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500字>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500字(精選10篇)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500字(精選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憶中的年味作文500字(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1

  最近的陰雨天氣確實不怎麼令人高興,可過年的喜氣早已滿滿地擠進了陰雨的天空,有時看見了街上的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急匆匆地往家趕,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逐顏開,他們的手上還提著新衣服,這不禁使我聯想到過新年穿新衣的習俗。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麼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的象徵,是一年裡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節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裡的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什麼“財源廣進”“步步高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春節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灶神是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迴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們說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在爆竹聲中,春節就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仍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2

  一過臘八,家家戶戶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鄉里人還會殺豬,做豆腐,讓人們聞到了年味。

  過了小年,人們便爭著購買年貨,一些人會到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春聯;一些人會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果蔬菜,留著過年時招待客人;另一些人會到商店中挑選衣服,送給親朋好友。年味愈加濃厚。

  春節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貼春聯,掛紅燈,孩子們穿著棉大衣在樓下興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單位的門前掛上了大紅燈籠,有的單位還在樓體邊緣掛上了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中央隔離帶中四季常青的松樹也被纏繞上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街道兩旁的路燈也被人們用繩子連了起來,上面掛滿了一個個紅燈籠,美麗極了。春節讓人們充分品嚐年味。

  除夕夜裡,家家戶戶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從內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全世界的華人華僑盡情享受這頓豐盛的文化大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過年,而是利用過年這段時間外出旅遊,欣賞祖國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領由於工作忙,便會同全家人到飯店吃年夜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年味在悄悄變化著。

  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永不改變的是親情。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3

  記得以前在鄉下過年,特別的熱鬧。每家每戶都掛起大紅的燈籠,屋裡屋外收拾得乾乾淨淨,讓人看著特別的舒心。

  那時,我們家小院的門前是一大片耕地,秋收一過,地裡就剩下幾棵梅花。我們就耐心地等待著梅花盛開,因為梅花一開,新年也就快到了。清晨和傍晚,是梅花最香的時候。清晨,當我剛從睡夢中醒來,就聽見爺爺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地上的聲音,爺爺這是要去剪梅枝。我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剪下的梅花,插在花瓶裡養起來。

  正聞著梅花的清香,突然飄來一股肉香,大家便撲到廚房,想要提前嘗一嘗新年的菜餚。可是,媽媽把我們趕了出來,不讓我們偷吃。

  最讓我們期待的還是姥姥做的年夜飯。我們聚集在姥姥家,耐心地等待著年夜飯上桌。終於,廚房的煙囪不再冒煙,享受美食的時間到了!美味的涼拌雞肉、姥姥最拿手的豆腐燉魚……每一道菜餚都散發著撲鼻的香味。當然,我們最愛吃的還是姥姥包的餃子,蘿蔔牛肉餡配上精巧的手工,餃子樣子好看,味道也香。

  大家吃著、笑著,迎接著新年的到來……

  我時常想起在鄉下過年時的情景,雖然現在過年條件更好了,但是總覺得缺少了一些東西,比如那大紅的燈籠、梅花的清香、小院裡的歡聲笑語……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4

  記憶中的年味是美好的,是歡樂的,也是充滿愛的。

  每逢過年時,所有的小朋友都十分高興、激動。新年裡,走在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的窗戶源源不斷地飄出甜甜的年糕兒、油煎帶魚的鮮味兒、燉雞湯的香味兒。我剛吃飽的肚子又“咕咕”地叫了起來。

  平日裡,大人們忙於工作、接送孩子、操持家務,孩子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親朋好友相聚在一起的機會還真不多。於是,人人都期盼著大年三十那頓溫馨的團圓飯。今年的年夜飯,因為久未相見的親人聚在一起,格外熱鬧。長輩們在飯桌上舉起酒杯祝福、談天說地;孩子們在飯桌旁說笑、做遊戲,氣氛好不熱鬧,每一張臉上都洋溢著歡樂和幸福!我那98歲的太奶奶身體依然健朗,她那飽經滄桑的皺紋裡也溢滿了欣慰和滿足。

  大年初五是財神日,凌晨起,“劈劈啪啪”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開心果”炸個崩兒脆、“海鷗”直衝雲霄、“霹靂陀螺”在半空打著漂亮的旋兒。聲聲爆竹、朵朵禮花伴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祈盼,飛向無垠的天際。

  那沁人心脾的年飯味兒,還有那溫馨甜蜜的團圓味兒,融成了最香最濃的年味兒。年味兒便是祖國繁榮昌盛,人民美滿安康的幸福味兒!

  年、春節、壓歲錢、都是那麼美好,壓歲錢不在多少,而在於生活情趣。這就是記憶中的年味——美好、歡樂,充滿著溫暖和愛。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5

  透過窗看著外面飄灑的紛紛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樹上,車上……鋪上一層潔白的婚紗。看著這如此詩意的美景我不禁回憶起那逝去但又難忘的年味。

  零食和煙花

  過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麗燦爛的煙花。那時小小的我常常看著牆上的日曆一天一天翻著,盼著過年的日子早早到來。終於過年,我和附近的小盆友們都在家前的廣場集合,身上能裝東西的口袋裡都裝滿糖果、瓜子、花生。每個人的臉都跟大花貓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們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衝到門外,高高興興地點燃引線。“撲”地一聲,煙花向一隻輕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後“啪”的一聲,分成許多個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輕輕地,飄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個金玉滿堂,拿在手上,“砰”、“砰”,十聲炮響,響徹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經成兒童的世界。

  祝福與餃子

  過年的年味則成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過年,早早來到爺爺奶奶家,並送上一句吉祥的話:“祝您,春節快樂!”祝福頓時溫暖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喚進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三鮮陷餃子,欣賞著豐富多彩的春節晚會節目。爺爺,老叔還有爸爸舉杯暢飲,奶奶笑眯眯的雙眼變成兩條縫,一家人都是滿面春風,一家人其樂融融。

  在飄飄落落雪中,年雖早已過去,但年味兒仍舊是揮之不去,仍給我無盡的回味。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

  小時候盼過年、愛過年,數著手指頭,翻著月份牌,簡直就等不到。當山野的風變得凌厲了起來、當小夥伴們的臉蛋帶著紅潤、興奮地交頭接耳著自己的花衣服時,我知道年就要來了。

  過年就是鄉親們說的,吃好的。進入臘月,最先吃到的是炸糕,自己家的、親戚家的、鄰居家的,大的、小的、圓的、扁的、紅糖餡的、紅豆餡的。家家都開啟門簾,白氣騰騰往外冒。炸糕的麻油香味在村裡此起彼伏、繚繞不散。然後是吃到酸湯蔥花拌現壓的粉條,粉條白得瑩亮,蔥花綠得爽心。大人孩子一人呼嚕一大碗。團好的粉條子攤放在案板上、竹篦子上,白花花擺滿了院子,等凍瓷實了,碼放在大缸裡。每個人都明白這以後就有管飽的酸菜豬肉燉粉條子吃了。然後是殺豬聲,嘹亮而喜慶,大人孩子都從這嘹亮裡聞到了肉香。然後是殺豬菜,按說這菜裡熬的不是上好的肉,但就是香,現在明白香的原因是鐵鍋熬菜火候到,肉是純自然的肉,山藥白菜蔓菁都是純天然的好東西,七大姑八大姨七手八腳把菜切碎了,嘩嘩推進去,燉在一口大鍋裡,架起大柴火,熬了大半天,肉有菜味,菜有肉香。就像老夫妻,就像老街坊,是時間的積累之美,是相互包容之香。老少爺們喝一通,嚷一通,歪七扭八醉幾個。然後,是臘八粥,我吃它印象不深,深的是奉了媽的命令給各家送粥,東家一碗,西家一碗,近處一碗,遠處一碗,哎呀,沒完沒了,小孩子走路邊走邊玩,收工回來,滿襖襟滿褲子的粥。但是媽是不罵的,因為過年了。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7

  過新年了,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俞源老家,近距離親近了傳統的年味兒。

  傳統大年,排第一位的當然是吃的嘍。過新年最重要的菜非豬頭莫屬。俗話說:“有錢沒錢,買個豬頭過新年”。豬頭雖說其貌不揚,但是豬頭肉卻是傳說中的美味。爺爺用力將煮熟的豬頭掰開,把豬舌頭、豬耳朵、豬拱嘴、豬臉等等不同部位的肉切成片。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肉塞進嘴裡。哇,那個美味啊,實在沒有辦法找個合適的詞語來形容。豬肉燒豆腐是另外一道超級美味。你們知道豆腐是怎麼做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首先要把黃豆磨成豆漿,再把豆漿放入大鍋中煮熟。這時,需要“魔術師”--奶奶出場了。只見她把一小勺鹽滷化開,倒進豆漿裡,攪拌幾下,過了幾分鐘,豆漿神奇地變成了豆腐腦。奶奶再把豆腐腦倒進一個木框裡,蓋上蓋子,上面壓上石頭,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左右,揭開蓋子,香噴噴的豆腐就新鮮出爐了。

  吃飽喝足了,就該去看大戲了。熱鬧的開場鑼鼓後,孫悟空翻著斤斗上場了,他實在是太厲害了,幾下子就把妖魔鬼怪都打跑了;畫著花臉的將軍,穿著鮮豔的鎧甲,背上插著四面小彩旗,神氣極了,正帶領著士兵和敵人激烈地戰鬥;最受大家喜愛的,還是臉上塗著“土豪金”的財神,捧著一個巨大的金元寶,忙著給大夥兒拜年……

  這就是我看到的新年,又好吃又好玩的傳統大年。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8

  在我看來,年味是凝結在舌尖上的,廣西壯族人的春節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福建漳州一帶吃香腸、松花蛋和生薑,寓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湖北有的地方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一年又一年,我們就在這樣的年味中,慢慢長大了。

  我是小山東,作為一枚光榮的吃貨,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我家餐桌,尋找舌尖上的年味——棗花。首先介紹的是大咖級人物:勤勞能幹的老黃牛——親愛的姥爺,心靈手巧的白龍馬——我的親孃,調皮搗蛋的金絲猴——小高一。喲喲喲,您瞧瞧,嬌豔欲滴的玫瑰花,活靈活現的蝴蝶,憨態可掬的小熊,還有火火的小蘋果呢!趕緊加入我們的製作行列吧!

  這些棗花兒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費功夫:揉麵——搓條——卷——成形——放棗,費了我半天的洋勁,我的第一個棗花終於誕生了——簡單的8字型,在姥爺的指導下我又陸續製作了小熊棗花、蝴蝶棗花……媽媽熟練地將這些棗花放入鍋中,開鍋後二十五分鐘,媽媽開啟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咦?這些棗花怎麼變“胖“了?真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個棗花津津有味的吃起來,哇!香噴噴的,真好吃!看著自己親手製作的勞動成果,感覺吃起來更加有滋有味。

  舌尖上的年味,我家餐桌——棗花,祝福大家春節快樂,日子蒸蒸日上,越過越好!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9

  今天下午,媽媽說要在圖書館當一下午的志願者,我和爸爸也跟著去了,原來今天是圖書館的“年味兒?兒時記憶”活動。

  在二樓的雜誌閱覽室放好了作業,我就趕忙來到二樓過道右側的登記處,掃碼領積點卡。積點卡的正面是6個遊戲,分別是:套“小黃人”、夾彈珠、小貓釣魚、貼鼻子、拍“福”字和投沙包。成功完成一個遊戲,就給蓋一個章,活動結束後,還可以用集的章,換取禮物呢。

  我覺得套“小黃人“比較簡單,所以就先開始套“小黃人”。但規則是,在規定時間套滿3個才算成功,我最後只套了2個,所以沒有成功。

  接著,我又玩了拍”福“字,就是把反面有”福“的紙,用手拍,把它翻個面,每個參賽選手要把5個紙片,在一分鐘內全部都翻過來。這個要用巧勁,要不手拍紅了,也翻不過來。

  “小貓釣魚”的遊戲,就是把魚鉤的地方綁上木頭,空的礦泉水瓶子當小魚。對小孩子而言,把木頭放入礦泉水瓶,再把瓶子勾起來一次,就算成功。……。

  除了好玩的遊戲,還有成語接龍,還有吃湯圓,送春聯。大人小孩都玩得甭提都開心了。

  快到3點了,我只能依依不捨地去一樓少兒區當“小小圖書管理員”了。今天真是收穫滿滿,不僅玩到了很多爸媽小時候的遊戲,還用遊戲積分換到了喜歡的魔方,真正體會了一下爸媽兒時的記憶。

  記憶中的年味作文10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煙花,鞭炮齊鳴!除夕的天空絢麗璀璨,分不清哪裡是煙花哪裡是星辰了。虔誠的老人在大門前點燃香燭錢紙,叩拜祈求上蒼的庇佑,保佑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鄉村新年的夜空更加歡騰了,炮竹聲聲,連綿不斷的響到天明。

  天剛發白,大人們就早已起了床,勤勞的母親往鍋裡參滿了水,放下在除夕夜搓得又圓又大的湯圓。初一早上,是有很多禁忌的。為了防止小孩的亂語,大人事先準備好了糖果,放在童言無忌的小孩子嘴裡。糖含在嘴裡,只有了甜!新衣服穿在身上,碗裡熱氣騰騰的湯圓放進嘴裡,那份餈粘,那份清香,那份甘甜從舌尖一路奔放到胃裡,久久不能忘懷!

  新年的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吃湯圓的個數也要講究,湯圓象徵財富,是元寶,所以一定要吃過四季發財,六六大順,八八大發,十全十美,吃十二個便是月月發財!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永珍更新!吃完早飯,給父母磕頭拜了年,得了壓歲錢。三三兩兩約去街上,買了鞭炮放在口袋裡。插在牛屎堆上,用香燭遠遠的點燃,雙手捂著耳朵躲的遠遠的。鞭炮把牛糞震開得像纏繞在圍欄上盛開的那朵紫藤花般綻放開來。初春暖暖的陽光灑滿院子,映著姑娘的臉蛋兒,繫著紅頭繩的麻花辮在新年的空氣中張揚著。

  看!女孩兒跳起繩,婦女們磕著瓜子兒拉起了家常,男人們在打長牌,老人們啪嗒啪嗒的吸著旱菸……不一會兒,村裡耍龍燈的來了,人們圍了過來,迅速圍成了一個圈。人們隨著清脆高昂歡快的嗩吶聲扭動著腰肢,新年的氣氛像烈酒一般的濃烈了,情緒更加高昂了,笑聲不斷充盈著我們的小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