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範文(精選11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範文(精選11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透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

  憂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透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二)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方法

  (一)誦讀法:透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曾聽過這樣一位文人?他三歲喪父,中年喪子,抗戰前因第三者插足與愛妻離異;抗戰中,母親被日寇炸死,兄長也死於日偽的屠刀之下;抗戰後,自己在蘇門答臘身死敵手,成為異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現當代作家郁達夫。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和熱情坦蕩的風格。郁達夫的散文,帶有比小說更直接、更鮮明的自敘的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以後,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表面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意;“秋”確定描寫的內容,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在對北平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著追求,流露出一種沉靜、寡淡的心境。

  (四)設疑討論,品味鑑賞

  1.將個體與集體朗讀結合起來,有感情的誦讀。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讀完課文後,要討論解決好兩個問題——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寫出了故都秋怎樣的特點?

  明確:共描繪了五種景象——秋晨靜觀、落蕊清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寫出了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賞析“秋晨靜觀”

  (1)請同學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據文章內容,運用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秋晨圖”。

  明確:碧綠遼闊的天空做了畫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裡的人,手捧茶碗,抬頭望碧空,俯身拾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雲之中。

  (3)學生思考:這幅畫是怎樣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著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著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意境仿句。要求學生選取課文裡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玉泉無聲的冷月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西山的聲聲蟲唱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抬頭便見的碧天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藍朵棲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無聲的落蕊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槐樹葉下的絲絲日光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細草作襯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早晨起來腳踏落蕊的感覺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掃帚在灰土上留下的絲紋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寒蟬的衰弱的殘聲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秋蟬隨處可聞的啼唱裡。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灰天下的涼風小雨裡;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天可真涼了——”的微嘆裡。

  (四)總結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已經把握了作者筆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國之秋的特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存留於作者內心深處的這種深沉的“悲涼”呢?

  郁達夫年幼喪父,家境貧窮,從小就經歷過得人生悲苦養成了他憂鬱敏感的氣質。在他的自傳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稱為“悲劇的出生”,“覺得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實的只有悽切的孤單”。他似乎天性易於感受落寞、悲涼的情調。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們的國家內則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再加上反動統治的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外則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危急,北平的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昔日強大的泱泱大國和輝煌一時的傳統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寫於1934年8月,三年後北平失守。作者於不經意間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悽惻的輓歌。

  “我的不遠千里”趕到北平彷彿就是為了飽嘗這種悲涼。秋風秋雨,落蕊寒蟬,不唯北國獨佔,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槐樹的落蕊滿街都是,真有一種不勝濃郁的悲涼啊!作者不逢北國之秋,已近十餘年了今朝相逢,該是一種怎樣的欣喜啊。然而,故都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雲和戰爭的硝煙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過去的輝煌、過去的色彩、過去的北國的秋天,該是一種何等纏綿於既往的久久不能釋懷的眷戀啊!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匯入:

  引用古語“女傷春,士悲秋”和毛澤東、杜甫、馬致遠的詩句說明中國文人有悲秋情結。 不同的人,他們眼裡的秋景不同,因為心裡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

  一、 整體感知:

  1、 齊讀首段,抓文眼句——透過學生比較閱讀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該在“特別”,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點是“特別的清、靜、悲涼”,而非“清、靜、悲涼”。

  2、 選一學生讀2、13段,總結南國秋的主要特點

  二、區域性研讀(3—11)

  1、同學們,文中具體描寫北國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①注意觀其色、聞其聲,品其味。

  ②從聲音、色彩描寫看,你認為哪幅圖最出色。

  3、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3、 從聲色描寫角度出發賞景

  ⑴秋雨話涼圖(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評價北國秋雨整體特點的句子:

  北國秋雨“奇、有味、更象樣”在何處?

  ③ “話涼”

  ④想象整個畫面,體會作者在畫面中傳達出的情緒。

  ⑵、小院清晨圖:

  ①作者認為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麼?

  ②冷色調給人什麼樣的感覺?(聯絡生活感受,體會色彩所蘊含的感情)

  三、延伸聯想

  同學們可選取書中五幅畫裡的景物,也可聯想故都的秋天裡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徵,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句。看誰找得新!看誰找得多!看誰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裡啊,在哪裡?

  它在破陋的小屋裡

  它在濃濃的香茶裡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討

  1、在與南國秋的比較中,側重表現北國的秋程度深。作者詳寫平常之景而不是風景名勝,意在說明北國的秋範圍廣,這正是故都秋的特別之處!

  2、從這些景物描寫中你們能體會到郁達夫此時的心境嗎?

  3、那郁達夫為什麼這麼“寂寞、孤獨、憂傷”啊?

  4、總結“情景交融”在本文的體現。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後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感受並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深沉而雋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緣情敘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創造。

  2、難點:悲涼的意境與頌秋的情感的和諧統一。

  三、教學課型

  導讀課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朗讀法、談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六、教學突破口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七、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預習課文。預習要求:熟讀課文,利用《學生學習用書》獲得初步理解;回憶古詩中有關“秋”的詩句,為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作準備。

  八、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匯入思路:由眼前朝氣蓬勃、滿懷希望的春天聯想到意蘊豐厚、令人感懷的秋天,並指出,“秋思”是中國文人創作常常涉及的題材,是中國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讀課文

  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繪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景畫?請為每幅風景畫命一個恰當的題目,並說說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為什麼?

  (三)學生聽朗讀錄音、思考

  (四)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1、引導要點:

  (1)描寫了哪些秋景?

  (2)怎樣描寫秋景的?

  (3)描寫出了秋景的什麼特點?

  2、教師對問題結果的預設:

  1)秋晨小院圖。從色彩(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聲音(馴鴿的飛聲)、形態(破、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寫出了清、靜、悲涼。

  2)秋槐落蕊圖。從視覺(鋪得滿地、一條條的絲紋)、聽覺(聲音也沒有)、嗅覺(氣味也沒有)、觸覺(極細微極柔軟)寫出了清、靜、悲涼。

  3)秋蟬殘鳴圖。從狀態(衰弱)、範圍(無論什麼地方、家家戶戶)寫出了清、靜、悲涼,也寫出了內心的喜愛。

  4)秋雨話涼圖。從聽覺(息列索落、緩慢悠長)寫出了清、靜、悲涼。

  5)秋日佳果圖。從形態(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色彩(淡綠微黃)寫出了內心的讚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4、聯絡五幅風景畫、抓住關鍵句(文眼),把握意境內涵:清、靜、悲涼。

  5、歸納本文營造意境的方法:緣情敘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討

  1、設問:有人說本文是作者對秋的“悲歌”,有人說本文是作者對秋的“頌歌”,你怎麼認為?為什麼?

  2、學生思考、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歸納:

  引導:

  (1)從作品入手(標題目、關鍵語句、所寫景物)。

  (2)從作者經歷、思想入手。

  (3)從社會背景入手。

  歸納:本文應是作者“悲涼的頌歌”。歸納時可聯絡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關語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體驗

  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我國古典詩歌中描寫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詩句,深化學生的體驗。

  (七)佈置課外作業

  學習本文緣情敘景、以景述情的寫法,以“家鄉的春”為題,寫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②第一單元的第2篇課文。這個單元學習寫景狀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領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領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由此而進入一種審美境界。

  這篇文章是郁達夫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體現了他的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全文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秋果奇景”這五幅畫面,透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單元的第二篇散文,示範作用仍不可忽視,因此,繼續重視指導學生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難點放在運用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表現手法上,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作家對自然、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的思考。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物件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我的教學物件是民辦普通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不大好。但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學過朱自清的《春》,剛剛又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開學時,我就要求每位學生必須人手一冊課外雜誌。諸如《讀者》、《散文》、《青年博覽》、《小小說選刊》等等,讓它們成為全體學生的共同資源,達到共享。經過調查,一般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設計思想

  1、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

  2、語文課就要有語文味。教學注重整體感知,要學生能夠知人賞文,利用自身普通話過二甲及擅長朗誦的優勢,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

  3、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本單元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及難點。備課不僅備教材,也備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習過程,適宜地啟發與評價,力求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4、本課只安排一課時,時間可能較緊,因此要求學生必須充分地預習課文,其一,朗讀課文三遍,找出五幅畫面;其二,查詢有關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鑑賞作品注重以點帶面,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體。

  四、教學目標

  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關係。進一步學會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領悟文章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情感。

  難點:全文如何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秋果奇景”這五幅畫面,透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時

  一、匯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情深意濃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請我們學校的一位美術老師根據大家初中學過的一首詞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展示畫面一

  出示《天淨沙·秋思》(個別背誦與師生背誦相結合)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裡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看一幅畫,常常是透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要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維方向 借景抒情

  這種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閱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二、整體感知

  1.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透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學習目標:(幻燈)

  1、體會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2、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學會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閱讀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這篇文章的題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課文,你們先齊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樂朗誦。)

  2、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明確(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裡頗有點不寧靜”。

  (2)五幅畫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閒話秋涼秋果奇景三、分析鑑賞“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郁達夫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悽清和孤獨?

  思考:

  (1)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的展開描寫。

  (2)從秋聲秋色的角度來寫,有何好處?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入其境。

  (3)描寫了哪些秋聲和秋色?(分兩組找,討論)

  ①明確:色:碧空藍朵黃中帶白青布淡綠微黃

  提問:

  A、本文選擇的秋色又有什麼特點?(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為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裡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面對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裡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處處散發著絲絲的涼意。

  ②明確:聲:帚聲衰弱的蟬聲風雨聲人聲

  A、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著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為什麼我們還說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的鳴叫、掃帚掃街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說一說: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為何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彷彿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的揮動著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後,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淒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著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著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聲寂寞,作者在這樣清靜的秋色秋聲裡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著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學在聽的時候試著概括一下客觀的景。

  展示畫面二(預設學生回答)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馴鴿飛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樹,破壁腰靜對著牽牛花的蘭朵,日光穿過槐樹葉透射下來。院中之人:清晨,穿著青布長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樹下,喝著大碗濃茶,細數日光或靜對牽牛及產生的聯想(疏落的秋草)。主觀感受:清閒、寂寞、悲涼。明確:同學們回答不錯。這是一幅巨大的畫面,帶有立體的美感。碧綠的天空作了畫的背景,地面上五顏六色的牽牛花薈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與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間,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可與天工媲美。穿著青布長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舉頭望望碧空,細數槐葉間透下來的日光,俯身擷牽牛,耳邊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花之中。這種“清、靜”中略帶“悲涼”的情調,體現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質樸美。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也是美麗的。同學們,老師想透過解讀“小院秋晨”來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希望同學們課後能以點帶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畫面的意境。(板書“以景顯情”)

  2、國學大師王國維有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為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

  這跟當時作者的生存環境有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為知識分子的郁達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悶,過著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為了逃避現實,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給他帶來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帶著這樣的心境來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無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濃重的主觀色彩,內外和諧。(板書:“以情馭景”)

  五、細節分析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希望大家對“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後,由大家來問問題。 預設問題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透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色著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靜悲涼”,間接寫透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慢”“潤”“淡”。

  預設問題2、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到底是頌秋,還是悲秋?

  明確:讓學生各抒已見,言之有理則可。

  六、深情結語《故都的秋》是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清、靜、悲涼”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裡;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裡;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作者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

  七、聯讀悟寫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後反思

  1、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但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學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確有些困難。“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消除時代隔閡,從而感受人文情懷。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透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課文裡,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讀活動中。

  2、利用對比閱讀的方法,把《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3、對散文的特點“形散神聚”的分析還可以更到位些,如:沒有點出本文選材的零碎性,五幅畫面之間沒有明顯的時空聯絡,卻都能相提並論,這是為何?這是本課教學的一點敗筆。不過,我又常常以“課堂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來寬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們的諒解?

  說明

  此次編寫教案,參考和借鑑了不少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的編寫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九、點評

  高中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本設計較好地體現了高中新課程這一理念,同時恰當地處理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時間的關係,教學中突出重點,課堂容量大,節奏緊湊,可操作性強。

  關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一)綜合與分析。本設計在佈置預習時,指向具體,要求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字的五幅畫面,這樣,學生對文字有個初步的映象。課堂實施過程主要是分析,對文字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過程,即課堂探究的過程。整體把握有必須依賴於文字的區域性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體與區域性又不是絕對的,文字的每個層次相對於整個文字來說是區域性,但相對於其內部層次來說又是整體。本設計透過師生對五幅畫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對“清、靜、悲涼”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然後透過對“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總體與區域性,表象與意蘊、主觀與客觀是如何統一成一個整體的,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與淺出。本設計以學生熟悉的《天淨沙·秋思》匯入,運用已學過的課文《荷塘月色》與文字相比較,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又以問題探究的形式,層層深入地逐步揭示文字的核心,引向對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對本設計的建議

  (一)整體與區域性關係的處理。文字的區域性切入分析後,一般要再進行概括整合,這樣反過來又促進了對文字的整體把握。也就是形成“整體——區域性——整體”的格局。預設時,在“細節分析”後,再讓學生完整地閱讀,體味、感悟文字的意蘊,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讀的把握。在課堂教學的尾聲,預設了“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到底是頌秋,還是悲秋?”的問題,擬構的情景是“讓學生各抒已見,言之有理則可”。這裡顯現出為“多元”而“多元”的痕跡,既然課堂上師生解讀、探討都是文字的“清、靜、悲涼”所蘊涵的情感,怎麼還會有同學認為本文是“頌秋”,而且“言之有理”?豈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讀成李爾王,還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較,讓學生舉出幾個頌秋的文章,也許會更好些。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5

  目的:

  1、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課時:一課時。

  重點:加強朗讀,品味語言。

  難點:課文朗讀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步驟: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劃分段落

  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三、品味語言,體會意境

  1、討論分析“破屋秋色圖”。(出示投影片2)

  (1)聽錄音,找出描寫物件、景物色彩和人物動作(出示投影片7)

  (2)反覆誦讀,體會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1:找出關鍵詞語。

  2、討論分析“街頭落蕊”圖。(出示投影片3)

  (1)聽錄音,找出關鍵詞語。

  (2)品味“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句。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2:比較不同句式。

  3、討論分析“橋頭秋雨”圖。

  (1)學生朗讀、品味。

  (2)歸納品味語言方法3:體會深層含義。

  四、歸納總結,佈置練習

  1、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品味語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語言方法4:誦讀精彩文段等等。

  2、歸納品味語言的四條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關鍵詞語;比較不同句式;體會深層含義;誦讀精彩文段

  3、要求學生課後誦讀,繼續品味其他精妙語言,並總結出更多品味語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6

  【指導思想】

  《囚綠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語文教科書(必修模組2)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自讀課文。本單元以中外散文名篇為主要內容,單元設定的意圖是透過閱讀這一類散文,展開想象的翅膀,力求身臨其境,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體會作品所描繪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夠激發人對自由、生命嚮往的“綠”,由此進入一種審美境界,逐步增強對散文的鑑賞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把“在閱讀與鑑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和認識。”作為語文教學閱讀和鑑賞的總要求。

  【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單元要求及課文特點,我確立了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作者感情的變化。

  ⑵學習象徵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運用分組討論法,組織學生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討論總結時,可由文中的某些語句聯絡到本文的寫作背景,進而加深對“綠”的認識,明白本文的主題。

  ⑵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囚綠”後感情的變化,並且對於作者對綠的“愛”進行探討,提出愛的正確方式。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作者“囚綠”後情感發生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矛盾複雜的心態,理解愛的真諦,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加上老師的適時引導和啟發,學生完成一篇以此為話題的小作文,這一目標在課外能夠實現。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篇文章語言自然樸素,音韻和諧,情感真摯而且長於變化,必須透過朗讀來體會它的魅力,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的變化”就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解決這一問題,我要求學生運用“複述法”和“圈點法”,複述作者“囚綠”的過程,圈點出表達作者愛綠的語句,再由老師總結。

  文章用筆細緻入微,全文圍繞“愛綠”展開,所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以及結合寫作背景理解‘綠’的象徵意義”既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這一問題我運用討論點撥法,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加以點撥和總結,提出文章的主題。

  【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對抒情散文並不陌生,他們在初中即有涉獵,學習中能夠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音樂美,瞭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點及其藝術表現手法。就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說,在學習第一模組古代散文和現代詩的時候,我就要求他們採用“問題探究”的學習方式解讀文字,因此,對現代散文更易透過品味語言,賞析作者透過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同時,有關“綠”的散文他們在平時的課外拓展閱讀中也讀過不少,例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綠》等等,這些知識儲備為感受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氣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由於學生的鑑賞還停留在零散的層面,對於散文中的象徵手法還比較陌生,需要老師進行一些必要的點撥和引導,而且文章中的“綠”的象徵意義也是一個難點,必要時需要老師一定的介入和點撥。

  【教學方法】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在這裡我要求學生各自朗讀,在朗讀過程中將學生帶入一種“愛綠”的情境之中,能夠更深刻的瞭解作者對“綠”的愛。

  2、討論點撥法。討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對於作者對綠的這種“愛”,學生暢談看法,討論“綠”的象徵意義,老師在總結時結合相關背景點出文章的主題。討論不僅能拉近學生與作者的心理距離,也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的點撥則在關鍵處點燃思維火花,給他們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學生思路,畫龍點睛。

  3、啟發體驗法。閱讀是從感受和體驗開始的,但學生的閱歷有限,體驗比較淺,所以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師一定的啟發。

  【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設計為一課時,在這一課中我首先以朗讀帶動課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綠”後對“綠”的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層層深入,主要用討論點撥法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愛綠”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題。再由老師引導學生透過感受體驗法聯絡他們自己以及身邊人的相似的經歷或者體驗,談一下他們對於這種“愛”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這一課時談談教學的流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對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顧匯入本課,因為學生剛剛學完《故都的秋》這篇文章,學生還沉浸在北國清淨、悲涼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匯入對本課北平夏日之“綠”的學習,會讓學生覺得順其自然,學生的審美感受也比較容易調動,這也完全符合本單元的學習要求“體會作品所描繪的美景,由此進入一種審美境界”。

  導語設計:同學們,我們剛剛欣賞了北國的秋色,在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之後,大家一定意猶未盡,對於北方的風光,還戀戀不捨,尤其對於北京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還有很多期待。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篇同樣是描繪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綠記》,體會一下作者深沉的“愛綠”之情。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朗讀。

  教師範讀時的語氣、語調、表情、體態都能作為一種“情感”的資訊直接傳遞給學生,他們看得見、聽得著,能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間接體驗文章蘊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學生的朗讀作為一種個體性活動是對文字再創造的過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兩個問題。

  ⑴請學生複述“囚綠”的經過。

  ⑵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圈點出表現作者對“綠”摯愛的語句。

  學生初讀課文,一般只能對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透過以上兩個思考題,就能引導他們有目的地聽讀,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內容。對於以上兩個問題,學生在讀完課文之後首先自己發表看法,同學之間互相補充。而學生的歸納不免零散,需要教師的整理和提煉,並作為板書,讓學生清晰直觀地瞭解行文的脈絡,對全文有個整體的感知。

  三、析讀、教讀

  如果由教師一個人教授,學生密密麻麻地做筆記,這就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與新課標提倡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是背道而馳的。但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也不可能用正確的方法有效地閱讀。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我主要運用討論點撥法。

  在“理清思路”這一環節,學生透過兩個問題的解決,對全文的脈絡已經熟悉了。為實現“學生把握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這一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安排學生討論:

  1、囚綠後,“綠”有哪些變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樣的變化?

  2、作者為什麼對“綠”如此摯愛?

  對於第一個問題,學生在課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對於第二個問題,老師可以自己先做一個示範:

  作者在文中不吝筆墨地讚美了“綠”,比如說:綠色是多麼寶貴啊!它是生命。看到這裡我就聯想到歐亨利的一篇小說《最後的常春藤葉》,不幸患上肺病的瓊珊,心情低落。她說,等到那最後一片常春藤落葉的時候自己將死去。畫家老貝爾曼為挽救她年輕的生命,在一個暴風雨之夜將象徵著希望的“最後的葉子”畫在了牆上,而他自己卻因著涼死於肺病。老貝爾曼為了愛而死,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後一抹綠留給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戰勝困難的勇氣。

  學生根據老師的示範,以類似的方式來討論,可能出現的答案是:綠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樂,它還象徵著愛和幸福,是人們追求光明的象徵,它代表著猗鬱的年華等等,老師以板書的形式做好歸納。

  學生討論後老師歸納時給出象徵手法的定義:象徵是透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

  老師總結:作者在釋綠的時候提到的“盧溝橋事件”正是本文的寫作背景,聯絡當時中國的現實情況,我們對“綠”的認識應該更進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頑強正象徵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我們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於日本憲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對“綠”的歌頌正是對中國人民在敵人的鐵蹄下不屈不撓精神的頌讚。一篇文章文質優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貴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滿著時代氣息,並結合了作者鮮明的寫作個性,能夠撩撥起人們的閱讀興趣的,它往往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洗禮。

  四、知識拓展、提升

  作者對“綠”的愛是真誠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綠”的過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複雜的。“囚綠”後,作者發現“綠”病損後,有一些後悔和內疚,但仍不放走它。在這裡,作者對“綠”既怨怒又愛憐,既欲開釋又難捨的兩難心態表現得很到位。然而學生的閱歷有限,對於這種情感很難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一談自己類似的經歷,說說自己當時的想法。

  老師講莊子的寓言故事:魯國的郊外飛來一隻很大的海鳥,魯國國君很喜歡,就必恭必敬把這隻海鳥迎進了太廟,演奏《九韶》這樣莊嚴的音樂取悅它,準備了美酒給它喝,宰羊牛給它吃,每天用這樣的禮節儀式供奉,結果呢?這隻海鳥目光迷離,神色憂鬱,鬱鬱寡歡,三天就死了。

  老師總結:面對人生百態,面對種種衝突,有多少時候我們站在了他人的立場考慮事情?很多的紛爭往往就是因為站在自我的立場,用自己狹隘的眼光去判斷評價,造成了諸多的格格不入。

  結合寓言故事,運用啟發體驗法來引起學生的思索,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他們對“愛”也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對於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很有幫助。

  五、課堂小結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綠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戰敵人的刺刀。他透過對那一抹綠的歌唱,表達了對中國人民堅貞不屈精神的讚揚,同時引發了我們現實的思考,無論怎樣的境遇,我們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難,像作者一樣,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靈。

  六、佈置作業

  1、再讀全文,用心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對於作者因為“愛綠”而“囚綠”的做法你贊同嗎?為什麼?字數要求300字以上。

  七、評價與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本課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對常春藤感情變化這條主線來結構全文的。設計的問題也很簡單,所有的問題都圍繞作者“愛綠”展開的,幾個問題的設計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由作者對“綠”的愛昇華到對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讚頌,從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這一過程中我把思考空間的都留給了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內容,也能夠做好知識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後關於“愛”的探討,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對於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我覺得一堂課最重要的不在於老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引導學生自己悟出了多少。並且,不管任何設計,都難以設計出學生的“精彩”,一旦他們的思想閘門開啟,他們精神世界所迸發出的“深刻”、“獨到”是遠遠超出老師的想象和設計的。在課堂上我們能夠看到鮮活的思維,也要面臨嚴格的考驗,這需要我們老師不斷的努力。

  【板書設計】

  遇綠──喜悅綠是生命、希望象徵民族性格

  贊綠──留戀慰安、快樂看到民族希望

  囚綠──愛憐追求光明的性格賦予時代精神

  放綠──祝福永不屈服於黑暗寄託美好祝願

  念綠──懷念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瞭解《故都的秋》的藝術特色。

  3.誦讀,積累語言材料。

  二、過程與方法

  1.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並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2.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3.培養和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絡,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於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

  重點、難點

  《故都的秋》也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它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個性氣質和獨特的生活感受、興趣愛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寫了故都的哪些風物?抓住了這些風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從這些故都風物中折射了作者什麼樣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鑑賞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生活動

  誦讀、鑑賞

  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文章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體會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馭景的藝術風特色。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老師可選取傳統教材中峻青《秋色賦》若干段進行朗讀。讀後問:這段秋景有什麼特點?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豐收,色彩絢麗,喜悅熱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同樣描寫秋天景物的文章,我們看了郁達夫所描寫的故都秋景與峻青筆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根據文意的需要來夾帶介紹)

  郁達夫(1896—1945)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是“創造社”的重要成員。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家庭的變故、國家的現狀,激起了作者無限憤慨,後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日戰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遊記。

  三、範讀、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學生看書默讀,感知課文。

  四、誦讀、感悟

  (選擇重點章節學生和老師比較閱讀,為什麼老師和學生讀的有差別?因為對課文的感情把握深淺有區別。)

  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要注意課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更要認真領會,循此線索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再讓學生誦讀、感悟。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透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裡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

  五、理清結構,把握思路。

  讓學生髮言,討論。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總起

  ①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嚮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

  ①清晨所見、牽牛花

  ②槐樹落蕊故記敘

  ③秋蟬殘聲前都2.分寫

  ④秋雨話秋涼後的

  ⑤棗樹奇景呼秋議論:凡是有情趣的人,對於秋應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

  3.總寫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

  六、佈置作業

  誦讀課文,深切感悟。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理解、掌握、積累好詞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體特點。

  自主鑑賞文章的抒情段落。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反覆朗讀,品析文章重點段落,培養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

  透過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字詞,學習文章以景顯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自主學習。自己賞析文中優美詞句,體會其中語言的韻味,提高自我語言鑑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文章閱讀中,體會作者透過對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提高對文章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體會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意境。

  難點:

  把握文章寫景的主體,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和寂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反覆朗讀法、指導法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老師:老舍先生有過這樣的一段話“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生活經驗上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寫景物的句子,並給這些景圖擬小標題。以第三段為例分析文字,對文章中的景物進行賞析,讓學生體會到郁達夫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深入研讀,賞析文字: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的漏下來的日光”中的“數”字寫出了什麼?體現了什麼?

  透過老師與學生互問互答的方式,明確了使學生明確了“數”字寫出了作者悠閒、清閒、愜意,體現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之感。

  運用老師所教的方法來賞析文中各幅景圖中作者是怎樣表現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的?同時注意作者的語言和用詞。

  透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老師指導的方式,來明確作者在每一幅景圖中表達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寫了雨後尋常北京人的對話顯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遲歸。”這句詩表達的孤獨寂寞之感與文中郁達夫所表達的感情有異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結尾,為什麼還要寫到南國的秋?

  透過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來明確在結尾處寫到南國的秋是為了與文中北國的秋形成對比,突出北國的秋的悲涼和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涼的心境。

  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小結:

  一起賞析了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這北國的秋是一幅美麗生動的水彩畫,畫中還帶著絲絲悲涼,是郁達夫對故都的思念和眷戀,畫中有情,情中有畫,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給人畫一般的感覺。

  作業:

  描繪一幅你喜歡的景色或一個你喜歡的季節,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清

  靜

  悲涼

  葉落知秋圖

  秋蟬啼叫圖

  秋雨洗城圖

  佳日果樹圖

  庭院秋景圖

  情感:對故鄉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瞭解郁達夫及文章的創作背景,積累文學常識。

  2.概括並鑑賞文中的五幅秋景圖,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分析並鑑賞文章中的襯托和對比手法,學習並應用到寫作實踐中。

  4.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思維發展與提升: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透過文章的學習,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憂思及落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文章的藝術技巧。

  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課前準備

  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一葉知秋”,秋天是文人筆下的“可人”,書寫情志,寄託思緒。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異。今天,讓我們一同走近,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

  二、寫作背景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參加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離杭州赴福州。在這段時間裡,他的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著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同時花了許多時間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他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間內創作的主要收穫。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古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作者介紹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據說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閱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四、題目解讀

  本篇寫於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五、層次結構

  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透過比較指出北國之秋的特點。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再次總結寫出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六、全文分析

  1.題目是文章的線索,“古都”就是當時的“北平”,那麼可不可以用“北平的秋”來代替原題?

  明確:

  不可以。“故都”兩字指明瞭描寫的地點,因為即含有一種文化底蘊也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秋”確定了描寫物件,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深沉。本文透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時,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時代性。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裡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如果換成“北平的秋”就很平淡,少了深沉的韻味。

  2.讀1、2自然段,結合自己的勾畫思考:這段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

  這兩段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並用江南之秋的慢、溼、淡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3.讀第3段,思考:這幅畫面的景物怎樣體現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

  “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著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著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麼,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

  明確:

  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並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麼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體會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明確:

  “秋槐落蕊”圖:“靜”:“鋪得滿地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感覺”;“清”:“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悲涼”:“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

  “秋蟬嘶鳴”圖:靜:處處蟬鳴聲,以動寫靜;悲涼:秋蟬衰弱的蟬聲

  “閒話秋涼”圖:清:放晴的天空、雨後的斜橋影;靜:息列索落的雨聲,以動襯靜;悲涼:涼風、雨後話秋涼的“都市閒人”

  “秋果勝景”圖:清:果實成熟的九月;悲涼:西北風、塵沙灰土的世界

  6.文中第12段是議論語段,本文重在表達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懷念,這個議論語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

  作者在本段中先寫出不僅是中國人,就是外國人面對秋天也總是要抒發感慨的,“中國的詩文裡,頌讚秋的文字特別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裡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接著又指出中國文人尤甚,在中國“文字裡有一個‘秋士’”的成語,“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係特別深了”。最後再強調,“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這一段採用議論,透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也使文章舒朗不羈,揮灑自如。是從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以及開闊感。

  7.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

  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8.讀最後兩段,思考: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最大的區別在什麼地方?作者在對比之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

  這兩段主要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透過對比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念之情。作者用四個比喻,分別從味道的足與不足、質的實在與不實在、味道的濃與不濃、性情的厚重與不厚重來表現故都秋的特徵。

  9.本文的結構怎樣?文章怎樣前後呼應的?

  明確: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後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最後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並願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七、中心思想

  本文緊緊圍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來描寫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作者憂鬱、孤獨的心境。

  八、寫作特點?

  1、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揚北,映襯出故都之秋的濃度與特色。欲說北國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開半醉的”,是溫和的、漸進的,像一杯溫開水,平淡無味,因此南國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則具體地寫故都的秋的本色。無論是漫遊景點,還是“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整個故都都被秋色裝點著,真是無一處無秋意。南國怎麼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國之秋的“清”與“靜”,可謂寫得“飽”且“透”且“十足”了。

  2、復沓、跌宕的手法

  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這個抽象的“感覺”,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寫鏡頭,使本來抽象的東西也成為可感觸的具體物象了。當然,本文最主要的復沓、跌宕還不在於具體的“物象”上,而在於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透過“旋律”和“情味”反覆,撥動讀者對於“秋”的宏觀和微觀的認識與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達上採取了敘述、描寫與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發情,將“物”、“我”,“主”、“客”完美地統一到“意境”這個極點上,透過讀者的美感經驗而完成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

  3.排比修辭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達夫出神入化地運用了排比。看似信馬由韁,隨手拈來,再細細琢磨,不禁讓人歎服,實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說:“達夫《故都的秋》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語意暢達,可以說是現代文中運用排比的典範之作。”比如: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作者在這裡用了“下得......下得......下得”這樣的排比句,將“奇、有味、更像樣”三個中心詞的間距拉長,讓讀者在閱讀中有充分的回味餘地,同時渲染了氣氛,感傷之情由此便散發開來。

  九、補充資料

  瞭解“散文”

  (一)散文的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說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空的限制,表現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作者透過一定的藝術手法,表達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3.語言優美凝練,富於文采

  散文的語言大多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同時,又兼具簡潔質樸,自然流暢的特點。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鑑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注意課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匯入:

  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季)那我們看到外面的樹啊、山啊是什麼顏色啊?(綠色)你感受到秋的到來嗎?但是現在的北方卻已是秋意濃濃(圖片:北方的秋景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是怎麼比較南國與北國的秋。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投影):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裡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 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四、課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著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

  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雲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一遍課文,在閱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

  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麼?找一找,找著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明確:第一段:秋味。(投影)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著故都的秋這個著眼點來寫。那麼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說,他在文中是透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明確:(投影)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

  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明確:第三段: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大家自己讀一讀(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麼不著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緻的語言。

  4、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鑑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瞭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新增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透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匯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淒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瞭描寫地點,“秋”點明瞭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麼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麼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透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麼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

  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裡,明豔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於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麼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裡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說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後,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齊讀描寫秋院的這段文字,體會其中的韻味

  6、總結:

  透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並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蘊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7、作業: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透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2、學習對比、前後呼應的寫法

  二、教學過程

  1、賞析秋景圖

  1)秋蟬圖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閒,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2)秋蟬圖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輓歌。柳永有“寒蟬悽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並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悽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麼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3)賞析秋雨圖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以及“緩慢悠閒”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淒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裡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4)賞析秋果圖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學習對比、前後呼應的寫法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後呼應。

  3、情感探討

  郁達夫對於故都的秋是怎麼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願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嚮往、迷戀、眷戀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說“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麼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麼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

  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

  2)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鬱煩悶,把複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

  3)文人的“悲秋情結”。

  4、小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後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5、作業:

  1)完成《學海導航》配套練習

  2)寫一篇欣賞季節的散文

  三、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