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統計教學設計(15篇)

統計教學設計

統計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統計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統計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6~77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學會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進行統計,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2. 使學生能利用統計資料,提出並回答問題,培養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質疑引入

  播放《生日歌》,投影顯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觀察這幅圖,說一說今天是誰的生日?

  再問:你能很快地說出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送了幾種顏色的花?這些客人各有多少?每種顏色的花各有幾朵?

  在學生遲疑時,設疑引入:怎樣才能很快地回答這些問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統計(板書課題:統計)。

  [評析:課始,在樂曲聲中展示以大象生日為主題的例題圖,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注意把握時機,設定一連串的問題匯入新課,既突出了本課的重點內容,又使學生產生了學習統計的心理需求。]

  二、 積極參與,經歷過程

  1. 整理動物的只數,認識象形統計圖。

  提問:我們為什麼不能很快說出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這些客人各有多少呢?

  再問:用什麼辦法能很快知道?(可以把大象家來的客人排排隊)

  討論:我們怎樣幫大象把家裡的客人排隊呢?

  學生交流討論情況,師生共同歸納:分類排隊,有幾種動物就排幾排;可以豎著排,也可以橫著排。

  拿出幾種動物的頭像,談話:請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小朋友看著例題圖說動物的名稱,另一個小朋友在黑板上把小動物排一排。指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排,一個豎著排,另一個橫著排。

  提醒:一人報動物名稱,另一個人在黑板上貼,報一隻,貼一隻。

  師生共同評價學生分類整理的情況。

  提問:現在你能很快數出每種動物各有幾隻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圖中(見教材第76頁)分別填上三種動物的只數,將統計圖補充完整。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提出問題並回答,如:哪種動物的只數最多,哪種動物的只數最少等。

  小結:把幾種動物先分一分、排一排,再數一數,得出結果,這樣的過程就是統計。(板書: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

  2. 整理花的朵數,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提問:大象過生日,客人們送來了許多美麗的鮮花。怎樣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來整理客人們送來的鮮花呢?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幾種鮮花圖片,仔細觀察例題圖,把花分顏色貼在課本第77頁的虛線框內,並填寫下面的表格。

  在實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學生完成的圖和表,相互交流整理的過程。

  提問:觀察表中的資料,你能提出並回答哪些問題?

  討論:剛才我們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整理了動物的只數、花的朵數,像這樣整理有什麼好處?

  [評析:以為什麼不能很快說出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這些客人各有多少的問題為切入點,設定矛盾,啟用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逐步體驗、領悟統計的過程。特別是在分類排列動物時,對著圖有序地報一隻,貼一隻,慢鏡頭式地處理,清晰地演示了怎樣分、怎樣排,讓學生真正經歷了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根據統計圖或統計表的資料進行分析,提出並回答一些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有利於學生體會統計的作用。]

  三、 鞏固練習,加深體驗

  1. 完成想想做做。

  談話:小朋友們為大象統計了客人和送的鮮花的情況,為了感謝大家,大象準備買5種水果招待大家。在這5種水果中,你最喜歡吃哪種水果?請大家分小組統計一下人數。(出示統計表)

  先按小組統計,再把各小組的統計結果彙總,填在統計表裡。

  提問:我們班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數最多?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數最少?

  再問:你還能想到什麼問題?

  2. 實踐活動。

  學生拿出學具盒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提問:如果要統計學具盒中的物體,可以怎樣分一分?(按顏色或按形狀分)

  組織學生按形狀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並填寫相應的統計表(略)

  學生完成後,提問: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評析:想想做做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發揮了同伴之間的影響力,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整理統計學具盒中四種物體的個數,既鞏固了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統計方法,又滲透了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整理的方法,有利於學生體驗統計的意義與作用。]

  四、 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提問:回憶一下,我們是用什麼辦法整理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這些客人各有多少的?

  談話: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可以分類統計資料,你還想統計什麼?課後可以和其他同學合作完成。

統計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第九單元“統計”。

  二、教學目標

  1整理及展示資料的過程,初步認識複式統計表,並能製作簡單的統計表;根據表中的資料回答簡單的問題。

  2鼻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3觀察、思考、歸納和動手操作的能力,能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三、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學生記錄的南寧市九、十月份天氣情況記錄表。(在教師帶領、指導下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塗上顏色。

  (評析複習舊知識,進一步瞭解統計知識,為新知識作好鋪墊。)

  (課件出示:二(3)班生肖統計圖。)

  師: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

  生1:二(3)班屬狗的同學有13人,屬雞的同學有27人。

  生2:屬雞的同學比屬狗的同學多。

  師:這句話還可怎麼說?

  生:屬狗的同學比屬雞的同學少。

  師: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生1:屬雞的比屬狗的同學多幾個?屬狗的比屬雞的同學少幾個?

  生2:屬狗的和屬雞的共有多少人?

  2(課件出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的情景,在天氣符號上定格。)

  師:你們知道這些符號表示什麼嗎?

  生: 表示晴天,表示陰天,表示雨天,表示下雪。

  (用圖形板書)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如何統計天氣情況。

  (板書:統計)

  (二)新授知識

  課中出示第92頁九、十月份天氣記錄情況表。

  師:誰能在2秒內說出九月、十月的晴天、陰天、雨天各多少天,哪個月的晴天多,哪個月的雨天少?

  生:(無人回答)

  師:你發現了什麼?

  生:九月30天,十月31天。

  師:你知道為什麼嗎?

  生:一年裡的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教師帶領學生填出九月晴天的天氣天數。(16)

  師:九月的陰天有多少天?

  生:8天。(自己填入表格)

  師:九月的雨天有多少天?

  生:6天。(自己填入表格)

  師:你們能像剛才一樣把十月每種天氣的資料填入表格嗎?有困難的可請同學幫助,也可請我幫助完成。

  (有大部分的同學能獨立完成,有些是同桌一起完成的。)

  師:你們知道“合計”的意思嗎?舉例說一說。

  生:就是把上下兩個數加起來,如:把晴天的天數16和10加起來是26,填在第一格。

  (評析學生準確說出了合計數表示的意思,為“你還能提什麼問題”作好了準備,培養學生動手、動口的能力。)

  師:你能告訴我26表示什麼嗎?

  生:26表示九、十月晴天共有26天。

  師:誰來說其他的數表示什麼?

  生:22表示九、十月份的陰天天數,九、十月的雨天共有13天。

  師:書上需要回答什麼問題?

  (學生讀第92頁上的兩個問題,同桌互相交流。)

  師:你還能提什麼問題?

  (小老師遊戲,一個學生提出問題,請其他學生回答。)

  生1:九月的晴天比十月的多還是少?

  生2:十月的雨天比九月雨天多幾天?

  生3:九月、十月共有多少天晴天?

  生4:這兩個月晴天、陰天、雨天共有多少天?

  師:誰能在2秒內說出哪個月的晴天多,哪個月的雨天多,九、十月的晴天、雨天、陰天各有多少天?

  (學生很快回答完畢)

  ( 評析 讓學生充分體會統計表的好處,感受成功的喜悅。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進一步體驗資料收集、整理、歸納的過程。)

  (三)鞏固與發展 1笨渭出示學生記錄的南寧市九、十月份天氣情況表。南寧天氣情況表

  (1)哪個月的晴天少?

  (2)哪個月的陰天少?

  (3)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2毖生學習與交流活動。

  師:請把你看懂的、發現的,說給同學聽,也可以互相提問題。

  (四)全課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你學會了什麼?你看懂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

統計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統計》第一課時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引導學生初步體驗資訊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初步學會有序觀察和思考,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解決問題:讓學生透過從不同情境中抽象數學問題的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統計問題,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藉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能看懂統計圖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各種顏色的旗幟圖片,空白統計圖和統計表,水果箱,水果圖片若干,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各種物品。

  設計理念

  在本節課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下一些教學理念:

  1、在生活中學數學

  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如買彩旗、遊動物園等,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2、在活動中學數學

  本課設計了一系列數學活動,充分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獲得數學知識。

  3、學有價值的數學

  透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學會有序觀察和思考,並能對生活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統計。

  4、人人都得到發展

  學生透過教學活動,體驗統計的過程,並在過程中理解和感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教法學法

  1、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本節課運用學生小組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精神。

  2、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教學程式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教師情境引入:“同學們,十月十八日是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成立二十週年紀念日,是全縣人民大喜的日子,到時候可熱鬧了!你們想去參加嗎?我們班準備組織一支彩旗隊前去祝賀,我們需要買很多面旗幟,到底哪種顏色的旗幟需要多買些呢?每種顏色需要買多少面呢?你能想想辦法嗎?”

  學生討論後,教師揭示課題:統計----漂亮的彩旗。

  二、親歷學習過程,主動獲取新知。

  (課前教師給每組準備空白統計圖表,紅、黃、藍、綠各色旗幟圖片。)

  1、小組討論,確定方案

  讓學生在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傾聽他人意見中使自己長進,在交流評價中發現新的方法,從而確定最佳調查方案。

  2、分組活動,調查整理

  要求學生調查自己組內喜歡各種顏色的人數,用比較簡單的方法整理調查結果,完成各組的統計圖表,並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各組的方法與結果。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獨特的想法,應允許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允許多種方法並存。

  3、交流彙總,初構模型

  組織學生全班交流統計情況,展示各組的統計圖表。然後讓全班同學把喜歡的旗幟圖片貼到黑板上,共同完成全班的象形統計圖及統計表。在全班同學的交流彙總中,讓學生初步體會到統計的優越性。教師對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並給表現突出的小組發給一顆“合作星”,表現好的同學發給“智慧星”。

  4、分析結果,合理猜測。

  教師出示全班的彩旗統計圖,提問:從這張統計圖上,你能發現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然後引導學生猜測:“老師剛才沒有參加同學們的調查,你們猜一猜,老師會喜歡什麼顏色的旗幟?為什麼?”對統計結果的分析是一個開放的過程,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並適時加以引導。

  三、加深拓展內化,學會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但能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1、遊動物園

  創設動物園情境(課件顯示),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教師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園嗎?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動物園玩一玩,看看動物園裡都有些什麼動物?每種動物有多少呢?你能試著統計一下嗎?”

  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有哪些動物,每種有多少,並記錄下有關資料,然後在組內統計表,然後全班交流,共同完成統計圖表,並說說從統計圖表上可以發現什麼。

  2、實物統計

  課前,佈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了一些實物。並在每組桌上放有空白統計圖表。

  在學生體驗了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後,讓學生把各組的物品統計一下,看看每種物品有多少,並將統計的結果填在桌上的表格內,試著完成象形統計圖。學生準備的物品可能多種多樣,有水果、文具、玩具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去進行統計。接下來,指定各小組說出統計結果,並展示自制的象形統計圖。最後,讓學生嘗試提出數學問題,教師加以評價和鼓勵。

  四、落實課堂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1、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並結合各組所得“紅星”情況進行統計。

  2、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評價,並完成下表,採用學生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的方式,體現評價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統計教學設計4

  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9——104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讓學生認識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資訊並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3、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並將學生的眼光引向社會。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自主繪製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結合實際問題,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

  2、難點:讓學生體會出從單式條形統計圖到複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及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優勢。

  四、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五、學具準備:直尺、鉛筆、水彩筆。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課件出示鳳凰山主題圖照片)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裡嗎?對了,這就是北侖的鳳凰山主題公園。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出示調查表,複習條形統計圖

  師:前兩天呢,費老師對四年級160名同學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的內容是:鳳凰山活動專案你最喜歡什麼?

  師:調查後呢,我把收集到的資料整理成了一個統計表。(課件出示統計表)

  請你仔細看,上面一行是專案,有旋轉木馬、立體電影、激流勇進、海盜船。下面分別是男女各專案喜歡的人數。

  師:從表格中你知道什麼?

  (1)、引出條形統計圖

  過渡:師:同學們都觀察非常仔細,從這張統計表中獲得了那麼多的資訊。

  師: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分別來繪製統計圖嗎?

  男女生動手操作單式條形統計圖。

  師:請我們班級的男生完成練習紙中左邊的——男生喜歡的活動專案統計圖。

  女生則完成右邊的——女生喜歡的活動專案統計圖。

  (2)、分析統計圖,體會複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投影展示學生作品。

  師:左邊這張圖是反映男生各個專案喜歡的人數,右邊呢,反映了女生各個專案喜歡的人數。仔細觀察你們繪製的這兩張統計圖,想一想,老師如果不看統計表,只看統計圖,有沒有辦法一眼能看出旋轉木馬男生喜歡的人數多還是女生多?四人小組交流討論一下。

  師:有沒有好的辦法,把這兩張圖中,男女生各專案喜歡的人數全繪製在一張統計圖中呢?

  課件簡單演示同學們設想的統計圖。

  (預設一:學生最容易想到的是:在男生的基礎上再往上畫女生。

  教師引導:對於這種方法你們有意見嗎?能一眼看出這個專案中,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呢?)

  預設二:如果學生一下說出了把男生的畫左邊,女生的畫右邊。師:誰聽懂了他的方法再來說一說?多請幾個學生來說一說。

  預設三:如果學生說不出,讓學生觀察這兩幅單式圖。師: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張統計表,它們有什麼地方是相同的,有什麼地方是不同的?

  相同:橫軸上的專案和縱軸上的資料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橫軸上每個專案的人數。

  引導:師:那我們可以怎麼樣來把他們男女生的總人數合併在一張表格中呢?

  (3)、學生嘗試畫複式條形統計圖。

  師:現在請你想一想,要求在一張統計圖中展示所有的資訊。在嘗試著在練習紙中間的這張圖中畫一畫。

  2、作品展示

  師:誰能給他提提建議,怎麼樣能更明確,更清晰,哪裡還可以改進?

  先選擇1、2個塗得好的複式條形統計圖在班級裡展示,滲透認真、仔細的品質。

  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這幅圖,這裡的淡綠色縱條表示什麼?深綠色的縱條又表示什麼呢?

  質疑一:師:這兩條,哪條是男生,哪條是女生啊?別人怎麼能看清楚呢?

  質疑二:只有我們知道不同的顏色表示的是不同性別,那其他看圖的人能明白嗎?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那麼多的辦法,但在人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們想出的方法是:在統計圖的右上角塗出一個小方形,寫上表示的是什麼,他們把這個叫做統計圖的圖例,“圖例“是檢視者看懂統計圖的關鍵,所以,人們在繪製這種統計圖時,往往先確定圖例,現在同學們利用你剛才學到的知識,把四年級同學鳳凰山喜歡的活動專案都繪製在一個統計圖裡吧!

  (預設:同學肯定認為,在條形的上面寫上男、女,男、女的方式——有沒有更簡單一點的方法?)

  橫軸下面寫得是什麼?---專案名稱,還要有說明——專案,縱軸上要寫上單位。還有統計圖的名稱。

  師:現在請你把剛才的統計圖補充完整。

  3、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製作過程。

  師:誰來說說看,畫複式條形統計圖要注意什麼?

  (別忘了:統計圖的名稱、橫軸上的專案名稱和專案,縱軸上的數量和單位,及圖例——課件演示)

  師:那統計圖上的縱條是怎麼來的呢?左右兩部分合並在一起。課件演示拉過來的過程。

  三、分析複式條形統計圖,揭示課題。

  1、分析資料

  師:看著複式條形統計圖,你還能提出新的問題嗎?

  2、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透過這個統計圖分析了四年級同學鳳凰山喜歡的活動專案的情況,大家探索出了統計圖不僅顯示了男生各專案喜歡的.人數,而且,還顯示出了女生各專案喜歡的人數,像這樣的條形統計圖叫做“複式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師:相對來說,我們最開始繪製的那些只能統計一種量的,這些是“單式條形統計圖“

  4、對比分析

  師:大家對比一下:複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

  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上一頁[1][2][3]下一頁

  小結:在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能展示一種資料的情況,而複式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反映出各個量的變化過程。

  三、學以致用,鞏固練習。

  1、提供資料,繪製複式條形統計圖。

  過渡:師: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願意花錢去體驗刺激的活動,進而帶動了一系列的消費,鳳凰山周邊超市的營業額也隨之上升。請看一看小超市棒冰和牛奶在4個月中銷售情況統計表。

  師:同學們能根據統計表畫出複式條形統計圖嗎?請你完成在練習紙中。

  2、複習畫條形統計圖的注意點及縱座標的確定

  展示學生作品,師:這張複式條形統計圖完整嗎?請你給他補充一下。

  師:他這張圖縱軸每個單位表示多少?這張又表示多少呢?都對嗎?

  3、分析數量關係。

  師:你能分析這張統計圖上的資訊嗎?

  如果你是超市經理,下個月該如何進貨?

  師小結:透過這張條形統計圖,我們發現了很多資訊,也瞭解了很多情況,也能預測事物變化規律。

  四、全課總結

  師:1、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2、你覺得畫複式條形統計圖時應注意什麼?

  3、你認為複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勢?

  五、聯絡生活、拓展介紹。

  師:日常生活中,你們在哪些地方見到過複式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各種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並與橫向的複式條形統計圖,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引導的作用,還可以介紹像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等,關注知識的延續性。

  六、根據統計圖來完成統計表並分析數量關係。

  1、根據圖完成表

  師:這是幾屆奧運會美、中、俄三國金牌統計圖,根據統計圖你能說說,在每一屆中每個國家獲得的金、銀、銅獎牌分別是幾枚嗎?

  2、觀察這張複式條形統計圖,你能從圖中發現哪些資訊?

  3、根據你們的分析,請預測一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績會有什麼趨勢?

  4、透過分析,你想對中國的體育健兒們說什麼?

統計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統計(教材第76~77頁)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學習情境中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初步學會

  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使學生初步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

  用,體會與同伴合作的重要性,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計數、測量、實驗等)收集資料,並將資料記錄在統計圖表中。

  教學難點

  有效組織統計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與同伴合作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具準備

  教師:媒體課件、掛圖、三種小動物頭像、水果圖的練習紙。

  學生:每組一張統計花的朵數的紙和兩組信封。(一個信封裡裝花的紙片,另一個信封裡裝水果的紙片)

  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我們到森林裡去看一些動物。(課件出示森林裡的大象圖)大家看,這是誰呀?

  大象今天可高興了,因為今天是它的生日。(課件出示給大象過生日的動物)你看,它的好朋友都來了。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觀察場景圖。

  師:大家看看,大象的好朋友有哪些呀?

  指名說出大象的好朋友有猴子、小豬和小狗。

  引導說說小動物在哪裡。(小猴有的在樹上,有的在地上,還有一隻小狗在媽媽的口袋裡。)

  2、分一分。

  師:大象看到來了這麼多客人,心裡非常高興,想給它們準備一些吃的,可是,它一下子搞不清楚每家來了哪些,來了幾個。咱們想想辦法好不好?

  我們想辦法把它們分分好不好?(板書:分一分)

  提問:我們剛才看了,一共有幾家呀?

  引導學生說出有3家,分別是小猴家、小豬家和小狗家。

  我們能不能想想辦法,讓大象一看就來了幾個?

  指名說說自己的方法。

  3、排一排。

  出示掛圖,從掛圖上取下小動物的頭像,師:現在我想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把這些小動物的頭像分一分,然後排排隊。(板書:排一排)

  指名在黑板上操作,先分一分,再排一排。

  排好後,引導學生觀察每一排分別排了什麼小動物。

  師:你們認為這兩個小朋友排得怎麼樣?誰來給他們提提建議?

  引導學生把小動物排整齊。

  4、觀察統計圖。

  師:剛才,請兩位小朋友把大象家來的客人先分了一分,分成了小狗家、小豬家和小猴家,然後再排了一排。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每家人家到底來了多少隻呀?

  指名回答:小狗家來了4只,小猴家來了5只,小豬家來了3只。

  根據學生的回答劃線,完成統計圖。(板書4只,3只,5只)

  如果學生不象書上豎著排的,也可以,就豎著劃線。

  師小結:剛才我們先分了一分,再排了一排,最後又數了一數(板書:數一數)很快就知道大象家來的客人分別有幾隻。

  現在請小朋友再看一看剛才我們排的結果,你還能知道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哪種小動物多哪種小動物少,小猴比小狗多幾隻,小豬比小猴少幾隻等。

  5、填寫課本。

  課本第76頁,請小朋友把每種動物的只數填在橫線下面的括號裡。(學生在書上完成。)

  6、小結:小朋友,大象家來的客人原來是雜亂的排的。後來,我們把它先分一分,然後再排一排,最後再數了一數。象這樣的活動,就叫做統計。(板書:統計)

  7、過渡:透過統計,我們就可以知道大象家來的客人的一些情況。用這些統計的方法,我們還可以來統計統計客人們給大象送的花。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分小組整理各種鮮花的朵數。

  (1)師:你能不能把客人們送給大象的花先分一分,看看有幾種顏色的花,再排一排,把相同顏色的花放在一起,排排整齊,再數一數每種顏色的花有幾朵。

  (2)學生活動。組長從1號信封裡拿出老師準備的花。小組分工把這些花先按顏色分一分,再排一排,貼在紙上,最後再數一數,在( )裡寫上每種花的朵數。

  學生剪貼,老師巡視指導。

  (3)展示每組統計的情況。說說統計的結果。

  (4)組織全班交流討論:從圖中知道了什麼?啟發學生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如哪種花最多?哪種花最少?你還知道些什麼等),給予評價。

  2.引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

  (1)談話:今天我們幫大象統計了來的客人,送的鮮花,大象非常高興。大象想準備一些水果感謝大家。(實物投影出示大象想準備的水果)

  (2)統計學生喜歡吃的水果的情況。每人只能選一種,喜歡吃蘋果、梨、西瓜、桃子和草莓的分別排成一排。

  (3)全班一起統計,把統計的數字寫在紙上。

  (4)組織學生交流統計的結果,讓學生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少?你還知道什麼?)

  3.想一想,說一說。

  (1)同學們,今天學了統計的本領,你覺得你課後可以去統計些什麼?

  讓學生說出各自的想法,給予評價。

  (2)回家後用今天學的本領進行一下統計。

統計教學設計6

  教學物件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統計整理資料的思想和操作能力,並且能夠將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因此,本課的教學要建立在表現一定數學思想和學生能力發展的高度,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分析歸納、實踐應用的能力出發,著眼於知識與生活、知識與未來的聯絡。

  教學內容:

  折線統計圖是湖北科技出版社《實驗教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資料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突出反映數量的變化趨勢。新課標對《折線統計圖》特別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性目標:即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著眼於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2、能力目標: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資料、影象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並透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從例項中使學生得到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

  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引導發現、組織交流、組織應用等教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知識的引入環節,透過對近幾屆奧運會中國獲得金牌數量的整理,引導學生觀察、對比、思考,“為什麼要製成折線統計圖呢?”很自然的揭示了新知識產生的必要性,激發探究慾望。在小組探究環節,“關於折線統計圖,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困惑後再適時引導自學、討論和探究,既尊重了學生主體又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滲透學法指導。應用部分更是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問題。

  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個人動手、小組合作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交流、討論、歸納等。

  教學重點: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生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圖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課前叫同學們調查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獲金牌的數量,指名彙報。

  2、怎樣使這些數目更清楚醒目呢?

  3、課件出示一幅反映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獲金牌數的折線統計圖

  學生觀察、質疑:看到這幅統計圖,你有什麼疑問嗎?

  4、引入課題: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折線統計圖”

  二、自主探究,歸納發現

  (一)初步認識、生活來源

  1、閱讀課本

  (1)獨立自學

  (2)彙報所得:說說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方面有什麼特點?

  2、觀察交流

  說說你在哪裡見過折線統計圖?

  (二)製作折線統計圖

  同學們,你們從報紙上、網上或課外讀物中見到過許多折線統計圖,這說明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你想不想動手製作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呢?

  (A)討論製作步驟

  1、看一看: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比一比: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地方?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上有什麼特點?

  3、議一議:折線統計圖中的這條折線應該怎樣畫?小組合作學習課本上的製作方法。

  討論後小結,課件出示。

  (B)動手操作

  1、獨立完成數學書第48頁試一試的統計圖,同學之間相互訂正,並回答問題:哪兩年利稅增長最快?

  2、從1992-2000年實現利稅情況統計圖中,你能預測一下後來的2001年利稅將達到多少萬元嗎?

  三、操作體驗,分析應用

  1、觀察分析:出示病人體溫變化情況記錄,回答問題。

  (1)護士每隔幾小時給病人量一次體溫?

  (2)這位病人的體溫最高是多少攝氏度?最低是所少攝氏度?

  (3)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在惡化還是在好轉?說說你的想法。

  2、動手操作

  課件出示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資料(2000-2008)。

  請同學們將這些資料在方格紙上製成折線統計圖,並預測2009年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將會達到多少?

  3、拓展練習

  某商場要將2008年各個季度奶茶和涼茶銷售情況製成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來幫忙。

  (1)提示:統計圖與前面的折線統計圖在設計上應有什麼不同?(要反映兩種資料)

  (2)課件出示缺少圖例的統計圖。小組討論:你能運用生活經驗從圖上反映的情況推斷出哪條折線反映的是哪個資料嗎?

  指名到臺上標示圖例,集體訂正。

  四、課堂收穫,學法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什麼收穫?你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五、課後實踐

  課後請和你的夥伴一起調查麻城市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來龜山旅遊的客人以供參考。為我們家鄉的旅遊業出一份力。

  教學評價與反思:

  統計問題是最常見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是新課改的目標。如何真正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讓數學理論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讓數學與學生生活觸覺、碰撞和交融,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這節課主要研究的內容。針對以上目標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選擇的題目,都是有目的而選取的與生活緊密聯絡的題,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線統計圖,會根據折線統計圖上的資料去分析、預測事件的發展,並且使學生體會到折線統計圖的優勢和作用。讓學生在現實、有趣、富挑戰性的情境中學習折線統計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有效地調動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摺線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並服務與生活”的課標理念。

  2.注重共性和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學生整體的發揮,而對於每個學生獨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於給予評價孰優孰劣,而是留給學生自己思考、判斷、比較的思維空間。如在案例中,我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索的空間,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操作(繪製折線統計圖),去探索,去講解,最後,在各方面的反饋中,讓其他學生在感悟、選擇、反思、糾正中學到了知識,這樣的課堂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共性的發展,還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3、注重知識和學生素養的融合

  “一道數學題,除了數學知識以外,承載著更多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這句話是我國有名的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所說的。在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題目,使學生的思維、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中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例如:(1)當學生從“奧運金牌圖”上讀出我國奧運健兒努力拼搏喜獲佳績時,學生都充分顯示出了愛國主義精神;(2)當學生在折線統計圖中獲知我國家庭擁有汽車臺數越來越多時,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當學生透過“某商場奶茶、涼茶銷售情況統計圖”體會到要反映兩種不同的資料,一條折線是不夠的。學生產生了新的知識慾望,從已學過的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學生能自主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即設計兩種不同的折線。這時教師再出示不完整的統計圖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自己選擇圖例,將統計圖補充完整。(4)這節課最後的實踐作業設計是:讓學生課外調查麻城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前來遊覽的客人以供參考。這一設計旨在調動學生為家鄉旅遊業出一份力的熱情,訓練學生搜尋和整理資訊的能力,並能很好地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透過這一類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大大的提升,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也滲透進去了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給予學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力求在教學效果上達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統計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經歷讀統計圖、交流資訊、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2、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能根據給出的資料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3、在讀圖的過程中,感受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的特點,體驗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達和交流。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並能運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

  設計思路:

  現代教學理論觀點之一就是強調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並樂在其中,就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這一課中我千方百計的設法啟動學生的內在動力是他們產生學習的熱情,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

  1、 情境創設貼近學生的實際,讓他們想說、樂說,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自然複習舊知後水到渠成引出新知。新教材的應用很注重情景的創設,對舊知的複習滲透很少,而條形統計圖這部分知識卻是在一二三年級以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複習舊知很有必要性。

  3、 新授的內容是在學生髮現問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中進行的,知識的獲取靠學生的實驗、分析、推理,因此要給與學生寬鬆的活動、交流的時間。

  4、 數學知識來源生活,又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應用與生活數學,又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既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又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我曾經和三小的同學有過一次愉快的合作,同學們的聰明、勇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能再次和同學們一起經歷40分鐘的學習與探索,老師非常高興。在四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我想你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你的班主任說吧!今天借這個機會把你最想對班主任說的一句話說給我們聽好嗎?(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感情)(將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拋給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學生便能迅速的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聽了同學們熱情洋溢的話語,我很受感動,我想你們的班主任會為有你們這樣的學生而驕傲。那麼你們能很快的告訴我有多少同學發言了嗎?要想知道這個資料,需要用到我們以前學過的什麼知識呢?——統計。

  我們一起回憶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進行統計呢?(生答)師:真不錯,同學們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老師建議咱們以小組為單位,以你們喜歡的方法。統計一下發言的人數好嗎?

  師出示統計表,學生彙報。(複習舊知與情境創設融為一體,使學生啟動內在動力產生高漲的學習熱情。)

  二、新授

  我們已學會了將原始資料分類整理成統計表,那麼這些數還可以用什麼辦法來展示?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教師出示統計圖:首先觀察這幅統計圖有什麼特點?(一格表示一個單位,板書)能不能把剛才統計的發言的同學人數在這幅統計圖中展示出來呢?師塗學生說,看。

  師:出示大相小學四年級同學發言統計表讓學生觀察這一組資料40、45、35、40、48,這兩組資料有什麼不同嗎?

  學生觀察彙報(兩組資料的比較讓學生髮現問題從而明確較大的資料為新知埋下伏筆。)

  師:你能用同一幅統計圖表示出這一組資料嗎?

  生觀察

  師:格不夠,怎麼辦?

  生分組討論後全班交流彙報(統一一個格表示5個單位最合適)

  師:觀察40、45、35、40、48這幾個數其中40、45、35都是5的倍數而48不是5的倍數會出現什麼結果呢?

  學生討論並解決問題(給學生寬鬆的交流討論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實踐活動感受學習的快樂,品嚐成功的喜悅。)

  教師明確:當不能塗滿格時,看一個格代表幾個單位,然後把一個格平均分成幾,取其中的幾份。教師演示把一個個格平均分成5分,塗其中得3份。

  師:我們一起掃清了障礙,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把統計圖塗的既整潔又美觀。

  全班交流展示老師、學生各給與評價或一句鼓勵的話(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給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的同時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師:1、透過剛才我們完成統計圖相信你從中一定獲得了更多的數學資訊,能說說嗎?

  師明確:條形統計圖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觀、簡潔的告訴我們資訊,當資料比較大時,我們可以採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來表示。

  2、根據這幅統計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誰來幫他解決?

  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三、鞏固練習,發展新知

  (一)試一試

  1、出示老年活動中心老人活動統計表,問:看後你有什麼感受?

  2、觀察統計圖有什麼特點,明確後獨立完成,教師要重點指導學困生

  (二)在日常生活、生產中進行統計時往往有很多比較大的資料,而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這些資料時可以採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來展示因此條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你還知道在我們身邊有哪些事物還可以採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嗎?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加以補充並出示相關的統計圖。(這個環節的安排是讓學生挖掘身邊的數學,便於學生理解,藉以取得學習數學所必須的感受和生活經驗,體會數學來自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

  (三)課堂小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四、全課總結

  我們會看統計圖,更重要的是透過分析統計圖獲得了很多知識。在數學的天地裡,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知道,孩子們運用我們的智慧去感受、去發現、去探索,你就能從數學中得到無窮的知識,無窮的樂趣,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作業:

  你對今天的這節課是否滿意?(選擇:滿意、不滿意、還可以)透過調查製成統計圖。

統計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教科書P94-9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透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資料的方法,發展統計的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

  教具學具準備:彩筆、課件、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創設問題情境:

  三年級第一小組的男生和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比賽情況。

  (出示P94的情境圖和兩張統計圖表)

  這兩張統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看一看,從中你知道些什麼?

  (參加人數、每人的成績等)

  2、探索解決問題:

  那你認為是男生套的準一些還是女生套的準一些呢?說說你的理由。

  (讓學生充分從多個角度設法表示男、女生的套中情況。在嘗試中體會到用平均數能較好的說明問題)

  如果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比較起來的確就很容易了。那麼怎樣才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試試看,然後說給大家聽一聽。

  先求男生的。

  A、透過統計圖中塗色方塊的移多補少,為學生提供感性基礎。

  B、揭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一般方法。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圈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和同桌說說你的方法。

  全班交流。

  為什麼這裡要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現在你知道是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了嗎?

  3、交流

  問題解決了?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髮表意見。(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分析得到的資料,常常能反映一些一般情況,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

  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中,男生的平均數是7個,這7個就說明了男生套圈的一般情況,我們也用它來和女生的情況進行比較。但這7個是不是表示每個男生都套中7個?(不是)

  二、想想做做

  1:讓學生根據要求操作,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2:獨立練習。

  3:籃球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釐米是什麼意思?(所有的隊員身高如果變得同樣高的的話,是160釐米,說明有的隊員身高不到160釐米,有的超過160釐米)。

  4:注意培養學生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資訊的能力。

  教學後記:在課堂上,出現了很多亮點,學生的回答精彩極了。培養學生開展數學小辯論,學生們言詞犀利,我眉開眼笑。

統計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統計(一)(教材106、107、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調查和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2、使學生學會填寫比較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透過對周圍現實生活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

  教學重難點:

  填寫簡單的複式的統計表

  教學準備:

  相關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設運動專案情境

  師:我們潯中中心小學明年要舉辦學校運動會,想參加嗎?主要專案有:①跑步②跳繩③拍皮球。你將會選什麼呢?說說理由?

  學生口頭回答,師做相應的評價。

  2、收集資訊,填寫單式統計表。

  師出示表格,二年級男生喜歡專案統計表

  師:要填寫好這份表格應先怎麼做?

  讓學生調查,蒐集資訊,把男生喜歡的體育專案統計表填寫完整。

  3、試著製作表示二年級女生喜歡專案統計表

  學生說,師畫後讓學生調查後填寫完整。

  4、明確方向,提出問題

  師:可是這樣要用兩個表格太麻煩了,能不能在同一個表格內把男生和女生喜歡的專案都完成呢? 學生自由發言。

  二、探究新知,總結方法

  1、嘗試交流,探索複式統計表製作方法

  小組討論後交流,並嘗試探索複式統計表的製作方法。

  學生獨立製作完成,教師收集並抽個別學生的板演。 展示,師做適當評價。

  2、比較單式統計表與複式統計表。

  師:單式統計表與複式統計表有什麼異同點?

  3、完成複式統計表

  師生根據提供的單式統計表,分別完成本班男生、女生喜歡運動專案複式統計表。

  4、解決問題。

  5、師小結:什麼是複式統計表。

  三、練習鞏固。

  每課一練。

  四、總結。

  說說今天自己的表現,有什麼收穫?學會了哪些知識?

統計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在讀統計圖,分析、比較統計圖的特徵的過程中,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

  2、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回答有關問題並進行簡單預測。

  3、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在表述和交流資料中的作用,能從報紙、雜誌、電視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資料資訊。

  教學重難點:

  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回答有關問題並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過程:

  讀統計表

  1、讓學生讀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表。

  2、交流從表中得到的數學資訊。

  讀統計圖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兩幅折線統計圖。

  2、看圖回答問題

  (1)這兩幅圖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從兩幅圖中分別瞭解到哪些資訊?

  (2)我國男女人數的差距有什麼變化?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3)我國人口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預測一下:到20xx年我國人口大概是多少?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完成統計圖

  1、看書,讓學生了解表中的內容。

  2、觀察未完成的統計圖,瞭解圖中不同顏色的點表示什麼?

  3、完成統計圖。

  4、交流,展示。

  5、看圖回答問題。

  6、鼓勵學生提出其他問題並解答。

  練一練

  1、先讀統計表,瞭解表中得資料資訊。

  2、提出製圖要求,鼓勵學生嘗試完成。

  3、交流展示。

  4、看圖回答問題,並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統計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3~97頁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過程。

  教學時間:

  2課時。

  七十五 統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93~94頁。

  教學目標:

  1、 學生透過對資料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資料的方法,初步瞭解分類統計的意義。

  2、 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透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統計的含義,會看統計圖、統計表,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準備:

  統計圖、統計表、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小朋友們,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全班每個人都喜歡什麼動物呢?今天就請你做個小調查。

  2、 出示動物,學生進行收集資料的過程。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3、 提出明確要求:

  用你喜歡的方法,要讓每個人看清楚喜歡這些動物的各有多少人。

  4、 學生活動。

  二、探索新知:

  1、 展示學生剛才初步統計的結果。

  (1) 用數字表示的。

  (2) 用學生的名字表示的。

  (3) 用圓圈表示的。

  (4) 用畫對號的方式表示的。

  (5) 用寫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 揭題:

  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你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統計的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3、 發統計圖和統計表:

  根據你剛才收集的資料,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實踐活動

  (調查全班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

  統計表:

  (學具卡片)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統計圖:

  (學具卡片)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鼠 梅花鹿 河馬

  4、 出示統計圖和統計表。

  (1) 透過小朋友們的統計,你能發現什麼?

  (2) 你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三、總結:

  1、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用統計解決,你能說一說嗎?

  2、 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穫。

  作業佈置:

  利用課間調查一下班裡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板書設計:

  統計

  統計表: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統計圖: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鼠 梅花鹿 河馬

統計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學習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2、提高學生根據圖中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學生根據圖中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出示教材例2的複式條形統計圖(20xx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的氣溫情況)

  二、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

  1、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交流資訊,認識這裡的複式條形統計圖。

  問:透過觀察,你瞭解到哪些資訊?在小組內和同學交流資訊。

  2、師:淡藍色直條表示北京市的氣溫,那麼深藍色的直條表示什麼呢?

  問:你還知道些什麼?(北京市第一季度的平均氣溫是1攝氏度……)

  3、填寫下面的統計表,思考問題:

  季度

  平均氣溫℃

  城市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北京市

  桂林市

  (1)這兩個城市的平均氣溫,哪個季度相差最小?

  (2)北京市哪兩個季度的平均氣溫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3)這兩個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氣溫變化有什麼相同特點?

  4、小組內填寫交流,指名回答填寫的結果。

  5、問:你對複式條形統計圖還有哪些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試一試”

  先讓學生說一說統計表中提供的是什麼資料,再說一說統計圖中電腦組表示的是什麼意思,然後讓學生把資料填寫在統計圖中。

  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還能瞭解寫什麼?

  2、指導完成“練一練”

  先觀察統計圖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氣質量的情況,讓學生說一說每日各城市的汙染指數是多少。

  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還能瞭解寫什麼?

  3、獨立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題。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知道了複式條形統計圖有那些特點?透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第四課時複式條形統計圖練習

  教學目標:

  1、複習複式條形統計圖,能獨立完成統計圖的填寫和比較。

  2、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獨立完成統計圖的填寫和比較,以及對資料的分析。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調查活動需要的資料。

  自己班同學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合格情況,收集有關的資訊。

  二、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1、小組分工整理資料,把資料填入統計表。

  專案人數

  性別文字處理繪畫上網程式設計其他

  男

  女

  2、小組內交流統計表的資料如何在條形統計圖上表示。

  3、學生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

  4、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按照什麼順序填寫的。

  注:也可以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他的專案開展活動。

  三、完成練習二十底第3題

  1、分析借閱圖書情況統計的資料。

  2、根據統計的資料獨立完成統計圖,想一想單式條形統計圖與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聯絡和區別。

  3、指導學生適當重新整理資料,問:如果不分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應怎樣整理資料?統計圖應該怎樣畫?(按圖書種類把相應的借閱本數相加)

  4、學生再獨立完成第2個統計圖。

  5、分析比較:

  (1)這兩幅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2)五年級一班有40人,你能分別算出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圖書嗎?

  (3)五年級一班本學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圖書?

  6、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指名說一說。

  四、課堂總結:

  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統計方面有什麼新的收穫?

統計教學設計13

  第一課時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能力目標: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資訊。

  情感目標: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資訊。

  【教學難點】

  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1、認識扇形統計圖。

  先出示“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有寶塔各層的位置和麵積,引導學生比較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攝入量的統計表。

  (1)完成統計表。

  師:請同學們根據統計表中的資訊,算一算每種食物攝入量佔食物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運用統計圖表示上表中的資料。

  同時出示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讀懂統計圖,並在與條形統計圖對比中,認識扇形統計圖。

  (3)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體會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與作用。

  二、體會扇形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1、說一說:觀察下面的統計圖,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出示教科書第85頁四幅扇形統計圖。先讓學生自己讀圖,再說一說,獲得了哪些資訊?明白了什麼?有和想法或感受?

  2、試一試:看圖回答問題。

  出示教科書第85頁一年級和五年級兩幅作息時間安排統計圖。

  第(1)題讓學生讀圖後交流。

  第(2)題引導學生用“24乘每部分所佔的百分比”計算。

  第(3)題引導學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統計圖,自己畫一幅扇形統計圖,並與同學交流。

  三、作業設計《新同步》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教學反思】

  在統計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徵和表現形式有一些基本認識。但學生沒學扇形,卻要學習扇形統計圖,這就要老師居高臨下,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首先,我帶領學生複習我們已學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讓他們回憶統計圖的作用和優點。

  接著,我揭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自學教材。在學生自學時,出示學習提綱:

  1、扇形統計圖是把什麼圖形分成了若干份?

  2、是用什麼線來分的?

  3、各部分與整個圓是什麼關係?

  4、扇形統計圖由哪些部分組成?

  在學生自學後,交流學習效果。在講到扇形統計圖是把什麼圖形分成若干份和用什麼線來分的時候,趁機介紹扇形的知識,讓學生感知扇形是圓的一部分。對於扇形統計圖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分組交流討論,憑著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想法來探索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我在這裡面只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不再是絕對的主體的作用。在教學中,切實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絡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更加堅信,嫻熟的知識儲備和教材體系的熟練程度對於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對於教材版本不斷更換和教材不斷修訂的教育現狀,我們教師只有厚積薄發,才能有備無患。

  第二課時奧運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讀懂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資訊,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瞭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資料。

  情感目標: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資料。

  【教學難點】

  瞭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資料。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引入

  引入:

  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人們為了某些事情或某個問題常常需要做各種調查,在調查中還需要收集資料、分析與整理資料,因此就常常要用到統計圖,那麼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都見到什麼樣的統計圖?

  你們說得非常對。其實在日常生活應用中的統計圖是多種多樣的,只不過我們目前所接觸最多的就是這三種統計圖,但是你們在學習和觀察中是否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有些資訊要用扇形統計圖來呈現、有些要用條形統計圖來呈現、還有要用折線統計圖來呈現的,那麼,我們在選擇統計圖時,以什麼為標準,作為依據呢?也就是說這三種統計圖各有什麼特點、用途呢?這就是我本節課要跟同學們共同研究的內容——統計圖的選擇。

  二、探究新知

  A、瞭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

  1、出示教科書第121頁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先引導學生讀懂圖表,再回答三個問題:

  (1)從哪幅圖能明顯地看出我國在第25—29屆奧運會獲金牌的變化情況?

  (2)從哪幅圖能更明顯地看出第29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

  (3)從哪幅圖能看出第29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佈情況?

  2、師生共同小結三種統計圖的特點,清楚選擇的依據。

  三、合理選擇適當的統計圖

  1、教科書第122頁“練一練”。

  讓學生說一說選擇某種統計圖的理由,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每一種統計圖的特點。

統計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上p110~111例2、"試一試"、練習二十一、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學習複式條形統計圖的需要;能看懂複式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資料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和簡單的分析,同時提出合適的問題加以解決。

  2、能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並能用資料來說明、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3、在認識、分析、繪製複式條形統計圖的過程中,體會條形統計圖的優點,感受到統計的廣泛應用價值,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初步形成統計的思想。

  教學準備: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尋找"最近發展區"

  1、出示北小五年級各班男生人數統計圖

  師:觀察大螢幕,你看到了什麼?

  哪個班男生人數最多?

  2、出示北小五年級各班女生人數統計圖

  師:你還看到了什麼?

  哪個班的女生人數最多?

  二、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

  1、體會複式條形統計圖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

  (1)合併統計圖

  師:這兩幅統計圖每1釐米長的條形表示的人數相等,從這兩幅統計圖中,你能不能看出二班男生人數多還是女生人數多?

  能想出什麼辦法來比較呢?

  這樣合併在一起有什麼好處呢?(板書:便於比較和分析)

  (2)感受複式統計圖的特點(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條形來表示兩組數量)

  師:這時統計圖的名稱還能像這樣表示嗎?為什麼?該怎麼表示?

  師:別人能不能從這幅統計圖中看出二班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

  怎樣表示就能讓別人很容易就看得出來呢?

  用兩種顏色表示就能看出來了嗎?這樣能看得出來嗎?

  如果像這樣表示能看得懂嗎?你看懂了什麼?

  小結: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條形來表示兩組數量。(板書)

  (3)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結構

  師:看現在這幅統計圖,再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統計的知識,和我們的什麼統計知識很相似?

  想到了條形統計圖,感覺這幅統計圖是不是還缺少點兒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出示。

  2、提示課題

  師: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叫它複式條形統計圖,簡稱複式條形圖。(板書課題)

  3、教學例2

  (1)出示例2統計圖

  師:從圖中你能瞭解到哪些資訊?

  (2)小組交流後彙報

  (3)出示統計表

  師:你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訊填寫下面的統計表嗎?

  ① 學生獨立完成統計表,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②核對統計表資料

  小結:填寫完以後我們要把統計圖和統計表中的資料核對一下,避免出錯。

  (4)出示問題並解決

  師:你能根據這些資訊來回答下面這幾個問題嗎?

  你是怎麼知道這兩個城市平均氣溫相關最小的?相差多少?

  你是怎麼知道北京市這兩個季度的平均氣溫相關最大的?相差多少?

  小結:複式條形統計圖既能對兩級資料進行比較,也能對一組資料進行研究。

  (5)體會算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師:這兩個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氣溫變化有什麼相同特點?

  師:回答這幾個問題的時候,你覺得是看統計圖方便,還是看統計表方便?

  小結:這是因為複式條形統計圖很直觀地顯示了資料間的大小關係,便於我們進行比較和分析。

  三、繪製複式條形統計圖

  1、出示統計表和複式條形統計圖

  師:觀察統計表,你能獲得哪些資訊?

  你能根據上面的統計表,完成下面的統計圖嗎?

  2、指導畫"電腦組"條形

  師:"電腦組"要畫幾個條形?分別用什麼顏色來表示?

  師:五年級的18人,怎麼確定條形的高度?你是怎麼想的?

  師:不要忘記在條形的上方標出資料,並塗上顏色。

  3、學生獨立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說明:畫的時候用空白條形表示。

  學生在書上完成,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4、展示學生作業

  師:你覺得在畫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師生共同小結:

  ①要看清圖例表示的是哪種數量;

  ②要根據資料畫出高度相符的條形,並標出資料;

  ③要注意填寫製表日期;

  ④儘量使畫出的的條形統計圖美觀漂亮。

  四、鞏固拓展練習

  1、鞏固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題

  分步出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後回答

  引導學生提問:

  師:哪些專案比較容易達到合格要求?哪些專案達到合格要求的難度比較大?

  你是怎麼知道的?

  哪些專案男、女生水平差距比較大,哪些專案男、女生水平比較接近?

  你是怎麼知道的?

  2、拓展練習

  師:從圖中,你獲得了什麼資訊?

  師:你能根據統計圖裡的資訊回答下面的問題嗎?

  師:有沒有可能下一週1張廢紙也拾不到了?為什麼?

  小結:愛護校園環境要從我們自己做起,只有我們每位同學都不亂丟廢紙垃圾了,我們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五、總結全課

  師: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製作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六、課外延伸

  師: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複式條形統計圖,請你收集一些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資料,下一節課我們搞一個資訊釋出會,請你來當主播。

  教學反思:

  設計這堂課時我一直在想著一點:相信學生的能力。於是這堂課上,我一直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我透過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匯入,讓學生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透過引導學生分析兩張單式統計圖,讓學生感知複式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透過中心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展開討論,嘗試解決問題;透過引導學生對資料的觀察,讓學生主動去分析統計圖,並作出簡單的判斷和推理;透過對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這節課我自認為處理的比較好的有: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會了很多關於統計的知識,教學前我翻閱了第一學段所有有關統計的教學內容,找準學生知識的起點放手讓學生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自主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學生能做好的事我們不必手把手地教,我們要做的,是引導他,是以欣賞的眼光去評價他、鼓勵他。相信我,孩子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

  二、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較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沒有強制學生要怎樣去做,我以學生熟悉的事為學習的素材,透過主題情境問題的提出,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促進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達到新的平衡。學生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因此,在設計中,我儘可能為學生創設寬鬆的探索環境。在教學將兩個統計圖合併成一個複式統計圖時,我不是教給他們方法,而是提出“有沒有方法同時描述出男女生人數的情況?”促進學生思考,尋找最佳方案,在完成統計表後,提出“你能從這張圖上看出什麼情況?”,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深度的思考,尋找數學學習的價值。

統計教學設計15

  教材簡析:

  教材安排了三次統計活動,讓學生學習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並初步認識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例題透過學生感興趣的生日聚會的情境提出問題,體現生活裡需要統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接著透過分類理一理,出現相形統計圖,使學生認識它,並依據它描述分類整理的結果。然後學生自己動手,分類整理花的朵數,並引入簡單的統計表,讓學生用資料表示分類整理的結果。“想想做做”讓學生調查本小組的小朋友各愛吃哪一種水果,統計愛吃每種碩果的人數,填入統計表。這樣安排,意在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透過親手實踐,經歷和體會收集整理簡單資料的過程,初步感受統計的思想和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統計過程,學習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簡單的問題。

  2、、讓學生初步學習有序觀察和有條理的思考。初步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回憶一下,你最高興的是哪一天?哪一天你家來了哪些客人?有哪些使你高興的事?

  2、今天是森林王國中大象的生日,大象家來了許多客人,祝賀大象生日快樂,它們還帶來了許多生日禮物。出示情境圖,我們來看一看,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送給大象哪幾種顏色的花?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提出問題。

  談話:大下關家的客人排得很亂,不容易看出來有多少,有什麼辦法能知道來了哪些客人,各有幾個呢?

  2、分類整理。

  先分組整理,再組織交流。

  (1)把客人分成三類。

  (2)分別把小狗、小猴、小豬排隊,排隊的方法是在情境圖上找一個什麼動物,就貼一個這種動物的頭像,直到把情境圖中的動物都找完。

  (3)根據排好的頭像數一數每種動物各來了多少隻,把數目填在括號裡。

  3、分析資料。

  提問:看了這張圖你知道了什麼?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分小組整理各種鮮花的朵數。

  (1)談話:客人們給大象送來了哪幾種顏色的花,各有幾朵呢?課本已經把這些花印在了附頁上,請大家把附頁裡的花剪下來,分類貼在課本上。

  學生剪貼,教師巡視指導。

  (2)分組討論:從圖中知道了什麼?把每種花的朵數填在表格裡。

  (3)組織全班交流,啟發學生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給予評價。

  2、引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

  (1)談話:請看書,表中有五種水果,誰來說說各是什麼水果?你喜歡吃哪種水果?附頁裡也印了5種水果。你喜歡吃哪種水果,就從附頁裡把它剪下來。然後以大組為單位,由組長帶領排一排,再數一數喜歡吃每種水果的人數,最後把這些人數填在自己書上的表裡。

  (2)讓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剪,以小組為單位排一排,填表。

  (3)組織學生交流各小組統計的結果,讓學生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想一想,說一說。

  4、(1)談話:今天我們幫大象統計了來的客人,

  送的鮮花,大象非常高興。知道了可以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並製成圖或表的方法來進行統計。

  (2)回家後把今天大象過生日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教後反思

  一、“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活動開始,設計由讀詞語“生日”到“孩子的生日”再到“動物的生日”,讓學生在熟悉的、親切的生活背景的素材中找出具有數學意義的關係和特徵——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這情境的創設既可以匯入數學知識教學,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數學的活動化,讓學生學習動態的數學”也是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在活動中,設計了分一分、排一排、貼一貼、數一數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自己探索出較好的數學方法。在實踐活動中,有的學生還能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整理資訊,我抓住這個機會順勢組織學生討論而確定較好的統計方法。

  三、“數學的問題化,讓學生學習思考的數學”也是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在活動中利用數學教材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並在思維的碰撞中發展思維。從而深化對統計的意義的認識。注重操作和思考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重視引導學生參與的過程,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在多種感官協調合作下獲取知識,教師始終一學生為主體適時有效地給以引導和幫助,使所有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興趣,引發好奇心和求知慾,主動參與學習,逐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