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清明上河圖作文集錦15篇

清明上河圖作文

清明上河圖作文集錦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上河圖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上河圖作文1

  我們在陳列著世界最長的一幅畫像的博物館前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能親睹它的風采。

  它在電腦 上出現過,在書本上出現過,可我即將,即將要用自己血肉組成的雙眼去看它,去賞析它,去慢慢揣摩它。

  我邁開一步,又一步,一點一點接近它。我終於走到了陳列室,終於看到了它。

  那幅畫比我想象的還長,整幅畫裡佔滿了景物,好像已容不下筆再多畫一座山,一條河甚至一朵雲。它,就是誕生於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裡的人特別多,有:小孩、商人、婦女??其中一位婦女,肩跨菜籃,穿著十分樸素,身旁正站著一位約摸五六歲的小男孩,眼睛正直勾勾地瞅著賣魚大伯手裡兩條大肥魚。

  往右看,有一位賣菜的大媽,她正有說有笑向客人推薦她的菜,好像在說“不好不要錢呢!”。

  拱形石橋上站著一位老婆婆,她的手裡還抱著一個小孫孫,眼神正眺望遠方,可能是在懷念身處異鄉的子女吧!

  橋下有一隻船,船頭坐著兩個娃娃,他們正把兩隻肉嘟嘟的小腳丫伸進水裡,濺起一陣陣水花。船尾有一位船伕,他的手緊握船漿,口卻張得大大的,嘴裡好像在唱著什麼。

  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位少女身上,她倚在一株楊柳上,一頭烏黑油亮的頭髮輕鬆地垂落雙肩。她手中正捧著一本書,嘴角微微上翹,好像是被書裡的情節逗笑了。

  一夥兒人圍在一塊兒,我奇怪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藝人在表演馬戲。一個人站在滾筒上,頭頂一口陶瓷碗,我暗暗讚歎不已。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人民心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我在它面前只停留了一會兒,它卻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它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清明上河圖作文2

  這個暑假,外婆又來廣州陪我了。

  八月中旬,外婆在我家轟轟烈烈地幹了一番“大事業”。

  我家有幅清明上河圖精選的拼圖,很複雜。這麼多年都沒理會,懶得拼,而這次外婆下定決心非要把這幅拼圖拼好。這幅拼圖有500多塊,但背後都有英文字母表示26個區域。外婆先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分好類。她年紀大了,帶上老花鏡。仔仔細細的把500多塊分成了26個袋子。她在分的時候,要把每一塊都反過來看一看。我看著她那雙疲倦的雙眼,心裡感覺酸酸的。分好之後笑了笑說:“終於分完了明天繼續拼”。我問她:“這麼累幹嘛還要拼?”她說:“你們都不拼,那我來拼咯。”但我能從她的臉看出來她其實挺累的了。

  第二天下午,她就開始聚精會神的開始拼圖了。我叫她一聲,她頭也不回的回應道。我看她拼得非常專注,先把邊上都拼好,再仔細一塊一塊核對,拼上去。她就這樣拼了一個下午,我看見她額頭的汗珠涔涔而下。坐著忙了一個下午,到傍晚了又去幹其他是情,我感覺她坐都坐累了,也幫她拼了一些。

  第三天依舊跟昨天一樣,但我問她:“這麼難,還要拼嗎?”她慈祥的回答:“都拼了一半了,怎能半途而廢?”

  第四天拼了百分之九十了,可有些地方拼不進去,她就覺得肯定有地方錯了。樹那邊每塊都很像,她覺得肯定是那裡錯了。我也看出不對勁,也幫她找錯的地方。

  第五天經過外婆不懈的努力終於拼好了,她又用透明膠把它粘住。

  這件事情讓我明白有些事不能老拖,既然做了就不要半途而廢!

清明上河圖作文3

  聽說清明上河圖的風景很美,春天時節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百花齊放。

  三八婦女節,媽媽帶我跟著他們的同事們一起去遊玩。由於我們早上起的很早,在路上的時候,媽媽叫我先睡一會。我對媽媽說,我不想睡覺,外面的風景這麼美,我要好好看看。導遊開始自我介紹,並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說今天帶大家到畫中走一走。我的心裡很激動,很想體會畫中走的滋味,迫切希望很快就到達景點。

  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景點。我們走進清明上河圖的大門,我緊跟著導遊,喊媽媽趕緊跟上,聽聽導遊的介紹。導遊介紹說新版西遊記有些片段都是到這裡拍的。我們一路往前走,看見一座橋。導遊說,這坐橋的名字叫紅橋,它是用木頭做的。前些天都下雨,可能有點滑,要小心,從中央地毯上走。這是一座單拱橋,我們來到最高的地方,往兩旁河面上看。長長的柳枝掛在水中,風一吹,看上去好像有一條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紅紅的桃花就像笑臉,對著我們微笑,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走過橋,看到很多閣樓,它們的頂是尖尖的,就像針一樣。其中有座房子的屋頂上有個葫蘆,好特別。導遊帶我們走進名叫汴梁一夢的屋子裡看錶演節目。有魔術、雜技等表演,我看了很高興。

  後來,媽媽說那條小河很好玩,我們走過去看。我無意中往前一看,看到一座浮橋,很多人在裡面走。我對媽媽說,我也想去走走。媽媽同意了,我們一起去找橋頭。付了錢,走上橋,前面的人一直在搖,我不敢往前走,等他們停下我才走。這橋挺長的,走了好長時間,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

  這裡的風景真是太美了,玩了還想玩,不捨得離去。

清明上河圖作文4

  我們進入景區,首先上了《清明上河圖》中的那座“虹橋”,像畫上一樣,橋上人流翻滾,車水馬龍,一些小商人在橋頭吆喝著、叫賣著。

  橋下,就是汴河了,水波盪漾,幾條貨船正要從橋下穿過。船吃水很深,裝著的大概是送往京城的大米吧。橋欄杆上的石獅子一個個怒目圓睜,看著像我一樣的八百年後的遊人。 走下虹橋,往右拐,就是汴州城最繁華的商業街了。踩著寬大厚實的青石板路,看到街道兩邊各種各樣的店鋪。有一處古玩店,店裡有寫著三十六計的竹簡,有畫著《清明上河圖》的扇子,有用香木雕成的手鐲,還有用青銅製作的小香爐,真是讓我眼花繚亂,愛不釋手。

  走出古玩店,看見前面不遠處掛著一面黃色的三角旗,旗上寫著繁體的“酒”字,字型蒼勁有力,走近一看,原來是個酒店,門口擺著一排大酒罈子,進了店,店裡有四張小方木桌,每張桌子上都擺了幾個喝酒的大碗和一個酒罈子。完全可以想象,京城的打工者和汴河的船伕們每次到這裡飲酒的場景:他們圍坐在小方桌上,點幾個下酒的菜,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說著八百年前的某段繁榮昌盛

  我被一陣香味所吸引,隨著香味,我來到一家口味小吃店,裡面有蒸玉米、煮花生、炒板栗,還有燒得黃黃的花生糕。

  這可把我這個饞貓拉住了,我死纏爛打地讓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花生糕,一邊吃一邊繼續往前逛。 出了商業街,來到一家官府門前。一場精彩的民間藝術正在這裡上演,表演人穿著古戲班子的服裝,表演著街頭雜耍、魔術和各種雜技。

  最好看的要數那個魔術了,一個人鑽進一個大箱子裡,可是“嘭”地一聲,那個人卻神不知鬼不覺地跑到另一個箱子裡去了,而原來的箱子呢?空空如也。真的很奇怪!

清明上河圖作文5

  那是一個星期日,連著幾天都是這樣的天氣,一下子大起了大雨,一下子豔陽高照。可是我們全家偏偏就挑了這樣的的天氣,來到了場館,要參觀那個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所以,我們強忍著這個忽雨、忽晴的怪天氣,只因為我們太想看看這個寶貝了。

  我們一路上,經過開車、走路、搭公交,總算來到了原來場館。我們在櫃檯租借瞭解說用的耳機,開始參觀這幅畫。

  媽媽邊聽解說,邊告訴我:“最原始的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畫的,之後有很多也畫,但是都沒有張擇端畫的好。”

  爸爸也補充說明:“這幅畫,花了十年的時間,才畫好。”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不僅能看到畫“動”起來,還能聽到小販叫賣聲、馬車駛過的聲音,好像卡通動畫。

  現場有很多工作人員舉著牌子,請大家輕聲細語,還讓我們小朋友可以更靠近。

  這是我第一次看這麼大的圖畫,也是第一次看到會動,會發出聲音的圖畫,我發現一幅偉大的圖畫,要完成真的很辛苦,所以天氣不好,我也願意忍受了。

清明上河圖作文6

  秋天把世界穿上了綠衣:它用手抹淨了天空,讓天空變得更加湛藍;它用風吹過樹林,讓森林變得更加鮮豔;它用水衝過小溪,讓小溪變得更加清澈。這美景,使人陶醉其中。今天我懷著好心情,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來到了橫店,遊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的傑作,原作高25.7釐米,長527.8釐米,這幅以北宋京城汴京為背景的長卷,構思獨具匠心,氣勢恢宏而描繪細膩,氣象萬千,井井有條,畫的各式人物不下入百,無一類同,春郊、河岸、碼頭、虹橋、城門、街市、車船轎子、牲畜、建築群落,應有盡有……”

  一路遊玩,精彩的節目舉不勝舉:汴梁一夢、聊齋驚魂、王府招親、笑破天門陣……讓人膽顫心驚的是聊齋驚魂:當你走到門口,四個醒目的大字“聊齋驚魂”呈現在眼前,在字的下面站著一個表情嚴肅、威武的閻羅王;旁邊還站著兩個嚇人的牛頭和馬面。裡面十分擁擠,本來明亮的燈光漸漸暗了下來,我大聲的喊了一聲。閃電般的光再一次的閃過,幾個骷髏頭就一骨碌的滾了下來,在我們的旁邊轉來轉去,嚇得我們魂飛魄散。這聊齋驚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夕陽西下,我們帶著小鳥的叫聲,帶著精彩的節目,帶著無限的回味,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清明上河圖作文7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清明上河圖》,準備好了嗎?溫馨提示:請大家開啟語文書,翻到第42頁到第43頁最底下的清明上河圖,邊看邊聽我講。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這幅畫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記錄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熱鬧場面。這幅畫已經有八九百年的歷史了!屬國寶級文物,現完成地儲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

  我們去看看這熱鬧的街市。街道上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五花八門,有賣蒸羊羔的、有賣烤花鴨的、有賣醬板鴨的。畫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做買賣的、有讀書人、還有江湖賣藝的,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毛驢、還有的在街上買東西。密密麻麻的人群一共有360行。畫面上的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麼大,但每個人的動作都看得清清楚楚。

  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麼傳神啊!只要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畫中的小故事呢!

  《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清明上河圖作文8

  我在北京旅遊時,有幸參觀了北京故宮博物館。在那裡,我看到了北宋時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

  據導遊介紹,《清明上河圖》全長528。7釐米,高24。8釐米,絹本淡設色。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畫。其中計有人物684個,牲畜96頭,房舍122座,轎子8頂,舟船25只,樹木124棵。隨著畫卷的展開,我們就像跟著一架攝影機的鏡頭,從城外的河邊開始,逐漸向室外行走,然後過了橋,又穿過了城門,來到熱鬧非凡的集市中心。張擇端畫這幅畫時,下了很大功夫,畫上的人物就有7746人。有:作車輪的木匠,賣菜的高人,開酒店的掌櫃……

  最有意思的是,在橋下,船工們正在激流中架大船透過橋洞,船頭有人在照看船行駛的方向,兩邊的艄公則用力的在划著船,氣氛十分緊張。橋上的人在大聲的喊著,叫著,而船上的船工們繃緊了神經,凝聚著所有的力量,以保無一失透過橋洞——總之,《清明河上圖》以高度的寫實與技巧,使那錯綜複雜和引人入勝畫面,令人拍案叫絕。

  我陶醉了……

清明上河圖作文9

  今天是星期六,爸爸帶我去橫店影視城玩。我們開了2個小時的汽車,經過一座石橋,對面的石壁上,刻著幾個由袁寶華親自題寫的大字“江南一鎮”,橫店終於到了。

  “清明上河圖”,它是建築師們依照宋代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而建造的。一下車,我們就看見一座高大雄偉的的城門,兩隻威嚴的石獅子守衛在大門口兩旁。進門以後,我們租了一輛好玩的4輪腳踏車,沿著平整的石板路,開始了我們的遊覽。

  依湖而建的古建築各具特色,有城牆、有水井、假山、有亭臺樓閣、還有熱鬧的御街。那拱橋,那湖心的涼亭,簡直跟圖裡一模一樣,讓我感到彷彿真的走進了名畫當中。我們還在“汴梁一夢”觀看了一場精彩有趣的雜技表演。看完雜技表演,我們發現街上有很多人穿著古裝,打扮得非常奇特怪異。噢!原來有《三國演義》、《黑玫瑰》兩個劇組在拍戲呢!橫店不愧是全國有名的影視拍攝基地。

  美麗的景色讓我們流連忘返,我真捨不得離開啊!

清明上河圖作文10

  橫店影視景點——清明上河圖影視基地是根據北宋末張擇端的同名鉅作所建,於1998年完工,內有仿古建築120多幢,佔地面積600餘畝。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清明上河圖。

  這裡的景色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那山中山、城中城,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房屋數不勝數,目不暇接。湖畔邊一叢叢綠草,一簇簇的鮮花,有的紅似火,有的黃似金,有的白似雪……幾隻彩蝶在鮮花上翩翩起舞。一棵棵柳樹挺立在湖邊,長長的柳枝,被微風輕撫,碧綠碧綠的湖水上波光粼粼。

  這裡不但景色優美,而且節目更精彩,最令我難忘的是汴梁一夢。

  挑空竹的演員一位位的出場了,還有一位10來歲的小姑娘,一個個空竹被演員們手中的那一根細線拋上空中,在轉個身後接住。只見那位小姑娘把空竹拋上,然後翻了個後空翻,用線接住了空竹,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清明上河圖景色迷人,這一幅副美景畫卷,這一場場精彩表演,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清明上河圖作文11

  橫店影視景點――清明上河圖影視基地是根據北宋末張擇端的同名鉅作所建,於1998年完工,內有仿古建築120多幢,佔地面積600餘畝。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清明上河圖。

  這裡的風景太美了,你不能忘記離開。山上和城市裡有無數的古屋。湖邊,綠草叢生,花團錦簇,有的紅得像火,有的黃得像金,有的白得像雪,幾隻五顏六色的蝴蝶在花上翩翩起舞。湖邊柳樹成蔭,長長的柳枝被微風輕撫,碧綠的湖水波光粼粼。

  這裡不僅風景秀麗,而且節目更精彩,最難忘的是汴梁夢。

  挑空竹的演員一位位的出場了,還有一位10來歲的小姑娘,一個個空竹被演員們手中的那一根細線拋上空中,在轉個身後接住。只見那位小姑娘把空竹拋上,然後翻了個後空翻,用線接住了空竹,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清明河畔風光迷人,這一片風景,這精彩的表演,真讓人流連忘返!

清明上河圖作文12

  前兩天,我們全家去了連山山口的老家掃墓。

  來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回家向長輩問好,再進行掃墓。

  伯伯開著車向祖宗們的墓出發了。不一會兒就到了。墓前的雜草很多,所以,一到那兒就得先用鋤頭把雜草除淨,再進行下一件事情。伯伯用火機把香、蠟燭、紙錢點燃了,放到了墓前。爺爺、奶奶叫我們去燒些錢給老祖宗,又叫我們插上香,跪拜幾次,讓老祖宗保佑我們。其實,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不要忘記祖宗對我們的恩德,隨後我們還去了爺爺的媽媽(也就是太婆)的墓,還去拜祭了明朝、清朝時祖宗的墓等。

  回到老家,朋友們都不在,我們就先吃午飯,誰知,我們一吃午飯她們就回來了,和我們一起吃。吃完飯後,我們一起出去玩,看到鄰居家的大人掏到一隻鳥窩,窩裡有五枚鳥蛋。鳥蛋很小,連2釐米都不到,鳥蛋的下部分有著像荷花那樣的花紋,好看極了。我們覺得小鳥很可憐,因為它的腳被繩子綁著,還栓在水管上,我們就幫它解掉了繩子,放在樹上。它腳上那根繩子很礙事,正當我準備幫它解掉繩子的時候,它卻驚慌的飛走了……

  這次的清明節跟以前大不一樣,以前我認為清明節會很悲傷,但是這次我改變了想法。透過紀念祖宗,增強我們的孝心,只有孝敬父母、尊重師長長大了才能成為對國家對家庭的有用之才。

清明上河圖作文13

  又是一次山花爛漫,又是一次春風徐徐,又是一次春雨綿綿,又是一次踏上春遊之路。這次我們的目的地是清明上河圖。

  這裡是參照我國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清明上河圖》長卷建造的,共佔地500畝,分九個景區,建造花了一年多時間,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建成。

  這裡的建築壯觀,有多種多樣的店鋪,氣派的大樓,別緻的亭閣,各官的府第……每一處都非常精細,色彩鮮明,令人讚不絕口。走進迂迴的長廊,靠在座椅上,聞著花草的芳香,欣賞著美景。等待我們的,是精彩的節目——汴梁一夢。這節目講的是一位導演正到處找富有特色的雜耍班,結果他夢寐以求的雜耍班出現在眼前——男演員們身穿黃色戲服,舉著龍虎旗,那就兩個字“威武”;年輕的姑娘們,一個個婀娜多姿的少女,抖起了空竹,那個樣兒,兩個字“柔美”;七八歲的小姑娘,別看她個頭小,本領可大著呢,劈叉、下腰她樣樣行;七八歲的小男孩,翻跟頭上了場,拳腳功夫也不差,像是少林寺出來的……表演那叫一個精彩!導演被征服了,帶著他們拍戲去了。

  出了表演現場,我們來到了“聊齋驚魂”,燈莫名其妙地關了,地板也凹凸不平,頭頂噴來水霧,前方吊著骷髏頭,真是讓人心驚膽顫;王府招親,三小姐拿著繡球出來了,男孩子們躍躍欲試,個個相當王府姑爺……

  ……

  時間飛逝,春遊接近尾聲,我帶著美景,帶著好心情,帶著落日的餘暉,滿載而歸。

清明上河圖作文14

  北宋時候,有位畫家叫張擇端。他畫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長528釐米,高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這幅畫已經有八百年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完整地儲存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裡。

  張擇端花這幅畫,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畫上的人,就有五百多個,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六百多個:有勞累的腳伕,有貪玩的小孩,有船上的船主,有挑著柴的老百姓,有酒店老闆和貴夫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畫在上面了。

  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弓箭商,飾品坊,水果店……走在大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坐著轎子,有的挑著柴 ,有的牽著牛,有的推著車……有的悠閒地喝著酒。畫面上的這些人,又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麼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有意思的是,畫右面一棵柳樹下面的情景:一隻船的右邊,有八個人一塊使勁的划著一支槳,看著很累,後面一個人努力地掌著陀,雖然揹著臉,但是還看得出他非常緊張……你看,張擇端的畫,是多麼傳神呀!

  《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的老百姓的生活情景。

清明上河圖作文15

  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裡,有一幅讓我歎為觀止的水墨畫——《清明上河圖》。它來自於北宋年間,作者叫張擇端。畫的是我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也就是現今的河南開封。畫裡“裝”下了整個鬧市的景色,把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畫得栩栩如生,畫得十分精緻,大到房子、小到瓦片,可以說的上是舉世之作。

  突然,眼前景色一換,進入了一片寬闊的水域,周邊船隻一下多了起來。大部分是和我們一樣的鳥蓬船,也有不少裝飾華麗的遊船穿插其中,堤岸兩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商鋪林立,一派繁華熱鬧的清明上河圖在眼前舒展開來。

  這是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這幅畫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的經濟寫照。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畫的三個亮點。第一個亮點是整幅畫的中心點——跨河拱橋,它彎彎的矗立在河上,把左右兩岸連線起來,同時也把整幅畫連線在了一起,橋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橋的左右兩邊排滿了各種小攤有:賣衣服、水果青菜、日常用具等等……最重要的是小攤販和遊客,展現的淋漓盡致,畫的妙筆生花。

  第二個亮點就是橋下和靠岸的船,船濺起的波紋和水會給人們一種流動的感覺,讓人難以分辨。

  第三個亮點河岸上的一列列的商鋪和房子、客棧,每一間房子屋頂的瓦片畫得片片分明,給人一種重疊的感覺像是真的一樣,每間房子裡的景象截然不同,讓我實在佩服。

  這幅《清明上河圖》真的是稱霸水墨畫界,它把物體陰影、人物衣著和房子等都描繪的很到位,它當第二沒人敢當第一,讓我實實在在的佩服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