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計劃)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1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們生活的世界到處都蘊含數學知識。三年級的學生目前正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他們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在對自然事物、社會現象的接觸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體驗,並在不斷反覆的體驗活動中生成新的感悟。因此,淡化形式,注重實質,強化體驗,鼓勵感悟,是現代教學之道。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除法、認數、千克與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及認識分數。

  1.除法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2.認數是在學生認識1000以內的數並能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教學認識以內的數。

  3.千克和克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然後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後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

  4.加和減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減法。

  5.24時記時法主要有兩部分:認識24時記時法和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6.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教學各自的特徵、周長的含義和周長的計算。

  7.乘法內容主要包括: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8.觀察物體主要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物體。

  9.統計與可能性主要讓學生會畫“正”字記錄資料,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認識分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聯絡實際生活的需要認識簡單的分數,透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分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認識“萬”,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整百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

  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瞭解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兩面圖形的周長;

  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隻能看到3個面;

  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初步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不等。

  2.數學思考方面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在與同伴交流中逐步學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能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初步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蘊含大量的數學資訊。

  3.情感與態度方面

  進一步感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與形都能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逐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學習客觀地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

  教學措施

  1.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餓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講清算理,揭示規律。

  (2)加強基本訓練,大好計算基礎。

  (3)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2.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餓能力。

  (1)加強基礎訓練

  (2)教給學生解題思路

  (3)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

  3.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4.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進度

  單元教學內容課時安排備註

  一除法9課時

  二認數5課時

  三千克與克4課時

  四加和減7課時

  五24時記時法3課時

  六長方形和正方形5課時

  七乘法11課時

  八觀察物體2課時

  九統計與可能性4課時

  十認識分數3課時

  十一整理與複習4課時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四(1)班共有學生56人。透過上學期的語文學習,全班學生基本養成了較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特別是在習作方面,大多數學生基本養成了堅持寫日記、堅持每天讀書的習慣等。因此,本學期需加大對幾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儘快促使他們跟上學習進度,使之成為思想進步,成績合格的學生。

  從整體看,大部分同學要求上進,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但發言面不廣,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本班約有五分之一的同學學習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慢。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閱讀量不夠豐富,知識面較窄。本學期需要在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多化力氣,力求改善。

  二、教材分析:

  1、突出學科特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冊教材與上冊教材一樣,還是習慣、課文、習作、單元練習4大塊。本學期,小學階段一以貫之的“習慣篇”安排了“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兩個專題,既有閱讀方面的習慣,也有勤於動筆的要求,著眼學生終身發展,立足打好素質基礎,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為學生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語言和精神“礦藏”。“習作”部分也透發出濃濃的人本情懷,還“習作”以應有的地位,編寫專門的“習作課文”置於“練習”之前,其設計中的“三多一少”(即:多一些童貞和童趣;多一些體驗和生活;多一些合作和探究;少一些要求和限制。)折射出“課標”倡導的讓學生“自主習作、樂於表達”的理念,“兩個結合”(長短結合——一方面致力於長期積累,不急於求成,另一方面也因“課”制宜,搞一些遷移性小練筆。“長線”貫穿始終,“短線”相機滲透;既有專門的習作訓練,也有隨課文安排的片段練習。)體現了對讀寫結合規律的尊重。“練習”中一般設定“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和“學寫毛筆字”等內容,一方面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另一方面重視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養,使每一課的教學都能讓學生完成一次心靈的裝備,讓諸如正義、愛心、孝順這些永恆的東西根植於心靈深處,讓語文教學成為有根的教育。

  2、立足夯實基礎語文是一個文字元號與情感、文化融為一體的多彩世界。根據語文豐厚多維的人文因素都蘊含在語言文字之中的特點,教材堅持“基礎性原則”:精選最基本的最具生成功能的對學生終身發展都有用的東西,作為教學的主幹內容,來構建教材的主體框架。在注重為學生打好語文的“工具性”基礎的同時,人文教育因素蘊含其中:識字,運用多種方式,展示漢字魅力,使學生對漢字產生興趣並接受文化的薰陶;寫字,在寫好字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好習慣、涵養好性情;讀書背誦,對於學生學習語言、積累經驗、讀書明理都大有裨益;習作,鼓勵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既是歷練語言,更是學習做人;習慣,著眼於學生一生的發展,在使學生終身受益的養成教育中實現最重要的人文關懷。因此,本冊教材一如既往地抓住語文學習的基礎和關鍵,立足基礎,放眼長遠,突出了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和複述課文,突出了鋼筆字描紅,突出了綜合性的語言積累、運用或實踐活動,不求花樣翻新,務求實在管用,幫助學生打好紮紮實實的語文基礎。

  3、強調根本手段語文教學首要的一條就是藉助人自身所具備的聽、說、讀、寫的基本條件,強呼叫好朗讀、默讀、複述、背誦等基本手段。當然,並不排除在教學中採用各類必要的輔助手段,但是,必須抓好根本手段,才算抓住了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本冊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為學生學習祖國文字,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和諧地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冊課文篇幅短小,語言規範,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細緻,饒有童趣,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用鋼筆描紅、讀抄常用詞語、小練筆等。

  習作教材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的方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種選擇,在評價上強調要求適度。單元練習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成語和古今詩文的讀讀背背、口語交際等,意在豐富語文教育的內涵,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各單元還都安排了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內容。各練習既相對獨立,又自成系列。

  學用字詞句方面,是將識字寫字與詞語句式等內容綜合起來,讓學生在學和用的過程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激發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讀讀背背方面,採用了兩種形式:一是每單元安排8個成語或有積累價值的詞語,在內容上有一定聯絡,又壓韻上口,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寫鋼筆字的方法;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致志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主動識字的習慣。

  (5)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說好普通話。

  (2)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本冊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

  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習作。

  (1)留心周圍的事物,樂於書面表達。

  (2)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

  (3)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儘量把標點用正確。

  四、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按課時提出教學目的要求,突出重難點,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課堂上學生多讀多講,教師儘量少講精講。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絡。要讓學生透過新聞記者學表達,從讀中學寫。用好例文,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幾種連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學完課後總結,如理解重點詞語讀懂句子,讓學生多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詞語接龍”等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3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系統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與進步,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及製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冊將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透過學習讓學生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並製作模型。

  三、教材分析

  四年級:遵循兒童的認識發展規律和探究活動的一般過程,在四年級上學期重點培養學生“計劃與組織”的主探究能力,為學生深入研究科學問題提供保證。第一單元為“探究過程能力訓練”單元,也是本冊教材重點培養的探究過程能力的準備單元;二至七單元為“綜合探究活動”類單元,是本冊教材的主體,透過“做中學”探究活動,培養計劃與組織的能力。第八單元為“探究的探究”單元,對本冊教材的主探究過程能力培養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年級:本冊教材重視探究過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重視科學探究方法的運用和提煉。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模型與解釋”這一探究過程能力,教材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透過自主,漸進的親歷科學探究活動,逐步理解模型與解釋的意義。

  四、教學措施:

  1、首先要加強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4、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還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同時開展科技小製作活動課程。

  5、四、五年級繼續開展科學試驗田種植活動。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4

  一、教學任務

  根據上學期第一輪複習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再進行兩輪複習,鞏固各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同時加強綜合訓練,實行每週一考,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二、情況分析:

  本屆學生的情況不容樂觀,歷史基礎知識很不紮實,理解運用能力較差。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提高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專題與整體複習中的一大挑戰。

  三、總體措施

  第二階段,即完成各知識點專題的教學和第二輪複習(“二模”之前),鞏固其考點,並進行針對性練習;後階段加強綜合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維分析能力。

  第三階段,即第三輪複習(高考之前),查漏補缺,挖掘潛能,深化知識。

  四、教學要求

  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研究新課程,不斷關注高考動態,紮紮實實抓好本屆高三歷史複習工作。統一複習計劃,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各項評析工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項指標。

  五、教學安排

  (一)20xx、2、24~20xx、4月底(第二輪複習)

  1、完成章節複習和專題複習,對知識點按章節體系、專題體系進行系統複習,並注重進行綜合測試,鞏固學生所掌握的考試要點。

  2、做好高考綜合練習卷以及歷年的高考試題,讓學生熟悉“高考模式”。

  3、進行個別輔導,提高優秀生的成績及班級整體實力。

  (二)20xx、5、1~高考前(第三輪複習)

  1、全面複習鞏固,完善知識體系,把握高考思路。

  2、查漏補缺(集中指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挖掘學生潛能。

  3、進行各種綜合能力測試,加強學生對高考的適應性。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5

  一、對學生情況的分析:

  六年級學生們的美術基礎不相同,對美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學生對色彩有辨別能力,把握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強,樂於動手,對手工製作課充滿了極高的熱情,對美具有了較高的欣賞能力。從六年級上學期的美術學習中不難看出同學們對畫畫充滿了興趣。作為美術教師要引導他們的興趣發展下去,並且要繼續培養他們良好的繪畫習慣。對班上在美術發麵有潛能、認識美的能力較強的學生加強輔導,進一步提高畫畫的能力。

  二、對美術教材的認識和分析:

  小學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它對於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學美術教學內容包括欣賞、繪畫、工藝等課業。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目標:

  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要求:

  1、初步瞭解中外優秀美術作品的文化價值。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類文化藝術遺產的態度。

  2、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

  3、幫助學生認識物體結構和空間關係,學習淺顯的構圖、色彩等知識,進一步提高繪畫表現能力和設計製作能力。

  四、教學內容:

  1、欣賞兒童能夠理解的中外優秀美術作品。

  2、認識立體物的透視現象,初步學習運用線條和其它材料表現立體物。

  3、學習簡單的構圖知識。

  4、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中國畫。

  5、瞭解木版畫的製作方法,並進行製作。

  6、運用多種材料和方法進行有創意的製作活動。

  7、運用學過的美術表現方法為書籍、新聞故事或事件進行配畫。

  8、認識標誌和街頭標識物的作用,懂得區別。

  9、運用已學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綜合練習。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大綱、認真備課,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改進學習、教學方法,從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和“學”的方法,充分運用視覺形象,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鞏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並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3、深入鑽研教材,抓基礎,製作好範畫,手工範品,及時進行直觀教學。

  4、加強個別輔導,抓好課堂巡迴輔導的環節,認真的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的具體問題。推薦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

  5、關心美術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6、學業考核以平時成績為主,考核可採取多種方式。

  六、教學安排

  課序課題課時教學內容學具準備

  1追尋文明的足跡1欣賞(根據內容書寫筆記)

  2探訪自然的奇觀1欣賞(根據內容書寫筆記)

  3我的書包1設計:平面設計繪圖工具

  4畫故事1國畫國畫工具、宣紙

  5裝飾畫1設計:平面設計彩筆、卡紙

  6裝飾色彩1設計:平面設計彩筆、卡紙

  7綵球的設計1設計:立體設計水彩筆、剪刀、彩卡紙

  8奇思妙想1繪畫:線描鉛筆

  9添畫人像1繪畫人物範畫、複寫紙、彩筆

  10用各種材料來製版1手工:版畫水彩色、石膏板、宣紙

  11裝飾柱1手工:紙工剪刀、紙工刀、薄卡紙

  12動畫片的今昔1設計:卡通彩筆、卡紙

  13擬人化的卡通1設計:卡通彩筆、卡紙

  14發現老房子的美1手工:泥工橡皮泥、泥工工具

  15留給母校的記念1繪畫彩筆

  16我的成長記錄1繪畫彩筆

  17剪紙中的古老記憶1手工:剪紙剪刀、彩紙

  18繡在服裝上的故事1繪畫彩筆

  19複製與傳播1設計:平面設計蒐集的年畫、門神,彩筆

關於教學計劃6篇(制定教學計劃)6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改革,貫徹新課程理念,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促進教師成長,我們教研組將一如既往地開展好數學教研活動。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教研活動仍然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不斷深入課改實驗,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首位,嚴格執行“新課程標準”。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根本,加大教學研討力度,堅持科學育人,紮實有序地開展數學教科研工作。

  二、工作目標:

  1、規範教學常規管理,最佳化教研組活動。

  2、深入課堂教學研究。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認真學習領會新標準,積極開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

  4、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三、工作措施:

  (一)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師生髮展。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嚴格執行新標準的指導思想。本學期主要任務:落實新標準在教學中的運用,加強新老教師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師的專業成長。

  2、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轉換教師角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倡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擴大學生資訊交流面,培養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開展多樣化教研活動,以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採用集中學習、教師自學、網路學習的方法,使教師及時瞭解最科學的教改資訊,擴充套件教師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

  2、繼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每週一次的教研研討活動,開展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使教學研討進課堂。

  3、開展聽課、評課的研討活動,透過互相聽課、說課、評課,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三)提高教研質量,切實開展校本教研。

  以教研組為單位,切實組織好常規教研,理論學習,說、講、評要有實效,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堅持兩週一次的備課教研,重點研究教材,教法,備課,練習,考試和評點。按學校要求,每次教研會,做好會議記錄,以存資料,以備檢查。提倡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達到以老帶新,以能帶新,共同提高的目的。聽課節數按學校要求,聽課後認真評議,就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的滲透提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