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語文去年的樹教學設計

語文去年的樹教學設計

語文去年的樹教學設計

  《去年的樹》是日本著名童話家新美南吉的一篇廣為流傳的作品。下面是瑞文小編收集整理的去年的樹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去年的樹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本設計體現了“以生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深化了“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透過自主讀文、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字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字之間的真誠對話。

  教材分析: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語文第七冊(四年級),課文講述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給樹聽,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了樹的請求——還回來唱歌給他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她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找到由樹做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它心裡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由朋友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這是一個文淺意深的童話故事,帶有些許傷感色彩,讚美了真摯的友情。文章語言樸實無華,用白描手法寫出了鳥兒和樹的真摯情誼,略去了鳥兒在尋找朋友過程中以及面對燈火時的心理描寫,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在平淡的語言中有一種深摯透明的美,讀完此文,鳥兒對樹的那種濃濃深情便印入腦中,揮之不去。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以及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教學重、難點:

  讀懂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以及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的媒體課件(小鳥與大樹),生欣賞。

  2、同學們,這幅畫面美嗎?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圍繞著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和這隻可愛的小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則感人的故事——去年的樹。

  3、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媒體的音畫渲染與教師聲情並茂的導課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課的教學做了精彩鋪墊。]

  二、自主讀文,初步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想說的呢?你的感受,你的疑問……一起來交流。

  [設計意圖:透過初步感知,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從整體感知課文,遵循了學生的認讀規律和閱讀規律。讓學生與文字之間、與教師之間、與學習夥伴之間充分地進行對話、交流,多元地呈現學生的獨特感受。教師針對即時生成或引導學生自行解決、或採取“追根問底”的方式讓其解說、或用以讀代講的方法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真正體現了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同時也是引導者的角色定位。]

  三、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一)感悟小鳥與大樹分別時的對話。

  1、課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色,以什麼為主?快速讀文共有幾組對話?分別是哪幾組對話?(以對話為主,分別是小鳥與大樹、樹根、門先生、小姑娘之間的對話)

  2、出示第一組對話:小鳥與大樹,師引讀:春天來了,樹的好朋友——小鳥,要到南方過冬,臨別之際,樹對鳥兒說……,鳥兒回答……

  3、想一想,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是怎樣對話的?請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好朋友,來練這組對話。

  4、指名朗讀,引導生感悟好朋友之間難捨的心情,並讀出鳥兒答應明年春天回來唱歌時堅定的語氣。

  [設計意圖:重點指導學習第一組對話。引導學生透過自由找朋友練讀,指名讀,抓住“我明年一定回來”體會小鳥與大樹感情是深厚,為最終感悟誠信主題埋下伏筆。]

  (二)練讀,交流小鳥與樹根、大門、小姑娘的對話。

  1、這對好朋友就這樣依依惜別了,第二年春天,鳥兒回來了,它迫不及待地去找好朋友大樹,但是,樹朋友卻不見了,它著急地找了又找,問了又回。

  2、出示其它三組對話,請學生在四人小組內練讀,交流。

  3、小組展示讀,引導學生欣賞並評價,體會鳥兒焦急傷心的心情。

  [設計意圖:童話常常用人物對話的表達方式發展故事情節教師根據課文的三次對話,在形式上分別採用自由讀、齊讀、分組對讀、男女同學分角色讀,讀的層次性和指向性都是非常清晰的,在讀的內涵上,教師不斷地引發同學們思考人物對話時的具體語言環境和內心情感,並不時地採用師生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手段,使學生越讀越有感情。]

  (三)感悟、體會小鳥的三句問話。

  1、作為主角的小鳥的話應好好體會、把握。接下來讓我們重點來練讀小鳥的問話,出示三句問話。

  2、讓學生在座位上自由練讀後,指名讀,並評價,再次體會小鳥對大樹的牽掛。

  (四)演讀小鳥找大樹的對話

  1、多媒體出示《星星劇場》的美麗畫面,配樂,讓學生演讀小鳥與樹根、門先生、小姑娘的對話。

  2、師隨機採訪學生:找不到大樹,小鳥,你的心情怎樣?你在心裡怎麼呼喚你的好朋友大樹?

  3、師小結:小鳥對大樹的這種焦急、牽掛、關心,就是奉獻給大樹最珍貴的友誼,讓我們再一次深入地和課文傾心交流、對話,來體會這份情。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到教學內容中顯性存在的語言文字,更要讓學生領悟到內容中隱性存在的情感、思維、精神,實現語言文字與人文情懷共建,讓學生在品讀中有所感悟,透過多種多樣的朗讀,讓學生幼充分的時間直面文字,與文字對話,並尊重學生的朗讀體驗。]

  三、引導想象,昇華感悟。

  1、出示課文最後三小結,師引讀:村子裡,煤油燈旁,一對好朋友又見面了,鳥兒……(生齊讀)

  2、讀著,讀著,你們又有什麼新感受和疑問了?

  交流:為什麼“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要飛走了,又看了一眼燈火”,兩個“看”有什麼含義?

  3、出示改寫成第一人稱的最後三小節,生配樂讀。

  4、師採訪:親愛的小鳥,你終於看到好朋友了,你睜大眼睛,盯著看了一會兒,想說什麼?(指名說)你要走了,可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想說什麼?(指名說)

  5、師總結:小鳥與大樹在分別時是那樣難捨難分,因為它們是——(好朋友),小鳥歷盡千辛萬苦,百折不撓地去找大樹,也因為它們是——(好朋友),如此面對化為燈火的大樹,仍舊信守承諾,唱起去年的歌,更因為它們是——(好朋友)。

  [設計意圖:常言道,讀書的最高境界是“於無字處讀出字來”。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經歷由對語言文字的整體感知到抓住重點詞句品讀,再配樂美讀,既品味了語言,還昇華了感悟,有機地把讀書與創造思維整合起來,這樣的擴充套件想象練習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創新思維,把學生對文字的感動推向高潮。]

  四、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1、作為這篇課文的讀者,你還有什麼話想說嗎?想對誰說?讓我把心裡話說出來,好嗎?

  2、出示:我會說。(任選一題)

  (1)我想對小鳥說:

  (2)我想對大樹說:

  (3)我想對伐木工人說:

  (4)我想對……

  3、小結:如果世間萬物都能真正交流對話,那我們的世界將變得多麼美好。

  [設計意圖:使課堂成為開放的空間,成為學生髮展的平臺,並珍視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的前提下富有個性、獨特的見解,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從而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語言實踐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使文字主題得到了昇華,實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五、作業超市(多媒體出示)

  出示作業要求,請一位學生以播音員的身份朗讀作業要求:

  必做題:

  1、這篇童話很感人,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

  2、小練筆:我有很多話要對鳥兒說,我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選做題(任選一題)

  1、收集關於友誼的名言。

  2、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我要收集自己喜歡的童話,認真讀一讀。

  [設計意圖:為了發展學生的個性、靈性,課外“作業超市”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的才華,在自主選擇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六、板書設計:

  去年的樹

  信守諾言情意真摯

  鳥兒————————樹

  樹根

  門先生

  小女孩

  [設計意圖:這一課的板書設計採用的是再現課文內容的形式。有助於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形象直觀地把學生帶入到了鳥兒和樹、樹根、門、小姑娘的四次對話,體會到了本篇童話所揭示的道理,又讓學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薰陶。]

  去年的樹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文章所講的故事。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透過自主讀文、討論、交流等過程,感受課文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珍惜友誼,信守承諾的良好品質,體會人和物之間的相互依存、和諧發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趣味以及體會鳥與樹的友誼。

  【難點】

  感受鳥兒對樹的真摯情誼,體會鳥兒對樹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匯入時,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講一講他們熟悉或喜歡的童話故事,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童話故事的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螢幕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讀)(一兩個即可)

  2.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可以分為幾部分?每部分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明確:①寫了一隻鳥兒為了實現自己去年的諾言,去尋找好朋友“樹”併為它歌唱的事情。②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樹與鳥兒是好朋友,鳥兒天天為樹唱歌;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鳥兒離開樹到南方過冬,答應明年春天繼續為樹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寫鳥兒飛回時不見樹的蹤影,四處尋找,最終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三)抓住重點,理解道理

  1.這篇童話一共有幾次對話?怎樣透過對話推動故事的發展的?(小組討論)

  明確:共出現四次對話。第一次對話,鳥與樹,約定明年春天相見時鳥再唱歌給樹聽,第二次對話是鳥與樹根,鳥向樹根詢問樹到什麼地方去了,樹根告訴鳥“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裡去了”。第三次對話是鳥向門打聽樹的去處,門先生告訴她樹根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賣到村子裡去了。第四次對話是鳥與小姑娘打聽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訴她“火柴已經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燈光。這四次對話,分別就是本篇童話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在小鳥與大門的對話中出現了哪些動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運用了“切、做、運、賣”四個動詞描述了樹的動向。表達了作者對樹變成火柴的不幸遭遇的惋惜之情,體現出一種感傷。

  3.“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和“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這兩個句中出現了兩個“看”字,請談一談你對兩個“看”字的理解。

  明確: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鳥兒歷經艱辛,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鳥兒心中在想,樹啊,我終於找到你了,我的朋友,讓我來為你唱歌吧。後一句中的“看”字,是鳥兒實現了諾言,鳥兒心中在想,朋友啊,你聽見我給你唱的歌了嗎?以後再也沒有機會給你唱歌了。體現鳥兒無盡感傷。

  (四)拓展延伸,理解難點

  鳥兒飛走後會想些什麼呢?盡情暢所欲言吧!

  提示: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五)總結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據時間進行刪減)

  讀完本課對你有什麼啟發?

  明確:要向課文中的鳥兒一樣,珍惜友誼,信守諾言。

  (六)課後作業

  寫作練習:學完這篇課文後你想對鳥兒說什麼,請寫下來下節課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分享。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童話,在教學時應該更多的將學生帶入文本當中來,在教學活動設計時應該讓同學們進行分角色朗讀,透過學生的朗讀體會鳥兒四處尋找樹的艱辛,進而理解鳥兒與樹的感情真摯,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應該多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