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氣象學家竺可楨》教學設計2篇

《氣象學家竺可楨》教學設計

《氣象學家竺可楨》教學設計2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氣象學家竺可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氣象學家竺可楨》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感受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精神。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理解“支撐”等9個詞語的意思;初步學會用“只有……才……”等寫句子。

  3、能根據提供的情節複述課文第一、二段。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簡介竺可楨生平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通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指名朗讀全文

  3、竺可楨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不要求說得很完整)

  三、學習詞語、生字

  1、比較形近字:篇——騙——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與世長辭、山桃始花”等詞語的意思。

  四、指導分段

  1、課文介紹了竺可楨哪些事例?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2、自由討論分段,說說分段的理由。

  五、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1、朗讀第一段,思考:竺可楨在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幹什麼?劃出寫竺可楨動作、神態的詞語。

  2、討論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3、自由朗讀第二段,思考:竺可楨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大自然的筆記的?

  4、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平時,重病

  5、指導朗讀“竺可楨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個變化。”

  6、指導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麼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裡,竺可楨可能會記些什麼內容呢?

  六、佈置作業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請學生讀課文

  2、說說課文怎樣分段

  3、每一段各講了什麼?

  二、學習第三、四段

  (一)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概括這一段內容。

  2、指導朗讀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從街道旁……看到第一隻南來的燕子……”

  ※自由讀讀句子,發現這一組句子有什麼特點?

  ※為什麼要寫“第一片、第一聲、第一隻”呢?

  ※作者寫了樹上的綠葉,水中的蛙鳴,空中的燕子,竺可楨還可能觀察到什麼?(請學生仿說句子)

  ※學生讀句子,試背句群。

  (二)學習第四段

  1、讀課文第四段,說說這一段寫了什麼。

  2、理解“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詞語的意思

  3、學生自由朗讀這一段的內容

  三、總結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氣象科學的研究上?

  2、你讀了課文,有什麼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1、學生自由朗讀

  2、點名讀,你覺得讀得最好的一部分來讀

  3、其他學生評議

  4、教師提供一些情節,指導學生複述課文第一、二段

  5、指導背誦竺可楨步行上班觀察大自然變化的句子。

  五、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本中的作業,有困難的可以舉手提問。

《氣象學家竺可楨》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以竺可楨的“日記”貫穿整個教學,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從“日記”反映竺可楨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楨的人格精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理解“支撐”等9個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與“日記”有關的重點句段;

  3、深讀課文,學生在探究、交流的的過程中感受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談話

  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從那些自然現象中發現的?

  剛才大家談到了植物的開花、結果,時令水果、蔬菜的上市,這些現象稱之為物候,在大自然中,這些生命活動的變化和季節變化有密切的關係,研究這種關係的科學,就叫做“物候學”。我國物候研究的開創者就是竺可楨

  教學過程

  一、人物簡介(課件出示,照片、文字)

  竺可楨

  (1890—1974)

  竺可楨(1890—1974),浙江紹興人。我國傑出的氣象、地理學家,教育家。曾任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是我國現代氣象事業的創始人。也是我國物候學研究的創始者。對我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地理學和氣象學界的一代宗師。

  二、初讀課文

  要求:

  1、讀課文兩邊,第一遍朗讀,把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讀第二遍後思考:課文寫了關於竺可楨的哪些事?

  三、研讀日記

  1、課件出示:

  1974年2月6日,氣溫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東風一至二級,晴轉多雲。

  2、指名讀。

  同學們,這是一段普通的文字嗎?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3、指導讀(感情深沉,速度緩慢)

  4、同學們,像這樣的日記,課文中還有嗎?請大家快速找出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樹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見。”

  “5月1日,柳絮飛。”

  …………

  5、這兒為什麼要用上兩個省略號?(相機介紹省略號使用知識:十二個點,表示段落的省略;六個點,表示句子中的省略;三個點,一般用在數學公式中)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解釋一下嗎?(課件出示)

  從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記和筆記本加在一起有近千萬字!

  6、同學們,竺可楨從191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時開始,就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天氣和大自然的變化是他每天必須記錄的內容。由於戰爭的原因,只儲存了從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逝世的前一天)的日記,共計38年,這期間沒有一天的空白,請你們計算一下,竺可楨平均每天要記多少字的日記?

  教師讓學生進行了簡單的計算:10000000÷38÷365≈720(平均每天約720字,相當於學生兩篇作文的.字數)。

  在這期間,竺可楨還要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課件:竺可楨的主要論著)

  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

  四、情感體驗

  1、同學們,當四十多本日記呈現在我們面前時,當我們一頁一頁地翻閱竺可幀的日記時,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大自然的變化嗎?從氣象學家竺可幀的日記中,我們還能看到什麼?

  2、交流,要求從課文的語句中找出“依據”。

  (1)常年如此,從不間斷。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時,才根據天氣預報作記錄。(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日記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還看到了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2)竺可楨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邏的哨兵,時刻都在細心地觀察著大自然的每一個變化。他的筆記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記。(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是大自然的保護神。)

  (3)本來他可以坐汽車去上班,可是坐汽車不能仔細地觀察大自然。於是,他就步行去上班,一邊走一邊細心地觀察。(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研究工作上。)

  (4)他從街道兩旁許許多多大樹上發現第一片綠葉,在喧鬧嘈雜聲中辨別出第一聲蛙鳴,在車水馬龍的街上看到第一隻南來的燕子……(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認真細緻的工作態度。他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末尾的省略號表示什麼?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竺可楨還觀察到什麼?(提示夏天可以發現荷花開放,看到蝙蝠翻飛,聽到蟬鳴)請你仿照這段話,選擇一個季節,也寫一段帶有省略號的話。

  (5)竺可楨幾十年如一日精心觀測,積累了許多重要資料,每一個數據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科學的治學態度。他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3、同學們,氣象學家竺可楨留下的日記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人民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分別在1984年,1990年相繼出版了他的日記,書名就是《竺可楨日記》,這在我國的科學家中是第一次。

  4、同學們,竺可楨為發展氣象科學做出了重要貢獻,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我們將永遠懷念這位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人民科學家。(課件出示竺可楨的塑像)請你在塑像的基石上寫上一段碑文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