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通用19篇)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通用1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領會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瞭解我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2、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和積累語言的習慣。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分析

  1、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常識性的講讀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法,從海面、海底、海灘和海島等幾方面介紹了西沙群島,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進一步激起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2、重點

  學習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透過理解詞句,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三、教學物件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特點,視野不夠開闊,經驗不夠豐富,對西沙群島的有關知識知道得不是很多,對一些陌生的海洋生物缺乏感性認識。但是,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並且求知慾極強,他們對《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聲像並茂、視聽結合,能以直觀的影象、豔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激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想象,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根據學生實際,針對學生特點,本課教學首先立足本學科特點,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並養成積累語言的好習慣。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透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利用動畫課件,衝破時空限制,創設恰當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保持旺盛的學習動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再此,以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為目的,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演示法、設境釀情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相結合,師生平等互動,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五、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一)匯入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去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遊覽一番。

  [課件演示]

  西沙群島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師旁白:在距離海南島東南330公里的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於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嚮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它是我國南面的一扇大門,是海防前哨,處於太平洋的交通咽喉。

  (以談話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引起學生對西沙群島瞭解的興趣,直接感觀,簡明扼要。)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件出示]

  讀文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指名學生回答。

  (此設計旨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整體感知本課所學內容。)

  2、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

  你讀懂了什麼?

  第二自然段:

  [課件播放海面景色]

  (1)學生把從圖上看到的,和同桌用最美的語言說一說。

  (2)回到課文,指名讀。

  (3)勾畫靚詞佳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4)思考並回答:西沙群島一帶海水為什麼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五光十色”的意思是什麼?

  (這一環節學生透過媒體提供的形象,能更好地理解內容和重點詞句;教師則引導他們學會一種學習方法,為後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第三、四自然段:

  齊讀。

  教師出示閱讀提綱(這兩段描寫了海底的哪些生物?這些

  生物各有什麼特點?你能畫出表現魚多的詞語和句子嗎?),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3)每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彙報,同時完成教師設定的練習。

  第五、六自然段:

  (1)學生用“讀—畫—議—說”的方法,展開自由學習。教師巡迴指導,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

  (2)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和收穫,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對彙報不完整和有疑問的學生,教師將鼓勵其他同學補充或再次以直觀的圖象引導他本人理解。

  分男女生朗讀。

  第七自然段:

  全班讀。指導朗讀,讀出對祖國祝願的語氣。

  為什麼把西沙群島比作祖國的南大門?

  教師小結。

  (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並不急於丟擲答案,只注重對學生引導、啟發、點撥。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3、配樂朗讀,昇華感情

  多媒體播放抒情音樂,學生齊讀課文。

  (這個環節,讓學生完整地讀,再次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三)拓展

  喜歡畫畫的同學,把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美麗的景象選你最喜歡的來畫。

  喜歡動筆的同學,請你們把今天旅遊的收穫寫一寫。

  喜歡唱歌的同學,試試把今天我們看到的景象唱一唱。

  喜歡看書的同學,上網或者看書找找看看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

  愛說話的同學,不妨做一做小導遊,讓更多的遊客瞭解西沙群島,喜歡西沙群島。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對所學內容的一種拓展延伸,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海面

  珊瑚(各種各樣)海參(懶洋洋)大龍蝦(威武)海底

  魚:成群結隊

  貝殼海龜海灘

  鳥、鳥蛋、鳥糞:多海島

  七、教學後記

  這是一次藉助計算機媒體來完成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適時適當地運用了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習主體的熱情,使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在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採用自讀自悟、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應有的發展。此外教師採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美,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2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九年義務教材中的寫景名篇,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在學生運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習聯絡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理解詞語的能力,學會“抓重點詞句串聯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能用“富饒”和“寶貴”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標

  1、透過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內容的初步能力。

  2、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大膽質疑和語言表達能的訓練。

  情感目標

  透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查詢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小組合作學習,透過、聯絡上下文和利用資料等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第1、2自然段。

  教學重點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讀熟,初步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樣”在句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說說歌中唱的是什麼地方?

  (配錄影,教師解說“看,多麼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麼地方?”教師試圖透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衝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彷彿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透過畫面的資訊找到答案時,螢幕中出現了最後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黃色字型的文字資料,實際就是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脫口說出“這裡是西沙群島”,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追問“你怎麼知道的?讀一讀。?”那麼,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匯入中就自然地展開了。)

  2、學生藉助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並板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小組合作學習,提自學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用、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這裡給足時間,讓每個學生在組內都有發言的機會,爭取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的字詞問題解決。)

  3、教師檢查,小組彙報。

  (1)以字帶詞,理解字義。

  檢查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如“富饒”一詞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教師先出示“饒”,讓學生讀讀,再出示“富饒”,問:“在課文裡是什麼意思?”學生可以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綻開”、“蠕動”、“懶洋洋”等詞可以讓學生透過肢體語言表演;“珊瑚”、“海參”、等詞可以透過展示資料圖片,觀察圖片後理解等多種形式掌握。

  (2)以詞帶句,加強朗讀。

  五光十色

  1、問:“五光十色”什麼樣兒?課文裡是怎麼寫的?(播放課件,展示不同顏色的海水的畫面,教師解釋“多麼美的海水呀!有深藍的、淡青的、淡綠的、杏黃的,多像一個變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這麼美,我們怎麼讀?

  2、再讀,思考: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麼會是五光十色的?

  (透過“五光十色”一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兩句話內容。)

  各式各樣

  1、問:想想什麼意思?(不要求學生急於說出答案,給半分鐘時間思考,用讀的方式表達。)

  2、問:怎麼讀?

  3、學生讀詞後,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再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

  1、同桌互讀,做到正確、流利,後在小組內檢查。

  2、思考:你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是什麼?(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概括,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佈置作業

  1、選擇最快的方法記憶生字,查詢有關的字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用聯絡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富饒、有趣、堆積、肥料、事業、必將、海防前哨、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等詞語,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4、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背誦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透過理解詞語,瞭解西沙群島的富饒、美麗。

  2、認識並初步運用讀段方法,抓住重點句的意思,進行讀段的訓練。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及投影片。

  2、其他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學生朗讀一、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島在什麼地方?

  2、教師引讀:“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斜線表示停頓,斜線多表示停頓時間長)隨即插問: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要求學生接讀:“有……的,有………,交錯著。”

  3、提問:西沙群島一帶海水為什麼這樣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呢:問後引讀:“是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所以——要求學生接讀“海水有深有淺”;教師再引讀,因為“海水有深有淺”,所以——要求學生接讀“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讀並思考:這個自然段寫了大海的什麼地方?介紹了哪些物產?根據學生回答,形成如下板書:珊瑚——像……像……海底海參——懶洋洋地大龍蝦——全身披甲

  (2)結合圖片或投影片認識三種海產。看圖,觀察,啟發學生抓住“綻開”、“蠕動”、“威武”等詞語,體會珊瑚的美麗、多種多樣;海參懶洋洋;大龍蝦威武的特點。

  (3)課文在寫海參和大龍蝦時,用了一些本來形容人的詞語,能不能找出?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4)總結段意:這一自然段寫了大海的什麼地方?那裡有些什麼物產?

  (5)、小結本段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總結):先了解寫了哪個地方,在看具體寫了什麼,再透過閱讀理解這些事物的特點。

  2、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指讀:請你用一兩個詞形容一下海水中的魚有什麼特點?(多、姿態各異)

  (2)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魚的數量多?哪些詞可以看出魚的種類多?(引導學生抓住“成群接隊”、四個“有的”,“各種各樣”、“多得數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來體會。

  (3)學生再讀第二句,填表,體味魚的特點:魚表示身體部位的詞語表示動作的詞語與動作有關的詞語有的全身佈滿彩色的條紋

  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

  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

  有的身上長滿刺兒

  4、總結: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內容?

  3、朗讀訓練,學生自學第五自然段,瞭解課文是怎樣寫海灘上的貝殼和海龜的。

  (1)自學提綱:A、以“寫貝殼”和“寫海龜”為依據把第5自然段分為兩層,並朗讀。B、哪些詞寫出了貝殼的特點,哪些詞寫出了海龜的特點,你對哪些詞感興趣,請你劃出來?

  (2)學生分層朗讀。

  (3)交流畫出的詞語,教師板書:貝殼:揀不完、顏色不一、千奇百怪海龜:有趣、龐大

  4、西沙群島不僅是魚的樂園,是貝殼、海龜的家,他還是鳥的天下,默讀課文第6自然段,劃出這一段的中心句,看一看其餘4句話圍繞中心句分別講了什麼?

  (1)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2)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理解四句話之間的聯絡。“鳥的天下樹多鳥多鳥蛋多鳥糞多”

  (3)指導感情朗讀。

  5、學習了2~6自然段,請你談一談西沙群島給你的印象。三、感情朗讀最後一節,學生質疑。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認識本課中的生字,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生字的掌握與西沙群島的富饒的感受

  教學難點:西沙群島的富饒體現在什麼地方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出示中國地圖,引出西沙群島的位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情,注意其中生字的讀音

  2、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生字,告訴他們學習的方法

  3、幻燈片出示生字,檢查他們對生字的掌握

  三、齊讀第一自然段,瞭解西沙群島的位置

  四、自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

  說說自己在頭腦中看到了怎能樣的畫面

  幻燈片出示畫面,邊看邊根據課文內容講述

  再讀第二自然段,把自己想象到的畫面告訴同桌

  五、自讀第三自然段,幻燈片出示要求

  1、指名回答問題,全班訂正

  2、結合幻燈片,將每一種景物出現,描述它的特點

  3、邊引導學生觀看,邊講述每一種景物,讓學生形成生動的畫面

  4、讓學生讀這一自然段,一人讀,一人想象其中的畫面

  六、學習5、6自然段

  1、幻燈片出示表格,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這兩個自然段,將表格補充完整

  2、集體訂正

  3、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激起建設祖國的情感

  七、小結、作業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瞭解西沙群島的概況。

  2、會讀“饒、嶼、崖、威、武、卵、漁、棲、糞、輩”12個生字,會寫“藍、懶、披、劃、威、武”6個字,理解“懶洋洋、威武”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瞭解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各種物產,並能用自己的話簡述。

  4、初步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瞭解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悟“總分總”結構的段落,體會如何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

  師生交流:同學們,今年的“十一”長假,爸爸媽媽帶你們遊玩了哪些地方?

  1、生自由說

  2、師: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去遊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打出圖片)西沙群島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的海防前哨。那兒是個很富饒的地方,(板書:富饒的)學習生字“饒”,指生說說“富饒”的意思,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要求:

  1、仔細聽,聽準生字新詞的讀音,等會老師要考考大家哦。

  2、請說說你對西沙群島的總印象。

  檢查初學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一人讀,對的,其他同學跟讀)

  2、總印象:(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三、初讀課文

  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

  檢查初學情況:

  1、指名分節讀課文,隨機正音。

  2、說說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

  (板書:海水(面)、海底、海灘、海島)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6

  一、說教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透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自主識字、獨立閱讀和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的能力,但是,對優美語言的賞析的能力、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進行習作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自然段,背誦第4自然段。

  (2)透過朗讀、想象、交流、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學生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3)能認真觀察、展開想象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4)學習文中總分總的構段方法,並試著運用。

  (點評:目標明確,表述清楚,有利於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檢測;“學習文中總分總的構段方法,並試著運用。”這一目標體現出了學段的目標要求。)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2—6自然段,能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學習總分總的構段方法,並試著運用。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閱讀教學,讀是關鍵,因此,教學中,我採用以讀代講,讀想結合,讀悟結合、讀背結合、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悟語言,展開想象,交流討論。由於我們的學生地處中原,遠離大海,對西沙群島優美的風景,物產的豐富比較陌生,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藉此,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六、說教學流程

  1、複習匯入整體感知

  課始,先提出這樣兩個問題:西沙群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作者又是按什麼順序寫出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呢?教師相機板書、板畫。

  (點評:課伊始,老師能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並直接切入到了作者的表達方法——按什麼順序寫出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提出目標,自主學習

  首先給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點評: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學生學習要完成的任務,是學生努力的方向。直接昭示給學生學習目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任務意識和努力學習的動機。)

  接著,讓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小建議自學2—6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最大限度的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動手、獨立解決。)

  3、合作交流品析語言

  大膽處理教材,重點抓住第4自然段從讀、背、想、寫四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1)讀中感悟。

  出示:“有的全身佈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遊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引導學生抓住“飄飄搖搖”讀出魚身姿的優美。抓住“圓溜溜”讀出魚樣子的奇特。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讀出魚品種的繁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問:孩子們,如果我把“。”改為“……”,可以嗎?為什麼?教師創設情景並播放影片,(播放)

  問:孩子們,欣賞了海底世界,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點評:老師透過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透過標點符號的理解,不僅讓學生對魚的樣子有了直觀的感受,對海底世界魚之多,魚之美有了深刻的認識,還激發了學生表達的興趣,使多媒體的運用體現了實效性。)

  為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繼續找出其他描寫魚多的句子。

  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第1句和最後兩句。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充分感受西沙群島豐富的物產、領悟總分總的構段方法。

  (點評:新課程教材中對讀和寫的方法都沒有明晰的要求,這就要求老師要結合教材進行挖掘,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段要求進行相機教學。此時,老師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構段方法非常必要,只有這樣,教學才能做到讀寫結合,在閱讀中既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為學生習作提供仿寫方法。)

  在交流中讓學生相機理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正是讓學生透過多種方式的讀,感悟作者是如何運用總分總的結構和生動的語言表達西沙群島的魚之多,魚之美。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2)背誦積累

  “記背於童年,受益於終生。”在學生對第4自然段充分感悟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輕鬆背誦、有效積累,激發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背誦練習。1、填空式背誦;2、根據影片想象背誦。

  (3)遷移運用

  在學生背誦結束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評價學生,並激發學生交流其他自然段的興趣,當學生交流到第5、6自然段時,讓學生嘗試填空式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在充分感悟文字語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運用平時閱讀中的積累對文字進行再創造,即是對語言的遷移運用,也是引導學生再次領悟本課總分總構段的表達方法,這不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也落實了課標中對三年級學段的教學要求。

  (4)讀寫結合

  葉老說過:“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就告訴我們應在讀書中學習寫作,本節課我突出讀寫結合。結合年級特點,尊重學生的差異,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訓練。此時,讓學生看課件在優美的音樂中完成小練筆。然後進行展示。這樣讓學生在仿中創新,在借鑑中求異。

  (點評:課堂上的語文學習,學生不能只動口不動手。每節課都應有讓學生在學習中動手寫一寫的環節。“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寫有利於學生記憶,有利於學生思維,有利於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此時的小練筆環節比較適宜。)

  4、拓展延伸感情昇華

  今天我們共同領略了西沙群島美麗的風景,富饒的物產。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沙群島說些什麼?

  讓我們與作者共同祝願西沙群島。學生齊讀,教師板書:美麗富饒

  詩人李瑛也這樣讚美西沙群島,現在,讓我們帶著這份祝願,帶著這份讚美,一起朗誦這首小詩。

  白天,

  你是片片雲影,

  夜晚,

  你是陣陣濤聲。

  你是一朵朵花,怒放的小白花,

  你是一顆顆星,雨後的星。

  你是一枚枚大海遺落的貝殼,

  是貝殼,卻並未失去生命;

  靜靜裡,我聽見每架羅盤都莊嚴宣告:

  這就是西沙,中國的西沙!

  (點評:課外資料的補充,師生的配樂,有利於學生情感的昇華,更是學生開放利用課外資源意識的培養和學生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

  5、開放作業彰顯個性

  “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鍊成鋼。”作業是學生吸收、消化、應用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激發學生的未知欲,我根據教學目標,綜合學生實際,設計以下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必做作業)

  (2)如果你是西沙群島的小導遊,你會怎麼給遊客們介紹呢?

  (3)20年後的西沙群島又是什麼樣子的?查詢資料並展開想象,出一期以“20年後的西沙群島”為主題的手抄報。

  (點評:作業呈現開放性,能滿足於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適合層次教學的要求。)

  七、說板書

  一個好的板書就是一份良好的微型教案,是對課文內容的提煉和再現。我的板書、板畫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凸顯了文章的寫作特點,點明瞭文章的主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瞭解西沙群島的概況。

  3、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瞭解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各種物產,並能用自己的話簡述。

  3、初步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難點:

  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

  教學準備:課件,地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

  1、師生交流:同學們,假期裡,你們想和爸爸媽媽去哪些地方遊玩?

  2、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一個地方,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從高空看,那一片片島嶼就象一朵朵蓮花,更像一顆顆珍珠浮於萬頃碧波之中,這就是令人嚮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那兒是個很富饒的地方,(板書:富饒的)

  3、學生自主探究

  觀看地圖,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媒體展示地圖)。

  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抒發自己的初步感受。(課標)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播放錄影,欣賞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看後說說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麼用文字描寫西沙群島的。

  2、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分別描寫了西沙群島的哪些方面?

  彙報:(海水(面)、海底、海島)板書

  三、細讀文字,領略西沙群島的富饒。(課標)

  情境匯入:根據咱們的遊程安排,今天我們先去遊覽神奇的海底世界。準備好潛水服……。

  1、找一找,課文寫海底的生物。

  課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1)先來看看珊瑚吧,出示珊瑚圖片

  找出文中描寫珊瑚的句子,讀一讀(課件出示句子)

  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A、生長地點:岩石上

  B、形狀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確這句話用比喻的方法寫的,把珊瑚比作盛開的花朵、美麗的鹿角,理解“盛開”。(點選“珊瑚”兩字,出現形如盛開的花朵,美麗的鹿角的珊瑚圖片)

  C、珊瑚形狀多,我們可用哪個詞來說,更為恰當?(各種各樣)

  D、齊讀句子:這些各種各樣的珊瑚是那樣的美麗,讓人百看不厭,現在我們一起把描寫珊瑚的句子再優美的讀一讀吧。

  美麗的珊瑚真讓人駐足不前,不過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在珊瑚礁的下面有一隻胖嘟嘟的東西慢慢爬過來了,它是什麼呢?仔細看就這一隻嗎?

  (2)海參:

  看圖片,理解“懶洋洋”,瞭解海參的活動方式:蠕動。

  快來找找課文是怎麼描寫海參的?

  讀一讀。

  你覺得海參怎麼樣?你是從哪裡知道的?(蠕動說明行動緩慢)

  再慢慢的讀一讀

  一起慢慢的齊讀

  看著看著海參,那邊突然游過來一隻我們經常看到的小生物,它是———————(大龍蝦)

  大龍蝦跟海參一樣嗎?課文是怎麼描寫大龍蝦的額?

  (3)大龍蝦:

  請同學們讀讀寫大龍蝦的句子,

  你感覺大龍蝦怎麼樣?你是從哪裡知道的?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動作把大龍蝦的樣子表示出來。

  指兩生上臺表演

  齊讀,讀出威武的氣勢。

  2、這些生物有什麼特點呢?再讀課文,填空:(課件出示)

  海底有()的珊瑚、()的海參、()的大龍蝦、()的魚

  抬起你的眼睛,看看你的身邊,你有看到了什麼?

  3、魚:

  1)、(課件出示句子)讀課文中寫魚的句子,思考,主要寫出了魚的什麼很多?(數量、品種)

  2)、從哪看出魚的數量多及種類多?(一群群、數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寫出了魚的哪些特點?(形狀、顏色)

  3)、文中哪句話寫出了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4)、齊讀。

  四、引讀第3段:下面根據老師的問題,請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見到的物產說一說。

  師: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可豐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龍蝦全身披甲,划過來,______,樣子______。_____的魚在珊瑚叢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氣來,______。各種各樣的魚,多得_______。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_______,_______。

  五、說話訓練:介紹海底的物產。

  剛才同學們和老師一塊到了西沙群島,遊覽了奇妙美麗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師都沒去過西沙群島,現在我想請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師們介紹一下,介紹時,你可以看著課文說,也完全可以憑著記憶說。

  (生上臺說、師生評議)

  六、小結

  今天,我們一塊領略了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優美風光和豐富物產,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們還將去領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灘上撿貝殼,到海島上認識各種海鳥。好了,今天的遊程就到此結束。

  七、作業:(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把你在今天的遊覽過程中所學到的新知識,見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寫一寫)還可以寫一寫其它的場景。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3、能夠根據文章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

  在瞭解西沙群島是美麗、富饒的地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

  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

  根據文章理解重要詞語。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大家一起領略了一下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但是上一次的遊覽只是粗略的、大體的,咱們同學還有很多的疑惑沒解開。這節課咱們大家就再次走近西沙群島仔細去遊覽一番,順便把我們大家的疑問也給解決了。

  在去旅遊之前呢,老師給你們設定了一個小小的難關,只有你闖關成功你才能夠獲得去西沙群島的門票,這個小難關就是生字。(多媒體出示生字。學生讀、帶全班讀)

  二、講析課文

  大家是在太棒了,這個小難關是難不住大家的,哦,對了,在去西沙群島觀光之前可千萬不要忘記帶上我們上節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好,看黑板,我們先來回顧一下(1、為什麼西沙群島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的?2、瑰麗無比是什麼意思?3、為什麼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4、為什麼說西沙群島是富饒的?)問題明確了我們就出發吧!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

  在大家的朗讀聲中,我們已經來到了西沙群島。首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西沙群島漂亮的海水。(板書海水)

  (二)講析第二自然段

  那位同學願意做回小導遊,給咱們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西沙群島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的?(指名朗讀)(提問,要求:用上因為……所以……)

  很棒!真是因為西沙群島的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所以海水才會呈現出五光十色的特點來。(板書五光十色)

  第一個問題解決了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問題:瑰麗無比是什麼意思?我先請大家親眼去看看西沙群島的海水(播放海水圖片)(提問學生觀看後的感受)

  很美,很漂亮,用課本中的一個詞語來回答就是:瑰麗無比(板書瑰麗無比)

  這麼美的海水,我們可不要輕易錯過,趕快去美美地讀讀吧,要求透過你的朗讀把海水的美讀出來。(齊讀第二段)

  (三)講析第四自然段

  在這美麗的海水下面還有一個奇妙的世界,那就是西沙群島迷人的海底世界,(板書海底)在遊覽海底世界的時候,我們先來解決一下第三問題:為什麼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課文在第幾自然段寫了西沙群島的魚?(第四自然段)

  1、咱們大家默讀一下這一自然段看看你能否回答這個問題。(提問)

  2、你還能從這一段的那些地方能看出西沙群島的魚多來,大家趕快再去讀一讀這段把這這些地方圈出來(成群結對各種各樣數不清有的……有的……有的……)西沙群島的海里的魚有這麼多呢,有誰查資料了,西沙群島的海里到底有多少種魚?

  3、咱們還是親眼去看看西沙群島的魚有多少吧(播放影片)

  4、西沙群島的魚有這麼多呢,咱們大家把這種魚在海里成群結隊的游來游去的樣子讀出來好嗎?(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講析第三自然段

  在西沙群島的海底世界裡不僅有陳合群結對的魚,還有好多其他東西呢,都有些什麼呢?咱們趕快去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去找一找吧!(讀第三自然段)(提問)(板書:珊瑚海參大龍蝦)這些東西在海底都是怎樣的一種形態呢?咱們大家再去讀讀課文,可以邊讀邊做做動作,一會我找同學上來給我們表演一下。

  2、學生上臺表演

  3、評價表演

  4、咱們同學還是親眼去看一看這些生物吧(播放影片)

  5、帶著剛才表演和看影片的感受再讀這一段。

  (五)講析第五自然段

  西沙群島的海灘又是另一番景緻呢,咱們趕快到海灘上去走走吧!(板書海灘)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寫了海灘(第五)上面都有些什麼呢?(板書貝殼、海龜)

  1、那如果我要你用一個詞來說一說西沙群島的貝殼,你會填嗎?(板書貝殼__)非常好!看,這就是西沙群島千奇百怪的美麗貝殼(出示備課的圖片)你看了之後有怎樣的感受?(提問)

  2、女生朗讀,要求把備課的美麗讀出來。

  3、看完了貝殼,咱們再去看一看海龜,你能有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海龜嗎?(龐大、有趣)

  4、男生讀,要求讀出海龜的有趣來。

  (六)講析第六自然段

  1、看完了海灘,我們再到海島上去瞧瞧,(板書海島)海島上有什麼?對,是海鳥,海鳥怎麼樣啊?(多)你從課文的那些地方看出海鳥多來?(提問)(鳥的天下、各種海鳥、遍地是鳥蛋、堆積著厚厚的鳥糞)

  2、齊讀,要求把鳥的多透過朗讀表現出來。

  (七)總結

  1、學到這裡你知道西沙群島為什麼是富饒的了嗎?(看板書提問)

  2、課文圍繞句話寫的(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3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西沙群島必將會發生巨大的發展,你能對西沙群島說幾句祝福的話嗎?(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板書設計: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風景優美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

  物產豐富海灘:貝殼海龜

  海島:鳥

  教學反思:這節課我上的還算比較成功,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較好。但是仍存在著許多缺點和不足。如:

  1、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處理的還不夠細緻。

  2、朗讀的方式有些單一,以後應該多注意讓孩子單個朗讀。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①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瞭解課文的寫作特點。

  課前準備

  ①讓學生自讀課文,蒐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

  ②教師準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風光片或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一、激趣匯入

  ①多媒體出示祖國地圖。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西沙群島嗎?請看這是一幅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西沙群島的位置?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體播放風光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遊覽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播放完)美嗎?如果我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讀課文

  ①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學生質疑)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

  a.明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提出的問題,在讀懂的地方可以用筆注一注。

  b.學生自由讀課文。

  ③檢查自讀情況。

  a.檢查生字新詞。

  b.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說說透過讀課文知道了什麼。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重點探究

  ①凸現重點。

  a.課文是圍繞哪幾方面描寫西沙群島可愛的呢?學生交流後教師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說說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的?(板書:海水(面)、海底、海灘、海島)

  b.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

  c.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輕聲讀一讀,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仔細想一想為什麼喜歡它。

  d.請給大家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指名評價。

  四、寫字指導。

  指導書寫學生提出的難寫的字。

  五、佈置作業

  ①練習朗讀課文。

  ②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②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③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瞭解課文的寫作特點。

  一、複習回顧。

  課文是圍繞那句話寫的?指名讀。

  二、精讀理解。

  1、上節課同學們都讀了自己喜歡的段落,這節課要來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喜歡。

  ●第2段,你讀到這段話時,有什麼樣的感覺?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海面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1、你能把海水的美讀出來嗎?

  2、海水真美呀!說說為什麼這麼美?(學生讀——)用自己的話說說。

  3、這麼美的海水,讓人一看,就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教師指板書)風景優美的地方。

  ●第3段,說說這段話中向我們介紹了海底的哪些物產。

  1、課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2、這些物產有什麼特點呢?再讀課文。

  3、引讀第3段:下面根據老師的問題,請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見到的物產說一說。

  4、明確並列段式。

  課文第3段分別介紹了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和魚,可不可以把它們的次序調換一下來介紹呢?像這樣把幾個不分先後,主次的內容寫在一起的段落就叫並列段式。

  5、說話訓練:介紹海底的物產。

  剛才同學們和老師一塊到了西沙群島,遊覽了奇妙美麗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師都沒去過西沙群島,現在我想請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師們介紹一下。

  (生上臺說、師生評議)

  ●第4段,你為什麼喜歡這段話?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海底珊瑚各種各樣海參到處都是大龍蝦樣子威武魚多得數不清)

  教師小結:海底真是個大寶庫,有誰喜歡珊瑚的,請舉手;有誰喜歡海參的,請舉手……請把你們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學生朗讀體驗。重點理解“蠕動”“威武”;

  重點體會“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仿說。

  ●第5段,西沙群島的海灘上怎樣呢?

  a.喜歡這些美麗的貝殼嗎?想一想,貝殼有哪些顏色,形狀到底怎樣奇,怎樣怪?

  b.這些貝殼真是美麗,真是奇特,讓我們把它的“美”和“奇”讀出來吧!

  c.有誰能把海龜的“趣”讀出來?

  d.西沙群島的海灘真是神奇有趣,讓我們再回頭深情地看一眼吧!學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讀。

  ●第6段,海島上又是怎樣的呢?

  a.讀完後,西沙群島的鳥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呢?學生從“鳥的天下”“各種”“遍地”“厚厚”等詞語體會到“鳥多”。誰能把鳥的多“讀”出來?

  b.西沙群島真是鳥的樂園。假如你是其中的一隻小鳥,你能把眾鳥齊鳴的場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嗎?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個人練說,再小組交流,最後全班彙報。

  三、背誦課文。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②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四、小結

  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島真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老師相信祖國的西沙群島必將在你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佈置作業

  ①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②課後蒐集描繪祖國風光的諺語、詩句。

  課後反思:

  第一課時開課讓學生圍繞題目中的“富饒”讀文來解釋,大部分同學一下就能找到全文的中心句。接下來的學習中就圍繞中心句來具體說明,充分朗讀。課文很長,第一課時的朗讀效果不是很好。第二課時由樊銘璐教授,大量的圖片使沒有見過海的孩子們激動無比,朗讀效果迅速提升。孩子們隨著“導遊”的帶領,到西沙群島遨遊了一番。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先講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課文的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全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遣詞用語精確具體,透過學習,欲達到以下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海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裡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學情分析: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已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篇課文的語言具體準確,形象生動,字裡行間都蘊含著作者真摯的感情。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指導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朗讀,反覆熟讀,引領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直觀具體的物體比較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一多媒體為輔助,播放西沙群島的風光物產的圖片,使學生在觀賞中感受和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總體上對語文學習是比較感興趣的,也就是說比較喜歡語文學習的,這一點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因而教學中我想盡一切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清楚地看到學生兩極分化距離較大,再加上所學文字《富饒的西沙群島》又與學生距離遙遠,因此在學習中我只能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文字的特點,適當降低學習難度,讓更多的學生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情境教學法。

  2、讀議結合教學法。

  3、圖片展示法。

  4、自主學習法。

  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學

  時間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複習匯入

  5分鐘

  1、讀課題。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3、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上節課我們已經跟隨作者的描述,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島。回憶一下,西沙群島在你的印象中是怎麼樣的?你能以“啊──”為開頭,並用上課文中“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兩個詞語來感慨一下嗎?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4、小結:是啊,那海水猶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錦緞鋪展在人們眼前,令人歎為觀止。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踏上西沙群島,去感受她的美麗和富饒吧!

  1、齊讀課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透過複習,瞭解學生第一學時學習的掌握情況,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學習3-4自然段

  15分鐘

  1、過渡:讓我們盡情地潛入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尋找那些海底的生物吧!

  2、默讀第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海底生物特點的詞語。

  3、(出示各種珊瑚圖片)語言訓練:展開想象,珊瑚還會像什麼?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說句子。有感情朗讀。

  4、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為海產品做代言人,看看誰介紹得準確、有趣。

  5、師生合作朗讀。

  1、默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海底生物特點的句子

  2、造句

  3、為海產品做代言

  4、朗讀課文

  透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三、學習5-6自然段

  15分鐘

  1、讓我們嘗試著用我們掌握的方法自學五、六段,思考:每段講什麼?講它的什麼特點?

  2、課件展示貝殼圖片,練習說話:貝殼大小不一,大的()小的()。貝殼形狀多樣,有的()有的()有的()。

  3、理解“鳥的天下”利用課件理解,西沙群島是鳥的天堂。課文怎樣介紹“鳥的天下”呢?指名讀。樹多——鳥多——蛋多——糞多(按從上到下的順序)

  4、小組合作,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理解的西沙群島。

  1、默讀第5、6自然段,感受海底生物的特點。

  2、填空。

  3、小組合作,練習說話。

  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

  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深入瞭解文中所描寫的景物,發揮學生的主動想象,將文字所描寫的場景想象成一幅畫面,並嘗試用自己的話說出。

  四、總結全文

  5分鐘

  1、總結課文: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隨著祖國的繁榮富強,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2、為西沙群島寫廣告詞,吸引遊客。

  寫廣告詞宣傳西沙群島。

  總結拓展,遷移訓練。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海面: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

  海灘:貝殼海龜

  島上:鳥多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專案

  A級

  B級

  C級

  個人

  評價

  同學

  評價

  教師評價

  認真

  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參與討論態度認真

  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依時完成,有參與討論

  上課無心聽講,經常欠交作業,極少參與討論

  積極

  積極舉手發言,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大量閱讀課外讀物

  能舉手發言,有參與討論與交流,有閱讀課外讀物

  很少舉手,極少參與討論與交流,沒有閱讀課外讀物

  自信

  大膽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大膽嘗試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並作出嘗試

  不敢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不敢嘗試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善於與人合作

  善於與人合作,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能與人合作,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難以聽進別人的意見

  思維的條理性

  能有條理表達自己的意見,解決問題的過程清楚,做事有計劃

  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條理性差些

  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計劃性,條理性,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思維的創造性

  具有創造性思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獨立思考

  能用老師提供的方法解決問題,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創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創造性,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我這樣評價自己:

  同伴眼裡的我:

  觀課、議課:

  讀是學生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讀是學生感悟思考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透過課文你感受到什麼?從那些地方也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等問題引導學生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詞語。如“五光十色”找出很多的近義詞。再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描寫魚多、魚美的優美句子的同時進行了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子訓練,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遣詞造句的藝術。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抓住了“美麗、懶洋洋、威武”這三個詞語,透過學生動作表演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珊瑚的確美麗,海參的確懶洋洋,大龍蝦的確威武。並且在這節課中重點抓住了海水顏色變化進行講解,透過讀感受海水的五光十色,讀出美感,在讀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透過多種形式讀,體會感悟海水的美,以讀代講。這樣,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也非常到位了,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再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一、以舊帶新,匯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是圍繞著哪句話來描寫西沙群島?(課件出示“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2、“可愛”是什麼意思啊?(老師引導)在字典上“可愛”的“可”是“值得”的意思,所以“可愛”就是——(學生回答)值得愛的意思。很好。大家都很善於抓關鍵字來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二、研讀感悟

  1、那請大家開啟課本,自由讀讀課文,你覺得西沙群島哪裡很可愛,用直線畫出來,想一想為什麼可愛。然後同桌及前後位可以互相交流。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段落。

  (1)出示: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①你為什麼覺得這裡可愛?

  ②這裡用了哪兩個詞來形容海水的美麗?

  ③五光十色是什麼意思?誰又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瑰麗無比”是什麼意思?

  ④那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水是“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呢?

  ⑤海水為什麼會是五光十色呢?

  ⑥出示進一步瞭解西沙群島海水的美麗。

  ⑦西沙群島的海水可真是“五光十色,瑰麗無比”,誰願意給大家讀一讀?(指名一個學生朗讀)讀的真好,不過如果把寫顏色的那部分讀得有高有低,讓人感受到海水的不同顏色就更好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試著讀出這海水的美麗。(全班齊讀)

  ⑧除了描寫海水的這一段,你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島的“可愛”呢?

  (2)出示: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佈滿彩色的條紋;有的……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①你為什麼覺得這裡可愛?

  ②你對西沙群島的魚兒有了哪些瞭解呢?

  ③你從哪些句子看出那裡的魚很多呢?

  ④“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真的是指水和魚各佔一半嗎?為什麼還要這樣寫呢?我們來看一組資料。(課件出示)西沙群島有1500多種魚,請大家看圖片:這麼多的魚讓人眼花繚亂,也因此,作者寫到“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⑤西沙群島的魚不僅多,還有什麼特點呢?你可不可以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⑥我想請男生讀前兩個“有的”,女生讀後兩個“有的”,看誰更能把西沙群島的魚兒的美給讀出來?

  ⑦再請全班一起讀讀這幾個句子。(全班齊讀)

  ⑧其實啊,西沙群島裡的魚遠不止這幾種,我們來看圖片,有的魚像一把利劍,離開了弦,直衝向海底。有的……你還能說一個這樣的句子嗎?好的,我請大家邊看圖片邊發揮想象,再說幾個這樣的句子。(學生說出類似的比喻句,老師點評、稍作修改。)

  (3)感悟西沙群島的物產豐富:那海底還有哪些物產呢?我想請同學們找一找。

  ①出示:海底的岩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划過來,划過去,樣子挺威武。

  ②海底果然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啊。請大家看大螢幕。(課件出示)師:你瞧,珊瑚有的像(學生齊回答),有的像(學生齊回答);海參(學生齊回答);大龍蝦(學生齊回答)。

  ③海參懶洋洋地蠕動,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蠕動是什麼意思啊?你可以用動作演示一下嗎?④為什麼說大龍蝦“威武”呢?大家可以表演一下大龍蝦威武的樣子嗎?學生扮演大龍蝦。⑤海底是如此奇妙,就讓我們帶著探險的精神去海底遨遊一番。請大家穿好潛水衣,戴上潛水帽,讓我們大家一起潛入海底,請大家齊讀第二自然段,可以邊讀邊表演動作。

  (4)剛剛你們讀的時候,我差點以為我們班就是西沙群島的海底了。從海底中我們探出頭來,上岸了,這時我們來到了西沙群島的海灘,海灘上又是怎樣的風景呢?

  ①我想請一個同學讀一下描寫海灘的這一段。

  ②請大家自由讀第六自然段,體會一下,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③這樣的句子我門就叫它——中心句。我們說過,一段話裡的中心句往往就在開頭或者結尾,這一段話的中心句就在——開頭。

  ④為什麼說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呢?

  ⑤想想看,那裡的樹很多,鳥很多,說明了什麼?你可以想象到什麼?

  ⑥這麼多的鳥兒,這麼美的環境,誰願意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呢?

  三、總結

  1、(教師邊指板書,邊引導大家梳理思路)同學們,正是因為這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這有著珊瑚、海參、大龍蝦和成群結隊的魚的海底,這有著貝殼和海龜的海灘,還有這堪稱“鳥的天下”的海島,所以我們說西沙群島是個(指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是個(指板書)可愛的地方。那我們又能為這個可愛的地方做些什麼呢?請大家思考一下,想好的同學舉手回答。(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當中會有許多人參與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建設當中。讓我們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一起去歌頌這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學生齊讀)

  四、活動拓展

  1、這麼美的西沙群島,我們要怎樣宣傳它,才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呢,各位小導遊,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們的廣告詞吧。

  2、聽了你們精彩的廣告詞,我真想現在就去西沙群島旅遊一番了。今天,我們在優美的文字中遨遊了西沙群島,知道那裡(指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相信西沙群島已經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堅信,西沙群島必將在更多人的建設中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佈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

  海灘:貝殼海龜

  海島:鳥的天下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優美,內容詳實的課文。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西沙群島的美景。課文的主旨是要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為了生動描述神秘的西沙,作者大量運用了書面語言,如: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交錯、五光十色、綻開、蠕動、威武、千奇百怪、無所不有、龐大、成群結隊、寸步難移、棲息等。這些文字不但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文中的語句形象,大量採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剛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習作的典範。

  【教學設想】

  學生對西沙群島完全是一無所知的,基於這點,易於教師啟發他們形象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上網瀏覽西沙群島的圖片,文字介紹,影片檔案,幫助學生建構起對西沙群島感知認識。教學此課時透過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讓學生上網查詢、瀏覽、篩選資料,激發學生學習此課的興趣。

  網上的資料可以說是圖文並茂,激發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網上精彩的畫面,動感的影象,配以簡明生動的文字說明,更是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促成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增強感性認識。透過與同學和教師的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軟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更要透過各種方法和途徑設法去解決問題。讓學生透過多媒體的教學輔助軟體,體會和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確是個富饒美麗的地方。

  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提示,來讀課文,並及時積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多媒體的視聽作用,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教學資訊,保持更長的記憶率和最佳的學習效果。利用電腦的隨機性,希望能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實現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而努力。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具體地描繪出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是個可愛的地方。特別是海水和海底這兩段,更為出彩。

  西沙群島,對於大多數小學生而言,是陌生的。讓學生上網查詢、瀏覽,進行初步感知,增強感性認識。並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軟體解決學生字詞的理解。課堂上,以學生自主學習、集體交流為主,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點撥。

  【教學難點】

  運用多媒體教學軟體,讓學生透過自學提示和自我測試,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加以積累。學生在人機互動,人人互動,師生互動中,體會出西沙的優美的風景,豐富的物產,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目標】

  1、希望透過多媒體教學的輔助軟體設計,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透過點選課件,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富饒”、“交錯”、“五光十色”、“高聳”、“綻開”、“蠕動”、“威武”、“龐大”、“寸步難移”等詞語。

  3、使學生透過與計算機的互動,與同學的互動,與教師的互動,自學課文,瞭解課文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4、正確地朗讀課文。

  5、培養學生在internet上查詢、瀏覽、篩選蒐集資訊的能力。應用bbs發帖子。

  6、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學生互動能力和協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準備】

  基於網路環境下的多媒體課件《富饒的西沙群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在祖國的南海上,有一片島嶼,它像朵朵星蓮,又像一顆顆珍珠浮在碧波之中。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麼美的地方是哪裡嗎?

  這就是令人嚮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板書:西沙群島

  那麼,神秘的西沙群島究竟什麼樣?

  二、學生上網查詢資料,瞭解西沙群島

  1、到網上查詢西沙群島的資料:

  (希望同學們能找到西沙的地理位置,欣賞西沙的美景,領略西沙海底可愛的海洋生物,海灘上漂亮的貝殼,海島上有趣的海龜和許多珍奇的鳥類。)

  2、利用bbs發帖子,交流查詢的資料後,談談西沙群島留給自己的第一印象。

  3、學生髮言交流,教師小結:

  ⑴那麼作者心中的西沙又是什麼樣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自由讀)。齊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⑵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

  課文的第二至第五小節,作者用生動的文字,向我們小讀者描述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用形象的語言,揭開西沙神秘的面紗。

  三、透過多媒體課件,初步自學課文

  為了幫助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老師特意製作了《富饒的西沙群島》的課件,希望大家透過點選課件的內容,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特別是要理解“讀讀寫寫”中出現的詞語,正確地朗讀課文。

  1、提出自學的要求:

  老師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學習:

  ⑴先學習本課的生字。(根據標音讀準字音,分析字形,想辦法記住字形。)

  ⑵讀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⑶正確地朗讀課文。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

  (邊讀邊思考:作者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哪些優美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

  ⑷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如果同學們在自學的過程中有問題,可以向老師求助,現在開始自學。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可以向老師提問,教師要予以解答。

  3、檢測自學情況:

  ⑴請同學們完成練習。

  ⑵先分節讀課文,再完成練習。

  ⑶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

  海灘貝殼海龜

  海島海鳥

  ⑷教師小結:

  作者從西沙群島的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方面向我們小讀者展現了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四、選擇自學課文內容,檢驗理解掌握情況

  1、同學們,你們想具體瞭解西沙群島的海水、海底、海灘,還是海島呢?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或是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學。

  2、你們分別點選主頁上的“四條小魚”,可以進入課文描寫西沙群島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內容的學習。

  3、自學提示:

  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點選課件,理解課文內容。

  ⑶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將文中的好詞好句背出來。

  ⑷聽聽課文範讀,體會作者是怎樣你喜歡或感興趣的那部分內容寫清楚,寫生動的。

  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5、學相同內容的同學進行交流:

  ⑴比比誰讀得有感情?

  ⑵比比誰積累的好詞好句多?

  ⑶考考你的同學,看看他到底讀懂了沒有?

  五、交流學習心得,質疑討論

  1、交流朗讀。

  2、把你的感受,用幾句話來表達。(進入聊天室)

  3、透過聊天室,交流學習心得。向老師或同學提出質疑,進行討論,例舉事實,說明闡述觀點。

  透過“伊妹兒”,學生完成寫段練習和課後作業。老師進行作業批改,及時反饋給學生,更可以進行圖文並茂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探索、求知的慾望。

  4、因為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所以島上的英雄兒女日夜守衛著它。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同學們,你們願不願意長大了為建設美麗富饒的西沙出一份力呢?

  〖練習〗

  海水:

  1、描寫海水顏色的詞有()。

  你能記住嗎?請點選“種種色彩”。

  2、描寫海水顏色多的詞有()。

  3、找出兩組反義詞。

  4、西沙群島一帶,海水是怎麼樣的?

  5、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異常美麗。這是什麼原因?

  海底:

  1、作者重點介紹了海底的什麼物產?是抓住這一物產的什麼特點來寫的?

  2、西沙群島的海底,有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所以人們說,()。

  3、飛虎魚是什麼樣子的?根據課文的描述想想。

  點選“飛虎魚”,瞧!這就是它的真面目,是不是遊動的時候,漂亮極了!

  4、氣鼓魚有趣極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5、“海參懶洋洋地慢慢地爬行。”可以說“海參懶洋洋地()。”

  6、請你描述一下大龍蝦威武的樣子。

  海灘:

  1、“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是什麼意思?

  2、為什麼說西沙群島的海灘上,貝殼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3、“西沙群島的海龜可多了。”你同意老師的說法嗎?請在文中找到理由。

  4、為什麼說海灘上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

  海島:

  1、你是怎麼理解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

  除了這種說法,我們還可以說西沙群島是“鳥的()”

  2、為什麼說“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透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條理清晰,是按先總述後分述最後又總述的順序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最後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灘—海島”這樣的層次圍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展開了具體的敘述。文中著重寫了物產豐富,從而突出了主題“美麗、富饒”。課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點進行了描述。

  本文表達上的突出特點,一是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群島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首尾呼應;二是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教學物件分析:

  我們這裡屬北方半島內陸地區,學生對於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豔、異常美麗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大都缺乏感性認識。但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之心的少年兒童來說,會很容易對這些內容產生興趣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觀看海水、海底等有關錄象,強化學生的直觀效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透過朗讀,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對文章的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文章描寫的祖國山河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西沙群島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在理解課文詞句的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是教學重點;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顏色以及豐富的海域產品,對於遠離海域的北方孩子來說,都缺乏感性認識,在教學時是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中國疆域圖一幅;海面(由遠及近)——海底(珊瑚礁圖,魚成群結隊地在其中穿來穿去圖,海龜成群遊動,海參蠕動圖,大龍蝦劃來劃去圖,各種游魚遊動的情景圖)、海灘(各種美麗的貝殼,海龜上岸)、海島(樹木茂密圖,配以解說);西沙群島風光片,配以解說。

  2、學生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自讀課文,蒐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蒐集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

  教學設想及設想依據:

  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夥伴,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和發現;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從中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前和課後佈置學生蒐集關於西沙群島的圖片與文字資料,以及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讓學生對西沙群島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同時培養學生蒐集知識的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景,昇華理解和體驗。課前,出示中國疆域圖,激情匯入。課中,形象演示西沙群島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美麗景象,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和物產豐富;播放海參蠕動、大龍蝦劃來劃去、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的情景,讓學生體驗海產的種類多和數量多;播放海島美景圖,配以解說,使學生感受到西沙群島確實是鳥的天下。課堂小結,課件播放西沙群島風光片,讓學生回顧全文內容,用一句話表達對西沙群島的讚美之情,在大腦中形成表象,突破了重點、難點,充分發揮了電教手段輔助教學的作用。從而昇華理解和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流程設計

  設計思想

  課前學生準備:

  學生蒐集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資料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資料,一是培養蒐集資料的能力,二是為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做鋪墊。

  一、創設意境,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氛圍

  同學們,你們出去旅遊過嗎?到過什麼地方?

  學生說自己旅遊過的地方,並談談感受。

  師:在祖國的南海上,有一片島嶼,它像一顆顆珍珠浮在碧波上,那就是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誰能把自己瞭解的西沙群島的情況告訴大家?

  學生根據蒐集的資料說一說。

  2、出示中國地圖,瞭解西沙群島的位置

  課件出示:中國疆域圖

  誰來指出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

  3、欣賞圖片,激發學習興趣

  課件出示:西沙群島的風景圖片。

  師:西沙群島的風光多麼美啊!看得出,大家被西沙群島的景緻深深吸引住了。誰能說出自己現在的感受?

  學生談談西沙群島留給自己的印象。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富饒的西沙群島,補充課題(22富饒的)

  學生齊讀課題。

  1、從學生喜歡的旅遊談起,創設意境,使學生交流了解的資料,心中產生學習的慾望。

  2、教師利用CAI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蒐集掌握的關於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3、觀看西沙群島風光片,讓學生從畫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創設一種獨特的情境和氛圍,讓學生享受到西沙群島風光的可愛,從而匯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

  出示課件:讓學生自學課文,[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

  [(1)自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

  (2)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

  (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

  2、交流學習情況

  (1)開火車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2)根據回答,板書:美麗、富饒

  (3)根據回答,板書: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師相機說明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介紹了西沙群島。

  3、同學們剛才讀得真認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西沙群島去旅遊,看一看它的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到底是怎樣的美麗和富饒。

  1.“不動筆墨不讀書”,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2.全班學生交流初讀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3.教師引導學生談讀課文的感受,從而瞭解作者的敘述順序以及西沙群島的風景和物產,整體把握課文的重點

  三、自主選擇學習課文,探究理解課文內容4-6’

  出示課件:自學要求

  [自學課文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瞭解你所讀的段落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哪些景色和物產?

  2、學習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大聲讀,可以默讀,重點的詞語要畫出來,喜歡畫畫的同學也可以用畫表示出課文的內容。]

  學生自學課文,師巡視。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選擇內容學習課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

  四、集體交流,深入理解

  請你做小導遊。

  師:我們要去西沙群島旅遊了,誰願意為大家做小導遊?

  我們來到西沙群島了,首先看到了什麼?

  1、學習海面

  (1)誰向大家介紹西沙群島的海面是怎樣的?

  從這位小導遊介紹中,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看到了西沙群島的海水是竟然是五光十色的?

  (2)哪個小導遊再向我介紹一下海水的顏色?

  (3)大海應該是湛藍的,然而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不是顏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引導學生把“五光十色”與“五顏六色”做比較。五光十色:海水色彩繽紛、鮮豔明亮。為什麼會出現這麼美麗的景象呢?能不能畫出海水瑰麗無比的原因啊?讓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畫簡筆畫)(請同學們看著簡筆畫)(師引讀)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所以——(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現在,我們就親眼看一看那裡的海水。

  (4)[播放課件:海水顏色的錄影]

  (5)看了錄影,老師感到西沙群島真是美麗啊!同學們,你感覺到西沙群島的美麗了嗎?誰再來讀一讀課文,讀出西沙群島的美麗。他讀得怎樣?(讓學生評價)

  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讀出西沙群島的美麗。

  2、海底部分

  多麼神奇的海水啊!現在讓我們換上潛水服,潛入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到海底去探寶吧!

  (1)哪位小導遊領著我們去?

  從這位小導遊的解說詞中我瞭解到海底有豐富的物產。

  (2)哪位小導遊再來為我們介紹一下海底裡有哪些物產?

  板貼圖片:珊瑚、海參、大龍蝦、魚

  (3)指導讀出每種海底物產的句子。

  讓學生用手勢、動作演示出喜歡的生物的樣子。

  剛才同學們帶領老師進入了西沙群島的海底世界,現在讓我們親眼來看一看。

  [出示課件:珊瑚、海參、大龍蝦圖、魚遊動圖]

  學生欣賞。

  師:西沙群島的海底真是景色美麗、物產豐富啊!你感覺到西沙群島的富饒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讀出作者對西沙群島的讚美之情。

  3、學習海灘

  遊覽了海底世界,我們應該浮出水面來海灘上透透氣了。海灘上有什麼讓你喜歡?哪位小導遊來向大家介紹?

  聽了小導遊的介紹,你瞭解到海灘上有些什麼?

  (師板貼貝殼、海龜圖片)

  你喜歡這些貝殼和海龜嗎?誰能讀出對他們的喜愛?

  指名朗讀。

  4、學習海島

  剛才我們遊覽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和海灘,下一步我們再到哪裡去遊覽呢?

  哪位小導遊給我們介紹一下?

  在海島上我們又看到了什麼?

  (根據生回答板畫:茂密的樹林,鳥、鳥蛋)

  你喜歡那裡嗎?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對它的喜愛之情。

  5、總結全文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遊覽了西沙群島,

  [出示課件:回顧課文內容]

  [我們從海面上,看到了()的();潛入海底,發現了(),(),(),();來到海灘,目睹了()和();走上海島,感受到這裡是()。]

  小導遊們,我們就要從西沙群島返回了,你想跟遊客們說些什麼?

  遊覽完了西沙群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請你用一句話跟小導遊說出來。

  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交流學習收穫,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合作探究的新教學理念。

  讓學生到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一是給學生展示自己繪畫才能的機會,二是師生共同完成板書,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

  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激發學生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由讀到悟,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海底物產的特點。

  課件演示珊瑚的樣子和海參的蠕動、大龍蝦威武的形象,以及魚種類多、數量多的特點,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海底珊瑚和動物的美麗和富饒。

  感情朗讀,創設氣氛,讓學生感悟海底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讓學生充分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抓住重點詞句,指導朗讀。注重了讀的指導,體現在朗讀中理解和感悟。

  師生共同回顧所學,充分體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使西沙群島根植於心,激發學生保衛海島、建設海島的思想意識。

  五、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出示作業:

  1、摘抄本課中的好詞佳句。

  2、背誦第三自然段。

  3、填寫西沙群島物產統計表。

  課後延伸,在學生了解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後,再讓學生轉述所學,在講述中表達出對美景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10富饒的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富饒的西沙群島資料目錄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峽谷、全身披甲、威武、海灘、貝殼、鳥糞、肥料、守衛、建設、必將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4、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透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難點:瞭解句與句之間是怎麼連線成自然段的。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村,繁華的都市……祖國的東西南北,處處有迷人的景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富饒的西沙群島》。

  2、瞭解西沙群島的重要地理位置

  師:(課件出示西沙群島地圖)看,這就是西沙群島,她就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灑落在南海上,(出示中國地圖)構成了祖國的南大門。海軍叔叔日夜站崗放哨,守衛著祖國的邊疆。所以那裡又被稱為“海防前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學生讀)(出示句子: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課件出示閱讀提示)

  過渡:西沙群島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請大家開啟課本,翻到第87頁,自由讀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遍。

  2、反饋交流字詞

  過渡:讀得這麼認真,那生字新詞肯定沒有問題了!

  (1)出示詞語(一):島嶼山崖珊瑚海參紅纓鳥糞

  讀準:海參,多音字,介紹海參,它是一種軟體動物,雖然模樣不起眼,卻是營養豐富的美味佳餚。紅纓是什麼?(用線或繩做的絲織品)

  (2)出示詞語(二)綻開蠕動產卵棲息威武

  讀準:棲息,理解蠕動(什麼叫蠕動?一伸一縮的動)有哪些動物爬行方式是蠕動?威武什麼意思?換一個詞說說。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背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學期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文章。文中的語句生動、形象,大量採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剛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習作的一篇好素材。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句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誇張的手法。

  2、運用排比的手法,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學會把事物描寫得細緻、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

  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生興趣。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相互的學習。

  3、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播放影片,情境匯入:

  西沙群島的海底有美麗的珊瑚,有懶洋洋的海參,還有威武的大龍蝦。現在讓我們穿上潛水服再到這美麗的海底世界看看還有什麼奇幻新奇的吧!【播放影片】

  二、感受魚多,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1、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魚多)

  2、這麼多的魚,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趕緊讀一讀這段話,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魚很多。

  【出示句子】:

  1)生1: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師:西沙群島的海底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嗎?(生彙報)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請看【出示選擇】

  滲透寫法:作者誇張地寫出魚佔了海洋的一半,這樣寫的目的不僅告訴我們魚多,還能引起我們豐富的想象。這麼好的修辭手法,以後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試著用上哦。

  2)生2: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引導學生理解“成群結隊”】

  師:對啊,這裡是說海底一群群的魚聚在一起遊,你們知道有哪些小動物也喜歡成群結隊的呢?

  3、除了“成群結隊、各種各樣”,老師還找到了一些表示多的詞語呢!【出示詞語不同形式讀】

  過渡:積累詞語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寫好習作,這麼好的學習方法,大家可要記住了!

  4、作者不僅在這段的開頭總體寫出了魚多,他還對魚進行了具體、生動的描寫,請默讀這段話,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內容。

  5、1)你喜歡哪種魚?根據學生回答,師歸納並板書:顏色、外形、動作

  2)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講講排比句的好處:

  大家有發現作者是運用了什麼句式把這四種魚的顏色、外形、動作寫具體的呢?(排比句)

  小結:作者運用結構相似的排比句,讓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就把魚寫得更有趣、更生動了。來,一起讀一讀這些好看的魚吧!(齊讀)

  6、好看的魚還多著呢。想不想看?【出示圖片】

  7、1)現在你就動筆從顏色、外形、動作三個方面寫下你喜歡的魚,再用上比喻、擬人把它寫得更生動。

  2)學生寫作

  3)片段展示:來,把你寫的魚介紹給大家。(展示兩到三篇學生習作)

  8、小結:從同學們的筆中,我們又見到了這麼多種魚,不過就算我們全班人一起寫,寫個幾天也寫不完西沙群島的魚。怪不得人們都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教學總結:

  在這節微課中,我主要講授課文第四自然段魚多的部分。我能抓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並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誇張的手法。運用排比的手法,在讓學生仔細觀察出示的魚的圖片的基礎上,仿照第四自然段“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把所看到的魚描寫得細緻、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讓學生感受譴詞造句的藝術。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5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篇幅較長,以優美的語句描寫,透過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麗,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條理清晰,按先總述後分述的順序敘述。分述部分又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這樣的層次圍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展開具體敘述的。著重寫了物產豐富,從而突出了主題“美麗、富饒”,課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點來描述。

  用詞準確、生動、形象,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學生分析】

  1、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經過一、二年級的培養和訓練,審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理解感悟能力得到加強。他們已掌握一些閱讀的方法,絕大多數學生閱讀速度較快,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這個年齡的學生的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是較短,好動,好玩。

  3、西沙群島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更是個遙遠、模糊、神秘的地方。特別是雲南的學生,平時對大海也難得一見,因此對課文中描寫的景物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由於學生間存在著個別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力求達到學習成果最最佳化。

  2、架設課外知識與教材聯絡的橋樑,創設情境,引導和調動:

  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合作、探究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

  學生在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說、演,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識要點,感受語言文字美,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4、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走近西沙群島,與西沙群島進行零距離的對話

  在感知文字前,學生欣賞形聲同步的錄影,視聽結合,眼界大開。原本對西沙群島模模糊糊的認識一下子變得清晰明朗起來,心中也油然升騰起對西沙群島強烈的探究慾望。

  【學習目標】

  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自讀課文,蒐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風光片或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崖、威、武、卵、漁”等5個生字。會寫“藍、賴、披、劃、威、武、揀、顏、形、狀、漁”等11個字。能正確讀寫“深藍、懶洋洋、披甲、劃來劃去、威武、揀貝殼、形狀、漁業工人、山崖、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相互交錯、高低不平、千奇百怪、成群結隊”等15個詞語。

  2、學習課文2~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5自然段,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2~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摘抄2~5自然段中的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懶、威、武、揀。

  2、理解課文2~5自然段的內容。

  3、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2~5自然段。

  〖教學難點〗

  理解海水的景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

  師:同學們,這是一首歌唱西沙群島的歌曲,它唱出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和可愛,好聽嗎?,你們有誰知道西沙群島在什麼地方嗎?

  2、多媒體課件出示祖國地圖

  師:請看,這是一幅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西沙群島的位置?

  (第一張圖說明雲南和西沙群島的相對位置;第二張圖略述“海防前哨”的含義:周圍是菲律賓、越南等國家。)

  3、多媒體課件展示西沙群島風光片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來遊覽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西沙群島的風光片。

  師:(播放完)西沙群島美嗎?

  二、初讀課文

  1、過渡: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剛才我們在短片中欣賞了西沙群島的優美風光,如果我們讀了這篇課文,一定會有更美妙的感受的。下面,請同學們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

  ⑴明確要求(多媒體課件出示)

  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思考: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西沙群島的;

  ③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⑵學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師:誰來說說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西沙群島的?

  (點名說。)

  (結論並板書:海水、海底、海灘、海島。)

  三、研讀課文2~5自然段,交流感受

  1、海水(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就按照課文的順序,來看看西沙群島的海水、海底、海灘、海島。我們先來看看西沙群島的海水是什麼樣的。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⑵點名讀課文:

  (先點一名學生讀,問:剛才這位同學讀得好不好?你能讀得更好嗎?再點一名學生讀。)

  ⑶練習:

  ①課文中描寫海水顏色的詞語有哪些?

  ②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麼是五光十色的?

  (多媒體課件展示練習。學生一起做練習。點名學生回答。用課文中的詞語回答。)

  ⑷討論:西沙群島的海水是什麼樣的?你想用什麼詞來說說?

  (引導學生回答,並相機板書: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⑸多媒體課件展示海水

  師:讓我們來看看這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吧。

  ⑹多媒體課件展示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

  2、海底(3、4自然段):

  師:我們透過讀課文,知道了西沙群島的海水是什麼樣的了,我們現在來看看西沙群島的海底有些什麼生物。請同學們讀課文每三、四自然段。

  ⑴自由讀課文,多媒體課件出示閱讀思考:

  ①海底都有哪些有趣的生物?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②課文中描述的魚都有那些樣子?

  ⑵檢查自讀情況。

  (點名回答閱讀思考中的兩個問題。)

  ①海底都有哪些有趣的生物?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點名回答,相機板書)

  珊瑚

  綻開、分枝

  花朵鹿角

  海參

  懶洋洋

  蠕動

  大龍蝦

  披甲

  划過來、划過去

  威武

  (多媒體課件展示)

  ②課文中描述的魚都有那些樣子?

  (點名回答,相機板書)

  全身

  佈滿

  彩色條紋

  頭上

  長著

  一簇紅纓

  周身

  插著

  扇子

  眼睛

  (多媒體課件展示)

  ⑶練習:

  前後兩桌(四人)為一組,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連一段話。

  (生練習後,點名兩組說。)

  3、海灘(5自然段):

  師:誰來介紹一下海灘上有什麼?

  (點名讀課文。)

  (多媒體課件示範朗讀。)

  四、字詞學習

  1、生字學習:

  (課件展示本課時生字,重點講解四個生字:懶、威、武、揀。其它略講。)

  2、新詞學習。

  五、作業

  1、在課文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背誦。

  2、如果你到了西沙群島,能為自己設計一份旅遊計劃嗎?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認識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寶島。

  2、在朗讀中欣賞文中優美詞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3、培養學生在讀中品詞、品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及習慣。

  教學重點:

  透過對課文中的片段學習,讓學生掌握:圍繞一句話來寫,可以把句子寫生動、具體。

  教學難點:

  學習圍繞一句話來寫的表達方式。

  教學方法:

  多媒體直觀教學法、閱讀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點撥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師:“上節課我們聽了課文朗讀,學習了第一、二自然段。請同學們開火車讀詞語。”

  生開火車讀詞語,再讀。

  師:“誰來說說課文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的?”

  師:“現在讓我們換上潛水服,潛入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到海底去探寶吧!”

  師:“哪位小導遊領著我們去領略海底的風光?”

  生根據課文三、四自然段的內容來回答。

  師:“從這位小導遊的解說詞中我瞭解到海底的美麗景色。哪位小導遊再來為我們介紹一下海底裡有哪些物產?”

  生:“有珊瑚。”

  生:“有海參。”

  生:“有大龍蝦。”

  生:“還有魚。”

  師:“海底真是個大寶庫,有誰喜歡珊瑚的,請舉手;有誰喜歡海參的,請舉手……請把你們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指導學生用欣賞、讚美的心情讀出每種海底物產的句子。)

  (幻燈出示珊瑚、海參、大龍蝦、魚的圖片;播放珊瑚、魚遊動的影片。)

  學生一邊朗讀一邊用手勢、動作演示出喜歡的生物的樣子。如:懶洋洋、蠕動、威武……師:“你是海底的什麼動物呢?”

  生:“我叫海龜。我在海里遊得可快了,誰都比不上我。在四五月時到海灘上產卵,可可愛了。”

  生:“我是海底大霸王──鯊魚,晚上能發光,許多小魚向我游來,就直接送到我嘴裡。”

  ……

  師:“你喜歡這兩段話嗎?為什麼?”

  生:“我喜歡。因為這裡寫到珊瑚長得各種各樣。”

  生:“我喜歡。因為海參到處都是,魚多得數不清。”

  ……

  (學生自由朗讀體驗喜歡之情。)

  師:“誰能仿照課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造句呢?”

  生:“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得很開心。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捉迷藏,有的踢毽子。”

  ……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7

  一、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詞,會讀15個生字詞,掌握“富饒、海參、威武”等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重點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海底水產的豐富和海底世界的美麗。

  3、懂得課文第三自然段是用並列式結構來寫的。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生字詞“富饒、海參、划過來、威武”,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2、難點:感受海底世界的美麗,海底水產的豐富(下限要求);能看圖或錄影介紹西沙群島的水產資源(上限要求)。

  三、教學準備:自制CAI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感知匯入

  看錄影匯入,簡介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特點,揭示課題,學習生字“饒”。

  (二)讀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進一步瞭解什麼?(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三)初讀課文

  1、分小組自學

  要求自學生字詞,通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的?

  2、反饋彙報

  ⑴出示生字,解決字音。

  ⑵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的?(反饋,板: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四)再讀課文

  重點讀2-5段,整體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五)重點研讀第三段

  1、確定學習內容

  2、自主體會學習

  ①西沙群島的海底都有些什麼?它們各是怎麼樣的?請自由讀讀,想想,劃劃,找出重點詞語體會體會。(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②反饋,師隨機點撥,生讀中感悟。

  ③引讀:海底的水產真是太豐富了,海底的岩石上有……,有的像……,有的像……。海參……。大龍蝦……。一群群的魚……,有的……,有的……,有的……,……。正像人們說的那樣,……,……,……。

  3、情境訓練

  ①提出訓練要求:為圖片和錄影作解說。

  ②看圖試說,滲透“並列式結構”。

  ③請生合作,配錄影解說。

  (六)課堂練習

  學習生字詞“富饒、划過來、威武”,提示字形難點,練習書寫。

  (七)總結下課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運用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讀懂每一句話,並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瞭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課件PPT

  2、學習資料、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老師,今天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想不想?現在大家仔細默讀五個小段,猜猜老師今天帶大家到哪兒玩?

  二、直覺體驗,初次整體感知

  師:下列各段分別寫了哪些景物?(板書:海水、海底生物、海魚、海灘、海島或海鳥)

  師:大家猜猜這些寫的是哪個地方?(板書:西沙群島)

  A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海水)

  B海底的岩石上長著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划過來,划過去,樣子挺威武。——(海底生物)

  C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海魚)

  D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每年四五月間,龐大的海龜成群地爬到沙灘上來產卵。漁業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海灘)

  E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裡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海島或海鳥)

  三、小組交流,研讀探究

  A西沙群島一帶海水(),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有高低不平,有山崖(yá),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聯絡上下文,在括號裡填上適當的詞,並說說理由。(五光十色)

  2、聯絡上下文理解:瑰麗無比

  3、為什麼說“從海面看,色彩不同”?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話。

  4、大聲感情地朗讀。

  B海底的岩石上長著的(),有的像綻(zhàn)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rú)動。()全身披甲,划過來,划過去,樣子挺威(wēi)武(wǔ)。

  1、把下列生物填入括號中

  海參(shēn)大龍蝦珊(shān)瑚(hú)

  2、聯絡上下文,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各種各樣)

  3、聯絡上下文理解:威武

  (邊讀句子邊想象,邊讀邊做動作。)

  4、自已配上動作大聲朗讀全段。

  C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1、看圖寫話:自選四幅圖,仔細觀察,具體寫一寫魚的樣子,填在橫線上。

  2、找出本段中心句,用“﹏﹏”出來,說說理由。

  3、“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的意思是()

  ①魚和水各佔一半

  ②這邊是水,那邊是魚

  ③魚非常多

  4、大聲感情地朗讀。

  D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每年四五月間,龐大的海龜成群地爬到沙灘上來產卵(luǎn)。漁(yú)業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沒法逃跑了。

  1、聯絡上下文並結合圖片,在括號裡填上適當的詞。(千奇百怪、四腳朝天)

  2、“揀”的意思是。假如你到了海邊,面對大的,小的,顏色不一的貝殼,你能全部把它們“揀起”嗎?

  3、大聲感情地朗讀。

  E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裡棲(qī)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fèn),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1、聯絡上下文,在括號裡填上適當的詞。(天下)

  2、理解詞語:棲息(請選擇學習方法:①聯絡上下文;②查字典。)

  3、默讀第2至4句,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樹()→鳥()→鳥蛋()→鳥糞()

  4、發揮想象後再描述

  西沙群島是鳥的(),清晨,黃昏,到了晚上。

  四、小組討論,再次整體感知

  師:小組成員各大聲朗讀一段,然後排序成一篇文章,並說說你的想法。

  五、把握中心

  師:給剛才的文章寫一句中心句。

  西沙群島不但(),而且(),是個可愛的地方。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9

  教材簡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非常優美的寫景名篇,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西沙群島的美景。課文的主旨是想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同時能學習課文裡的優美語句,積累好詞好句。本文用詞準確,語言優美,同時大量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及總分或者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動辭發”的結果,蘊涵了作者濃濃的情感。語文教學過程既是學生與作者情感的交過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昇華的過程。因此,本文的教學我努力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關注學生的情感,為他們創設主動積極的情感空間,從而達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

  教學目標

  1。會認“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懶”等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對重點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麗,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出示地圖)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看,這兒是我們遊覽過的寶島的日月潭,這兒是我們流連忘返的新疆的吐魯番。在祖國的南海上,有一群島嶼,叫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它位於海南省附近,由許多個島嶼組成,是我國海上的邊境線。人民海軍長年駐守在那裡,保衛祖國的安寧,是我們祖國的南大門,被稱為我國的海防前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想去西沙群島看看嗎?讓我們走進西沙群島吧。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這篇課文生字詞特別多,爭取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由讀書,教師巡迴傾聽指導。

  3、把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讀給同桌聽一聽。

  4、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根據學情,對難讀的詞語糾音。

  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6、交流:讀了這麼多次的課文,西沙群島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美麗的,奇異的,富饒的,可愛的……)

  7、師:小朋友們真會讀書!西沙群島是風景優美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富饒的地方。(師板書富饒的,補充完課題)那麼課文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寫出了同學們剛才說的內容,看看誰能把它找出來,請快速默讀全文。

  8、反饋交流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9、那麼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哪些地方又寫了物產豐富呢?請小朋友們再仔仔細細地去讀讀課文,然後在自己的學習小組裡交流交流。

  反饋

  三、研讀課文第二小節

  1、這節課我們先去欣賞風景優美的西沙群島呢,還是先去了解那裡豐富

  的物產?好的,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裡奇異的海水吧。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思考:哪些句子寫出了它的美麗

  3、反饋:

  出示: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

  4、指名讀,你感受到了什麼?(海水真美)

  5、再仔仔細細地讀讀,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顏色多,一塊塊一條條地交錯著)

  6、想想這麼多的顏色,平時可以用哪些好詞來形容?

  (五顏六色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課文中用了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板書),想想為什麼最好?

  (用課件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在陽光照射下海水的顏色之多,光澤之亮)

  7、師:多美的海水呀,能用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指名讀

  師:這樣的海水真是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生接讀

  師:有這麼多的顏色,那是因為——生接讀

  四、小結拓展

  西沙群島那奇異的海水真美啊。同學們一定非常想知道這裡的海水為何如此奇異,請同學們回家後自己去查詢有關資料,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在課文的語言文字中領略了西沙群島海水的奇妙,現在就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去看看西沙群島吧。(播放課件,師配畫面解說)西沙群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海底更像是個奇妙的公園,魚多得數也數清,海灘上有撿不完的貝殼,最有趣的是可愛的大海龜。海島上群鳥紛飛,綠樹成蔭。

  2、師:你看到了西沙群島哪些豐富的物產?指名回答。

  二、板塊研讀,合作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西沙群

  島的物產豐富的?

  2、反饋交流海底海灘海島

  3、師:旅遊公司呀向我們推薦了三條線路自主遊,供大家選擇。

  A海底探寶隊

  B海灘遊樂場

  C海島觀察站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條線路組成三個團隊去旅遊。

  4、成立各“研究小組”,小組快速討論:

  想圍繞自己所選定的內容研究什麼問題?

  5、師組織討論後出示:

  自己所選定的內容中,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的?

  同時提供研究方法:讀-找-議-品

  6、各小組投入研究,教師巡視,參與討論

  三、彙報學習,落實目標

  1、師提出彙報要求:一個小組在彙報時,另外小組要認真聽,深入思

  考這個問題,可以隨時補充自己的觀點。

  2、彙報交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選。

  A海底探寶隊

  (這一塊內容在學生自主研讀時老師參與其中,指導學生以“為海產品代言”的方式介紹水產)

  如:珊瑚:大家好,我是海底的美麗公主——珊瑚,我和我的姐妹形態各異,美麗多姿,你看,我們的樣子像不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1)在學生介紹時老師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一組形狀各異的珊瑚的圖片。

  (2)這麼美麗多姿、形態各異的珊瑚你能用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3)指名讀,評價。

  “海參”、“大龍蝦”在學生為它們作產品代言人時,著重指導學生想象海參的爬行和大龍蝦威武的樣子,然後指導朗讀。

  師:海底探寶隊的隊員們,此次海底之行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魚非常多)

  魚非常多,課文中用了一句特別有趣的話,你們發現了嗎?

  反饋後出示:正像人們所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師:人們怎麼會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呢?探寶隊的隊員們能把你們的所見告訴同學們嗎?

  反饋成群結隊穿來穿去各式各樣多得數不清

  師:是啊,西沙群島海里的魚有四百多種呢!那裡的魚不僅多,還各有特色呢!能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魚的樣子讀給大家聽聽嗎?

  生展示讀

  西沙群島的魚的種類遠遠不止這些,請看錄影,你都看到了哪些魚,也能像書上說說嗎?

  B海灘遊樂場

  師:看來海底探寶隊的隊員們不虛此行,收穫不少,那麼海灘遊樂場的隊員們,你們又有什麼新發現呢?

  (1)指名讀

  (2)發現了什麼?(貝殼大海龜)

  (3)師:海灘遊樂場的隊員們,你們到了海灘上,發現那裡的貝殼怎麼樣?(太多了)是呀,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那麼都發現哪些顏色,哪些形狀的貝殼呢?

  (4)課件出示:

  海灘上有撿不完的美麗的貝殼,顏色不一,有()的,()的,()的,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應有盡有啊!

  (5)這麼美的貝殼,該怎麼介紹給大家呢?自由讀,指名讀。

  (6)除了貝殼,還有非常有趣的大海龜呢!隊員們,一起讀給大家聽聽吧,齊讀

  C海島觀察站

  (1)海島觀察站的同學們,你們又發現了什麼?

  (2)這段也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發現了嗎?

  (3)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在海島上都看見了哪些鳥?

  出示: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茂密的樹林,林中棲息著各種海鳥。

  (4)這漫天飛舞的鳥兒是多麼壯觀的景象啊,齊讀第六小節

  四、學習第七小節

  師:西沙群島的風景是如此的優美,物產又是如此的豐富,難怪人們會說是——

  生接富饒的西沙群島,西沙群島的建設離不開島上的英雄兒女,他們日夜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讓我們高聲讚美他們吧。

  齊讀第七小節

  五、總結拓展

  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是神奇的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在我國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後去查查資料看看還有哪些地方也是如此的美麗富饒的,跟同學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