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高中耐久跑說課稿

高中耐久跑說課稿

高中耐久跑說課稿

  耐久跑是中學體育課教學中的基本內容之一 ,以下是“高中耐久跑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教材分析:

  途中跑又是中長距離跑全程中距離最長的一段,所以途中跑的技術,將對耐久跑的成績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掌握正確的途中跑技術,使學生對“跑”這個人類基本能力深入理解。

  本節課考慮到教材內容的單一、枯燥,因而在教學安排上,透過輔助遊戲把單一、枯燥的內容儘量趣味化,選用趣味性強的組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初中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有很強模仿能力;好奇心強,學習意識較好,對新鮮事物興趣較高,有強烈的表現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學上首要措施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採用有趣味性組織教法和多種練習手段來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快樂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途中跑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練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時教學目標:

  透過體驗跑和脈搏測試,學生知道測試脈搏的方法和正確的呼吸方法在耐久跑中的作用;透過依次超越領先跑的練習,學生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有氧能力;培養學生在艱苦條件下,體驗成功的快樂。

  單元目標:

  透過本單元學習,學生懂得耐久跑的健身價值,學會基本的耐久跑的方法,並透過練習發展學生的有氧代謝能力,增進心血管機能;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的精神和勇於挑戰自我的勇氣;學會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安排適度的運動負荷。

  教學重點:跑的呼吸方法和節奏

  教學難點:利用學會的技術進行練習,並且知道如何克服“極點”。簡單的向學生解釋什麼是“極點”及其出現的原因。在練習的過程中,用語言鼓勵、激勵學生堅持練習,主動克服。

  教法策略:

  在準備活動中透過遊戲,調動起學生的情緒,為教學創設一個輕鬆活躍的教學情境。改變枯燥、單一的練習形式,採用多種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轉移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中去。

  學法策略:

  本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熟悉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和節奏。圍繞這個中心,透過原地的`擺臂呼吸練習,體會呼吸方法和節奏,並嘗試在接下來的體驗跑中運用,感受正確的方法帶來的身體感覺。經過不斷的自主練習,來加深和鞏固正確的呼吸方法和節奏。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熱身慢跑、徒手操,主要是幫助學生起到熱身作用,預防損傷。組織學生進行遊戲,活躍課堂氣氛,創設輕鬆活躍的教學環境。

  二、基本部分

  1、帶領學生做各種隊形的跑的練習,控制好跑的速度,要求學生仔細體會在跑了一段距離以後身體的感覺;跑完後,教會學生怎樣測試脈搏;

  2、對學生剛剛跑下來的身體感覺進行提問,並解釋原因。匯入在耐久跑中呼吸方法和呼吸節奏的重要性,講解呼吸的方法:一般用鼻子與半張開的嘴同時進行,冬季練長跑或頂風跑時,為了避免冷空氣和強氣流直接刺激咽喉,需要將舌尖上翹,微微舔住上顎;簡單的解釋“極點”出現的原因和調整方法,克服對耐久跑的畏難心理。組織學生原地練習呼吸方法,結合擺臂動作,體會呼吸節奏,練習時注意力集中在呼氣上;呼吸的節奏一般是2~3步一呼氣,再跑2~3步一吸氣;

  3、將學生按自然組分成四隊,每隊分配一道跑道,講清練習的方法和練習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細節

  4、集中學生,對剛剛的練習進行評價,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再次組織練習,根據學生的心率,按能力對學生提出不同的練習要求。

  三、結束部分

  用音樂配合徒手操進行放鬆。對課的情況進行小結,透過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對練習積極參與的熱情。

  教學效果預計:

  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參與遊戲和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大部分學生都能基本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30%~35%左右,最高心率13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0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