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猴子種樹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猴子種樹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猴子種樹

  教學主題:閱讀課

  所屬學科:語文

  適於年級:二年級下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2學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猴、梨、將、諺、櫻”5個生字,會寫“拔、耐、杜、短、將、鴉、梨”7個字。認識“寸字旁”。

  2.分角色朗讀,表演。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麼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捨,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難點】

  1.分角色朗讀、表演。明白猴子什麼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2.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契而不捨,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都愛吃什麼水果?

  師:這不,最愛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動手,栽種了一棵梨樹。[小猴課件]

  [從學生愛吃的水果匯入新課,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並自然引出本課內容。]

  [板書課題]師:“猴”是個生字,誰能說說可以怎樣記住它。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讀文識字,分組學習。

  1.用筆畫出不認識的生字,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組內交流識字情況,教師巡視。

  (注意“拔”右邊是由“友”和“`”組成;“杜、鴉、梨”是形聲字。)

  3.檢查讀音情況。

  (1)抽讀卡片指名,開火車認讀:猴、梨、將、諺、櫻。

  (2)討論認準這些字的方法:

  [在認字過程中滲透漢字的知識、培養識字的能力。分析字形以會寫字“拔”、“耐”、“將”、“鴉”為主。]

  (3)擴充詞彙,生為生字組詞,看誰組得多。

  4.師:現在誰能把課文讀下來了?願意讀的起來。(生接龍讀課文,其他生認真聽,然後師生共同評議。)

  [培養學生自信心,成就感。]

  (二)讀文了解課文內容。

  1.分組讀文,並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在讀的過程中,你們覺得哪個句子比較難讀,多讀讀。

  3.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讀以上句子,體會它們的異同。

  [三個句子比較讀,感悟出它們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樣,從而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樣。]

  三、鞏固識字、寫字。

  [課件展示]

  1.整體觀察字形:

  形聲字“杜、鴉、梨”的分析,與記憶。

  2.“寸”字旁——耐。第四筆是“橫折鉤”,應一筆寫出。五、六兩個豎筆,右邊比左邊稍長些。

  3.與橫豎中線相關聯的筆畫,要著重觀察描摹。

  “拔、將、短、梨、鴉”等字的'書寫。

  四、作業。

  生字、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檢查朗讀。

  (一)複習匯入。

  1.開火車讀生字,檢驗生掌握知識情況。

  2.說自己記字的方法。

  (二)檢查朗讀。

  二、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一)同學們默課文,邊讀邊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都有誰和小猴說話?他們都說了些什麼?小猴聽了,有什麼表現?

  [打出思考題課件]

  個人自學,小組交流,集體學習。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訓練眼、腦、手、口多種器官的配合,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

  1.第2、3自然段。

  (1)生按思考題回答問題。問:有不同意見嗎?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讀,其他人談聽後感受。

  [培養學生認真聽他人發言的好習慣,學習同學有感情地讀書。]

  (如生感受說得不到位,師指導朗讀:“猴哥”要讀得快些,讀出著急的語氣。“怎麼、才能”應加重語氣,讀出強調的語氣。“五年”的“五”要拖長聲,“年”要重讀,讀出時間的漫長。“對”要讀出肯定的語氣,“太”應拖長音讀。)

  (44)分角色練讀。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總結本段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