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想飛的烏龜》的教學設計

《想飛的烏龜》的教學設計

《想飛的烏龜》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

  2、認識本課15個生字。

  過程方法: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識字卡片。

  3、錄音帶,烏龜、小鳥頭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出示烏龜圖片,讓學生談談對它的瞭解。(學生交流)

  師:烏龜的行動很慢,但它不甘心落後,不甘心被人瞧不起,它每天都左思右想,如果我能飛,那該多好啊!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想飛的烏龜》。

  2、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質疑:讀了課題以後,腦子裡有沒有小問號,你想知道些什麼?(指名讓學生說)

  4、下面請同學們帶著你最想知道的問題來欣賞一段動畫片。

  過渡:你知道什麼了?(指名說)喜歡這個故事嗎?剛才老師發現有的同學都看的入迷了,你們想自己來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嗎?這個故事就藏在我們書中的第73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輕輕開啟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讀課文。要求:(a)讀準字音,畫出不認識的字。(b)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交流:

  a)大螢幕出示詞語。

  w gu w n t n m n n l

  烏 龜 問 題 你 們 哪 裡

  h n h o f ng xi ng r ng l g o x ng

  很 好 方 向 讓 路 高 興

  k i shu h n ji o t zh ng di o xi

  開 水 喊 叫 體 重 掉 下

  k y xi n z i y ng zi

  可 以 現 在 樣 子

  b)指名領讀。

  c)同桌互讀。

  d)去掉拼音讀詞語。(詞語接力賽)

  e)檢查識字讀音。(開火車認讀識字卡片)

  f)遊戲。(郵遞員送信)

  叮鈴鈴,叮鈴鈴,郵遞員送信忙,

  送到哪裡去,送到我手上。

  2人當郵遞員送“信”,拿到“信”的學生在講臺上站一排,依次讀出手中“信”的內容 。例:gu 龜(烏龜)

  三、理解感悟

  過渡:現在我們把這些字寶寶送回到課文中,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用法。

  (一)理解課文

  1、聽錄音讀課文。(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2、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a、烏龜是怎樣飛到天上去的?

  b、烏龜為什麼會掉下來?

  3、指名讀 。

  說一說:烏龜掉下來會想些什麼?

  4、請你畫一畫有裂紋的烏龜殼。

  學生畫教師巡視指導。(展示畫的.比較好的)

  (二)指導朗讀

  1、烏龜飛到天上心情怎麼樣?(高興)該怎樣讀?

  2、烏龜從天上掉下來心情怎麼樣?(傷心)又該怎樣讀?

  3、師範讀後學生齊讀。

  4、小組內練習分角色表演。

  剛才大家都讀得特棒,如果我們能把它表演出來肯定會更棒的,想不想試試?現在,小組裡分角色表演,一個小朋友扮演烏龜,兩個小朋友扮演小鳥,一個小朋友讀旁白。(學生練習,教師巡視鼓勵學生)

  5、請個別小組戴上頭飾上臺表演。

  過渡:這些可愛的烏龜和小鳥都很厲害,演得真棒!這節課的內容我們就學完了,同學們掌握的怎樣,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檢查。

  四、達標測評。

  遊戲:找朋友。

  把拼音卡片和識字卡片分別發到學生手裡,拿拼音卡片的同學站起來問:“我是(例:gu ),我的朋友在哪裡?”拿識字卡片的同學站起來說:“我是(例:龜),你的朋友在這裡。”

  五、發散思維。

  1、這隻小烏龜它還想飛,請你們為它想想辦法。

  2、自編故事:烏龜殼上的裂紋還可能是怎樣來的?

  四人一小組討論後指名說。

  總結:相信這隻小烏龜在大家的幫助下,能早日飛上天去看看那美麗的風景。

  六、課外興趣作業:

  1、讀一讀,課本上78頁關於烏龜的資料。

  2、把今天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鄰居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