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廬山的雲霧教案說課稿

廬山的雲霧教案說課稿

廬山的雲霧教案說課稿

  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別具特色地導人新課,能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把學生帶入情境,為整堂課定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有趣。

  《廬山的雲霧》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一上來就讓學生接觸課文的話,學生因和“廬山的雲霧”距離甚遠,很難對廬山的雲霧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先這樣處理教材,導人新課:“同學們,廬山的景色非常秀麗,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它有奇特的山峰,有幽靜的山谷,有名揚天下的瀑布,那變幻無常的雲霧更給廬山增添了幾份神秘的色彩。廬山的雲霧是那麼奇幻美麗,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接著,播放廬山雲霧的錄影。學生們在觀看時,都情不自禁地讚歎起廬山雲霧的美麗。看完之後,我問學生們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學生們爭相發言,有的說:“廬山的雲霧實在是太美了。”有的說:“廬山的雲霧真是千姿百態。”有的說:“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有的說:“能有機會到廬山去走一走,看一看,那該有多好呀!”我趁熱打鐵:“今天老師就滿足你們的願望,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廬山,好嗎?”學生們無比興奮地說:“好!”於是我就對學生說:“我們開始出發吧。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乘飛機到了江西,下了飛機,坐上了去廬山的汽車。汽車到了九江市,再往西行了四十公里,廬山終於到了。”我再請學生們睜開眼睛,此時他們的感覺與先前已經很不一樣了。從他們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一種興奮。接下來的教學,就在這樣的氣氛中進行今整堂課學生們都是興致盎然。

  課堂教學怎樣才能夠活起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很重要。利用電教裝置,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學生學起來就會覺得生動有趣。《廬山的雲霧》第二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廬山雲霧的千姿百態。重點介紹了四種姿態:白色絨帽、玉帶、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這四種姿態各有不同的特點和魅力。要讓學生體會到雲霧這四種姿態的美,光靠讀書上的語句還不行。因此,我從語文備課光碟中搜集到了圖片,製成了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遊覽,找一找有哪些不同位置上的雲霧,各是什麼姿態。學生興致勃勃地遊覽完了,我便讓學生起來說說看到了哪些姿態的雲霧,分別有什麼特點。由於每個學生所看到的不同,所以說的順序也就不會和書上的一樣。於是我就跟著學生的`思路,學生說到各種姿態的雲霧,我就用多媒體展示,然後出示書上的有關語句指導學生舉習,並透過簡筆畫來體會雲霧的位置、特點和魅力。這樣教學體現了靈活性,課堂學習氣氛也就顯得異常活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自己充分參與了學習,才會學得紮實,學得有效。教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導作用,而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

  教學《廬山的雲霧》,我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帶領他們進人景色秀麗的廬山,讓他們自由遊覽,自由暢談。在感悟廬山雲霧千姿百態這個特點時,我按以下步驟先扶著他們學:1.邊讀邊思考,這一段圍繞廬山雲霧哪個特點來寫,從哪些句子能體會到雲霧的千姿百態,各有哪些姿態。然後進行交流討論。2.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悟到籠罩在山頭的雲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絨帽;纏繞在半山的雲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廬山雲霧真是姿態萬千,非常壯觀。3.在感悟的基礎上,有聲有色地進行朗讀。4.透過充分朗讀感悟,自然而然地熟讀成誦。學了這一段後,讓學生先自己總結剛才的學習方法:畫出中心句——認識雲霧的特點——感受雲霧景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接下來自學廬山雲霧瞬息萬變這一個特點。此時,學生思維活躍,按要求品讀課文,從熱情洋溢的笑臉上可以知道他們已掌握學習方法,已感悟到廬山雲霧的奇幻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