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鉛球說課稿範文兩篇

鉛球說課稿

鉛球說課稿範文兩篇

  篇一:原地側向推鉛球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一年級原地側向推鉛球的新授課教學。下面我就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原地側向推鉛球教材是高中一年級田徑教材中投擲類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發展學生的力量和投擲能力的運動專案。由於教學物件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大部分同學在初中時或多或少的接觸過鉛球。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己體會推鉛球,不限制投擲動作與方法,激發學生對鉛球的興趣。因為是第一堂課,我使用實心球來教學,透過學習,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及身體的協調能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把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個方面:

  1、認知目標: 透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鉛球的基本知識,基本常識。

  2、技能目標:初步掌握握、持球的要領,根據男女學生的差異而區別制定,並使80%的學生初步掌握側向原地推鉛球的動作要領。

  3、情感目標:本節課可結合鉛球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克服困難、團結協作、聽從指揮等優良品質的培養。透過合作性學習,體驗推鉛球的樂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路線及蹬地、轉體動作的連貫性。

  2、教學難點:最後出手撥球的動作技術。

  四、場地器材

  在課前提前安排和佈置好場地,畫好標誌線(要和學案上統一)既節省上課的時間又可以避免以外傷害事故的發生。本次課所需器材:實心球。

     五、教學方法

  1、教法: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分組練習和討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學法:根據課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採用以下方法:

  (1)講解法:讓學生領會動作要領。

  (2)分組練習法:讓學生去感受和掌握基本動作技術。

  (3)討論、糾正法:透過互相討論,互相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六、教學流程

  本節課教學程式分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部分來進行。

  (一)準備部分:(10分鐘)

  1、在集合整隊、師生問好等正常的課堂常規後,教師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宣佈本節課目標任務,特別強調注意安全的要求,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和任務,接下來進行佇列、隊形練習,透過練習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態,同時使學生注意力得以集中。

  2、準備活動:

  為了使學生身體機能從安靜狀態逐漸過度到工作狀態,在準備活動的開始,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蛇形跑,然後有針對性的做幾節徒手操,特別是手指、肩、腰、膝、踝必須活動開,使得學生各主要肌群、韌帶等充分伸展。

  最後安排俯臥撐(注意男女區別),男生10個正規俯臥撐,女生5個俯臥撐,為基本部分新授課的教學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30分鐘)

  將人數分成四個小組,選出自己的小組長。一開始教師對學習練習過程做一下要求:

  1、安全問題:必須統一投統一撿,不可隨便亂跑,不可亂穿組,出現危險事故。

  2、分組練習:組長組織大家站成一排,按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我將本部分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步驟:

  3、教師講解投遠的原理及簡單的方法,要求體現遠度,不限制投擲的動作,讓學生髮揮創造性思維能力,並可以相互討論和模仿。讓學生在實際練習中體會投擲的原理和最佳的投遠動作。

  4、教師先讓學生徒手練習原地正面推球與瞪地、轉髖動作,然後將瞪地、轉髖與推球協調結合的徒手練習。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示範、提示,讓學生掌握正確動作的表象和基本的動作概念,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要領和用力順序。

  5、學生練習原地正面推實心球,體會正確的推動作,解決蹬與推協調配合的問題。

  6、根據學生練習情況,請部分學生展示自己擲遠的方法,並讓學生相互進行比較和評價,目的是引出簡單而有效的擲遠動作(原地側向推鉛球),為以下教學作好準備。

  7、根據以上幾個練習情況,最後讓學生練習原地側向推實心球,讓學生相互間提示、糾正最後推的'動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進行引導和個別指導,對相對比較集中的錯誤動作進行集中指導,並讓動作比較正確的學生示範,然後讓學生相互間評價。

  目的是透過掌握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把實心球擲的更遠,發展學生的投擲能力。

  教法:

  (1)教師簡單介紹投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握球的手型及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完整動作。

  (3)學生進行原地正面推球與瞪地、轉髖動作的徒手模仿練習。

  (4)學生二人一組做蹬地、轉髖的徒手練習。

  (5)學生練習正面原地推實心球。

  (6)教師巡迴指導,並隨時糾正錯誤動作。

  (三)結束部分:(5分鐘)

  (1)組織學生做放鬆活動。

  組織形式:閉上雙眼,想像陽光明媚,微風拂面,你坐在草地上,聞著花草的芳香,舒適極了,身心放鬆,放鬆,再放鬆……。

  設計意圖:目的是讓學生的心理得到充分放鬆,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2)總結本次課的學習情況: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表揚,較弱的給予鼓勵。

  (3)安排學生收還器材。

  七、預計課的效果:

  本節課的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40次/分;運動密度為35--40%;運動強度為中等強度。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希望各位給予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篇二:原地推鉛球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原地推鉛球》我將從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目標、教材分析、重難點等方面來簡述我對本節課教與學的思考。

  一、指導思想

  本節課根據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樹立“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結合八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體驗嘗試、合作探究”為主線,著力體現興趣性、互動性,讓學生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原地推鉛球的動作技術,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教學使90%學生了解鉛球的基本知識,能夠敘述原地推鉛球動作結構的內容。

  2、技能目標:透過教學使80%學生掌握原地推鉛球的正確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學生透過參與合作性學習,體驗推鉛球的樂趣,培養學生自我探究、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三、教材分析

  原地推鉛球教材是田徑教材中投擲類教學內容,教學物件是八年級學生。根據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它與《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測驗專案相配合,具有方便教學,簡單易學的特點。透過學習,對學生的身體健康起到較好的效果。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蹬腿轉髖,推手換腿。依據是教學任務,學生能力要求,把它確定為重點。

  2、教學難點:最後的出手技術動作。依據是教學內容目標要求,這是學生很難理解,不易掌握的動作技術,所以把它定為難點。

  五、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八年級1班學生20人,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於生長加速期,朝氣蓬勃、富於想象,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因此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臺,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六、教法

  1、講解、示範法:透過採用此方法使學生了解動作技術要點,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2、分解法:該動作較複雜,採用分解法學使生更加清晰各部分動作的要點。

  3、完整法:為了使學生形成完整動作技術,在分解練習的基礎上初步體會完整動作。

  七、學法

  學生透過一看二想三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了解動作技術的結構原理及弄清動作技術的實質。

  八、教學過程

  1、課堂常規:(10分鐘)

  鳴哨集合,安排體育委員整隊,提出課堂要求及注意事項。然後做準備活動,先慢跑兩圈再針對性的做徒手操,使得學生各主要肌群、韌帶充分伸展。最後安排一些輔助練習,為基本部分授課的教學做鋪墊。

  2、基本部分:(30分鐘)

  首先由教師完整示範原地推鉛球動作2-3次,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動作的表象。其次教授學生鉛球的握法和放置位置,並根據推鉛球技術動作路線蹬、轉、撐、送、挺、推、撥以此進行示範和講解。練習中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指導與糾錯,學生練習幾遍後去做推鉛球的徒手練習,使學生體會推鉛球時的用力順序。

  等每個學生都練習幾次完整的動作後,把他們集中起來糾正出現比較多的錯誤,找做的好的同學做示範,並指出好在哪裡,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然後學生再次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指導、並強調注意安全。

  3、結束部分:(5分鐘)

  為了使學生逐漸恢復到安靜狀態,教師帶領學生做放鬆練習,並對本次課進行小結,佈置課外的練習,對本次課好的地方進行表揚,收回器材,師生再見。

  九、教學評價

  1、本課堂注重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本課堂採用由簡入難、逐漸深入的教學方法,並注重因材施教。

  十、運動負荷

  綜合密度:35%左右 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十一、場地器材

  鉛球10個 鉛球場地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