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範文錦集五篇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範文錦集五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1、在聽賞《走過老師的窗前》後,能說出歌曲所表現的情緒,能設計形體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表現歌曲的情緒,能選擇合適的節奏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能嘗試把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演唱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並能選擇合適的節奏用打擊樂器伴奏。能將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並唱出來。

  教學準備:

  各種樂器,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入學教育

  師生相互介紹認識

  音樂課堂常規訓練,

  起立音樂:1234|5671|111|1-||

  師生問好:1234|5-|155|311|5432|1-||

  坐下音樂:1765|4321|111|1-||

  節奏訓練,

  碰鈴和三角鐵:×---×-×-

  響板:×××××××××××

  手鈴:×××××××-

  沙錘:×××××××××××

  第二課時

  一、聽賞歌曲《走過老師的窗前》

  1、邊聽《走過老師的窗前》的音樂邊拍手。

  2、;“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我們的”等等。

  3、聆聽歌曲並回答問題(1)歌曲讚美了誰,再用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愛的老師”。(2)欣賞樂曲第二遍,讓學生自由討論老師好在哪

  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3)引導學生有禮貌地說:“謝謝你老師。”(4)欣賞樂曲第二遍,跟著樂曲輕聲哼唱。(5)在老師帶領下跟著樂曲小聲地唱。

  4、聽賞歌曲並參與表現

  能用什麼體態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

  5、寫祝福語獻給老師,去向自己班的老師和別的班的老師祝賀

  第三課時

  一、學習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1、聆聽歌曲

  2、練習伴奏

  (1)出示三角鐵、碰鈴、響板、沙球、鈴鼓等樂器的節奏伴奏譜,讓學生任選一條自己喜歡的節奏,先用拍手等動作代替打擊樂器,嘗試為歌曲伴奏。

  (2)分四個大組討論交流。

  (3)全班隨樂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學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3)學生隨琴聲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4)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難點,重點指導唱譜。

  4、隨琴演唱歌曲

  二、歌曲表演

  用歌聲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加入打擊樂器伴奏表現歌曲。

  三、嘗試填詞

  四、小結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的年級為三年級1——5班的音樂課,我從綜合課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 由於學生年齡特點原因,他們比較愛好歌、舞、一類的唱遊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高,創新能力能夠自然發揮。

  本學期,學生音樂水平已有明顯好轉,但還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音樂知識的欠佳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能力。所以,課堂中結合基礎知識進行音樂教學以此提高學生歌唱的完整性。總的來說,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提高學生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從教學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面向學生,注意個性發展。”本教材共分九個單元。主要內容按欣賞、表演、編創活動幾大塊安排。在欣賞方面著重傾向於聲樂作品,欣賞優秀的中外聲樂作品中瞭解一些關於人聲的知識及聲樂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學生個性發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並使所學的樂理知識在實踐和創造中得以運用和創新。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感受能力。

  第一課《童年》 表演《搖啊搖》、《小酒窩》,欣賞鋼琴曲《童年的回憶》,合唱曲《我們多麼幸福》,表達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

  第二課《草原》 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賞《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透過聽、唱、舞、奏、創等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初步感受這一地區的民族風格。

  第三課《友誼》 表演《原諒我》《噢!蘇珊娜》,欣賞《同伴進行曲》《船 歌》,表達同伴間的珍貴友誼,體現好夥伴之間的合作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

  第四課《放牧》 表演《小牧笛》《放牛山歌》,欣賞《小放牛》《牧歌》,透過本課學習瞭解音樂與地區之間密切的聯絡,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音調,激發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

  第五課《媽媽的歌》 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欣賞《媽媽之歌》《魯冰花》《小白菜》,體現不同形式、不同民族的少年兒童歌曲對媽媽深切的愛。

  第六課《四季的歌》 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欣賞《櫻花》《雪花飛舞》,感受並體驗音樂作品相互不同的風格與情趣。

  第七課《鐘聲》 表演《鈴聲叮叮噹》《美麗的黃昏》,欣賞《維也納的.音樂鍾》《靈隱鐘聲》,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激發對音樂的興趣。

  第八課《愛鳥》 表演《一隻鳥仔》《小烏鴉愛媽媽》,欣賞《對鳥》《空山鳥語》,透過唱鳥、愛鳥、護鳥,增強環保意識,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情趣,發展聯想、想像。

  第九課《豐收歌舞》 表演《桔梗謠》《圓圓和彎彎》,欣賞《豐收之歌》《豐收的喜悅》,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鑑賞能力。養成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等。鼓勵學生自信地演唱、演奏,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

  四、教學目的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2、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作活動。

  3、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五、教學內容和要求

  1、本學期透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為學生學習音樂打下基礎。

  2、透過對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及唱遊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提高其音樂素質。

  3、注重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透過綜合練習,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素質大大提高。

  六:教學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演唱;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並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都要給學生留有練習鞏固時間,教師給予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並瞭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透過律動教學,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歌舞唱遊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校三年級共有xxx人,是一個單班,對於三年級學生的知識面相對較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多,有一大部分在一、二年級學生樂理知識都沒有掌握好,識譜能力和欣賞能力都較差,但他們的感受、探索、創新能力正逐步增強,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美。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歌曲和樂曲十八首,這些作品思想政治內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積極向上,音樂形象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優美、質樸,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與較大的吸引力。其體裁形式活潑多樣,格調清新高雅。它充分體現教科書對學生進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與人合作、處世的生活態度等方面的培養教育,有利於學生個性和諧健康的發展。

  三、教學資源開發

  發重視直觀性和實踐性教學,充分利用卡片、錄音帶、vcd、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和現代遠端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四、教學任務和目標

  ⒈唱歌

  (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2)培養學生獨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3)學生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4)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情感。

  (5)學習簡易的輪唱、二重唱。

  (6)學會使用豎笛吹湊簡單的歌曲

  2、音樂知識

  學習有關識譜知識。較難的音程、節奏,可透過教師範唱、學生模唱的方法來解決。

  3、欣賞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進一步加強情感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傾聽或哼唱主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的記憶力。

  五、教學措施

  在課堂上透過激趣、協作學習、自主學習。藉助各種不同的課外資源,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自由的氣氛中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兩年的音樂學習,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有自己的見解。這時對今後學習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我要鞏固學生上學期學習的知識,並做好本學期的學習,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音樂於相關文化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正確理解民族文化於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關係。本教材的設計特色是以單元式的教學結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傳統於現代相結合的教材內容,獨特的評價方式,活潑大方的版面設計。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學會連音唱法,逐步做到聲音自然而連貫、圓潤而流暢。

  2、初步運用氣息控制,做力度變化的練習。

  3、在韻母變換時,逐步做到聲音位置不變,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確。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結合鍵盤認識音名從c1到c2在高音譜表上的位置。認識各種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稱及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附點音符,知道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各種拍子的指揮圖式。學習頓音記號及其唱法。

  2、視唱部分:視唱C調號上的自然大調音階。在教師幫助下視唱C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包含所學過的音程及節奏)。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5

  第一課《老師你好》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歌曲《老師你好》,感受歌曲表達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達的內容,並能設計形體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並用輕鬆明亮的聲音、活潑輕鬆的情緒演唱這首歌曲,進行歌表演,從中體會師生同樂的愉悅。 教材重點與難點:

  學會《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並能選擇適合的節奏用打擊樂伴奏。 教學準備: 光碟、鋼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賞歌曲《老師你好》 1、聽《老師你好》的音樂進教室 2、聆聽歌曲回答問題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裡讚美了誰? 學生回答。。。。。

  師:對,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老師你好》(看書)讓我們再認真聽一遍,邊思考兩個問題:( 1 )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深情) ( 2 )能用什麼體態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中速)

  學生聽音樂並設計一些動作參與歌曲表現(邊欣賞,邊用體態動作表現歌曲,如拍手、跺腳、捻指,擺動身體等) 二、

  寫祝福語獻給老師

  師:《老師你好》這首歌曲描述了老師辛勤的勞動,讚美了老師無私的奉獻,此時此刻,你有知心的話要對老師說嗎?當教師節來臨的時候,你會為老師獻上什麼祝福呢?(學生寫獻給老師的祝福話語,情 1 - 2 位同學上臺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然後同桌之間寫的祝福語交流朗讀)

  學習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1、聆聽歌曲

  師:同學們獻給老師的祝福很精彩。這裡有一位同學也獻給老師一張精美的節日賀卡

  欣賞《老師最理解我》

  2、試一試為歌曲伴奏

  每一組可才用三角鐵、碰玲、響板、鈴鼓等樂器 討論為樂曲伴奏

  3、學唱歌曲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同學們一定想唱一唱,我們首先來熟悉歌詞

  ( 1 )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師生分角色領讀、齊讀

  ( 2 )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 3 )學生隨琴聲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 4 )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難點重點指導

  第二課時

  三、歌曲表現

  1、引導學生說一說歌曲的情緒與速度 歌曲的情緒是:歡快速度是:中速是稍快 2、加入打擊樂伴奏表現歌曲 四、嘗試填詞

  師:我們能不能將剛才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裡唱出來?這首歌分為領唱部分和齊唱部分,你們認為祝福語填寫到哪一部分比較合適?(齊唱部分) 師:有幾樂句?( 4 個樂句)

  師:想一想你們選擇幾條祝福語填入?可以使用重複的手法。 以小組形式討論,然後唱一唱 學生互評,看那一組唱得最好 五、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既聆聽了歌曲《老師你好》,又學會了《老師最理解我》讓我們在教師節來臨時為我們尊敬的老師獻上深深的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