了《論語》我們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為之知,

  不知為不知”的求實精神;因為有了《三國志》,我們方能知道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神機妙算”;因為有了《離騷》我們才悟出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赤誠??走進古詩,親近古詩,讓我們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人交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陳太丘與友期》這篇古,讓我們徜徉在古的天地之間。共享學習古的樂趣。

  學習言老師推薦五字法:讀、譯、背、悟、寫。下面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按這五字法進行學習。

  二、初讀感知。

  1、學生朗讀課,然後同學評議朗讀情況。(優缺點。你特別欣賞他讀的哪一句,哪一句沒讀,該怎麼讀。)

  透過評議,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朗讀應該注意的問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氣、讀出重音。

  提醒字音:不通否是通假字。聯絡以前學過的通假字:“項為之強”中“強”通“僵”,“誨女知之乎”中“女”通“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3、全班朗讀。

  過渡:要想讀得更,還要明白課內容。可能大家在預習的過程中,有一些字詞句的翻譯還不太明白,今天我們在課堂上解決

  三、譯後再讀。合作學習。

  1、要求:學生對照註釋,讀課,疏通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明白但需要掌握的詞語要勾畫出來。如重點詞語:“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先在小組中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推舉一箇中心發言人提出,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課件展示翻譯言六字法。

  翻譯言的六字法:

  留:中的人名、地名、年代、物品名稱要保留。

  換:用現代漢語替換古義詞。

  調:調整句子順序,使句子更符合現代漢語的說法。

  補:補出省略的詞語。

  刪: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

  加:為了使句子更通順,加上些詞句,更符合現代漢語的意思。

  2、課件展示重點字詞,讓學生翻譯,以搶答的形式作答。

  重點詞句:

  期:約定至:到去:離開行:走舍:放棄乃:才委:丟下捨棄則:就,便,那麼引:拉顧:回頭看尊君、家君、君的辨析。

  3、學生質疑。(讓學生學會交流,敢於提問。)

  4、再次朗讀。讀出語氣,重音,節奏。可以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也可以按組來讀。別的同學讀的時候,自己可以想象課中的情境,為背誦作準備。

  5、找一名學生複述課,看本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7

  陳菲老師執教《陳太丘與友期》,本節課的目標設定全面合理、可行奏效,能以學生為本,知識與技能並重、過程與結果並重、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並重,切合文字內容、切合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儲備、審美情趣,尤其是能注重發揮語文課文以載道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和行為習慣。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倡導的五德,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價值理念的核心因素,而本篇課文麻雀雖小,不過區區百字,卻涉及到其中的禮智信三個層面,是一篇難得的正己、修身的範例。尤其在課堂回眸這一環節既道出了本文收入“方正門”意圖,又昇華了本課的主旨。陳菲老師授課時,始終沒有脫離這一思想核心,這無疑是正確的、到位的。

  朗讀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學形式之一,是提高語感的重要途徑,對於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基於此,陳老師在本節課中非常重視朗讀,指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漸漸進入文章情境,加深對文意的理解,體會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進而受到審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同時也有利於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本課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若處置不當,容易內容單薄、效率低下,而陳老師的內容安排卻能做到開合有度、收放自如,既立足於文字,又不拘泥於文字,更能顧及文言文教學的一般規律。本節課循著這樣一條內在的主線漸次展開:感知——認知——評價——鑑賞——生髮,滾雪球般動態生成。既有反覆誦讀,也有識記理解。

  另外,陳老師的教態自如親切樸實,課件設計也簡潔明快、形象質感,既突出重點,又突破難點。整節課給人的感覺是精、實、細、活,效果顯著。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說課稿 篇8

  教學地點:溫州第二中學多媒體教室

  一、 課前閒聊:

  學生入坐,老師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

  小女生:老師,你是幾班的老師?是十一班的?

  老師笑笑,

  另一女生:老師,你教哪個級段的?是初二的吧?

  一男生:老師可能不是我們學校的。

  師:你們猜猜看,猜測也是一種思維活動,也是聰明的表現。

  小女生:老師,你會吸菸嗎?把手給我看看。

  老師笑著把手伸到她的眼前。

  女生在老師的手指上嗅了嗅:老師,你會吸菸!

  師:我二十來歲的時候吸過,現在不吸了。

  女生:難怪還有一股淡淡的香菸味,我對煙味有敏感。

  師生大笑。

  男生:老師,你喝酒嗎?

  師:喝,但中午沒喝,怕上課時你們敏感。全堂大笑。

  師:好,現在我們開始上課。

  二、 情景匯入:

  師:剛才與同學們聊天,很開心!同學們對我這個新老師很好奇,很想了解我的一些情況。看來同學們很聰明,很有探究的精神。看到你們,不由使我想起冰心的詩句,大家一起來讀一讀:“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那細小的身軀裡/含著偉大的靈魂,/有著無窮的機智。”(課件一)

  師生齊讀。

  師:是啊,自古以來,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至今流傳,成為人們的美談。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機智少年兒童的故事呢?

  生紛紛舉手回答:“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曹丕稱象”、“王冕畫畫”

  一生:“陳太丘與友期”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書上看的。

  師:很好,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哎,你是這麼知道今天我來上這一課的?

  生:我們老師說的。

  師:噢,原來你們是有備而來的!預習是個好習慣,這位同學已經養成了,是位好學者!

  好,我們來讀讀課文的題目。

  生齊讀。

  師:要注意停頓,“陳太丘/與友期”,再讀一遍。

  三、 朗讀指導:

  師:好,《陳太丘與友期》中講的是哪位機智少年呢?請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出停頓”。(課件三(1))學生自由朗讀。

  師: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讀讀,其他同學作好點評的準備。

  一生朗讀。

  生:這位同學翹舌音讀的不太準,總體還可以。

  生:有些地方停頓太長。

  生:這位同學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讀得很好。

  師:我也覺得這位同學讀得不錯,特別是“不”字,他怎麼讀?

  生齊聲說:fǒu

  師:為什麼讀“fǒu”?

  生:它是個通假字,通“否”。(老師板書)

  師:同學們在初一剛學文言文就知道了通假字,通哪個字,就讀哪個字,很了不起!字音沒有困難的了。我覺得,節奏方面要注意。你們覺得哪個句子的節奏難處理?

  生:“陳太丘與友期行”。

  師:該怎麼讀,誰說說看?

  生:“陳太丘”後面停頓一下,“與友”後面停頓一下,“期行”一拍。

  生:我認為“陳太丘與友”一拍,“期行”一拍。

  師:很好,兩位同學都對,只是一位分得細些,一位粗些。

  生:“待君久不至”。

  師:誰來讀讀。

  一生讀,師:噢,他是在“待君”後面停頓,同學們說對不對?

  生齊聲答:對。師:好,我們一起把這兩句難讀的讀一讀

  學生齊讀。(課件三(2))

  師:現在請幾位同學再讀課文,一定讀的更好了。誰來試試?

  一生讀。

  一生再讀。

  又一生讀。師:這位同學有點緊張,有兩處讀得顛三倒四。但語氣語調節奏讀得很好!

  師:大家齊讀,好不好?

  生齊讀全文。

  四、 疏通文意:

  師:接下去請大家利用註解或工具書,口譯全文,疏通文意,若有不懂的,在小組裡討論,討論不了的,提到班級裡集體討論。要求養成圈點勾畫的習慣。給重點詞語加點,疑難句子畫橫線,並寫上評註,疑難問題在旁邊打個問號。

  圈點勾畫示例:(課件三(3))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

  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五、

  到師解說:我認為句子中這三個字是重點詞語,所以加點,並寫上它們的意思;句中“期日中”我不會翻譯,所以劃橫線,並打個問號;對於“去後乃至”,就這樣翻譯,說得不夠明白,我就產生疑問,誰“去後”?誰“乃至”?

  師:好,就按照我舉的這種方法,請你們開始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氣氛活躍。

  三四分中後,師:好,請把你們遇到的疑難的字詞句,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生:“非人哉,與人期,相委而去”

  生:不是人啊,與人約好一起走的,卻不再等待就走了。

  師:你覺得這個句子中哪個地方難翻譯?

  生:本來是“相委而去”,因為註解中有了,所以是“非人哉”。

  師笑道:註解中有的,不一定就不難了。“委”是什麼意思?“去”又是什麼意思?

  生:“委”是丟下的意思,“去”是走了的意思。

  生:“去”是離開的意思。

  師:這個詞,古代的意思跟現在的意思一樣不一樣?

  生:一樣。

  師:比如:古代說“去溫二中”是什麼意思?

  生:離開溫二中。師:現在說“去溫二中”是什麼意思?

  生:到溫二中去。

  師:可見,這個詞古今異義。還有疑難的嗎?

  生:“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生:中午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師:我認為你翻譯時,還沒有把省略的補充上去。你認為什麼地方有省略?

  生點點頭。

  師:請你再翻譯一遍。

  生:你中午沒到,就是沒有信用;你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師:很好。誰還有問題?

  生:“待君久不至,已去。”

  生:我父親等你,等了很久,你還沒到,他已經離開了。

  師:這位同學現學現用,把省略的都補充完整了。太了不起了!(老師樹起大拇指)

  師:好象同學們沒有疑難的了,起先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時候,有同學在爭論“下車引之”的“引”字。根據註解是什麼意思?

  生齊聲答:拉

  師:有同學說,拉什麼啊?是拉車嗎?

  生:拉元方。

  師:這個“拉”字,說明客人怎樣的心理?

  生:有慚愧之心。

  生:有道歉之意。師:所以翻譯這個句子,最好把這個意思補充上去,說起來,容易讓人理解。哪位同學試一試?

  生: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拉元方,想表示歉意。

  師:很好,大家學得很認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一定讀得更有感情了。為了讓同學們讀得有味,我們進行分角色朗讀,誰當敘述者?誰當元方?誰當客人?

  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讀。

  五、 探究人物:

  師:讀得真好,現在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文中主要講了哪個機智少年呢?

  生齊答:元方

  師:除元方外,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客人。這兩個人分別是怎樣的人?先分析客人,要求以文中的句子為依據進行分析。

  生:從“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說明他粗野無理,不講禮節,缺乏教養。

  生:“太丘捨去,去後乃至”說明他言而無信。

  生:“友人慚,下車引之”說明他誠懇認錯,知錯勇改。

  師:那麼元方又是怎樣的孩子?

  生:“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說明他很有教養,是個知書達禮的人。

  師:這句話還能看出他的其他品質嗎?

  生:反映元方很懂事,大人氣。

  生:這句話說明元方很尊敬父親,當他人辱罵父親時,他據理反駁。可以看出父子情深。

  師:是啊,我們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親情。

  生:我認為元方很勇敢,面對父親的朋友,只有七歲的他,敢跟大人講道理。師:是啊,有理走遍天下!友人不僅是父親的朋友,是元方的長輩,而且是坐著車來的,可見他的身份不一般。根據我的瞭解,客人當的官,比陳太丘還大。對了,陳太丘是他的真名嗎?

  生:不是,真名是陳shi 。

  師:太丘是地名,是他在這個地方當過縣令。可見,客人的官大於縣令。因此,元方的勇敢主要表現在哪裡?

  生:面對長輩,面對權貴,他據理反駁,直言不諱,不但勇敢,而且正直。

  師:體現元方品質的還有嗎?

  生:“元方入門不顧”,可以看出元方也失禮了,客人已經知錯就改,向他表示歉意,而元方不理睬,這不也失禮嗎?

  生:我認為這是元方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應該!

  師:哦,人家對粗野,你也粗野對他;人家對你失禮,你也失禮。是這樣的意思嗎?

  學生覺得自己說得不妥,說:對粗俗無理,品質惡劣的友人就應該這樣。

  生:元方畢竟只有七歲的孩子,好惡情感易外露,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體現他的童真童稚。

  師:文末的最後一句,讓我們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見解,我認為這兩種見解只要言之成理,多是對的。

  六、 創編表演:

  師:對人物形象,我們分析的很透切了,大家都進入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現在給你們一個表演的機會,給你們一個想象和創造的機會。要求:1、揣摩人物對話的語氣、語調及其思想感情 ,儘量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2 、以藝術創編的方式,透過合理想象,對原故事人物、事件作合乎邏輯的豐富和補充,甚至改編。3、學生自由組合,演員人數自定,不準帶書,可用現代語言,也可用文言。給你們五分鐘準備。

  學生各自排練。教師巡迴指導。

  五分鐘後,請一組學生登臺表演。表演結束後,

  師:請同學們點評。

  生:表演得很逼真,人物的語言栩栩如生。

  生:客人表演得很生動,粗野無理的時候和慚愧歉意的時候各不相同,表現出人物的心理變化。生:他們的表演很有創造性,有些地方省略的都表現出來了;有些是他們自己的創造的

  師:的確,表演很出色,這幾位演員都有表演的天賦。但,有一處,我覺得不妥,陳太丘與友人相約,表演成相約去什麼風景優美的地方遊玩,你們支援他們相約去遊玩的說法嗎?

  生:這不符合文意。如果去遊玩遲到了,陳太丘就不等待,管自己走了,未免太不夠朋友了。

  生:根據文意,他們相約應該是去辦很重要的事,時間遲了,就會耽誤大事。所以,陳太丘不等他。

  師:言之有理。我贊同你們兩位的看法。我們感謝這一組同學精彩的表演,讓我們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讓我們記住一句話:“以信做人,以禮待人”。

  師:最後,讓我們最書聲朗朗中下課,大家一起朗讀全文,會背的同學,試著背。

  七、 課後交流:

  下課時,哪位小女生又問:老師,你到底是哪兒的?

  師:是甌北的,與你們學校正好隔江相望。

  男生:我就知道不是我們學校的。

  師:怎麼?老師的課上的不好,讓你們失望了?

  生:不,不。我們覺得很好,學得很輕鬆。

  老師扶著小女生說:你真有趣,很可愛,也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