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複習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以期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複習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接近了尾聲,接下來將進入緊張的複習階段,為了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期末複習,透過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另外透過複習,查缺補漏,使學習比較吃力的孩子,能彌補當初沒學會的知識,打好基礎。特將複習計劃詳細制定如下:
一、複習內容:
本冊教材共分十二個單元:認識乘法、乘法口訣(一)(二)、認識圖形、認識除法、口訣求商(一)(二)、釐米和米、位置與方向、時、分、秒,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期末複習。以上各單元內容涉及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四大領域的兩個整理與複習穿插在乘法與除法的學習後面,對知識的中段複習起到了很好的總結作用。而最後的總複習對整冊的知識點進行了整體的濃縮和提煉。
二、指導思想:
複習的目的既要幫助學生整理知識,又要適當進行技能的訓練,以培養學生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複習過程中,重點是幫助學困生,查漏補缺,解決他們在知識與技能上的缺失。
三、複習目標:
1、透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感受乘除法與現實生活的關係,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透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乘法、除法的意義。
3、透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比較熟悉地掌握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的物體的形狀。
4、透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資料並將資料記錄下來。在統計中能根據統計表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5、透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能夠說明物體的位置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透過整理和複習,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四、複習重點、難點:
1、透過複習,使學生感受乘除法與現實生活的關係,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透過複習,進一步體驗資料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強化學生的統計意識。
3、進一步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
4、鐘錶的運作規則,認識時刻是幾時幾分。掌握認識時間的方法。
5、培養初步推理能力。
五、學生情況分析:
對於學生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學習習慣方面。80%的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能自覺、保證質量的完成作業和學習任務;20%的學生習慣不好,表現在課堂上愛做小動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學習任務拖拉、作業馬虎、書寫質量差等現象。針對這種現象,在複習中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2、計算方面。對於乘法表內的計算90%的學生能過很好的掌握,10%的學生掌握的不太好,其中有部分學生做題容易出錯。在計算方面還要加強訓練的力度。
3、解決問題方面。本學期主要學習利用看圖或文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我們班的一個難點,因為學生學習浮躁,沒有養成認真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解題時錯誤出現較多。還有一部分學生解題能力較差,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造成答題失誤較多。對於這種現象,複習期間一定要加強輔導以及良好的讀題、審題、分析的學習習慣的強化養成。
4、操作方面。本學期認識了分一分與除法,透過“分一分”的操作活動,體會平均分及除法運算的意義。
5、作業方面。在老師的要求下,90%的學生能夠書寫認真,習慣較好;10%的學生不能達到一定的要求。在複習中,對於這些學生應加強教育,使他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六、提高質量措施:
1、把定位輔導落到實處,對於基礎的知識讓學生一定掌握,並在此基礎上能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
2、有條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整理與系統複習,使學生對知識能系統掌握。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做好提優補差工作,開展“二幫一”活動,幫助後進生的成績有所提高。
4、隨堂進行小測試,提高學生的能力,做到講練結合。
5、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教育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先審清題意,然後再做。做題的過程中做到仔細、認真。
七、複習內容及時間安排:
1、分塊複習。對整塊知識進行復習之後,結合習題進行鞏固。
(1)乘法口訣的綜合運用:12月21日
(2)認識圖形:12月22日
(3)釐米和米:12月23日
(4)位置與方向:12月24日
(5)時、分、秒:12月25日
(6)觀察物體:12月28日
(7)統計與可能性:12月29日
(8)期末複習:12月30日
2、綜合練習。以測驗或作業的形式讓學生練習,在課堂上教師精講。(12月31日、1月4日、5日)
3、查缺補漏。對於在複習中學生反映出的問題加以補充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