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工業化的起步教學設計

工業化的起步教學設計

工業化的起步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工業化的起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及主要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法律及其評價。看課本圖表“中國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的比較”、“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佈示意圖”,瞭解“一五計劃”的特點,培養觀察能力、分析、處理資料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瞭解和收集“一五計劃”的史料,培養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資訊的方法。透過觀察圖表,學習用列表歸納整理知識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我國人民巨大的建設勇氣和改變祖國面貌的決心。透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一五計劃”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民主法治建設對國家發展的作用,新中國透過經濟建設和完善民主法治,進一步促進了自身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形成對新中國歷史與社會的認同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有兩個。一是瞭解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二是知道1954年頒佈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難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性質。

  本課的地位:這節課主要介紹“一五計劃”和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1953—1957年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奠基時期,正是有了這個時期的工業和法制的奠基活動,才為進一步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習本課將有助於全面、完整的瞭解新中國的發展,使學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這一段歷史有大概的瞭解,但是不太具體,需要進一步引導,才能進入歷史情境。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以現代學生觀和教學觀為指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弘揚學生個性發展,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構建以學生髮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為內涵的.學習體系,強調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主動發展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整合學習資源,然後知識遷移,鑑於對《標準》的理解和對教材、學生等因素的分析,確定教師在本課的教學方式以啟發、引導為主,課件演示為輔助手段,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的思維由發散到集中;學生的活動形式以自主閱讀教材、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為主,給學生充分的發散思維空間,培養個性並進一步掌握認識歷史事件的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教師:上網查詢、蒐集、整理有關資料,製作課件。

  學生:收集有關“一五計劃”和1954年法律的資料。可以上網查詢,看書查詢,或詢問爺爺奶奶。

  (二)教學活動過程

  1、匯入新課

  新中國成立後,雖然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基本好轉,工業生產已近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的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當時的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怎樣才能扭轉這種局面呢?(目的是啟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自然而然地匯入新課。)

  2、學習新課

  第一目: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介紹一五計劃的背景,內容,成就、意義。“一五計劃”是本課的重點,我是這樣處理的: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解決如下問題:①為什麼要制定並實施“一五計劃”?②其基本內容是什麼?③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④對中國社會有什麼影響?前三個問題答案明確,學生在閱讀後能夠自己解決。後一個問題較難,教師暫時不做回答,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學習。

  (2)為了使學生對一五計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產生感性認識,我又設計一道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在今天的中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一五計劃的影響?”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一五計劃”的相關圖片、資料,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圖片中輕鬆突破重點。

  (3)接著引導學生看一五計劃的主要成就分佈圖,請學生介紹一五計劃的主要成就,教師補充。

  (4)教師用多媒體補充一五計劃的一些其它成就資料,引導學生思考:①“一五計劃的發展領域為什麼集中在重工業領域?”②“一五計劃有什麼重要意義?”然後教師做進一步的總結和說明。

  第二目:共和國第一部法律的頒佈。主要介紹共和國第一部法律的情況,是本課重點。我採用與《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對比的方式,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獲取知識。具體步驟:

  (1)用多媒體展示《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1954年法律的部分條款,讓學生說一說“兩者的條款有什麼不同?”並讓學生討論,然後回答,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1954年法律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型別的法律。

  (2)為了瞭解學生對前兩目的掌握情況,昇華前兩目的教學內容。我又設計一道題:“思考一五計劃和1954年法律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影響?”(這是在第一目沒有回答的④問題的拓展的)

  3、課堂小結

  我請同學們說說“透過本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教師在此基礎進行小結。教師總結:“一五計劃”和“1954年法律”,分別從經濟和制度的方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基,對我們國家後續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一五計劃取得成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一百年的工業發展,事實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睿智的選擇。

  4、課堂練習:透過對“一五計劃”和1954年法律的學習,結合課文內容,完成相關課堂練習。

  六、課後反思

  本節課儘管利用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的課件資源和圖片、影片資源來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旨在構建以學生髮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為內涵的學習體系,力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主動發展的學習能力,並儘可能給學生充分的發散思維空間,但是仍然存在著以下不足:

  (1)課堂時間沒有合理分配好;

  (2)對部分學生的關注不夠:

  (3)部分教學環節在次序上安排不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