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公頃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公頃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公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透過實際觀察與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聯絡,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
媒體與資源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公頃
1、談話匯入:同學們,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什麼內容嗎?(板書課題:認識公頃)你知道公頃是什麼單位嗎?對,公頃是個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2、在這之前啊,我們已經學習過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誰來告訴大家它們分別是什麼?(字母板書:cm2 dm2 m2 )
1平方釐米有多大呢?你能比劃一下嗎?(大約有小朋友的大拇指甲面的大小)1平方分米呢?(手掌面那麼大)
誰來介紹1平方米?(我們教室地面一個格子的大小是一平方米)
3、(課件)想一想: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1)一張銀行卡的面積大約是40()
(2)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2()
(3)我們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
(4)我們納雍縣城有多大?
生猜測,師反問:這裡還能用平方米作單位嗎?為什麼?(納雍的面積很大。)
師:同意他的觀點嗎?
4、小結過渡:
師:看來同學們都認為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是不是這樣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1、欣賞圖片,初步感知公頃。
(課件逐一出示以下幾個景點的照片。請一位同學來當小導遊,給大家介紹一下。初步感知公頃。)。
(1)世界文化遺產——————南京明孝陵佔地面積大約是170公頃。
(2)北京中華世紀壇佔地面積大約是4。5公頃。
(3)美麗的臺灣日月潭面積大約是827公頃。
(4)2004年,我國森林面積達到1。75億公頃。
師:同學們,請看大螢幕,在計量這些較大土地面積時,都用到了什麼面積單位?
(課件: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通常用公頃作單位)
齊讀一遍。
2、認識1公頃的含義。
(1)師:那1公頃到底有多大呢?課前老師讓大家對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個新的
面積單位“公頃”進行了預習,透過預習,你瞭解了哪些有關公頃的知識?學生彙報交流。
師板書: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用字母表示:hm21公頃=10000平方米
師:同學們,你知道10000是怎麼來的嗎?(100×100)
由此可見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
(2)過渡小結:同學們透過預習已經知道了1公頃=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實際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得出來嗎?
師:太大了想不出來了吧。那我們先來想象100平方米有多大吧。
3、參與感知1公頃的實際大小。
感知一
師:由於我們上課的地點在三樓,下去活動不方便,所以上課前十分鐘,商老師帶大家到操場,讓28個同學,一邊7個,圍成一個邊長約是10米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00平方米)。現在請每位同學靜靜的回憶一下剛剛圍成的那個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
師:1公頃就有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呢?(100個。)
師:100個這樣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公頃了,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1公頃的面積有多大?
師:現在能想象得到了嗎?(找學生說)
師:你們都能在心中感受到嗎?
感知二:
師:有些同學不作聲,感受不到不要緊,現在我們將思緒拉到我們的操場,操場是我們每天活動玩耍的地方,同學們一定知道它有多大。
師:我們學校的操場大約長?米,寬?米,操場的面積有1公頃嗎?(?平方米)那,1公頃有幾個操場的面積?(大約?個)
師:現在你能感受到1公頃有多大了嗎?
學生閉上眼睛,教師介紹,想象大約?個操場的面積就是1公頃。
4、估一估
那你來估計一下,我們整個校園的面積大約有幾公頃?
三、教師小結:
剛剛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新的、很大的面積單位,知道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一些跟公頃有關的數學問題
四、應用公頃的知識解決問題。
1、教學“試一試”
(1)課件出示題目,指名讀。
(2)學生計算。
(3)彙報。追問:合多少公頃,你是怎麼想的?
2、教學“練一練
師:請同學們來估計一下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有沒有1公頃?說說它大概是多少公頃呢?
學生交流
教師:你們能進行這樣的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換算嗎?
老師還為同學們準備了這樣幾道題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3、練習十四1
教師請學生讀題,然後說出結果並說明是怎樣換算的。
(1)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佔地面積大約是400000平方米,合()公頃。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宮殿,佔地面積約72公頃,合()平方米。
(3)幾公頃呢?有我們幾個學校這麼大?
(4)師:這是什麼地方,這是被譽為江南第一廟跡的季子廟,它始建於公元323
年,佔地面積是15公頃,合多少平方米呢?
4、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換算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組搶答題,看看哪位同學換算的又對又快。
練習十四2
5、你知道嗎?
1、我們貴州的面積大約是4280()
2、我們納雍的面積大約是1047()。
用什麼單位計量好呢?用公頃計量對嗎?看來,我們還需要更大的面積單位,還有沒有更大的面積單位,關於平方千米的知識那將是我們後續探索的話題了,感興趣的同學當然也可以向學習公頃的知識一樣回去好好的進行一番預習,相信在後續的課堂中你也會有象今天一般精彩的表現!
認識公頃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透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表象;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平方米和公頃的單位轉換。
三、教學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四、教學過程:
(一)交流作業,揭示課題
1.學生回憶面積單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一些面積單位,誰能把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比劃面積單位大小
比劃一下,1平方釐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新的面積單位。
4.學生看圖,認識公頃。
先一起來欣賞一些圖片,自己讀讀圖片中的文字,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個面積單位?
公頃也是我們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常用的面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公頃。
關於公頃,你想知道那些問題?
5.學生自由回答。
(二)目標驅動,自主學習
1.初步認識公頃
下面就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開啟書,翻到第16頁,自己到書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後跟同桌交流一下。
(1)對照導學單嘗試學習。
(2)透過學習課本,你知道了什麼?
(3)那麼100米有多長呢?誰能結合實際說一說?、
(4)老師也找了一下,發現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大約長100米,以我們的新教學樓為邊長,圍一個正方形,像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公頃。
閉上眼睛想一想,1公頃有多大?
(5)、那麼1公頃等於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1)學生根據導學單,快樂自學
A.自學書上16頁相關內容
B.學完後與同桌交流學習收穫。
(2)全班交流,明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3)學生自由發言。
(4)學生藉助教學樓初步感知1公頃的大小。
(5)學生透過計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確1公頃=10000平方米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1)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2)學生親身感知1公頃的大小
課前我請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了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
下面,讓我們到校園裡去感受一下1公頃的實際大小。
多媒體出示:
(1)我們學校前操場長約95米,寬約25米,面積大約2370平方米。
大約()個前操場的面積是1公頃。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1公頃。下面,請同桌合作一起來找一找,完成在練習紙上。
(2)我們教室的長約9米,寬約7米,面積大約63平方米。
大約()個教室的面積是1公頃。
3、自主研究,加深認識
(1)學生合作完成練習:
1平方米里可以站約12個同學,1公頃的面積大約可以站( )個同學。
2個課桌面約1平方米,1公頃約有()個課桌面拼成。
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1公頃的面積大約 需()個同學手拉手圍成。
一輛小轎車的停車位約10平方米,1公頃約可停小轎車()輛。
(2)學生自由描述1公頃的大小
現在,你能用一句話來表述1公頃的大小了嗎?
(3)完成練一練
(三)分層作業,內化提高。
完成19頁第10-13題。
公頃這個面積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面的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巡視,學生完成後,有針對性地評講。
(四)當堂反饋,總結反思。
1、學生總結反思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多媒體出示: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的面積。當時用畝做單位計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長方形土地的長和寬(1步=5尺),計算它的積,然後除以240,就得到畝數,一畝約等於667平方米。)
3、課堂作業:補充習題相關練習
4、拓展題
認識公頃教學設計3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三年級下冊的面積及常用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等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面積認識,完善面積單位體系,幫助學生建立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關於土地面積的實際問題提供支援。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透過觀察、計算和推理等活動,體會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2、掌握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空間觀念及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難點:體會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材透過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佔地面積,讓學生感受比較大的面積,引出土地面積單位“公頃”。接著以“邊長100米的正方形”來表徵面積單位“1公頃”,幫助學生建立“公頃”與“平方米”的聯絡。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相關面積公式和麵積單位換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公頃。
1、同學們能估計一下我們教室的佔地面積有多大嗎?用什麼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2、引入:請同學們欣賞下面一組圖片。(先後呈現南京明孝陵、北京中華世紀壇、鳥巢和我國大片森林的畫面以及相應的文字說明。)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公頃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板書:認識公頃)
活動二、自主探索,認識公頃。
1、認識1公頃的含義。
指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就是1公頃。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出示“試一試”
提問:你能計算這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面積嗎?用計算器算一算。
小結:把以平方米為單位的數量改寫成以公頃為單位的數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
3、嘗試單位換算。
4、完成“做一做”。
活動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指導完成練習六第1題。
2、指導完成練習六第2題。
3、指導完成練習六第3題。
4、指導完成練習六第4題。
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穫?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估計學校的佔地面積有多大?用什麼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猜一猜,1公頃有多大?
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自學:
1公頃的含義。
把學生帶到操場,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
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的這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
分小組合作測量長和寬,並計算出面積,再推算出大約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的面積是1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