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範文

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

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48~P49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

  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的運算,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本節課不僅使學生學會什麼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同時,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機密地聯絡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乘法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

  2、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透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這些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他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

  2、增加學生之間的瞭解、同時體會到小夥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學習活動中不斷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和求知慾,著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出示:

  125×8=25×9×4=18×25×4=

  125×16=75+25=89×100=

  教師請個別學生口算並說出部分題的口算依據及應用的.定律。

  2、再出示:119×56+119×44=

  師;這一題,誰能口算出來?老師可以口算出來,你們相信嗎?是不是老師又應用到數學的什麼定律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1、出示課本插圖

  師:你們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觀察這幅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資訊?

  生:我看到兩個工人叔叔在貼瓷磚。

  生:我發現一個叔叔貼這面牆壁,另一個叔叔貼另一面牆壁。

  生:老師,我發現兩個叔叔貼的瓷磚一起數的話,一行有10塊,一共有9列。

  師:你真細心。大家能根據獲得的資訊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問題,教師出示問題:一共貼了多少塊瓷磚?

  2、估計

  師:誰能估計工人叔叔大約貼了多少塊瓷磚?

  學生試著估計。

  3、列式解答

  師:同學們的估計是否正確呢?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瓷磚究竟有多少塊。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教師巡視。

  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演算法?

  生:6×9+4×9(板書)

  =54+36

  =90(塊)

  師:這邊的6×9和4×9分別是算什麼?

  生:分別算出正面和側面貼的塊數。

  師:哦,然後兩面的塊數再相加,就是貼的總塊數。你們明白嗎?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我是這樣列的,(6+4)×9(板書)

  =10×9

  =90(塊)

  師:你能說說為什麼這樣列式嗎?

  生:兩面牆共有9列,一行有6+4塊,所以我先算出一行有10塊,再用10×9算出共有多少塊瓷磚。

  師:你真行,找到了這種方法。現在同學們看一下這兩種方法,你發現了什麼?

  生:計算方法不一樣,結果卻是一樣的。

  師:所以這兩個式子我們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數學符號連線起來?

  生:等於號。

  教師板書。

  4、觀察算式的特點

  師:觀察等號兩邊的式子,它們有什麼特點呢?

  生:等號左邊的算式是兩個加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的積,等號右邊

  的算式是這兩個加數分別與一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生:等號左邊算式中的兩個加數,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不同因數;等號左邊算式中的一個因數,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相同的因數。

  師:是這樣嗎?你們能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5、舉例驗證

  讓學生根據算式特徵,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如:(40+4)×25和40×25+4×25

  63×64+63×36和63×(64+36)

  討論交流:

  (1)交流學生的舉例是否符合要求:

  (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點;

  (3)還有什麼發現?(簡便計算)

  師: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的積等於每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加起來,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字母表示。

  師: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你能寫出你的發現嗎?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小組交流。最後教師板書:(a+b)×c=a×c+b×c並帶讀。

  7、揭示課題。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課文第49頁的“試一試”。請同桌討論探究下面這些題目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1、(80+4)×25

  (1)呈現題目。

  (2)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應用乘法分配律計算簡便。

  (3)鼓勵學生獨自計算。

  2、34×72+34×28

  (1)呈現題目。

  (2)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

  (3)簡便計算過程,並得出結果。

  3、讓生觀察:36×3

  =30×3+6×3

  =90+18

  =108

  師:你能說說這樣計算的道理嗎?

  生獨自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四、總結。

  師: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今天同學們透過自己的探索,發現了乘法分配律,你們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條很重要的運算定律。應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計算簡便,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應用非常廣泛。希望同學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牢記住它。

  四年級《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書第54的例題以及55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含用字母表示),初步瞭解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2、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律的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讓學生感受數學規律的確定性和普遍適用性,獲得發展數學規律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重點和難點:

  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作好鋪墊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的兩個運算定律,那誰來說說它們的名稱和字母公式呢?(隨學生回答出示小卡片: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研究乘法的另外一個運算定律。

  二、聯絡實際,探究規律

  1、談話:五一快要來了,商場正在開展服裝促銷活動呢!一其去看看吧!

  2、課件例題情景圖。

  (1)問: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資訊?(短袖衫:每件32元;褲子:每條45元;夾克衫:每件65元。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

  (2)問:李阿姨一共要付多少錢呢?誰能口頭列出綜合算式?

  指名說出算式,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65+45)×565×5+45×5

  讓回答的兩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即先算的是什麼。)

  第一個算式:先算買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第二個算式:先算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各用多少元。

  (3)猜一猜:這兩個算式結果會怎樣?(相等)

  (4)計算驗證。

  師:真相等嗎?讓我們動筆來算一算,男生算第一道,女生算第二道,做在自備本上。

  集體交流,指名彙報計算過程。

  (5)師:透過計算,我們發現這兩個算式的結果的確是相同的,可以給它們畫上等號。(板書:=)我們把這個等式輕聲讀一讀。(學生輕聲讀讀這個等式。)

  3、探索、發現規律。

  (1)師:仔細觀察等號左右兩邊的算式,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把你的想法與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討論交流,指名彙報,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學生可能說:等號左邊有65、45和5這三個數,右邊也有這三個數;都有乘法與加法;等號左邊是65加45的和乘5,右邊是65乘5的積加45乘5的積……)

  (2)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初步得出:65加45的和與5相乘,等於把65和45分別與5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

  (3)師:是不是所有這樣的兩道算式之間都有這樣的聯絡呢?誰再來舉個例子?

  指名舉例,計算算式結果,得出等式,教師板書。

  師:會不會是巧合呢?請你在本子上再舉些例子驗證一下。(學生獨立舉例驗證。)

  學生彙報驗證的結果。教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三個等式。

  問:還有許多同學要發言,說明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舉得完嗎?

  師:這麼多等式,看來這不是巧合了,而是藏著一定的秘密在裡面。你有什麼發現呢?再與你的同桌輕聲說一說。

  (4)指名2到3人說說發現,教師隨機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透過觀察發現:兩個數的和乘第三個數,可以把這兩個加數分別和第三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課件出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

  (5)剛才幾位同學在用語言敘述這個規律時感覺有些困難,你會用比較簡潔的方法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嗎?你可以用文字、圖形、字母等表示它。

  展示各種表達方法,集體交流,估計會有學生想到用字母或圖形等來表達。

  表揚寫對的同學,並指出:剛才的這些表達方法都是可以的。特別是寫出(a+b)×c=a×c+b×c的同學,你們和數學家想到一起了。在數學上,我們就用字母a、b、c表示三個數,這個規律可以寫成(a+b)×c=a×c+b×c。(板書,順著讀,逆著讀)

  師:用字母公式來表示乘法分配律,你又有什麼感覺?(簡潔、明瞭)這就是數學的簡潔美。

  三、應用規律,鞏固練習

  1、對於今天學的乘法分配律會了嗎?真的會了嗎?好,那就考考你自己!(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橫著看,在得數相同的兩個算式後面畫“√”。

  學生自己判斷。集體交流時指名說說是怎麼判斷的?

  第3小題彙報時要問:為什麼是對的呢?提醒學生注意74×1可直接寫成74。

  問:為什麼你認為第4題不對呢?說說你的理由。怎樣改就對了呢?

  2、掌握得真不錯!下面開啟書看55頁“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填寫後,指名彙報。

  討論第2小題時問:兩個乘法中相同的乘數是幾?應該把相同的乘數放在括號外面,而且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運用!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課件出示長方形菜地:長64米,寬26米)

  問:圖上給我們提供了長方形菜地的什麼資訊?

  你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它的周長嗎?

  (1)學生完成在自備本上,指名板演兩種不同的方法。

  (2)集體交流,出示:(64+26)×264×2+26×2

  師:剛才大家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了長方形的周長,看這兩道算式,問:哪種演算法比較簡便?它們的結果怎樣?符合什麼規律?

  師:看來我們早在三年級學習長方形的周長時就已經接觸過乘法分配律了。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觀察這兩組算式,想想每組中兩個算式的結果是否相同?為什麼?

  比一比:請你從每組中各選一道喜歡的算式進行計算,比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學生計算後,集體交流:你們選的哪兩道?為什麼喜歡這兩道?

  (估計大多數學生會選擇(64+36)×8和25×(17+3),因為這兩道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這兩道計算起來比較麻煩的算式如果讓你來計算,你有什麼好方法嗎?(出示2題)

  指名說計算過程,教師用課件展示簡算過程。

  小結:看,我們學會了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計算麻煩的題目變簡單了。明天我們還會更深入地來學習簡便計算。

  5、談話:開學初,學校為了豐富大家的大課間活動,購買了一批體育器材,看看是什麼?(課件出示圖片和資訊:空竹每個17元,飛盤每個8元,鐵環每個15元。)每種玩具都購買了60個,一共要花多少錢?

  學生獨立完成在自備本上,投影展示不同的演算法。

  觀察這個等式,你有什麼想告訴大家嗎?

  師小結:看來,乘法分配律不僅可以是兩個加數的和乘第三個數,還可以推廣到3個加數的和去乘,甚至更多的加數呢!

  四、總結回顧

  問: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堂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