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考> 關於思考作文彙編十篇

思考作文

關於思考作文彙編十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考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思考作文 篇1

  作文評價,是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評價能否激發學生再創作熱情,能否使學生保持昂揚的寫作興致,從而不斷提高寫作水平,這是老師們所關注的。

  目前,老師們常用的評價形式是:眉批+總評+得分(或等級)。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漸漸發現,不論是量化法還是等級制,均屬於模糊性評價,其結果往往是“一刀切”:師生綜合某篇作文各方面的情況,給它判一個分數,或定一個等級。這就算是一篇作文的“身價”了。

  學生最關心的就是這“身價”。

  優等生是老師的高足,其大作深受師生青睞,身價倍增。他們幾乎每次都體驗到“收穫”的喜悅。因此,對寫作也樂此不疲。

  對大多數中下游學生來說,一個36分,或25分,就把他們給打發了。儘管在評定時對他們使用了第二人稱(“你”)的鼓勵性評語,他們卻覺得這是冠冕堂皇的話,是“施捨”,無異於“鏡中花”“水中月”。最終因沒得到真正的全面認可,對此而不屑一顧。本來一番好意,卻很少有人領情,被“扭曲”為虛幻的東西。一張熱臉碰了一張冷屁股。這該是每一個評價者都不願看到的吧。久而久之,他們對鼓勵性評語也麻木了,客觀上抑制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其潛能的發展。所以,我們得“網開一面”,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長足發展提供機會,為寫作素養的全面提升拓展了更為廣泛的空間。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之為文,自然良莠並存。

  俗話說的好,“打人不打面,揭人不揭短。”學生最怕自己的作文被判為異類——“醜小鴨”,動不動被別人吹毛求疵。既然學生都愛面子,就該先給他一個又一個面子。其實,這是師生給習作者提供的一個又一個進取的機會,搭建的一個又一個不斷攀升的平臺。

  每個學生的每篇習作,即使糟糕透了的,至少也有一兩處可取之處,即“閃光點”:如某個成語恰如其分的使用,某種修辭手法渾然天成的運用,某句名言天衣無縫的嵌入;抑或選材的獨到,倒敘的妙用,開門見山的點題,耐人尋味的結尾……不一而足。這些“閃光點”猶如“星星之火”,都是智慧的“燃點”。顯然,出於成見,對此視而不見,哪把壺不開提哪一把,簡直是愚蠢至極;只有對這些“星星之火”倍加呵護,千方百計吹氧助燃,使之形成"燎原"之勢。這才是明智之舉。

  希望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賞識,是每個學生的共同心理。作文交上後,學生急於知道老師或同學如何評價自己的作文,尤其是對某方面成功之處的認可。這種渴望指點迷津的的心理,正是激勵學生把作文寫得更好的良機。“橫看成領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對同一篇習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突破"藩籬",見仁見智,才能真正解放寫作教學。只要師生著眼於寫作能力的提高,抓住這一個或幾個“閃光點”,給予高度評價,使他們每次都能嚐到寫作成功的甜頭,切實感受到被賞識的喜悅,就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寸進尺”,是人的一種本性。如果從多側面審視,發現學生習作的更多優點,就能讓他們如願以償,得到被賞識之“寸”,從而激勵他們不斷鍛造,打造出我們所期待的一“尺”,一“丈”……這樣,他們尤其是中下游學生,越寫越愛寫,產生強烈的寫作慾望,也許會一發而不可收。

  在平時寫作教學中,作文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甄別和選拔,而是發展每個學生寫作的諸多潛能。“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這才是我們透過評價要達到的理想境界:既讓習作者得到預期的實惠,又能認清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真正啟用"我能寫好作文"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學生在連續不斷被別人賞識的“風力”作用下,逐漸升起自信的“風帆”,使寫作之“船”乘風破浪,奮力駛向理想的彼岸。

思考作文 篇2

  今天下午開家長會,2點40分後同學們陸陸續續帶著家長來到了教室,2點50分,老師們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了教室。主持人見大家都到齊了,便說:“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四(2)班家長會現在開始!請數學劉老師做試卷質量分析。”劉老師快步走上講臺,先總體評價了我們的這次考試情況,然後把每個同學的成績一一念出來,當唸到“王雅慧—89分”時,我的臉撲一下的紅了。我心想:我怎麼會考的這麼低壓,以前我都能考90多分呀!我的心情一下子落到了谷底。接著,語文老師也做了試卷的質量分析,我的語文成績不錯,老師還為我發了成績優異獎狀。

  之後,主持人讓我們班的奉獻之星、文明之星、讀書之星、進步之星、認真之星上講臺談感受,把好方法教給了大家,我也從總收益良多。

  家長會結束後,我反思這為什麼這次我的數學沒考好,我總結了兩點原因:

  1、我平時寫作業時馬虎,導致考試時也馬虎、粗心。

  2、寫完作業不檢查,考試時也不檢查,不能及時發現錯誤。

  我以後一定要把這兩個壞習慣改掉,下次爭取考個好成績!

思考作文 篇3

  首先讓我們回憶一些已經發生的事:20xx年的世界盃決賽西班牙奪冠,20xx年2月起的利比亞動盪中卡扎菲下臺,乃至近期中國“天宮一號”的發射成功……這些事大家應該看過。可你想過嗎?你看,或者不看,結果也許並不會擺在那裡,不增,不減。

  書中提到了一個想象實驗。一個封閉的黑箱子裡,放有一隻貓。這箱子中有一個機關,一旦按下便會產生幾千伏特的高壓電流,足以讓一隻貓瞬間斷氣(假設聽不見箱內聲音)。當你沒有開啟箱子時,貓生還和死亡的機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便可用一個函式表示,這個函式被稱為波函式。

  當你開啟這箱子時,你只會看到一種情況,生,或死。可當這表現在函式上時,原本有規律的函式突變,一個機率突變為0,一個機率突變為1。這說明了什麼?在我們觀察的那一瞬間,波函式突變了,原本不確定的結果確定了。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觀察改變了結果。多麼不可思議的結論啊!

  這只是宏觀上的體現,而微觀上便體現在不確定性原理上了。

  不確定性原理的主旨是:我們不能既確定微觀粒子的位置,又確定其動量(一種描述物質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我們越是清楚它的位置,便越不瞭解其動量,反之亦然。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想確定一個粒子A的位置或動量時,必須讓另外至少一個粒子B(利用波粒二象性將波看為粒子)撞上被測粒子A。於是問題出現了:B撞上A後,A的位置和動量便即刻改變了。這導致我們無法同時得知A的位置和動量,更無法在不改變A狀態的情況下得知。

  在微觀上,我們可惡的觀測又一次改變了事件的結果。

  因此,我們不只是觀察者,也是行動者。

  這讓我想到了自己曾經那些錯誤的做法。

  那次我正在旁觀幾名同學在教室玩桌遊,老師走進教室,我竟一彈就躲得遠遠的,好像要立馬與那位同學撇清關係。還好老師並未發現,那位同學也逃過一劫。可現在回想起來,在生活中,我們的觀察,也是一種行動。我雖為一個觀察者,但其實也“參與其中”了。為什麼不能擔當應有的責任呢?

  對於這點,我想了很多……

  有一群人——當有人受到不法侵害時,他迅速逃離現場,唯恐殃及池魚;當有人生命垂危時,他們站在一旁,盤算著能否因此獲得一些名利;當有人要輕生時,他們冷眼旁觀,互相議論,卻無人上前勸阻,只管看會兒熱鬧……他們可笑地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觀察者,殊不知,觀察即參與,觀察即行動。他們的觀察,也是參與的一種方式;觀察的他們,也是謀財害命的幫兇。

  我希望我不是他們中的一個,不僅是客觀上的“行動者”,更是主觀上的行動者,在他人需要幫助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儘量幫他們一把,以盡到自己的責任。

  你不僅是觀察者。無論你落阱下石、冷眼旁觀,亦或是雪中送炭,你同時也是一個行動者。作為觀察者亦是行動者的我們,在許久之後,但願能無愧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吧。

思考作文 篇4

  如果說群星璀璨是一種美,那麼我說:落英繽紛也是一種美.

  潮起潮落,花開花落,猶如人生.

  年輕時,如那初潮,像那花苞,從上到下充滿朝氣.蓄勢待發,只等一陣微風,一縷陽光,便可靚出它的氣勢,它那一份令珠寶都黯然失色的光輝.

  沒錯,這是年輕的美.

  中年時,花開正豔,正是美好時光.此時奮力拼搏,方可闖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片輝煌,前程似錦,前途無量.

  無可非議,此乃中年的美.

  老年時,不得不承認,此時比不上年輕時的朝氣蓬勃,更沒有中年時的無量前途.花朵已不再絢麗,路程已不再輝煌...可是,此時已看透紅塵,參透世間奧妙,經驗也已經十分豐富,他可以感嘆:死而無憾!"貪生怕死"這個詞已與他無緣.

  難道這些"殘話敗柳"沒有美嗎?

  每並不單指外表的華麗,重要的是內涵,否則,外表再華麗,我們寧可不要.

  身邊美的事物有很多,少的只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對美的側面思考!

思考作文 篇5

  人生如流水,在這腳步匆忙、燈火輝煌的世界裡,轉眼間我們已到了花樣年紀,可是,在這些年裡,除了匆匆,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這才是我們最終想要達到的目標,可在這之前,首先我們必需要學會思考生活。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但在學習之餘,或許只因他不是你的患難兄弟,或許只因她不是你的親朋摯友,難免會發生摩擦,她罵他一句,他打她一拳,這更是家常便飯,可冤冤相報,何時了?試著思考生活,成天吵來罵去又有些什麼意義呢?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步心平氣和,為什麼我們就是不能互相謙讓一下,送別人一份笑容,添自己一份快樂呢?其實快樂一路與我們相隨,只是我們不懂得去發掘它罷了。

  試卷一發下來,一看,考砸了,不要氣餒,也不要灰心,努力了就好,請學著思考生活,人生路漫漫,後面還有很多考驗等著我們,在這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學會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是我們人生中的必修課,瞧那些令人們不得不驚歎它的豔麗的花朵,當人們在讚歎它的嬌豔時,又有誰能想到它還在花蕾時是怎樣的去與生命中的挫折搏鬥,去反抗、掙扎的呢?好好把握自己,相信明天會更好。

  生活中常常充滿考驗,也常常令你措手不及,生活不僅考驗著你的耐心,也考驗著你的意志,也許今天的你還在學海里苦苦掙扎,可明天也許就成為你報喜的日子了,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絕不能對生活失去信心,失去對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俗話說得好:“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只要我們意志堅定,就會結出成功的“花朵”,所謂苦盡甘來,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

  人生就是這樣,我們在思考,思考中的我們,沒錯,思考生活就是這樣,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我們都應該去嚐嚐。

  在花季中的我們啊,應學會多去思考生活,人生一定會更有價值,就讓我們好好把握自己,造就美好未來。

思考作文 篇6

  語文高考試卷的作文題,歷來備受關注。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個熱點話題,人們對高考作文的關注已遠遠超過它作為一道題目應承載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為每一年度的社會道德觀、價值觀、文化觀等等的折射或引領。今年儘管我省首次自行命題,但高考作文命題有其穩定性的特點,這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就呈現出新的趨勢。

  首先,選材逐年限制。今年的高考作文將會繼續堅持以“三自”(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為特點的開放式話題作文,但從我們閱卷情況來看,有些考生對話題作文的“三自”特點理解很片面,以為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忽視了話題範圍和話題材料的限制,忽視了寫作內容與話題的契合。

  其次,立意逐年放開。高考作文命題限制立意的價值取向,已逐漸被證明是一種較大的缺憾,如“誠信”、“心靈的選擇”等話題,只能從正面立意,很難立足其他角度,這種所謂正統的立意取向,框定了寫作的主題,也束縛了考生的手腳。去年的話題,沒有預約的主題,考生不必為迎合某種主題而忍痛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不同層次的考生能夠根據他們對話題的把握,可以正寫,可以反寫,也可以辨證地寫,寫出反映自己水平的文章,表現自己的認知判斷與價值判斷。

  再次,更加註重思辨。去年的話題牽涉到“情與理”、“知與行”、“判斷和處理”的關係,對哲理性和思辨性的要求無疑更進了一步,需要考生扣住“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樣一個辨證、動態、相互轉化的過程,客觀地公正地對待事物、認知事物。可以說,去年的高考作文題對我們的作文教學也是一個提示:作文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還要引導學生用辨證眼光去判斷、分析和思考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

思考作文 篇7

  百事孝為先,在中國的禮儀中“孝”排在第一位的。在中國古代頻頻出現孝子,就咱們的語文報紙上學過的xx和xx,就是典型孝子。他們的行為在當時社會看來就是一個標準的孝子。“舉孝廉”是指漢朝作官的一種資格。漢代的察舉制的一種,意義與西方國家的國會和各級主官很近似。所以“孝”在當時很被人重視!

  而在現代社會中,“孝”字可能慢慢的從現代人心中淡化,一些人對父母的嘮叨很反感,而父母的嘮叨其實是一種對自己關心。怕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中犯什麼錯誤。而青年人就是不能理解這些老人們的心思,而是用一種冷漠的態度對待父母的嘮叨。當看到父母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嘮叨、一天又一天為子女操心,而子女卻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是很讓人心寒的!

  其實在現代社會中,“孝”表現在每一個方面。孝順孝順,以“順”為主。什麼事都應該順著父母,父母不可能會害你或者從你身上得到什麼好處。

思考作文 篇8

  今天是五一節,清風徐徐,豔陽高照,我們一家子到福州西湖公園遊玩。但見西湖兩岸楊柳青青,遊人們乘著雅興,雙腳踩踏著遊船,泛舟於西湖碧波之上。乍一看,好一幅秀美的景緻。然而,當我們倘佯在岸邊,陶醉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中並信步走進一個亭子裡休息時,卻抬頭瞧見個別遊客邊吃著手中的東西,邊隨地丟棄果皮、紙盒等雜物,更有甚者還往湖中投擲易拉罐等廢物,而對放置於角落一側的垃圾桶卻視而不見。這種不文明的舉動竟然舉目可見,瞧瞧,草坪上,亭子裡,水中等全都散落著遊客們隨手丟棄的垃圾。如此糟蹋西湖美景的惡意行徑簡直令人不恥。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之淡薄,也反映了一個文明社會中公民的素質之低下令人堪憂。其實西湖如畫的風景之所以吸引大家來此觀賞是和它有一個整潔的環境分不開的,如果遊人只顧及遊覽,而不對西湖環境加以愛護,那麼無須多久,西湖的風光將不再美麗。捫心自問難道這是國人想看見的情形嗎?

  我猛然記起今年環保的主題是:善待地球,從節約資源做起。讓我們謹記此言,積極行動起來,人人從我做起,從保護身邊的環境做起,只有這樣才能讓西湖美景永駐人間。

思考作文 篇9

  如果說群星璀璨是一種美,那麼我說:落英繽紛也是一種美。

  潮起潮落,花開花落,猶如人生。

  年輕時,如那初潮,像那花苞,從上到下充滿朝氣。蓄勢待發,只等一陣微風,一縷陽光,便可靚出它的氣勢,它那一份令珠寶都黯然失色的光輝。

  沒錯,這是年輕的美。

  中年時,花開正豔,正是美好時光。此時奮力拼搏,方可闖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片輝煌,前程似錦,前途無量。

  無可非議,此乃中年的美。

  老年時,不得不承認,此時比不上年輕時的朝氣蓬勃,更沒有中年時的無量前途。花朵已不再絢麗,路程已不再輝煌。。。可是,此時已看透紅塵,參透世間奧妙,經驗也已經十分豐富,他可以感嘆:死而無憾!"貪生怕死"這個詞已與他無緣。

  難道這些"殘話敗柳"沒有美嗎?

  每並不單指外表的華麗,重要的是內涵,否則,外表再華麗,我們寧可不要。

  身邊美的.事物有很多,少的只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對美的側面思考!

思考作文 篇10

  今天,絕大多數人都是打工者。有的做雜工,有的做粗工,有的做技工,有的做職員工,有的做管理工……

  做雜工是指洗碗、掃地、攪拌砂漿、提灰桶、技工作業 的輔助工等等。雜工活兒比較零碎,就是因為活兒零碎才叫雜工。這些零碎的活兒要按時按量做好做成,裡面需要一定的技術,但是這些技術都能熟能生巧、時間一久、用點心都能掌握。雜工一般工資最低,是現今時代的正常勞動力的最低經濟收入者。如果一個大男勞動力一輩子做雜工,他的生活一定充滿了節儉、清貧和樸素,他的性格骨子裡溫柔、沉靜而不張揚,他為人骨子裡循規蹈矩、一輩子沒有險峰沒有浪花也沒有洋溢的精彩。這一群人有一半是沒有主心骨,得過且過安於庸俗。有一半有主心骨,有一定的素質,有的是時運不濟所致,有的是好高騖遠而不達,有的是一蹶不振而怨天尤人;他們是不安的一族,也是可悲的一群,也是犯罪率比較高的一群……

  做粗工是指搬運、挑扛抬、人工掘土等等,粗工的特點是活兒粗重且體力消耗極大 。粗活粗、重、但不雜,做這些粗活兒的一般是身體極強健且耐力極好的壯男人。做粗活單價比較高,但活兒相對沒有雜工的活兒多,做粗工的一天只做三四個小時,一月只做十幾天就和做滿月的雜工收入差不多,做粗活的如果一天做八小時、能做滿月的活兒、那收入就將是雜工的二至五倍,所以做粗工的人大都性格粗礦而驕傲,做粗工的人勇敢而堅強,做粗工的人內心世界乾淨、陽光而明媚。

  做技工是擁有一些技術程度的工人,比如:瓦工、木工、鉗工、焊工等等。技工的活兒有的輕巧、有的粗重、有的消耗體力也極大 ,有的技工是雜工加粗工加技術的綜合體,因之,技工是所有工種的精華,技工是完成所有事物和工程的中堅。做技工的人,他們的經濟收入就是整個社會的平均數,因此,技工是社會最為穩定的一群。

  做職員是指哪些有一定文化,設計、會計、 審理、供銷、傳遞等等的人。他們一般是在辦公室裡運籌、比劃。純月薪制的職員工資固定且偏低,由於工作量少環境舒適勞動力輕的原因,他們的收入低於技工和粗工,和雜工差不多,這些職員實際上就是辦公室裡的雜工;計件和提成的職員實際上是管理者了,他們按一定的比例對工人的剩餘價值進行獲取,收入一般是普工的二至十倍不等。做職員的有的是學校畢業的學生,有的公共關係的裙帶,有的是老闆的親信或助手。

  做管理者是指傳、幫、帶工人和職員進行作業的領導。純管理者須精通本領域的技術和程式,對本領域能通盤的掌握。高階的純管理者不但全盤須掌握於心,還要能領導工人心理的方向,能預測市場的方向和未來;一個好的管理者,心裡裝著對國家的愛,心裡裝著對事業的愛,心裡裝著一片責任。提成的管理者,他們按比例直接獲取工人的剩餘價值,收入一般是普工的幾倍至幾千倍不等。 對於管理者的任用取決於老闆的需要,有的老闆從工人裡面提拔出管理者,有的老闆直接從大學生裡聘用管理者,有的老闆直接用自己的裙帶和親信做管理者。一名普通的管理者,只要肯學習、虛心、務實、幾乎人人皆能勝任;但要做好一名高管,懂業是基礎,懂法是必須,還須精通人情世故,還須能駕馭市場,駕馭全域性,因為一名好的高管已經是社會的精英了。

  打工遠不止以上說的這些,比如有的擺地攤,有的做食品,旅遊,服務等等,當然也有的違法,有的鑽法律空子,有的劍走偏鋒不拘一格,有的利用色情利用婚姻的幌子輕取暴利……但是,為人民服務,為大家服務,為城市的面貌革新服務,為社會的繁榮和進步服務是主流,有的打工能打到自己做主了,就是老闆了。

  現今打工是人群的主流,天天、月月、年年人來人往如潮,他們究竟在追求什麼?打工的人,有的笑 ,有的哭,有的打著打著有了路子就崛起了,有的打著打著就發財了,可有的茫然!有的心酸!有的無奈!看起來是乎有什麼玄妙,揭開打工的面紗,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