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1

  一、介紹人物,導人新課

  1.出示愛因斯坦畫像,簡介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他的相對論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的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

  2.一個是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一個是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來讀讀《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吧。

  (板書:5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2.(1)默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要求掌握的:蓄裹嘛呵啥

  二會字:(一)撮踱(步)噢

  (2)讀準字音。

  (3)聯絡上下文,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已經懂了?

  蓄:留著而不剃掉;裹:(用紙、布或其他片狀物)纏繞、包紮。

  (4)字形分析重點:蓄(中間部分是“玄”字);裹(“衣”拆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中間加“果”字,表音);噢(右上方里面是個“米”字)。

  (5)“嘛、呵、啥”在閱讀中理解掌握。

  2.理清文章層次。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文中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第一次:第1—3自然段;第二次:第4、5自然段;第三次:第6自然段)

  (2)最後兩個自然段寫的什麼?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幫助,成了好朋友)

  (3)填空練習。

  第一段是()自然段,寫

  第二段是()自然段,寫

  第三段是()自然段,寫

  第四段是()自然段,寫

  在課本上做段落劃分記號。

  3.指名四人輪流讀各段,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完成課後作業題。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於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透過上節課的瞭解,你能用一、二句話來介紹一下愛因斯坦嗎?

  愛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他的相對論遠比牛頓物理學先進,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

  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

  小結:愛因斯坦是繼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

  難怪文中小女孩的父親稱他為“最偉大的人”

  板書:“最偉大的人”

  2、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它沒有從科學成就的這一方面來介紹愛因斯坦,而是寫了他與一個小姑娘之間發生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將從他與小姑娘的交往之中來感受愛因斯坦人性的偉大。

  二、理清課文脈絡

  1、文中講了愛因斯坦與小姑娘哪幾次交往?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小標題

  板書: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2、過渡:課文詳寫了愛因斯坦與小姑娘的三次相遇,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三、自學要求

  出示:

  快速地通讀課文,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細細地讀一讀。思考:這次相遇小姑娘對愛因斯坦有怎樣的印象?你從中又體會到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人?同桌可以互相討論。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交流

  (一)相撞

  1、可以哪這句話來概括小女孩對愛因斯坦外貌的印象:

  “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的。”小女孩這麼想。

  聯絡上文來理解這句話:

  老人蓄著一撮(zuǒ)短而硬的小鬍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裡,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髮。

  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裡,腳下趿(tā)拉著一雙臥室裡穿的拖鞋。

  (愛因斯坦打扮顯得與眾不同,“短而硬”“深陷”“蓬亂”等詞讓人看到了這人衣冠不整的模樣;

  “又肥又大”“裹”“趿拉”,衣著的隨意透露出他在生活中的不拘小節,他多麼像童話裡的巫師。細膩的外貌描寫,讓我們認識了一位活生生的科學“怪人”——愛因斯坦。)

  2、為什麼愛因斯坦不拘小節、不修邊幅呢?

  先板書:不拘小節

  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滿腦子只知道研究科學問題。

  文中那些描寫表現了這一點?

  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麼。……說完,又低頭向前走去。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3、小結

  愛因斯坦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潛心研究科學,不拘生活小節。

  板書:為了科學事業不拘小節

  4、你還能說說愛因斯坦投入地研究科學的例子嗎?

  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

  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愛因斯坦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溼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麼?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是啊!愛因斯坦就是這麼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秘。

  5、除了對愛因斯坦特殊的外表深有體會外,你還有什麼體會嗎?

  愛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況下,“抬起頭,友好地衝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他有著平易、寬容、坦蕩的胸懷。作為一個大科學家完全沒有傲慢、無理的態度。

  被撞了,竟友好一笑,向小姑娘道歉,透出老人的平易、慈愛、寬容和若有所思;

  板書:平易、寬容

  6、引讀第3小節

  在父親的心中,愛因斯坦為人類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所以聽後非常興奮。

  指導朗讀。

  小女孩卻很納悶,引讀。

  練習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7、小結:不經意地一次相撞,讓小姑娘認識了不修邊幅的愛因斯坦,可內心卻很納悶,這個衣衫不整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過渡:那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我們繼續交流。

  (二)相遇

  1、仍……仍……

  愛因斯坦與往常一樣,還是不注重打扮,只知道潛心研究科學。

  可以用哪句話來概括小女孩對愛因斯坦的印象:

  “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麼談得上偉大?”

  小女孩認為(引導生為反問句換個說法)

  小女孩是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談不上偉大。”

  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

  小女孩認為偉人應該是講究穿著,文質彬彬,風度翩翩,很有紳士的味道。

  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衣衫不整。怪不得小姑娘會這麼說呢。

  讀了小姑娘的這句話,我們也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板書:天真直率

  2、讀了這部分內容,愛因斯坦又給小姑娘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①愛因斯坦覺得自己偉大嗎?

  出示:“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並不偉大。”

  愛因斯坦一直以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樣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來,或許偉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斷地創造不平凡的業績,或許偉大就是另一種平凡。愛因斯坦的這句話充分表現出他的謙遜誠懇。

  板書:謙遜誠懇

  ②出示句子: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裡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衝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願你肯教我。”

  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麼?

  他會對付的又是什麼呢?物理難題、科學上的疑難雜症。

  他的目光那麼溫柔是因為聽到了小女孩說的話,對此愛因斯坦並沒有感到生氣,而是感到很欣慰,因為他覺得小姑娘的天真直率打動了他,他認為自己碰到了知音。也說明愛因斯坦幽默、友善、有一顆童心,讓人感到十分親切。

  板書:有一顆童心、樂於與孩子交往

  其實,表現愛因斯坦愛孩子,有樂於與孩子相處的童心的故事還不少呢。

  《僅僅是一把糖果》一個上午,愛因斯坦剛要走出辦公室,助手過來告訴他:“有人想請你週末去做一次演講,報酬是一萬美金。”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猶豫,便一口回絕:“我週末有安排,沒時間。”“難道你不能少為蘇菲補一次課嗎?”助手知道他每個週末都去給讀初中的小女孩蘇菲輔導數學。“不能,我還想著她的糖果呢!”愛因斯坦笑眯眯地說道。“她的糖果就那麼甜嗎?”助手想不明白。這一天,助手看到愛因斯坦從蘇菲那裡回來,助手忍不住好奇地問他為什麼那樣高興。愛因斯坦告訴助手:“今天,蘇菲的老師誇獎了她的進步,說她找了一個優秀的家庭教師。小姑娘也特別高興,獎勵了我一把糖果,這讓我感到特別的愉快。”原來,在這位大科學家眼裡,小女孩燦爛的笑容和一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潤生命的最好的甘泉。多少年過去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已經被人們漸漸淡忘了,但那一把糖果,那份一塵不染的真愛純情,卻穿過滄桑歲月,向我們傳來依然甜潤心靈的縷縷芬芳。

  3、人們常說擁有一顆童心,就是一個天使。愛因斯坦的童心感染了我們,更感染了文中的小姑娘,一起讀一讀描寫小姑娘的句子。

  瞧,小姑娘是多麼樂於助人,教得一本正經,學生學得也很認真。

  板書:樂於助人

  4、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感受

  愛因斯坦:友善、調皮、童心

  小女孩:天真、一本正經

  5、小結:第二次相遇,愛因斯坦的謙遜誠懇、富有童心,給小姑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三)相邀

  1、小女孩對愛因斯坦的印象:

  小姑娘看見他時簡直嚇了一跳,他整個變了一個人,按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愛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輕了20歲。”

  從那些詞語句子中反映出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

  (從“小姑娘簡直嚇了一跳、整個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謙虛,虛心地接受小女孩的教導,樂意與小姑娘交往。

  指導朗讀

  2、什麼叫“一塌糊塗”?(亂或糟到不可收拾)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內怎樣亂?

  從中你又體會到什麼?為了科學事業不願意把時間放在整理房間上。

  3、“呵,小教授,請你在教教我。”

  板書:平易、樂於與孩子相處

  4、這一部分中,對小姑娘的描寫也很有趣

  小姑娘:“你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小姑娘已經把愛因斯坦當作朋友和“大孩子”了。

  “手把手地教”

  板書:認真負責

  5、小結:小女孩不僅天真率直,還有一顆美麗勤勞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與愛因斯坦的深厚友誼。

  6、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四段

  1、引讀

  2、你從愛因斯坦的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理解“只好”的意思:別的沒有,這是惟一的,不得不這樣做。

  互互動學、各得其所、樂在其中,活象一對忘年交,愛因斯坦真是以為慈祥可敬的老人。

  3、指導朗讀

  六、總結

  1、經歷了小姑娘與愛因斯坦交往的過程,我們不僅看到他們由不熟悉到熟悉,還看到他們已成為一對互較互學、樂在其中的忘年交。現在,讓我們再來思考一下: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

  2、寫作方法總結

  本文不僅讓我們認識了偉大而又平凡的愛因斯坦,還讓我們認識了天真直率、樂於助人、認真負責的小女孩。從全文看,我們所看到的愛因斯坦,也是從小女孩的眼中所折射出來的。可以說,兩個形象缺一不可。所以本文的題目是:愛因斯坦與小女孩。“與”字也說明這兩個人物應該是相提並重、相輔相成。

  七、拓展延伸

  1、除了書上描寫的愛因斯坦,你還了解他的哪些故事呢?

  2、古今中外,偉大的人不計其數,你讀到過哪些偉大的人或者偉大的事?你是怎麼理解偉大的?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3

  教學要點

  1.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藉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教材簡析

  [內容提要]

  課文主要寫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向一個12歲的小姑娘學習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他熱愛科學事業和謙遜的美德,同時也表現了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學會分段]

  本課按時間順序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寫小姑娘碰到了一位穿著隨便的老人,父親告訴她,那位老人是愛因斯坦。

  第二段(第4——5自然段):寫愛因斯坦向小姑娘學習穿戴。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寫愛因斯坦向小姑娘學習整理工作室。

  第四段(第8自然段):寫小姑娘的母親問愛因斯坦,他和小姑娘在一起時都談些啥。

  [寫作特色]

  1.課文按時間順序來敘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2.藉助對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教具準備

  磁帶、錄音機。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於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板書:愛因斯坦(?)說說你對他的瞭解。齊讀課題。

  2、一個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和一個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三次相遇,相處,成了好朋友)

  二、精讀訓練

  (一):快速通讀全文,用“——”畫出描寫他們三次相遇的句子。

  1、根據學生交流課件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1)讀讀三句話,說說有什麼新發現。

  (2)“撞”——“遇”——“等待”說明什麼?(從不熟悉到熟悉)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說明什麼?(時間在推移)“隨著……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從三句話中體會到的內容說一說。

  (4)指導朗讀三句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詞語。

  2、讀到這裡,你還想知道什麼呢?引導讓學生自由提問。(愛因斯坦和小姑娘三次相遇,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二)精讀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段。

  (1)用“——”畫出寫愛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課件出示:老人蓄著一棒短而硬的小鬍子 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裡 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髮。

  a、照樣子寫詞語:短而硬。

  b、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人?

  (2)用“~”畫出寫愛因斯坦動作的句子。

  a“一邊……一邊……”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b、齊讀。

  (3)提問:小女孩第一次遇到愛因斯坦,她怎麼會想到“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的”?讀課文,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

  (4)學生回答後,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外貌和穿著的句子。

  課件出示:

  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裡, 腳下足及拉著一雙臥室裡穿的拖鞋。

  a、照樣子寫詞語:又肥又長。

  b、從這段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麼?(體會愛因斯坦在外貌、穿著上很不講究。)

  c、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穿著的句子。

  2、當小女孩把這見事告訴父親後又怎樣呢?師引讀父親的`話。

  3、什麼叫“納悶”?(因為疑惑而發問)小女孩為什麼“納悶”?

  4、根據回答出示:

  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把反問句換一個說法(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6、分角色朗讀這一段。(由三名同學分別讀愛因斯坦、小女孩、父親)

  7、小結:這一段寫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

  (三)、精讀第二次相遇部分

  1、過渡: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第二天她又遇上了。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樣的呢?

  2、找出課文中有兩個“仍是”的句子。

  課件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1)、讀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體描述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哪句話?(“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3)說說“一面……一面……”體現了什麼?(都是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3、找出這一段中愛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對話,同桌分角色讀一讀。說說從這一段對話裡讀懂了什麼?

  (愛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認自己是偉人,還請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關的語句進一步體會。

  4、分角色讀第二段。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這一段說的是小姑娘二遇愛因斯坦,教給愛因斯坦穿戴要領。

  (四)、精讀第三次相遇部分

  1、默讀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愛因斯坦的情況。寫了哪兩點?

  (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2、從那些詞語句子中反映出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

  (從“小姑娘簡直嚇了一跳、整個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3、什麼叫“一塌糊塗”?(亂或糟到不可收拾)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內怎樣亂?

  4、分角色讀第三段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三、作業

  1、朗讀全文,回憶愛因斯坦與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體情況。

  2.想一想: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為什麼?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匯入課題。

  1.這是一條世界上為流傳的成功秘訣:(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的途徑和方法+不說空話)

  愛因斯坦

  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

  板書:愛因斯坦

  偉大

  2.愛因斯坦簡介。(交流)

  3.讀題: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明要求。

  (1)畫出文中生字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記號。

  (2)用一、二句話說一說愛因斯坦與小女孩間發生了怎樣的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思考的問題。

  用一、二句話說一說愛因斯坦與小女孩間發生了怎樣的事?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偶然相撞、相遇、相邀、相處的過程。)

  (2)檢查生字詞。

  蓬亂

  納悶

  踱步

  冷不丁

  衣衫不整

  蓄著

  溫柔

  穿戴

  手把手

  一塌糊塗

  難寫、易錯字指導。

  蓬亂

  溫柔

  一塌糊塗

  穿戴

  明詞義,特別是:蓄著、踱步、冷不丁、手把手、一塌糊塗

  (3)分小節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邊讀邊指導)

  (一)、(1——3)偶然相撞。

  (二)、(4——5)相遇。

  (三)、(6)

  相邀。

  (四)、(7——8)相處。

  三、精讀、學習第一部分。

  (一)引入故事。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與小女孩第一次偶然相僮的情形。那是(1940年的一天下午……師讀第1節)

  (二)精讀第2節,思考愛因斯坦的怎樣一個人。

  同學們都知道了解一個人我們先要觀察這個人。觀察他的外貌、穿著、行為動作,再透過這個人的語言、事例來了解他。

  現在就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第2節,畫出有關描寫人物的各方面語句,認真思考你覺得愛因斯坦是怎樣一個人?

  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回答,加以引導、小結)

  外貌

  不拘小節,不修邊幅

  穿著

  一邊……一邊……

  只知“思考科學”

  對話描寫

  平易、寬容、坦蕩的胸懷

  (三)形成對比、產生疑問。

  讀第3節理解:小女孩的納悶有沒有道理?

  (產生疑問,為下課學習體會愛因斯坦的偉大做準備。)

  四、作業。

  1.描紅、抄寫生字詞。

  2.思考:小女孩初見愛因斯坦心裡直納悶,請同學們回去思考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這篇課文寫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之間的相識、相處,到最後成為了朋友的這一過程,從而展現了一個不拘生活小節、潛心科學研究、富有童心並且樂於與孩子交往的這樣一位偉大而又平凡的人。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3、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品格,以及關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教學準備:小黑板 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生字,透過初讀課文,瞭解愛因斯坦的生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介紹人物,導人新課

  1、簡介愛因斯坦。

  2、就是這樣一個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卻與一個12歲的小姑娘之間發生了一個故事。什麼故事,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板書:21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2、默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聯絡上下文,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已經懂了?

  蓄:留著而不剃掉;

  裹:(用紙、布或其他片狀物)纏繞、包紮。

  字形分析重點:蓄:中間部分是“玄”字;

  裹:形聲字,“衣”拆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中間加“果”字,表音。

  3、理清文章層次。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文中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第一次:第1—3段;第二次:第4、5段;第三次:第6段)

  (2)、最後兩個自然段寫的什麼?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幫助,成了好朋友。

  4、指名四人輪流讀各段,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精讀訓練

  指名朗讀第一段。

  (1)、畫出寫愛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2)、提問:小女孩第一次遇到愛因斯坦,她怎麼會想到“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的?”

  (3)、學生回答後,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外貌和穿著的句子。體會愛因斯坦在外貌、穿著上很不講究。(頭髮“蓬亂’’穿的衣服“又肥又長”腳下趿著“臥室裡穿的拖鞋”不注重個人儀表,不拘生活小節)

  (4)、什麼叫“納悶”?(因為疑惑而發悶)“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是一個反問句。你能把它換一個說法嗎?(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

  (5)、小結: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

  四、總結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透過細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透過人物動作、語言、外貌瞭解人物品格。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愛因斯坦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二、精讀課文

  1、閱讀第二段。

  (1)、過渡:上面一段寫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可是無巧不成書,第二天,她又見到了愛因斯坦。

  (2)、讀課文中兩個“仍是”的句子。

  請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體描述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仍:—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哪句話?(‘他一: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麼。”)不拘生活小節

  口頭練習用“一面…一面……”造句。

  (3)、分角色讀第二段,大家從這一段文章裡讀懂了什麼?(愛因斯坦平易近人,謙遜,誠懇,有一顆愛心、童心。小姑娘天真、直率)找出有關的語句進一步體會。

  (4)、小結:這一段說的是小姑娘二遇愛因斯坦,教給愛因斯坦穿戴要領。

  2、理解第三段。

  (1)、默讀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愛因斯坦的情況。寫了哪兩點?(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2)、從“小姑娘簡直嚇了一跳、整個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3)、什麼叫“一塌糊塗”?(亂或糟到不可收拾)工作室內:亂

  3、以上三段,分別寫了愛因斯坦與小姑娘的幾次交往?說說這幾次交往的具體情況。

  4、最後一段概寫兩人的交往。互教互學、各得其所、樂在其中

  用“只好”說句話

  三、通讀課文

  1、自讀課文,質疑

  2、研究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示下列句子:

  (1)、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麼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2)、穿衣服還不會呢,怎麼談得上偉大?

  四、總結全文

  五、板書設計:

  21、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偉大的人 天真、率直

  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