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精選4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精選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學設計1
教育目的:
1、為了使全班同學進一步瞭解、理解新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增強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把規範的要求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
2、透過這次班會,讓《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真正用規範來指導本班學生平時的言行。樹立初二(4)班的良好集體形象和個人影響。
教育流程:
以學生學習行為規範為中心,生活例項窺探、行規討論交流、反面案例啟示、等一系列程式活動對本班學生進行行為規範教育。
教育要求:
注重人人參與,講究活動秩序,聯絡實際。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並在班會課上討論。
教育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班主任:在剛上課時,隨意請幾位同學到前排來排成一排,讓全體同學來評判一下他們的儀容儀表是否符合文明行為規範,然後讓同學們發表各自的看法。記錄如下(部分):
蔣瑋琪:儀容儀表基本上不符合規範,內衣比外衣長,拉鍊沒有拉好。
季佳俊:頭髮偏長,服裝不整齊,外衣有隨便畫上的圖畫。
耿公羽:有的同學接受同學的檢查時還說粗話。這些行為都與文明行為規範格格不入。
二、文明,就差這一點。
班主任:或許我們認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見慣的,已是熟視無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隻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事裡有著許多與文明不合拍的東西。文明,就差這一點!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聯絡實際列舉我們校園中一些缺乏文明規範的例子。如在些大型活動中,有的同學隨意扔果皮,會議還沒有結束就開始收場。有的同學在上課時愛講話,不尊重教師的勞動。等等
三、我們該怎麼辦?
班主任:文明始終是我們校園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文明行為習慣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文明事例和不文明事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麼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記錄部分)
宋雨佳:在我校大部分同學見到老師都能問候致意,上課認真聽講,尊重老師的勞動。
王碩華:多數同學妨礙別人會主動道歉,會做自我批評。
四、班主任寄語: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也講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在文明行為規範方面,我們班做得比較好,比如: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很好,每位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教室衛生整潔,有一個安靜的舒適的休息環境;我們班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很和諧,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所有這些做法,看似簡單,但體現了文明建設的真諦,就是從文明行為規範養成入手,文明行為本身並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這些具體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城市市民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就必須遵守學校的紀律和規範,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成為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學生,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俗話說: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外人面前折射出我們城東中學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新時代中學生的本質。
班主任:剛才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的肺腑之言,相信同學們也從中得到不少啟發。相信同學們已經立志要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好公民、好學生,那麼,讓我們拿出勇氣,莊重地許下諾言!身為一名城東中學即將畢業的中學生,相信我們今
天的承諾,會成為我們終生的追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教育後記:
班會活動內容豐富,貼近實際,我們全班同學積極參與,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希望我們全體同學透過這次活動,在這次班會的準備和召開的過程中,我高興地看到每一位同學都積極主動、認真地參加到整個活動中來,都表現出了極高的主人翁精神和熱情,希望大家把這種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發揚下去。希望大家按照一規一則中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處理好道德、紀律、自由的關係,力爭在學校做一名好學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名好公民。
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學設計2
教育目的:
1、為了使全班同學理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增強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把規範的要求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
2、透過主題班會,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來規範指導本班學生平時的言行。
教育流程:以學生學習行為規範的案例為內容,討論交流、等活動對本班學生進行行為規範教育。
教育要求:人人參與,聯絡實際,自我反思,查詢差距。
課前準備: 收集開學以來我班學生在校園內外違反《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案例並在班會課上討論。
教育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班主任:請班長和體育委員介紹上一週我班自習課和上操情況 並進行評析,
二、 針對學校對我班的考核請同學剖析原因
三、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1、班主任:透過交流相信大家發現了我班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結合你的感受,說說我們班今後該怎麼辦。
2、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A、大部分同學上課認真聽講,尊重老師的勞動。
B、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部分同學愛說話,個別同學不願意打掃衛生,
C、部分同學不按時完成這作業,還有照抄作業的現象。
3、學生共同制定出《班級文明自律約定》
4、班主任提出希望: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遵規守紀的事例,也講了一些在文明行為規範方面做得比較好,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看似簡單,但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所以要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就必須遵守學校的紀律和規範,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只有個人能遵規守紀,那我們的班級才有活力,學習才會有一個好的環境。俗話說: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外人面前折射出我們班的文明程度,相信同學們透過今天的班會重溫《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會受到啟發,嚴格按《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處理好道德、紀律、自由的關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班成為一個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和諧共處的班集體,力爭在學校做一名好學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名好公民。
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學設計3
一、教育目的
透過這次班會,讓《小學生行為規範》能夠在學生中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真正用規範來指導學生平時的言行。
二、活動簡介
抓住學生學習行為規範為中心,透過競賽,搶答,討論,表演小品等多種形式,陶冶學生的文明品格。
三、活動過程
1、主持人引入
主持甲: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行為規範主題班會”就要開始了。
主持乙:甲,這次主題班會內容是什麼呢?
主持甲:這次的主題班會是一個有關行為規範的班會。你知道什麼是行為規範嗎?
主持乙:當然知道,我們經常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學校規章制度呢。
主持甲:那麼我相信你對行為規範一定相當瞭解,這樣吧,這次的班會,我們就舉行一個知識競賽,看誰對行為規範知道得最多。
主持乙:好主意。大家說好不好?請大家遵守競賽規則,踴躍舉手發言,答對的`話你就能為你們小組爭得分數,到班會最後,讓我們看看誰是冠軍。
行為規範知識競賽題:
一、簡答題
1、行為規範共分四大部分?
2、上下課時同學們應如何做?
3、我校的校風是什麼?
4、我校的學風是什麼?
5、我校的教風是什麼?
6、說出五種文明用語
7、降國旗,奏唱國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老師應該怎樣?
二、判斷題
1、我們可以配戴首飾,披頭散髮。(f)
2、我們要生活儉樸,不亂花錢。(t)
3、我們應配帶好胸卡,紅領巾,如遺失,需要及時補辦。(t)
4、我們可以因有事而不請假,隨便曠課。(f)
5、我們可以在操場上騎車。(f)
6、參加各種活動時,要準時,不能吃零食。(t)
7、不把校外人帶進校內,也不闖進外校去遊玩,吵鬧。(t)
8、觀看電影表演時,可以說話,隨便走動。(f)
三、自由發言
請舉例說明或者以表演的方式表現出良好的行為及不好的行為。
四、討論題
小學生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案本站提供中小學主題班會—主題班會設計—主題班會教案—主題班會實錄
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使我們將來生活和學習獲得更多的收穫。大家同意嗎?(同意),那麼請種小組討論,並舉例說明,良好的行為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以及不良的行為習慣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
2、總結
主持乙:飛速發展的世界,作為擔負著振興中華使命的年輕公民,需要我們既能繼承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又能在開放的環境中形成現代國際意識。
主持甲:這需要我們從小養成規範的行為,自覺遵守基本的修身準則,善於把握好自己的前行方向。因此,學習好實踐好“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對我們來說是現階段必不可少的一課。
主持乙:最後,引用列寧的一句名言作為結束語,請大家共勉:“要向大的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的目標開始。”
主持人:行為規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學設計4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下午第三節課。
二、活動目的:
為了使全班同學進一步瞭解、理解新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增強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把規範的要求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做一個文明守紀、誠實守信、勤奮向上的學生。
三、活動準備:
比畫題目板、判斷、選擇、填空題庫、小獎品等。
四、主持人:
xx、xx。
五、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語:
甲:同學們,今天我們大家在這個教室裡開展開學以來第一次班隊活動,我想,咱們開學已經一個月多了,我不知道大家對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否有所瞭解,又是否落實到行動中了。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問題舉辦一次班隊活動。
(二)活動一:
乙:下面我們進行第一個活動——《是對是錯》。
1、判斷:(10分)
(1)不滿13週歲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騎車。這是交通規則規定的。(w)
(2)不入二廳是隻不入遊戲廳和舞廳。( √ )
(3)評三好生只需思想品德好和主課好就行了。( ×)
(4)體檢時要做到:①不能弄虛作假,②不嘻嘻哈哈。( × )
(三)活動二:小品。
甲:《是對是錯》真可謂是精彩紛呈,不過有句話說精彩還在後頭,一點也不假下面請欣賞小品《雞毛撣子的風波》
表演者:xx。
(四)活動三:《比劃猜猜猜》。
乙:這個小品可真夠有意思,前面的節目都是一個人當角兒,這次我們可不一樣,這個活動需要雙方合作才能完成,刻不容緩,下面請大家玩《比劃、猜、猜、猜》
請聽規則:由2個人為一組,一個比劃一個猜,根據主持人手裡的題卡內容,抽到幾號題就答兒號題。比劃者可以用動作或者語言提示,但不能帶到所猜詞中的任何一字,場下同字請保持安靜,違規者倒扣50分。
1、小偷小摸。
2、輕聲緩步。
3、拳打腳踢。
4、禮讓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