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課件> 槓桿教學課件

槓桿教學課件

槓桿教學課件

  小編給大家提供槓桿教學課件,歡迎參考!

  槓桿教學課件:

  

  《槓桿》教學思路:

  我在引入新課時採用學生體驗遊戲的方法:

  方案:一、蹺蹺板遊戲。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磚塊上,作成簡易的蹺蹺板,請一位同學站在蹺蹺板的一端,分別讓體重差別很大的兩位同學先後站在另一端,比較實驗結果。

  設計意圖:認識槓桿、支點、動力、阻力。同時讓學生形成初步感受---力的大小是影響槓桿平衡的條件之一

  2、讓體重大的同學站在蹺蹺板一側靠近支點的中間位置,讓體重很小的同學站在蹺蹺板的另一側最遠端。發現體重大的同學被翹起來了。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槓桿,意識到槓桿的平衡還與力的作用點有關,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時為後面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作好鋪墊。

  在實驗時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有了強烈的`學好本課的動力。

  實驗探究二:由蹺蹺板猜想影響槓桿平衡的因素,並透過實驗探究槓桿的平衡,在實驗過程中,再加入用彈簧測力計斜拉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影響槓桿平衡的因素,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而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由此引入力臂。然後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槓桿的平衡條件。

  反思:

  1.槓桿這節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根據槓桿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槓桿模型和理想的理論模型結合起來,比如剪刀、夾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這節還有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畫支點和力臂,這裡既牽扯到數學點到直線距離,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點和力的示意圖,學生感到非常困難。

  3.畫力臂並比較力臂大小是下面槓桿分類的基礎,一定要多練並讓學生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