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小夥伴》語文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小夥伴》語文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小夥伴》語文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小夥伴》是一年級下冊第七組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以“好思想,好品質”為主題,與前一組體會的我們的生活多麼快樂、多麼幸福聯絡起來,組成反映兒童生活的大單元。故事童趣盎然,作者的意圖蘊含在故事之中,孩子們透過閱讀、比較、感悟、想象,就會懂得其中的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

  【設計理念】

  “想象是一切創造力的源泉”,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充分挖掘語言訓練點,激發學生想象,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整個教學過程,是以閱讀、體驗、感悟、想象為手段,力求貫徹“以人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透過閱讀、想象、討論、表演,理解文章內容,體驗人物情感,感悟課文蘊含的道理,使語言訓練與情感體驗和諧共振。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理解和積累“丟失、粗心”等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語感、領會感情,啟發學生合理想象。

  (2)透過朗讀對話和表演,培養讀中理解,讀中悟情的朗讀能力。

  3.情感目標:

  懂得夥伴之間要互相幫助,激發孩子們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圖文結合,理解詞句意思,激發孩子有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

  2.透過人物的動作、語言,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1.複習匯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春遊嗎?(喜歡)上火車吧!只要我們能快速地透過這些隧道,就可以到達了。(激趣,在火車道上出示多個遂道每個隧道帶有一個生詞,讀對了,就發出“咔嚓”聲透過。)

  (以遊戲形式複習生字,讓學生充分享受識字的樂趣。)

  2.瞭解課文內容。

  (1)出示春遊畫面,讓學生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四要素說出圖意。

  (2)這裡的景色太美了,你們看,還有一群小夥伴也來這裡遊玩,你想認識他們嗎?請他們自我介紹一下。

  (畫面顯示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和玩得開心的情景)

  (3)出示春遊畫面,問:“到了中午,小夥伴們都在吃午餐,只有瑪莎站在一旁。瑪莎到底遇到了什麼事呢?”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並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

  (這一設計,巧妙地利用插圖,啟發學生想象和思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

  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4)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有讀懂。

  (5)學生說出瑪莎遇到什麼事,並問:“這時,你認為瑪莎最需要什麼?”

  二、指導朗讀,培養語感

  1.導語:那麼,她的小夥伴們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呢?小朋友想知道嗎?

  下面,我們先看看維加是在怎麼說、怎麼做的?請你們自由讀4、5自然段,並畫出表現他們神情態度的詞語。

  2.讓學生說說維加是怎麼說,怎麼做的?(貼上維加的影象)

  (1)學生回答後,教師在維加的影象旁寫上:問、說。

  (2)讓學生想象維加的神情並表演她“一邊大口吃麵包,一邊說…”的情景。

  (3)指導學生透過對維加神情態度的想象和“真糟糕”、“一邊——邊——”的理解,說說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體會維加對瑪莎的關心只限於同情,而沒有具體行為。

  (4)指導朗讀,讀出維加對瑪莎的同情。(範讀、同桌互讀、男女分角色讀)

  (5)歸納學法:讀—畫—想—讀(首先引導學生講,然後老師加以補充、糾正)。

  3.讓學生根據學法,自己學習第5、7自然段。

  (1)學生說出安娜怎麼說、怎麼做的?(貼上維加的圖)

  (2)學生回答,教師在安娜的影象旁寫上:說、說。

  (3)出示安娜說的話,引導學生解疑。(主要解決重點詞:“粗心”、“大概”、“保管”等)

  (4)讓學生從安娜說的“真粗心”想象她當時說話的'神情和態度。

  (5)指導朗讀,重點指導讀好:真粗心!

  ①老師範讀,學生評價。

  ②學生模仿讀,比賽讀,學生評價。

  (6)分角色讀安娜和瑪莎的對話。

  4.過渡:同學們,聽到維加和安娜說的話,安東又是怎麼做的呢?貼上安東的影象)

  (1)老師範讀第8自然段,學生用“○”標出最能體現安東對瑪莎的態度的動作詞語。

  (2)讓學生說出表示動作的詞。(師在安東的圖象旁板書:走,掰,放,說)

  (3)從安東的動作和說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安東對瑪莎的關心還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來?

  重點抓:“什麼也沒說,大一點兒”,引導學生更深入體會安東給予瑪莎行動上的關心,給予瑪莎迫切需要的東西。

  ①質疑:有什麼不明白?(考考學生對“趕快”的理解,若學生不能提出,老師提示)

  ②為什麼要“趕快”?安東這時是怎麼想的?

  ③指導讀好重點詞語和安東說的話。

  5.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對文字進行深入閱讀、品味,同時引導他們想象揣摩人物的神情、態度,進而體驗人物內心,並透過想象、體驗,使學生領悟出來的思想感情向深刻性、豐富性昇華,從而達到語言訓練與思想教育和諧統一,並在發展語言同時發揮了想象力,發展了思維能力。)

  三、互動交流,各抒已見

  你認為這三個小夥伴誰做得最好,為什麼?(人人發表,組長記錄後派代表上臺發言)

  (這一設計,體驗新課標中倡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同時透過交流,形成情感共鳴,讓學生更深地體會到: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

  四、嘗試表演,深化認識

  1.小組分角色表演。(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瑪莎會對安東說些什麼話?安東會怎樣回答?維加和安娜聽後有什麼反應?)

  2.選幾個優秀小組在班裡演出。

  (1)演出問小演員:為什麼要這樣演?

  (2)問小觀眾:你認為誰演得好?為什麼?

  (這一設計,把“情景教育”和“語文實踐活動”融為一體,培養了學生獨特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想象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你想對哪個小朋友說一句話。

  4.像課文這樣的事,你碰見過嗎?當時你怎樣做?學後,你要怎樣做?

  (這一環節設計,體現了“生活中的語文”這一課標新理念,讓學生把學習語文時受到的教育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把語文運用到生活中去,而且在想象和表達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