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晏殊> 古詩 玉樓春 晏殊

古詩 玉樓春 晏殊

古詩 玉樓春 晏殊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三十餘首,風格含蓄婉麗,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閒情致,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

  玉樓春·春恨

  【作者】晏殊 【朝代】宋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譯文

  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去。樓頭的鐘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無情人哪裡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

  註釋

  ⑴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

  ⑵長亭路:送別的路。長亭:古代驛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⑶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為年老。

  ⑷殘夢:未做完的夢。

  ⑸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⑹一寸:指愁腸。還:已經。千萬縷:千絲萬縷。比喻離恨無窮。

  作者介紹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漢族,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屬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是撫州籍第一個宰相。

  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曆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後進,如范仲淹、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代表作品有《清平樂·紅箋小字》、《踏莎行·小徑紅稀》和《清平樂·金風細細》等。

  個人作品

  清平樂·紅箋小字

  清平樂·金風細細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木蘭花·玉樓朱閣橫金鎖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

  踏莎行·小徑紅稀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踏莎行·碧海無波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踏莎行·細草愁煙

  踏莎行·祖席離歌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蝶戀花·簾幕風輕雙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