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花邊

慶祝元旦手抄報花邊

慶祝元旦手抄報花邊

  元旦是讓人快樂的節日,因為有放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慶祝元旦手抄報花邊,歡迎來參考!

  慶祝元旦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

  慶祝元旦手抄報

  元旦稱謂演變

  元旦一詞始於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為元,初一為旦。而“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元旦在《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茗》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元旦節日演變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1月1日。中國曆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殷代在農曆十二月初一,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然後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2天。自西曆傳入中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佈和命名。到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然後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

  慶祝元旦內容:

  啊,盼望已久的元旦終於來到了!這一天,然後我把書包裡的書全部倒出來,塞上滿滿一包零食,帶上譜子、笛子、給好朋友寫的賀卡,高高興興來到了教室。

  為了慶祝元旦節的到來,我們全班忙乎了好長時間,有的人在折騰主持詞,有的人在佈置教室,有的人在準備節目……。

  這將是我們第一次搞元旦活動。

  以上這三項,我全都要幹!然後我先是幫助老師系彩龍,然後我漸漸的學會了,自己接了3條彩龍;然後我幫同學抄主持詞,抄了好久好久;最後放學回家時,我把昨天入選的幾首曲子用笛子各吹了三四遍,最終還是認為『媽媽的心』這首曲子最好聽,而且還富有我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吹起來動人、流暢、方便、好聽、優美。

  我拿著小抄,走到臺上念起來“然後元旦聯歡會現在開始!”我們5個同學配合的非常好,各個節目都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喝彩,我也不例外。10個節目全部在我們的主持下完成了,因為我們太渴望吃掉包裡的零食了,就是因為這一天,所以買來零食後我將嘴巴“粘住”了,但因為控制不住,還是吃了兩三個果凍。一想起這事,我就什麼都不顧的下臺吃起了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