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2、品讀描寫小蝦吃東西時、生氣時的語句,體會小蝦的有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培養熱愛小動物的思想感情,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品讀描寫小蝦吃東西時、生氣時的語句,體會小蝦的有趣。

  教學難點:

  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詞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鞏固詞語

  1、齊讀詞語,打指語

  2、倫讀詞語,打指語

  二、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讀悟第二段,體會小蝦吃食物、吃飽後的有趣。

  交流小蝦的有趣,找動詞,觀看動畫

  (二)讀悟第三段,體會逗小蝦、小蝦打架的有趣。

  交流小蝦的有趣,找動詞,觀看動畫

  (三)讀悟第四段,體會“我”對小蝦的體會。

  三、小結鞏固

  1、用喜愛的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正確讀“一口缸、空隙、掀開、背上、末端、一副、鉗子、搏鬥、較大、腹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用關鍵句概括段落大意。

  3.體會文中細緻生動的描寫的好處。

  4.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用關鍵句概括段落大意,體會文中細緻生動的描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絡前文複習匯入

  1.同學們,我們第二單元剛剛學過一篇寫鳥的文章《翠鳥》,它的作者是菁(jīng)莽(mǎng)。

  2.作者簡介:

  菁莽,本名陳益清筆名菁莽,男,1936年生,廣東揭西人。文學創作有兒童文學、散文、詩詞等多篇入選發表。散文《我看見了鯉魚跳龍門》、《翠鳥》等先後入編小學教材。

  3.菁莽寫的翠鳥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但擅長寫鳥,也擅長寫蝦。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5課,去看看他筆下的小蝦。(板書課題:小蝦)

  2.請同學們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前為我們出示了相關要求,我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1)朗讀課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是怎麼寫的?

  (3)把課文中細緻生動的語句抄下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想要讀好課文,得先掃除攔路虎,課前同學們預習了課文,這些詞語你都認識了嗎?

  出示:一口缸、空隙、掀開、背上、末端、一副、鉗子、搏鬥、較大、腹部

  (1)請同學們先自己練習讀一讀。

  (2)指生讀:有什麼想提醒大家的?應該注意哪個字的讀音?

  (3)齊讀

  2.把這些詞語放進課文,你還認識它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們先來看其中的第三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一讀,其他同學思考:看看第三段主要寫了什麼?

  預設一:

  生1:這是你對這一段的理解。

  生2:你在試著用自己的話來概括這段的意思,是個善於思考的孩子。

  (我們在學習《花種》一課時學習了關鍵句,這一段有嗎?)

  預設二:

  你真是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你是怎麼找的這麼快呢?(能夠學以致用,你真棒!)

  “小蝦在缸裡,十分自在。”

  4.作者是怎麼寫出小蝦的自在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把表現小蝦自在的句子用“”畫出來。

  5.“它們有的獨自盪來盪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住缸壁。”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確實很自在。同學們,你們想成為這樣的小蝦嗎?下面就讓我們也到水中自在地遊一遊吧!(出示海底圖片並配冒泡泡的聲音)不過去水裡可有個規矩,就是老師說什麼動作你就做什麼,說停你就停,不然水裡會有危險的,好嗎?)

  6.多麼悠閒,多麼自在的小蝦啊,這時要是有人用小竹枝去動你你會怎麼樣?

  (蹦、生氣、)

  你生氣時是什麼樣子?

  “腳末端那副鉗子一張一張的,鬍鬚也一翹一翹地擺動著,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樣子還挺可怕的,可我從你的語氣中沒聽出生氣了啊!你的脾氣不大。

  再找個脾氣更大的小蝦。

  預設一:你也挺溫柔,小蝦的脾氣都是這麼溫柔嗎?他們搏鬥起來會怎麼樣?

  (蹦出水面,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這麼厲害的小蝦生氣了,誰再來讀它的樣子。

  預設二:看樣子是真生氣了,聽出了你的憤怒。如果這時碰見閒遊的同伴說不定要打起來。

  7.我這隻蝦也生氣了,可我生氣的樣子和你們有點不同,你來聽一聽哪不同?

  師:腳末端那副鉗子張著,鬍鬚也翹著,連眼珠子也突著。

  8.指生答,原文是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師板書)

  除了文字不同,這兩種生氣的樣子還有什麼不同嗎?

  預設一:生能答出來,動的和靜的。(師板書:動)

  請一位同學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我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體會兩種樣子的不同。

  預設二:生答不上來。

  請一位同學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我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體會兩種樣子的不同。

  指生答(師板書:動)

  請同學們看黑板,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是寫什麼的?(板書:鉗子、鬍鬚、眼珠子)這些都是小蝦的細節。作者透過描寫觀察到的細節,用生動的語言將小蝦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就叫“細緻生動”的描寫。

  三、默讀課文重點品悟

  1.其實文章中這樣細緻生動的句子還有很多,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用“~~~”畫出認為作者描寫細緻生動的句子,讀這個句子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可以記錄在句子旁邊。

  2.小組交流

  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畫的句子,交流時用上這樣的句式

  我畫的句子是,讀這個句子我彷彿看到了。

  3.彙報交流

  (1)“夏天,積了大半缸雨水,從葡萄架的空隙下漏下的陽光,撒落在水面上,像許多大大小小的圓鏡。

  這樣的畫面美嗎?/多美的畫面啊/美美地再讀一遍。

  (2)“這些小蝦,有的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這是才長大的;有的稍帶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還積著泥,長著青苔,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蝦。”

  生:我畫的句子是,讀這個句子我彷彿看到了。

  小蝦是什麼樣子的?你也是一個細緻觀察的孩子。你喜歡這樣的小蝦嗎?來讀。

  誰還想說說你看到的小蝦?

  生:我畫的句子是,讀這個句子我彷彿看到了。

  (3)“有一天,我從缸裡捉起幾隻較大的蝦,發現它們的腹部藏著許多圓圓的卵。”

  生:我畫的句子是,讀這個句子我彷彿看到了。

  你也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

  四、總結昇華體會情感

  我們透過品味作者細緻生動的描寫看到了那一隻只可愛的小蝦,作者之所以能觀察得這麼細緻根本原因是什麼?(喜愛)

  師總結:是啊,這是由於這份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才使得作者能如此細緻生動地描寫小蝦,才能讓我們看到這樣一篇好文章。

  喜歡蝦的不止作者一個,我國還有一位老人不但喜歡蝦,而且以畫蝦聞名,他就是齊白石老人。老人一生畫蝦無數,但每幅都不同。為什麼能畫出蝦的這麼多樣子,還畫的惟妙惟肖呢?(細心觀察)

  所以,同學們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我們也會有與眾不同的發現和成就。

  五、作業佈置

  1、把課文中細緻生動的語句抄在筆記本上。

  2、觀察熟悉的小動物,並進行細緻生動地描寫。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小蝦的生活的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一話是如何寫具體的。

  3、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細緻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他們要愛護小動物。

  二、教材分析

  《小蝦》是一篇描寫小蝦生活習性的文章。透過“我”觀察小蝦吃食、打架等細節的描寫,突出了小蝦有趣、脾氣不好兩個特點,抒發了“我”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策略:

  1.抓詞抓句,理解感悟

  2.讀說結合,發展語言

  3.過程開放,體現自主

  4.利用電教,提高效率。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有一個小謎語要考考大家,看誰最聰明?駝背老公公,鬍鬚翹鬆鬆,爬到鍋臺中,全身紅彤彤。(猜一動物的名字)

  師:今天,咱們來認識一種小動物,請大家集體喊出它的名字(板書課題:小蝦)

  師:喜歡它嗎?能不能帶著喜愛的感情再讀一遍?(出示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師:這麼喜愛小蝦,你都想對小蝦有哪些瞭解?

  生:小蝦長什麼樣?

  生:它吃什麼?

  生:它生活在哪裡?

  師:看來大家對小蝦充滿了好奇,那就請大家讀課文,看看你都會有什麼樣的收穫。

  2、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邊讀邊體會,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生自由讀,師巡視並相機指導。)

  師:有的同學已經讀完兩遍了,真不簡單!我發現有些詞語比較難讀(課件出示:大缸、漏過、空隙、撒落、甚至、青苔、竹蔭、鉗子、立即、一副、搏鬥、猛烈、小卵)。先小聲讀讀,看你認識了沒有。誰來當小老師教教大家?

  3、指名讀詞語。

  4、師: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生:我明白了小蝦的樣子很多,知道了什麼是千年蝦,什麼是才長大的蝦。

  生:我明白了這些小蝦是從哪裡來的。生:我明白了小蝦很有趣。

  生:我明白了小蝦脾氣不好。生:我明白了作者很喜歡小蝦。

  師:大家真了不起!自己讀課文能明白這麼多事情,說明你很會讀課文了。

  想了解小蝦更多有意思的事嗎?

  生:想。

  師:快來讀讀,課文對小蝦的哪些描寫最能吸引你?邊讀課文邊找出來。

  (三)精讀感悟,合作交流。

  1、學生再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說,

  3、學課文一、二自然段

  師:下面請大家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畫出寫小蝦樣子的句子,並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來讀一讀你畫出的句子?生:(讀,略。)

  師:小蝦的樣子的確很可愛。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蝦是老的還是小的?

  2、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接下來請仔細讀第三自然段,看哪些句子是寫小蝦有趣的,用橫線畫出來。

  出示自學提示:1、自由默讀,畫出文中體現小蝦有趣的句子或詞語。

  2、小展示:組內交流自己畫的句子。

  3、大展示:各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要求:請在小組內互相說說你畫了哪些句子,為什麼畫這些句子。小組討論,組長負責歸納小組意見,其他同學負責補充。

  3、分組彙報。

  師:哪個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畫的句子?

  師:這次大家說得就明白多了。看老師把它們寫下來。相機強調:小蝦有趣

  4、說話練習:

  師:誰能用表示順序的詞語說一句話?

  師:誰願意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生:(回答略)

  師:小蝦是這麼有趣,誰願意用有趣的語氣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生:(讀,略。)

  師: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準確生動地寫出了小蝦吃食的樣子和吃飽以後的情況,寫出了小蝦的有趣。

  (突出重點,以學為主,將探究、發現的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優勢互補,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趨向全面,思維向縱深發展,從而感受到合作共事與分享成果的愉快。)

  師:大家邊看黑板邊想想:剛才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這一自然段的?

  師課件出示,總結學法。

  (四)暢談收穫,拓展思維。

  (五)課堂檢測:

  (六)作業超市:

  畫一畫:畫幾隻小蝦。

  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抄一抄:摘抄文中你喜歡的詞句。

  寫一寫:寫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

  查一查:我國境內有哪些珍稀動物?

  (七)板書設計: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的認讀、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透過學習寫作方法能夠把文章寫的語句通順。

  3、透過學習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

  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1、注重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教學中能加強朗讀指導,以讀促悟,以悟促情。

  3、閱讀教學中,重視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4、在教學中注重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睜大你的眼睛看看陳老師給你帶來了什麼?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於小蝦的文章。齊讀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初步感受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認識生字。

  1、請大家輕輕的開啟書第38頁,用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根據拼音讀準字音,用筆劃出拿不準的生字,帶生詞的語句多讀幾遍。

  2、小小檢察員你們在哪裡?拿出你們的生詞卡片幫助陳老師檢查一下你們組同學讀生字的情況。

  3、同學們回家預習作業完成得真不錯,現在能接受老師的檢查嗎?詞語就站起來大聲的讀出來。

  詞語:大缸、漏過、空隙、甚至、青苔、鉗子、撒落、一副、搏鬥、猛烈、小卵

  4、默讀課文、談感受

  生字的障礙已經被我們大家解決了,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可愛的小蝦。請大家默讀課文,遍讀、遍想、遍劃出你對小蝦的瞭解,談談作者對他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你呢?

  (此問題屬於個人瞭解,且在上課不久,會很緊張拿不準,所以在這裡老師要注意鼓勵支援學生大膽表達,教師鼓勵:不要緊啊,只要是透過讀書讀到的,哪怕是一點那也是很棒的!)

  隨機板書:樣子、有趣、脾氣不好

  師:自己讀課文能瞭解這麼多關於小蝦的特點說明你們很會讀書。

  (二)品讀課文,交流感受

  1、如果你是小作者你會喜歡小蝦的那些方面?為什麼?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特點到課文中細細的默讀畫出你重點的詞語和語句並且說明理由。

  2、劃完的同學和你同位來交流一下你劃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3、集體交流

  (教師提出交流前要求:別人交流的時候你都應該仔細的聽!如果你畫的部分和這位同學一樣,那麼你可以隨時起來補充你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剛才沒有畫的這一部分,也歡迎你來隨時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你的感受。)

  教師根據學生找的句子的不同順序進行不同的指導學生談感受,指導朗讀。

  A、學生說到第二自然段,採取指名朗讀,教師引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現小蝦樣子的可愛。

  B、學習第三自然段,抓住小蝦吃食物的時候動作的有趣再進行交流。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總是先用鉗子輕輕碰一下食物,然後迅速後退,接著再碰一下,又後退,直到覺得沒有危險了,才用兩個鉗子捧著食物吃起來”

  (1)先讓學生談出自己喜歡這一段的原因,體會小蝦吃食物時候的輕巧和小心翼翼。小蝦吃東西的時候有這麼多的動作確實很有趣,那誰願意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小蝦的有趣。隨即採訪學生的朗讀方式,總結想象朗讀。

  (2)在描寫小蝦吃食物的這段話中有許多表示順序的詞語,你找到了嗎?

  (3)除了小蝦吃東西有趣之外你認為還有是們時候有趣?

  C、學習第四自然段表現小蝦的脾氣不好。教會它們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朗讀,採用比讀的方式教學。

  D、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髮現前後呼應,體會小作者對小蝦的喜愛、生活上的關愛。

  4、在小作者的悉心照顧下,小蝦一天天的長大“我”捉出幾隻大的蝦發現……不久……生的生命誕生了!

  (三)學寫生字

  學了這篇課文,老師也深深的喜歡上了作者筆下這隻小蝦,我們一起來把他的優美語句積累下來好嗎?那要積累語句就必須會寫生字,現在老師就滿足你們的願望教你們學寫生字。仔細觀察“隙、撒、甚、卵”這四個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寫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1、教師範寫

  2、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相信有趣、壞脾氣的小蝦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課文的寫作方法,並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寫作中去,大家說好嗎?

  二、回顧課文,學習方法

  1 請同學們開啟書,快速瀏覽三、四自然段,思考這兩段是圍繞哪句話、怎樣把文章寫具體的?

  生:第三自然段是圍繞“小蝦真有趣”來寫的。

  生:第四自然段是圍繞“小蝦脾氣不好”來寫的。

  2 大家找得好,我們找出的這兩句話叫中心句,那作者又是怎樣圍繞中心句把文章寫具體的呢?

  生:抓住了小蝦吃食的動作、生氣時的動作,還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3 你們不僅讀書認真,而且還善於傾聽,互相合作,作者正是運用了圍繞著中心句,抓住小蝦的動作,按照一定的順序這種方法才把這群小蝦刻畫的栩栩如生的。

  三、開卷有益,鞏固方法。

  閱讀《荷蘭豬》

  1 接下來,我們再去讀一篇小短文,認識一種小動物,找找這篇文章二三段的中心句,並和同位討論一下這篇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

  生:找出中心句,畫出描寫荷蘭豬的動作的詞和表示順序的詞。

  2 集體交流。

  3 老師小節:其實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方法,同學們的習作中也經常運用到這種方法,大家看,這是一個同學對我班窗臺上養的一種小動物的描述,請你對他的描寫做一評價。出示文字:泥鰍的性格真古怪。它有時很老實,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動不動,可是要是你用細棒碰它一下,它就會在缸中快速地游來游去,顯得很生氣。

  生:能圍繞中心句去寫,但描寫不夠具體。

  師:老師同意大家的意見,後來這位同學修改了自己的文章,出示:泥鰍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有時的確很乖,它會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動不動,任憑我們在教室裡大聲朗讀,放聲歌唱。可是要是你用細棒輕輕的碰它一下,它就會暴躁的扭動身子在缸中快速地游來游去,頓時,水花四濺,連嘴邊的鬍鬚也一翹一翹的。

  師:透過兩段文字的對比,請你談談運用這種方法的好處,進一步鞏固所學方法。

  四、妙筆生花,運用方法

  1、師:你想把這種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嗎?你想寫些什麼?

  集體交流,並告訴學生運用這種方法不光可以寫小動物。

  提醒學生先為你寫的內容確定一句中心句,並要把文章寫具體。

  2、學生進行片段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五、交流評價。

  六、總結所學。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設計思路: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形式多樣的讀中感受小蝦的有趣和可愛,體會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在讀的基礎上感悟作者的寫法,以片段的形式寫一寫自己身邊熟悉的小動物。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蝦的可愛,以及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2、感悟作者“圍繞中心寫具體、表達有序寫清楚、用詞準確寫形象”的寫法。讀寫結合,以片段的形式寫一寫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受小蝦的“可愛”,體會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圍繞中心寫具體、表達有序寫清楚、用詞準確寫形象”的寫法,寫一寫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教學準備:

  認真觀察自己熟悉的小動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題目叫《小蝦》(板書課題)。透過學習,你都明白了些什麼呢?

  (生自由彙報,抓有趣、可愛。)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蝦,看看小蝦到底有趣在哪裡?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請認真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寫出了小蝦的有趣?把有關的語句勾劃出來,並認真地體會體會。

  2、生彙報。相機出示句子:“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總是先用鉗子輕輕碰一下食物,然後迅速後退,接著再碰一下,又後退,直到覺得沒有危險了,才用兩個鉗子捧著食物吃起來。”

  (1)你從哪兒讀出了小蝦的有趣和可愛呢?說一說,再指導讀。

  (2)抓“非常小心”和“輕輕碰一下、迅速後退、再碰一下、又後退、捧著”體會小蝦的反覆試探,機敏和警覺;

  (3) 抓“總是”體會小蝦一貫的警覺和非常小心;

  3、小蝦吃東西是有這麼多動作,小作者又是怎樣按照順序寫出來的呢?

  4、那吃飽了的小蝦,他們又在幹什麼?(指名讀)

  它們可真自在,有的(生接),有的(生接),有的(生接),還有的(生想想接……)

  小結:小蝦你們吃東西的時候小心翼翼,吃飽後又這樣悠閒自得,真有趣啊!

  5、這段都是圍繞哪句話在寫呢?這個句子叫做(中心句)。你看,作者圍繞這句話,從小蝦吃食小心、吃完後自在兩個方面突出了小蝦的有趣,這樣寫叫:板書:圍繞中心寫具體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段圍繞哪句話在寫呢?生氣的小蝦又是什麼樣子的呢?請你找出有關的句子,認真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2、彙報。出示句子:“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它立即向別的安靜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不停地舞動著前面那雙細長的腳,腳末端那副鉗子一張一張的,鬍鬚一翹一翹的,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全班齊讀。透過讀,你彷彿看到了小蝦是什麼樣子的呢?

  (2)抓“蹦”。置換對比讀,(遊、走、跳)體會小蝦生氣時的可愛;

  (3)抓“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讓學生帶著表情讀,體會小蝦生氣時的栩栩如生的神態。並有感情地朗讀。

  評價:你的朗讀讓我看到了小蝦生氣時吹鬍子瞪眼的可愛模樣!

  (4)平時老師生氣時,你有什麼感覺?(害怕、不喜歡)

  那為什麼小蝦生氣時你卻覺得有趣?(生談理由)

  (5)你看,在作者的筆下,小蝦彷彿活靈活現地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是因為作者不僅觀察細緻,而且用詞恰當,所以讓我們感覺小蝦生氣時也有趣、可愛。板書:用詞準確更形象

  三、拓展練筆:

  1、平日裡我們司空見慣的小蝦,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了,這是因為作者喜愛小蝦,和小蝦成了好朋友,對它們進行過認真細緻的觀察,還因為作者運用了一些寫的方法(齊讀板書)。

  2、同學們,生活中我們也見過不少可愛的小動物,你也來當一回小作家,像作者一樣把它們寫出來好嗎?用“ 真 ”開頭寫一個片段,寫出動物的特點,表達出你對它的喜愛。

  3、交流展示(根據時間進行修改)。

  4、小結,點題,下課。(圍繞單元主題“可愛的小生靈”展開。)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認識本課生字、詞語,體會作者對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

  2.能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細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

  【教學難點】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段話,在全班交流。

  2.畫蝦——說蝦——論蝦——愛蝦。

  【教學準備】

  準備有關蝦的資料,學生熟讀課文,處學業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初步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一、匯入新課:

  我瞭解到同學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歡的的小動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呢?(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動物——小蝦,你們想了解小蝦嗎?那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中是如何介紹這位新朋友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生字、詞。(老師在文中選詞,學生讀……)

  3.你從文中讀懂了什麼?(學生回答:……)

  4.你覺得小蝦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蝦很——(有趣)(脾氣不好)?

  三、指導朗讀:有的稍帶點灰黑色,…… 根據學生回答的順序來學習:

  小蝦真有趣:從哪感受到小蝦真有趣的?(吃東西時的動作、吃飽了時候的神態、動作……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小蝦脾氣不好:從哪感受到小蝦脾不好的?(生氣時、搏鬥時的動作、神態……)

  四、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1.小蝦仁是什麼樣子的?

  才長大的小蝦:通體透明

  千年蝦:灰黑、長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五、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寫具體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氣不好,打架兇猛

  3.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一段話,把話力求寫具體。

  六、作業:

  要求學生畫蝦。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進一步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學習如何把小動物寫具體。

  一、你覺得小蝦有趣嗎?那麼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蝦寫得這樣有趣呢?

  第一部分:1—2寫“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我”捉到了一些小蝦養在裡面。

  第二部分:3—4寫作者對小蝦的細心照顧,它很有趣,但脾氣不好。

  第三部分:5—6作者發現小蝦一天天的變了,體現了作者對小蝦仁的喜愛之情。

  二、作業:

  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我所執教的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材第六冊第三單元可愛的小生靈主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小蝦》,這篇課文是一篇寫小蝦生活習性的說明文。透過我觀察小蝦的樣子、生活習性等細節的描寫,突出了小蝦有趣、脾氣不好兩個特點,抒發了我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課文比較淺顯易懂,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為目標,透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體會小蝦的特點,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7個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的認讀、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透過學習寫作方法能夠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3、透過學習瞭解小蝦的樣子、生活習性,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

  三、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細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

  四、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的寫作結構、寫作方法,並靈活運用。

  五、課時:

  兩課時

  六、教具:

  多媒體課件

  第二課時

  一、導語引入:

  1、大千世界中,有很多可愛的小生靈,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繼續走近小蝦,(齊讀課題)深切認識小蝦的特色,領會作者的情感。

  2、翻開書23頁,根據劉老師的問題讀第一自然段。(引讀第一段)

  院子裡的葡萄架下的一口缸怎麼樣?陽光呢?我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3、過渡語:是的,院子裡的一口缸積了大半缸雨水,讓作者萌發了養蝦的興趣。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小蝦的樣子

  1、於是,和鄰居阿成哥去溪邊捉蝦,他們捉到的蝦是什麼樣子的呢?

  (1)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線畫出描寫小蝦樣子的句子。

  (2)學生彙報朗讀自己畫的句子。你覺得這些小蝦怎麼樣?(板書:可愛)

  (3)出示小蝦的圖片學生欣賞,在描寫小蝦樣子時,作者還充分發揮了想象,進行了比喻,你找到相關的句子了嗎?(再讀句子)

  (4)所以我們在寫作中應注意發揮想象,恰當比喻,使文章更生動。(板書:發揮想象恰當比喻)

  (二)學習小蝦有趣的特點

  (1)小蝦的樣子那麼可愛,那它吃東西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句子:

  他們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總是先用鉗子輕輕碰一下食物,然後迅速後退,接著再碰一下,又後退,直到覺得沒有危險了,才用兩個鉗子捧著食物吃起來。

  (2)學生朗讀。劉老師也寫了一段,誰來幫我讀一讀,出示句子,對比朗讀。你認為哪句好?說說你的理由。

  你覺得小蝦吃食怎麼樣?(板書:吃食小心)

  (3)找出體現小蝦吃東西小心這一特點的動作詞,讓學生帶著動作來讀這個句子。(板書:抓動作描寫)

  (4)作者在寫這些動作的時候,還注意了什麼才把這些動作寫的這樣準確、清楚的呢?找出這些順序詞。

  (5)我們寫作的時候,如果是一連串的動作也要用到順序詞,這樣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做到言之有序。(板書:言之有序)

  (3)讓我們一起美美的讀一讀,邊讀邊想:小蝦吃食小心和吃後自在都體現了小蝦的什麼特點,從這一段找到句子,用橫線畫出來。這種能概括全段的句子,稱為中心句,這種寫作手法就叫先概括後具體,寫作結構是先總後分,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就經常要用到。

  (4)小蝦這樣有趣。,作者喜歡嗎?同學們喜歡嗎?用喜歡的語氣朗讀這段話。小結寫作方法:本段以中心句開頭進行概括,後面具體寫小蝦吃食小心和吃飽自在,在具體寫時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寫作層次清楚

  過渡:小蝦是那麼可愛,又那麼有趣,那它還有什麼特點呢?

  (三)學習小蝦脾氣不好的特點。

  (1)出示自學建議:

  ①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該段一共有幾句話?用序號標註。

  ②這一段又是圍繞哪句話再寫?用橫線勾畫來。

  ③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這一特點的?用波浪線劃出來。

  ④把你自學後的情況與同桌一起交流交流。

  (2)學生彙報學習情況。

  <一>生讀,彙報。有幾句話?圍繞哪句話再寫?

  <二>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小蝦脾氣不好的?抓“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等詞領會:(做動作組詞,口頭填空)

  <三>誦讀領會:你覺得這是一群這樣的小蝦?(板書:受打擾生氣搏鬥猛烈)<四>小蝦的搏鬥到底有多猛烈,你能想象一下他們的動作和語言來說一說嗎?

  (發揮想象,說一說)

  (3)一般情況下,我們說誰脾氣不好是他的缺點,那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小結語:在作者眼裡,小蝦脾氣不好卻讓人感覺是那麼的有趣,作者看他們打架,自己肯定躲在旁邊偷著樂呢,這說明作者對小蝦充滿了?(板書:喜歡)請同學

  們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話。

  (四)學習5-5段:

  (1)請同學迅速瀏覽課文5-6段,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

  (2)作者不僅為小蝦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還不怕麻煩地從小溪拿回一些石塊和金魚草,讓小蝦更有家的感覺,由此可見,作者是多麼地喜愛小蝦啊!在作者的精心照顧下,小蝦很快繁殖了後代,缸裡活潑可愛的小蝦越來越多,帶給作者的快樂也將會更多!

  三、總結拓展:

  1、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了些什麼收穫?(圍繞文章內容、寫作建議兩方面來談)

  2、感情提升: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向這樣的可愛的小生靈,如果我們都像小作者愛護小蝦一樣愛護我們身邊的小動物,那麼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這些可愛的小生靈也會給咱們的生存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走進他們的天下,專心去察看,去體驗,你一定會獲得更多的歡喜。課下把你最喜歡的小動物寫一寫,和同學們來分享你的快樂。

  四、課後作業:

  1、在生活中認真觀察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瞭解它的樣子及其生活習性。

  2、練習用你的筆把你觀察到的內容寫下來,用上本節課學到的寫作方法。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的情感。

  2、能大膽地用動作、語言進行表現。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6號、故事磁帶

  2、彩虹圖片

  3、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好嗎?

  你們仔細聽,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師:小朋友,說得很對,是彩虹,

  1、 出示彩虹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彩虹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呀、形狀呀等很多方面。)

  2、 從已有生活經驗中瞭解彩虹的七彩與拱形的特點。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彩虹的特點,像拱橋、有七種顏色等,你們想一想,我們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像彩虹?

  3、組織討論:你覺得那些東西像彩虹?

  二、聽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說了很多東西像彩虹,有香蕉、蝦等,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中就有一位像彩虹一樣的蝦公公,你們來聽一聽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故事中還有誰?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幼兒傾聽,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故事裡有誰呀,發生了什麼事情?(引導幼兒梳理故事)

  師:小朋友你對故事有了初步的瞭解,我們的故事還沒有名字,故事該叫什麼呢?請小朋友認真想一想,我們給故事起名字,讓幼兒自由猜測。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想了很多故事的名字,我覺得都非常的好,在你們的心裡可以把你想的名字當作故事的名字。接下來,我們就再來聽聽什麼什麼什麼故事,聽聽故事中還有哪些精彩的內容。

  2、再次傾聽故事(重點引導幼兒從情感方面理解故事)

  師:小朋友,故事聽完了,你們說一說:

  (1) 蝦公公躺在小青魚的背上,看到了什麼?它是怎麼說的?

  小青魚又是怎麼回答的?

  師:小朋友,蝦公公為什麼把彩虹當成了七彩蝦呢?和你身邊的小朋友一起來說一說。

  (2) 組織幼兒討論:為什麼蝦公公會把彩虹當成七彩蝦呢?

  師:蝦公公整天呆在河底,朋友多不多?他感覺怎樣?

  幼:很孤獨

  師:如果你整天呆在家裡,不上幼兒園,你的朋友多不多?你也會像蝦公公一樣很孤獨。所以小朋友要堅持到幼兒園和小朋友玩。

  師:小青魚看到蝦公公傷心的樣子,心裡怎麼樣?它又是怎麼做的呢?

  師:如果小青魚的身體直直的,像不像七彩蝦?

  小青魚說話是怎樣的,為什麼是這樣?

  三、討論

  1、組織討論:你認為小青魚這樣做好嗎?好在哪裡?

  2、你在生活中是怎樣對待老人的?

  師:小朋友說得很好,老人年齡大了,行動不方便,許多事情不能自己來做,小朋友你們可以幫助它們,把你見的新鮮的事情告訴他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帶老人出來玩,尊敬他們。

  四、聽故事,幼兒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

  師:接下來,我們來表演故事。

  五、活動延伸:到社群關愛老人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學會寫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詞語。

  2.抓住重點語句中關鍵詞語的含義,理解感受藝術的魅力。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蝦趣”寫具體的,感受作者對蝦的喜愛之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段落。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欣賞齊白石的《蝦趣圖》,談感悟。

  2.充分朗讀、討論,在自讀自悟中感受“蝦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

  感悟繪畫藝術的魅力,感受作者對蝦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感悟齊白石的《蝦趣圖》的魅力,感受作者的情懷。

  2.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蝦趣”寫具體。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的情懷,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陶冶自身的情趣。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導語。

  2.出示齊白石的《蝦趣圖》。學生觀賞,交流。

  3.作家秦牧又體會到齊白石畫蝦的什麼妙處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題,感知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記詞語,讀通課文。

  2.想想課題“蝦趣”的含義,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3.交流、明確

  (1)讀準字音,寫正確的字形。

  (2)理解詞語。

  (3)“蝦趣”的含義。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學生讀課文,理清層次。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清層次。

  3.再讀課文,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課堂小結

  20.蝦 趣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複習匯入,回顧內容

  二、讀書品悟,體會蝦趣

  1.自讀第1、2自然段,將作者對齊白石蝦畫的感悟的詞劃出來,並理解。

  2.指名讀第1、2自然段。

  3.交流、明確:

  (1)齊白石畫蝦的妙處:惟妙惟肖。

  (2)更引起“我”養蝦、觀察蝦的興趣,這是“蝦趣”之一。

  4.學習課文第3~5自然段。

  5.學習第6自然段。

  (1)自讀自悟:作者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作者又有哪些瞭解呢?

  (2)交流、彙報。

  (3)朗讀體會。

  6.學習第7自然段。

  (1)這一段的內容及結構特點。

  (2)交流明確:“蝦趣”的深刻內涵。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堂小結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內容:

  二、課時目標:

  1、感知畫家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

  2、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

  三、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感受凡·高的高尚情懷。

  四、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探究交流。

  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畫的家偉大與平凡,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陶冶學生情操。

  六、教法:

  引導、點撥法

  七、學法:

  朗讀、感悟、探究、交流

  八、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的課件

  九、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簡介凡·高

  1、同學們,喜歡畫畫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畫,請大家欣賞。

  2、小小拍賣會:出示《紅蝦》圖,拍賣,激發對《紅蝦》圖的興趣。

  3、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

  二、品讀課文

  (一)感悟凡·高生活的貧困無助

  1、凡·高的一幅畫就拍賣了數千法郎,你認為凡·高應該過著怎樣的生活。(生自由說)

  2、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凡·高生活現狀的段落,用波浪線標出來,一邊讀一邊想,凡·高過著怎樣的生活。

  3、自由說你是從哪一段知道凡·高生活的貧困無助的。

  4、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描寫凡·高生活現狀的段落,體會凡·高當時的困境。

  5、指導讀凡·高的信,自由說你對他有一種怎樣的心情,激發學生的同情。

  6、抓住“勉強”一詞,想象當時的情景,體會這五個法郎來之不易。

  7、出示“他緊緊地攥著這五個法郎,趕忙離開了小畫鋪”,比較句子,感情朗讀,進一步感受這五個法郎對凡·高的重要性。

  (二)品讀6-8自然段,感受凡·高的高尚品格。

  1、假如你是當時的凡·高,你會用這五個法郎做些什麼呢?(生自由說)

  2、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凡·高用這五個法郎做了什麼呢?哪些句子使你最受感動,為什麼?

  3、生自由說。抓住重點語句體會凡·高的高尚偉大。

  A、出示“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全部送給了……的小女孩”,指導體會,並感情朗讀。

  B、聯絡全文說說畫家“完全忘記了”一些什麼?

  4、感情朗讀“他覺得自己所給予……風雪之中”

  5、你覺得凡·高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人物的品質。

  (三)品讀9-12自然段,再次感受凡·高的作品的珍貴和人格的高尚偉大。

  1、師配樂深情朗讀:四年後,凡·高—這位嚐盡了世間炎涼和人生孤獨貧困的藝術家……卻成了我們整個世界仰之彌高的珍品。

  2、出示:這幅小小的靜物畫上,幾隻紅蝦顯得分外誘人。

  作者為什麼說幾隻紅蝦顯得分外誘人?

  A、引導學生從畫面觀察紅蝦。

  B、聯絡課文內容探究,作者僅僅是說幾隻紅蝦顯得分外誘人嗎?

  (四)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1、寫一寫你最想對凡·高說的話。

  2、聯絡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進一步感悟凡·高精神的偉大。

  三、作業佈置

  查資料,閱讀有關凡·高生平的故事,看看他還有哪些作品值得我們欣賞。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知識與技能:

  1、學習課文,認識本課生字、詞語,體會作者對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

  2、能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欣賞齊白石的《蝦趣圖》談感悟。

  2、充分朗讀、討論,在自讀自悟中,感受“蝦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繪畫藝術之魅力,感受作者對蝦的喜愛之情,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從而陶冶自己的情趣。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細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蝦趣”寫具體的。

  突破方法

  欣賞齊白石的畫與充分朗讀課文相結合談感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的情懷,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從而陶冶自己的情趣。

  突破方法:

  充分閱讀,談感悟。

  教法與學法:

  師:引導、點撥法

  生:朗讀、感悟、交流討論。

  教學準備:

  準備有關蝦的資料,齊白石的《蝦趣圖》。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回顧內容

  1、聽寫生字詞。

  2、你覺得小蝦有趣嗎?那麼作者是如何來寫蝦趣?

  3、過渡: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入的瞭解蝦的特點,感受蝦的可愛,感悟作者的情懷,感悟蝦趣。

  二、讀書品悟,體會蝦趣。

  1、朗讀第1、2自然段,將作者對齊白石蝦畫的感悟的一個詞畫出來,並理解。

  2、指導讀

  3、交流明確:

  (1) 齊白石畫蝦的妙處:惟妙惟肖。

  (2) 更引起“我”養蝦,觀察蝦的興趣。這是蝦趣之一。

  4、學習第3、4、5自然段。

  (1) 自瀆自悟,體會特點。

  (2) 交流彙報和收穫。

  (3) 集體交流、資源共享。

  5、學習第6自然段

  (1) 自讀自悟 ,出示自讀提示。

  作者圍繞哪句話來寫?

  作者又有哪些瞭解?

  (2) 小組彙報,交流收穫。

  (3) 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對大師的畫也就理解得更深了些。

  抓住句子“既有……也有……”“有……也有……更有……”抓住“出神入化”體會蝦畫趣味。

  (4) 朗讀體會

  6、學習第7自然段

  (1) 自讀自悟,這一段的內容及結構特點。

  (2) 交流明確: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中,我們有什麼收穫呢?總結一下吧!

  《小蝦》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積累新詞。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感知畫家的平凡與偉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展示凡·高的畫作,學生談感受。(課件)

  2.簡介凡·高。 (課件)

  3.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紅蝦》,進一步瞭解這位荷南畫家凡·高。

  揭題 18 紅蝦

  4.看了課題想想課文會寫哪些內容? 帶著問題走進課文

  二、初步閱讀,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圈出生字,藉助拼音及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課件)

  3.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聯絡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解決,著重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恩寵 慚愧 素不相識 毫不猶豫

  三、彙報交流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2.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件)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並給課文分段。

  提示:注意課文中的時間、地點與事情。 學生分段,說明分段的依據。 (全文可分為3段)

  五、佈置作業。

  1.書寫本文生字2遍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作業佈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畫家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

  2.理解插敘的作用。

  3.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理解插敘的作用,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指名讀生字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凡·高的人格魅力。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凡·高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學生自學,圈圈畫畫,做好概括。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小結:(1)凡·高生前孤獨貧困。

  (2)他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3)他是一個關愛他人的人。 抓住重點句子,重點詞句體會。(課件)

  三、再讀課文,感受凡·高的人性美。

  1.自讀課文,把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寫下旁批,說說為什麼受感動。

  2.全班交流感受。

  四、討論明確。

  1.課文第一、五自然段聯絡緊密,作者為什麼要在中間插入三給自然段?說說你的看法。

  插敘交代凡·高的貧困,與後文把僅有的五個法郎送給小女孩形成對比,更突出凡·高的可貴品質。 (課件)

  2.課文為什麼以《紅蝦》為題?你是怎樣理解末尾句中的“誘人”一詞的?

  五、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凡·高的高尚情懷。 學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練習感情朗讀,然後全班展示,大家評一評議一議。

  六、課堂小結。

  嚐盡了世態炎涼和人生孤獨貧困的藝術家凡·高卻具有高尚的情懷,值得我們崇敬,更引發了我們的深思。你想到了些什麼? 學生廣泛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