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節奏的美感》教學設計

《節奏的美感》教學設計

《節奏的美感》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節奏的美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列舉出生活中有節奏的景或物,瞭解節奏與美術的密切聯絡。

  2、學生能夠運用繪畫、剪紙等方式表現美術中的節奏。

  3、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體會生活中的節奏美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透過欣賞圖片,觀察、體驗美術中的節奏感,體會節奏與美術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利用二方連續紋樣有規律的表現節奏。

  三、課前準備:

  教具:音樂、範畫、課件、美術工具材料。

  學具:蠟光紙、剪刀、雙面膠、水彩筆、油畫棒等。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階段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時學過一節與聲音有關的課是哪一節呀?《感受音樂》。今天,老師想讓大家再感受一下美妙的音樂,待會請同學們認真聽音樂,嘗試輕輕拍打桌子,找出音樂裡節奏。

  播放第一遍音樂,請學生演奏。

  再次播放音樂,師生共同演奏。

  節奏原本是音樂術語,指音響的輕重緩急和節拍的強弱長短交替出現而形成的規律。其實,在很多時候,美術與音樂也是相通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節奏的美感。

  板書——節奏的美感

  (二)授新階段

  1、節奏與美術的關係。

  教師出示建築物、風景圖片。

  師:請同學們找一找圖片中的節奏在哪裡?

  小結:在美術作品中,兩種或多種不同要素,按照一定規律重複出現,就可以產生節奏感。像是這一顆顆有序的樹木、建築的上的窗戶、班級的座椅有規律的排列、有層次的梯田等。它們都是構成美術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2、認識二方連續。

  師:什麼是二方連續呢?

  二方連續是指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反覆連續迴圈排列,產生優美的、富有節奏感的橫式或縱式的花邊紋樣。

  在造型語言中,大與小、粗與細、曲與直、疏與密等,有規律地組合與排列,使花紋變得很有節奏感,就會形成二方連續節奏。

  3、欣賞美術作品中的節奏美。

  《綠韻》(日本畫)

  《綠韻》是日本風景畫家、散文家東山魁夷的作品。這幅風景畫以西方寫實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調之美,表現出未經現代文明汙染的純潔的大自然。畫面中顏色深淺、高矮不同的樹使人們覺得畫面起伏、生動,構成了畫面中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青花瓷盤》(瓷器)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盤的花邊採用二方連續紋樣進行設計,由於它具有重複、條理及有節奏的形式美,具有很強的韻律感,所以常用於器皿的花邊設計上。

  (三)教師示範並欣賞學生作品

  師:同學們,瞭解完了二方連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是如何運用手工材料製作二方連續。(播放微影片)

  師:看完了影片我們來總結一下製作步驟。

  ①設想好單獨紋樣及排列方式。

  ②畫骨格(框架),可尺畫,也可用對摺的方法。

  ③剪或畫出單獨紋樣。

  師:是的,除了利用手工製作的方法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繪畫工具來製作出二方連續(欣賞學生範畫)。

  (四)創作階段

  1、作業:請你運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來表現節奏感。

  要求:重複有規則、色彩鮮豔、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學生創作,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強調排列的規律性與節奏感的表現。

  (五)展示評價,利用音樂總結“節奏的美感”。

  老師將巡視過程中出現的比較優秀的作品,作為範圖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的地方,加以學習和改進。

  1、在黑板上展示他們的作品。

  2、師生一起點評小結。

  師小結並用音樂總結本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二方連續,知道了原來有規律的重複,能夠形成美妙的節奏感。那麼,現在就請同學們跟著最後感受一次“節奏的美感”吧!(播放音樂)

  (六)課後準備

  請同學們回去預習一下四方連續。下節課,我們將用四方連續製作出節奏的美感。

  五、板書:

  1、節奏的美感

  2、二方連續

  六、課後反思:

  教學中,透過玩音樂節奏拍手遊戲、賞美術節奏圖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寓音樂於美術教學之中,學生很快就感受出了藏於畫面中的節奏。學生透過觀察圖片、作品,結合知識窗和教師的講解,從而理解美術節奏的概念,瞭解各種不同的變化形式。學生在欣賞各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到美術節奏的美。最後在進行剪貼、繪畫創作時,學生都能較好的表現出自己喜愛的紋樣內容和排列組合規律,創作出豐富的二方連續紋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