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上《存零用錢》教學設計範文

數學三年上《存零用錢》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上《存零用錢》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數學三年上《存零用錢》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結合“存零用錢買書”的具體生活情境,探索沒有進位或退位的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

  2.透過交流活動,讓全體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

  3.經過探索活動,使學生能用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小數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1.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的掌握。

  2.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填空。

  (1)5.9元= 元 角= 角

  (2)3.3元= 元 角= 角

  2.列豎式計算。

  25+11 46-48 124-23 103+28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題。

  (1)出示題目。

  (2)說說獲得的資訊,提出問題:一共花了多少元?

  (3)想一想,應該用什麼方法解答。

  列式:3.2元+11.5元= 元

  (4)探索算理和演算法。

  1)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元?

  2)讓學生各自獨立探索計算方法。

  第一種:把元化成角來計算。

  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

  第二種:用豎式計算。

  第三種:用小數計算。

  3)讓學生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過程,分析、判斷解答的是否正確。分享多種正確演算法的成果。

  4)討論:

  三種演算法有什麼共同之處?(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

  小數做豎式加法時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小數點一定要對齊)

  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單位的數對齊。不對齊就不能直接相加。

  (5)讓學生比較哪一種演算法比較簡單。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直接用小數來計算並掌握這種演算法和算理。

  2.拓展知識。

  (1)提出問題:一本《數學世界》比一本《童話故事》貴多少元?

  (2)判斷解決問題的模式。寫出算式:11.5元-3.2元= 元

  (3)列豎式計算。

  (4)說一說: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麼?(小數點也要對齊)

  3.課堂小結:

  強調小數點要對齊。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6頁的`“試一試”的第2、3題。

  2題:獨立完成,說說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3題:鼓勵學生對兩個單位的`小數用心算進行加減。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

  (課本第7頁的“練一練”的第1、2題。)

  第1題:先讓學生看懂題目的意思,再鼓勵學生進行心算,直接寫出結果。

  第2題:這也是一道簡單的小數相加減計算題,可以用豎式計算,也可以鼓勵他們用心算,直接計算出結果。

  2.小黑板作業。

  五、作業設計

  1.列豎式計算。

  2.5+54.4 45.8-4.6 53.7+1.2 12.4-11.3

  1.46+0.53 8.47-2.25 35.6+43.3 46.7-5.4

  2.菊花一束的單價是1.50元

  滿天星一束的單價是2.40元

  (1)各買一束,一共要多少元?

  (2)買一束滿天星比買一束菊花貴多少元?

  (3)買2束滿天星要多少元?

  六、板書設計

  存零用錢

  列式:3.2元+11.5元= 元

  第一種:把元化成角來計算。

  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

  第二種:用豎式計算。

  第三種:用小數計算。

  課後反思:

  這節課我把探討小數加法的演算法作為重點,讓學生在理解並掌握小數加法的基礎上,獨立解決小數減法的演算法問題,理解小數點一定要對齊,是因為相同單位的數值才能相加減的緣故,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讓學生了解小數加減法類似於整數加減法,把小數加減法融合到學生已有的整數加減法的經驗中,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體會加減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