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計劃>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1

  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體現了國家對基礎教育的基本要求,遵照課程計劃和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是學校辦學的重要責任,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一直以來,青陽小學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現就落實課時計劃的情況彙報如下:

  一、規範設定,開齊開足學科課程

  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學校結合自身的特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課程設定標準和計劃。具體做法是,每學期由教學部門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檔案精神擬訂課程計劃,報行政會討論研究,最後定形課程方案、人事安排方案、落實課程總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為學期開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國家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語文、數學、科學(3-6 1年級)、英語(3-6年級)、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3-6年級資訊科技)。

  地方課程:中小學專題教育讀本。學校課程:班(隊)活動(1-6年級)。

  二、根據要求,合理進行課時分配

  根據學校教師編制、專長,結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課程設定檔案精神,合理進行課時分配。

  品德與生活(社會):1-6年級每週3節

  語文:1-2年級每週8節,3年級每週7節,4-6年級每週6節

  數學:1-3年級每週4節,3-6年級每週5節英語:3-6年級每週2節科學:3-6年級每週2節體育:1-6年級每週4節。

  音樂、美術:1-6年級每週各2節。

  綜合實踐活動(資訊科技):1-6年級每週各2節。地方課程及學校課程:1-2年級每週3節,3-6年級每週2節。

  由教導處負責教師課程表的安排,在每學期正式上課之前分發到各任課教師手中,使教學工作有序進行。

  三、注重過程,夯實教學常規管理

  學校歷來重視教學過程管理工作,在過程管理中,有計劃、有方案、有檢查、有落實、有評價。教學部門根據學科教學特點,制定了相關的檢查和管理規定,從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考查、教研活動等各個方面實行量化管理。

  四、自查自糾,不容忽視存在問題

  學校儘管在努力按照課程標準設定並執行課程計劃,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個別學科師資不配套,沒有專職教師;

  2、個別教師年齡偏大或身體不好課時不足;

  3、由於有些學科是非考試、考查類學科或不便於進行考試考查,所以考評教師的方法還不完善。

  4、數學學科按每週4節或5節安排,要想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教師們感到捉襟見肘。

  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難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想方設法排除一切干擾,盡最大的努力去彌補、去完善、去改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的工作會越做越實、越做越好!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2

  20xx學年以來,我校嚴格按照省課時計劃表安排課程,開足開齊了課程與課時,無擅自增減學科和課時。具體落實情況如下:

  一、20xx學年度有6個年級,一、二、三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其它年級兩個班。上課時間都為每週5天(節假日除外),1/2年級周課時都為26節,3-6年級周課時都為30節。

  二、開學初,根據學校教師特點,行政會認真研究,先制定任課教師草案,反覆研究,確定,並按照夾江縣教育科學研究室要求填寫任課教師登記表,上傳審查,無亂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

  三、開學前,都將全校任課總表公示於辦公室內,班級課表到班級張貼於教室,教師個人課表到個人,無私自調課占課行為,總課表、班課表、個人課表,都存入學校檔案中備查。

  四、因出差或者請假,都由教導處統一調整安排教師頂替,都是按課程表上的課程進行上課,或與進行對調,確保了課程和課時的有效實施。

  五、特別重視了藝術類和體育課程的實施。透過檢查,主科教師都沒有佔用此類課程上文化課,確保了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

  六、按課程計劃表要求,堅持晨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習習慣與方法教育,第二節課下課後由上課教師檢查做眼保健操,大課間活動時間保證了30分鐘,下午眼保健操由第一節課教師負責檢查。當天無體育課的班級要求在指定地點由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特殊情況另行安排)組織進行相應活動,確保了學生在校鍛鍊一小時,我校體質測試合格率較高。每學年甚至每期都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計劃和總結,有活動器材借還登記、有評比,整個活動的相關人員組織情況都納入了績效考核中。

  七、嚴格執行上級的節假日放假規定,從未利用節假日和星期天集體補課或上課,更無有償家教的行為發生,確保了學生在校時間的合規性。

  總之,我校嚴格按省課程設定計劃或安排,開足開齊了各門課程、課時,無隨意增減行為,總課排公示,班課排入室,個人課表到手,無挪、擠、占課現象,總體落實很好。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3

  為認真落實上海市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切實貫徹《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上海市小學一、二年級課程調整方案〉的通知》(滬教委基〔20xx〕44號)、《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加強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滬教委基〔20xx〕46號)、《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調整上海市中小學20xx學年度部分課程計劃的通知》(滬教委基〔20xx〕48號)的檔案精神,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努力使學生生動活潑,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我校對原來的作息時間、課程計劃作了調整,自查報告如下。

  一、嚴格做好作息時間的調整

  為了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根據有關檔案精神,作息時間安排為:8:15學生廣播操、8:35開始上第一節課。嚴格實行上午8:15以後安排集體教育活動的作息制度,絕對不允許任何提前安排集體教育教學活動情況的出現。其中保證學生每天有20分鐘的午會時間以及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學校的作息時間以書面形式告知家長。

  二、切實保證學生活動時間

  學校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把增強學生體質工作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調整並增加學生體育活動課時,實行“三課、兩操、兩活動”,各個年級每週安排3節體育課時、2節體育活動課時,安排早操以及課間操兩次出操,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學校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各項陽光體育活動,同時積極組隊參加區學生體育比賽系列活動。

  三、相關年級做好課程計劃的調整

  學校1~4年級嚴格按照上海市教委(20xx)48號檔案的要求調整課程計劃,經自查沒有增減課時,無隨意增減科目現象;以新課程標準為指標,無隨意提高降低教學難度情況,按教學計劃進行教學。一、二年級每週總課時量為32節,三年級每週總課時量為33節,四、五年級每週總課時量為34節。每節課的時間為35分鐘。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學校嚴格按照規定,不突破規定的周活動總量。

  四、做好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調整

  學校組織有關教師透過“上海市中小學課程網路互動平臺”及時瞭解相關資訊,對小學學習準備期和課程調整實施中的問題,以教研組的形式,組織教師開展互動的教學研究活動。嚴格按照市教委關於印發的《上海市小學一、二年級課程調整方案》,在一年級起始階段設定2—4周的“學習準備期”,透過學科課程和學校綜合活動,關注新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調整一、二年級語文、數學、外語的課程內容與要求,加大教研組活動的力度。

  開學前,學校分教研組認真學習了《上海市小學一、二年級課程調整方案》,領會精神,組織討論,並對及時調整了一年級學習準備期的教學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開學第一週學校行政深入教學,對一年級所有學科進行全面聽課。透過聽課,瞭解一年級學習準備期教學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並及時與教師溝通,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激發學習興趣。

  五、嚴格落實減負精神

  學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不隨意增減課程門類、難度和課時,根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科學地安排好學生的學習、作息時間;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要求各位任課教師要在各學科綜合平衡後佈置課外作業。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的課外作業,絕大多數同學能在1小時以內完成。

  進一步建立與完善《平利二小教學流程管理細則》、《校本研修制度》,以保證校本教研的有效開展,促進教師專業化,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效地貫徹落實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推進二期課改,實現減負增效,真正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益。引導教師將目光聚焦到課堂觀念的轉變上,聚焦到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聚焦到教學方式的探索中,聚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聚焦到如何有效提高課堂35分鐘效益,聚焦考評方式的改變,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鬆,能夠在各方面全面發展。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4

  為了認真落實國家課程標準,規範辦學行為,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計劃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就執行課程計劃的情況進行了自查,現彙報如下:

  一、課程開設情況

  1、開齊開足學科課程

  在市、區教育局相關檔案精神的指引下,我校認真貫徹落實了學科課程方案,具體做法是,每學期開學前由學校教學部門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檔案精神擬定課程計劃,由校行政會討論研究,形成課程方案、教師分工、學校課程總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為學期開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在學科課程的開設中,我校能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本著既要開足課時,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原則,科學地安排各學科課程。加強各學科組的建設,從人員配備、教學設施,實驗場地等都給予了相應的政策傾斜,並設立了學科的分管校長,具體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2、強化活動課程

  活動課程是我校的傳統課程,特別是在資訊科技、音樂、美術等專案上已經初步形成特色,因此我校在加強基礎學科的課程建設同時,重視特色課程的開設。本學期,我校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利用地方與學校課程的課時,開設了以下活動課程:

  (1)根據教材內容設定了數學小題訓練課,使學生在課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從而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動手能力、加強對數學的理解,拓展數學知識,滲透數學思想。

  (2)資訊科技具有知識新、發展快、應用範圍廣的特點,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實際需要,在初一至高二年級開設了資訊科技課程(每週1節)。

  3、努力開發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的開設和建立是學校建立特色的需要,根據學校發展規劃,我校結合實際開發校本課程內容。

  4、嚴格控制課時量和教學進度

  在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中,我校嚴格按上級要求落實工作,堅持不增加課時,不組織補課,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不增加學生教輔資料的徵訂,不增加學生在校時間,不增加學生課後作業量的原則,做到執行規定不含糊,同時教導處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統一把握教學進度,定期檢查,做好教學過程的管理。

  5、確保體育活動鍛鍊時間

  陽光體育是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鼓勵學生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鍛鍊身體陶冶情操。它能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形成健康體魄,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每天安排固定時間進行兩操訓練,確保了學生每個學習日有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在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有待提高。

  2、由於受到人員編制、崗位設臵和教師工作量不均衡等種種特殊原因的影響,個別學科課時量受到一定的影響。

  對於自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我校積極尋求整改措施,力求透過組織教師參加市縣各級學科培訓、大力開展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並抓住人事制度改革的契機,調整教師結構,配置好學科教學人員,保證課程計劃的落實,爭取能在短時間內達到與標準嚴格相符,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學校辦學水平做出努力。

落實課時計劃自查報告5

  20xx學年以來,我校嚴格按照省課時計劃表安排課程,開足開齊了課程與課時,無擅自增減學科和課時。具體落實情況如下:

  1、20xx學年度有6個年級,一、二、三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其它年級兩個班。上課時間都為每週5天(節假日除外),1/2年級周課時都為26節,3-6年級周課時都為30節。

  2、開學初,根據學校教師特點,行政會認真研究,先制定任課教師草案,反覆研究,確定,並按照夾江縣教育科學研究室要求填寫任課教師登記表,上傳審查,無亂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

  3、開學前,都將全校任課總表公示於辦公室內,班級課表到班級張貼於教室,教師個人課表到個人,無私自調課占課行為,總課表、班課表、個人課表,都存入學校檔案中備查。

  4、因出差或者請假,都由教導處統一調整安排教師頂替,都是按課程表上的課程進行上課,或與進行對調,確保了課程和課時的有效實施。

  5、特別重視了藝術類和體育課程的實施。透過檢查,主科教師都沒有佔用此類課程上文化課,確保了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

  6、按課程計劃表要求,堅持晨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習習慣與方法教育,第二節課下課後由上課教師檢查做眼保健操,大課間活動時間保證了30分鐘,下午眼保健操由第一節課教師負責檢查。當天無體育課的班級要求在指定地點由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特殊情況另行安排)組織進行相應活動,確保了學生在校鍛鍊一小時,我校體質測試合格率較高。每學年甚至每期都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計劃和總結,有活動器材借還登記、有評比,整個活動的相關人員組織情況都納入了績效考核中。

  7、嚴格執行上級的節假日放假規定,從未利用節假日和星期天集體補課或上課,更無有償家教的行為發生,確保了學生在校時間的合規性。

  總之,我校嚴格按省課程設定計劃或安排,開足開齊了各門課程、課時,無隨意增減行為,總課排公示,班課排入室,個人課表到手,無挪、擠、占課現象,總體落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