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競選稿> 記者團部門部長競選稿

記者團部門部長競選稿

記者團部門部長競選稿

  在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提升的今天,我們需要用到競選稿的情形越來越多,競選稿必須真實客觀,實事求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競選稿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者團部門部長競選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交通運輸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20xx級學生,我叫詹東霖,今天競選的是大學生宣傳中心記者團部門部長。

  今天我之所以站在這個講臺上進行部長競選,不是因為我有什麼過人之處,也不是覺得我比大家優秀,只是實在對新聞這個專業充滿了熱愛。去年的那個夏天,我在高考自我介紹表上,這樣寫道:“今生願能成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以犀利之筆刺貪刺虐,以悲憫之心憂國憂民。”然而,去年傳媒卻沒在重慶招理科新聞類的學生。生活還是得繼續,夢想還是要追逐。當劉導兒在人人網上釋出了宣傳部招人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報了名。

  劉導之前開會的時候也給我們說過,我們這一屆是開始之年,如果辦不好,那可能接下來的很多年,大學生宣傳中心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所以前幾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當上了記者團部長,究竟可以做一些什麼。我想,除了搞好對內宣傳,對外報道工作,宣傳我校學生風采,展現海大校園形象之外。我首先還要做的,就是給所有的海大學生一個說真話的地方。早在1912年,時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先生,在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上就說,大學教育有兩大弊:一曰極端國民教育,使得受教育者遷就於政府的主義,“皆富有服從心,保守心,易受政府駕馭”;二曰極端實利教育,意思是把大學作為一個職業訓練所,所有人都是生產流水線上一個馴服的小零件,配合永續生產而永遠不發問,配合永續消費而永遠不要求答案。但令人悲哀的是,在當今中國,幾乎所有大學都在朝著這兩大弊發展。而這兩大弊的實質,是一種思想的奴役。所以,作為宣傳中心當中與大學生接觸最頻繁的一個部門,我想讓海大的學生們透過我們的鏡頭,透過我們的話筒,說出他們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他們最這個社會的思考與批判。我堅信,歷史將會記錄下這一切,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

  我的第二部計劃,在海大營造出一股人文氣息,一種文化氛圍。餓。之前劉導兒還是我們導員的時候,我特別苦悶的去找他談過心,我說在海大,同學們都特別功利的去學什麼高數大英,我感覺不到一種文化氣息,這使我非常苦悶。記得有一次,我在圖書館看書,一位我認識的哥們兒走過來拍我的肩膀,說:“你看啥呢?”我說:“《金剛經》啊。”他說:“你又不學習又不學習,就等著掛科吧你。”我說:“這就是在學習啊。”他問我:“這個考試考嗎?”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而當剛剛我講的第一步計劃有幸得以實現,同學們開始講話的'時候,必然開始自發的去多讀一些書,透過接觸瞭解思考別人的思想,從而建立自己的思想,然後開始透過自己的眼睛去發現這個世界的惡與善,苦難與偉大,感動與悲壯。

  然後我的第三部計劃,就是整個大學生宣傳中心一起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將我們這個中心辦成海大的《南方週末》,成為海大學子心中的精神的源頭,在這裡能夠發出最給力的聲音,在這裡,能夠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我想,到了那時,我們這個中心必可笑傲於海大,無愧於天地。

  然後,記者團內部,我會堅持我多年以來崇尚的一個原則,那就是,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一定會捍衛你表達這個觀點的權利。當某個決議遇到分歧了的時候,透過舉手表決也好,透過其他方法也好,總之,我絕不會武斷的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最後,我想說,人生很短,可人世很長,不管我能不能競選上部長,我都真心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經歷一些風雨,完成一些成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