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考素材> 細節決定成敗中考作文素材2016

細節決定成敗中考作文素材

細節決定成敗中考作文素材2016

  1、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箇中國人去做,那麼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鑑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 嚴、細、實、恆” 的管理風格,把細和實提到了重要的層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靈敏度為目標,把管理問題控制解決在最短時間、最小範圍,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逐步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消除了企業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達到了及時、全面、有效的狀況,每一個環節都能透出一絲不苟的嚴謹,真正做到了環環相扣、疏而不漏。

  2 、汪中求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說:“ 在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

  3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發現其中有許多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如一號線三級臺階的設計,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出口處設計了一個轉彎,可節省下很多電,從而減少運營成本;靠近站臺約50 釐米內鋪上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當乘客走近站臺邊時,就會有了“ 警惕” 性。正因為這些細節的忽略,導致二號線的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

  4 、在德國,有這樣一則故事:一群大學生在德國某城市街頭做了個試驗。他們把“ 男” 、“ 女” 兩個字分別貼在馬路邊兩個並排電話亭的門上。結果發現,來打電話的男士都走進了“ 男” 電話亭,女士則都進了“ 女” 電話亭。一會兒,“ 男” 電話亭爆滿,先生們寧可在門外排隊,也不去光顧正空著的“ 女” 電話亭。這時又一位先生匆匆走來,當他看到“ 男” 電話亭爆滿時,便毫不猶豫地進了“ 女” 電話亭。大學生們上前一問,排在“ 男” 電話亭外等候的全是德國人,那個闖入“ 女” 電話亭的是個法國人。

  5 、2003 年02 月01 日,載有七名宇航員的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結束了為期16 天的太空任務之後,返回地球,但在著陸前發生意外,太空梭解體墜毀。美宇航局最終確定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原因是泡沫隔絕材料存在的缺陷。

  6 、我國前些年澳星發射失敗也就是細節問題:在配電器上多了一塊0.15 毫米的鋁物質,正是這一點點鋁物質導致澳星爆炸。

  7 、密斯· 凡· 德羅是20 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只說了“ 細節是魔鬼” 五個字。

  8 、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

  9 、1907 年,美國建設魁北克大橋。設計者庫帕認為是“ 最佳、最省的” ,還飄飄欲仙、忘乎所以地把大橋的長度由原來的500 米加長到600 米,以爭取成為世界第一橋。橋的建設速度很快,施工組織也很完善。正當人們開始思考如何為大橋剪綵時,忽然聽到一聲耳欲聾的巨響―― 大橋塌了,19000 噸鋼材和86 名建橋工人落入水中,只有11 人生還。事後調查原因,是由於庫帕沉溺於自我陶醉,忽略了對橋樑重量的精確計算,從而釀成了一場悲劇。

  10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可以坐著豪華的賓士去會見各國政府首腦;可一到週末,他卻只能駕駛著屬於他自己的舊寶馬車,在保鏢開的豪華賓士一前一後保護下,去美麗的呂貝克海灘度假。如果在中國早就成了不可思議的轟動新聞,而在德國僅是茶餘飯後的花邊新聞,德國人認為這是每個公民理所當然遵守的事,政府總理沒有理由不受國家法律法規約束,他們堅信“ 法律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 。

  11 、中國人從小教育孩子不要吃虧。在中國的大學食堂,打飯時學生們總是擠作一團。然而留學韓國的中國人卻發現,韓國學生自動排隊,飯票都是自己扔在盒子裡,無人監視。

  12 、韓日世界盃期間,韓國球迷的表現給全世界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們在場上服裝統一,用具統一,口號統一,數萬人掀起紅色巨浪,高呼“ 大韓民國” ,讓人感覺到強烈的震撼。而中國球迷人數也不少,可是都是四五十人各自為戰,從服裝到口號,五花八門,形不成合力,只感到雜亂。比完賽,韓國球迷都要收拾好身邊的雜物再走。可是中國球迷所到之處,垃圾遍地,其中竟有許許多多的小五星紅旗!

  13 、近幾年來,一些中國公民的旅遊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 禮儀之邦’ 的形象,引起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和批評,人民群眾反應強烈。“ 中國人,便後請沖水” ,“ 請安靜” ,“ 請不要隨地吐痰”…… 這種僅以簡體中文標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國人出境遊的主要目的地國—— 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頻現。當大批遊客成為中國的最新出口品時,“ 中國人” 卻成了不文明、粗魯的代名詞。亂丟垃圾,坐公交車搶座,排隊加塞,大庭廣眾脫鞋脫襪、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佔,遇有糾紛惡語相向……2006 年9 月22 日,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公佈了從網上徵集的10 類“ 中國公民出國( 境) 旅遊常見不文明行為” ,以上行為全部榜上有名。

  14 、美國的希爾頓旅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旅館之一,總公司經理康希· 希爾頓要求每個員工不管多麼辛勞都要向旅客保持禮貌的微笑。希爾頓認為:“ 旅館服務員沒有微笑,正像花園裡失去了春天的太陽與春風。” 他說:“ 如果我是旅客,我寧願住進雖然只有殘舊地毯,但處處見到微笑的旅館;不願走進只有第一流裝置而看不見微笑的地方……”

  15 、19 世紀末的一天,英國王室在倫敦舉行晚宴,接待來訪的印度某部落首領。當時主持這次晚宴的是“ 皇太子” 溫莎公爵。宴會中,達官貴人們觥籌交錯,氣氛熱烈,可就在宴會快要結束時出了一件事。侍者為每個客人端來了洗手盆,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銀器裡盛著亮晶晶的水,以為是喝的水,很多人便端起來一飲而盡。作陪的貴族們個個都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紛紛把眼光投向了主持人。溫莎公爵卻神色自若,一邊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樣“ 自然而得體” 地一飲而盡。於是,大家便紛紛仿效,本來要造成的難堪與尷尬頃刻釋然,宴會取得了預期的成功。

  16 、法國一位名叫切爾西的女記者走訪了在二戰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對日本的廣島和中國的南京兩個災難深重的城市記錄得比較詳細,現摘抄一些: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殘骸都儲存完好。南京:難以找到當年屠城遺址。南京:大屠釘死難人數36 萬人以上,紀念館“ 哭牆” 上只刻有3000 個死者的名字。廣島:2001 年8 月6 日,公佈原子彈受害者221893 人,精確到個位。廣島:每年8 月6 日,舉行悼念大會,8 月15 日,鐘聲汽笛鳴響,工廠、學校、機關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從1985 年才開始,1997 年才有了拉響防空警報和車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會會場,鮮見肅立默哀場面。南京:參加紀念大會人數2000 左右,最多不到1 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2800 或1/500 。廣島:參加紀念大會的有5 萬多人,佔全市人口的1/21…… 兩個民族對歷史的記憶,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17 、1981 年春,當時身為副總統的布什正在一次飛往外地的例行公務旅行的飛機“ 空軍2 號” 上。突然布什接到國務卿黑格從華盛頓打來的電話:“ 出事了,請你儘快返回華盛頓。” 幾分鐘後的一封密電中告知總統里根已中彈,正在華盛頓大學醫院的手術室裡接受緊急搶救,飛機調頭飛向首都華盛頓。飛機在安德魯斯著陸45 分鐘,布什的空軍副官約翰. 馬西尼中校來到前艙為結束整個行程做準備。飛機緩緩下滑時,馬西尼突然想出了個注意,他說:“ 如果按常規在安德魯斯降落後,再換乘海軍陸站隊一架直升飛機,飛抵副總統住所附近的停機坪著陸,再駕車駛往白宮,要浪費許多寶貴時間。不如直接飛往白宮。” 布什考慮了一下,決定放棄這個緊急到達的計劃,仍按常規行事。他解釋道:“ 約翰中校,只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 布什堅持著這條原則:美國只能有一個總統,副總統不是總統。

  18 、托馬斯· 傑斐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一天他和孫子從田間走過,一個正在幹活的農工取下帽子向他們鞠躬致敬。傑斐遜立刻摘下帽子,鞠躬回禮,態度比農工還謙遜。傑斐遜的孫子大惑不解:“ 您貴為總統,又是農場的主人,鞠躬卻比手下的工人還低,這不是自降身份嗎?” 老總統嚴厲地說:“ 難道你覺得農工應該比你更有教養,更懂禮貌嗎?” 聽了祖父的話,男孩兒羞愧不已,趕緊還禮。傑斐遜的臉上這才露出了微笑。

  19 、在日本東京 的地價在不斷的上漲,一般普通的員工都沒有錢住在東京 城內,所以他們都住在東京 郊外,大多數人每天要利用地鐵上下班。早上7 點到9 點和晚上9 點鐘左右是兩個交通非常高的高峰。為了保障人們的順利出行,地鐵運營商充分考慮了出行高峰和低谷之間客流量的差異,科學精準地安排谷峰的車輛配置,使地鐵經濟而高效地進行著。方便、快捷固然是日本地鐵的主要特點,而車廂裡的一些細節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作日早上10 點以前座椅是豎起來的,10 點以後會自動放

  20 、沃爾瑪(W-MART )成為龍頭

  如果你要問誰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還是比爾· 蓋茨嗎?不!不是,而是羅伯森· 沃爾頓先生。如果你要問誰是世界500 強之首?微軟嗎?通用汽車嗎?GE 嗎?IBM 嗎?都不是!而是山姆· 沃爾頓家族的沃爾瑪。

  20 世紀60 年代,在美國興起了眾多的零售商店,經過40 多年的爭鬥搏殺,沃爾瑪從美國中部阿肯色州的本頓維爾小城崛起,到目前為止,沃爾瑪商店總數達到4000 多家,年收入2400 多億美元,列全球500 強首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沃爾瑪幾十年來蒸蒸日上,而且不斷擴張。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沃爾瑪仍然以良好的速度增長,僅僅在中國,它就計劃到2005 年開100 家店。沃爾瑪成功的秘密就在於它注重細節,從細節中取勝。

  1 )小城鎮出大效益

  沃爾瑪開業之初不在任何一個超過5000 人的城鎮上設店,保障以絕對優勢成為小城鎮零售業的支配者。沃爾瑪創始人山姆· 沃爾頓說:“ 我們儘可能地在距離庫房近一些的地方開店,然後,我們就會把那一地區的地圖填滿;一個州接著一個州,一個縣接著一個縣,直到我們使那個市場飽和。” 從20 世紀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初,沃爾瑪開始進軍都市市場。

  2 )“ 保證滿意”“ 顧客永遠第一” ,說到容易做到難

  一個顧客在沃爾瑪店買了一個果汁機,不久出了點小毛病。他拿著機器和付款小票來到它的一家連鎖店。營業員立刻給他換了一臺,還告訴使用者:果汁機又降價了,我們還需要退給你5 美元。

  3 )永遠向競爭對手學習,學習每一個先進的“ 細節”

  沃爾瑪的競爭對手斯特林商店開始採用金屬貨架以代替木製貨架後,沃爾頓先生立刻請人制作了更漂亮的金屬貨架,併成為全美第一家百分之百使用金屬貨架的雜貨店。

  沃爾瑪的另一家競爭對手本· 富蘭克特特許經營店實施自助銷售時,山姆· 沃爾頓先生連夜乘長途汽車到該店所在的明尼蘇達州去考察,回來後開設了自助銷售店,當時是全美第三家。

  4 )注意顧客的每一個“ 細節”

  沃爾瑪認真記錄分析每一個商業資料,用通訊衛星為每一個客戶服務。

  沃爾瑪全球4000 多個店鋪都裝有衛星接收器,每一個消費者在其任何一個聯鎖店進行交易時,客戶的年齡、住址、郵編、購物品牌、數量、規格、消費總額等一系列資料都記錄下來,送進企業資訊動態分析系統。

  沃爾瑪的資訊網路系統包括:客戶管理、配送中心管理、財務管理、商品管理、員工服務管理。

  山姆· 沃爾頓說:“ 我如果看不到每一件商品進出的財務記錄和分析資料,這就不是做零售。”

  5 )降低經營成本,注重每一個“ 細節”

  ● 一杯咖啡10 美分 沃爾瑪員工要喝咖啡,自己要在旁邊的儲錢罐裡放上10 美分。你覺得這種管理可笑嗎?但是,請記住,這就是沃爾瑪。

  ●“ 視紙如命” 有一天,沃爾瑪總裁山姆· 沃爾頓在一家店面巡視,看到一位店員正在給顧客包裝商品,隨手把多餘的半張包裝紙、長出來的繩子扔掉了。山姆· 沃爾頓微笑著說:“ 小夥子,我們賣的貨是不賺錢的,只是賺這一點節約下來的紙張和繩子線。”

  沃爾瑪從來沒有專業用的影印紙,都是廢報告紙背面;除非重要檔案,沃爾瑪從來沒有專業列印紙;沃爾瑪的.工作記錄本,都是用廢報告紙裁成的。

  ● 不論你是總裁,還是經理,繁忙時都是店員

  美國人平時很忙,購物人數有限,而一到公休日、節假日,人們便湧進購物中心。這時,幾乎所有的沃爾瑪店面都感覺人手不夠,這時,沃爾瑪從運營總監、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經理及各部門主管、辦公室秘書,都換下筆挺的西裝,投入到繁忙的商場之中,去做收銀員、搬運工、上貨員、迎賓員……

  21 、地毯上的紙團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關於應聘的故事:

  有家招聘高階管理人才的公司,對一群應聘者進行復試。儘管應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們的簡單提問,可結果卻都未被錄用,只得怏怏離去。這時,有一位應聘者,走進房門後,看到了地毯上有一個紙團。地毯很乾淨,那個紙團顯得很不協調。這位應聘者彎腰撿起了紙團,準備將它扔到紙簍裡。這時考官發話了:“ 您好,朋友,請看看您撿起的紙團吧!” 這位應聘者遲疑地開啟紙團,只見上面寫著:“ 熱忱歡迎您到我們公司任職。” 幾年以後,這位撿紙團的應聘者成了這家著名大公司的總裁。

  這道顯然是專門用來考察求職者細節的試題,使得一些志在必得的應聘者紛紛羽而歸。在這裡,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就決定了面試的成敗。

  對於求職者來說,展現完美的自我,是需要靠細節來體現的,所以,時時處處勿忘細節自然是渴望成功的人必須要注意的。

  22 、記住學生名字的應聘者

  某學校招聘教師,要透過試講從幾名應聘者中選出一名。幾位應試者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因為校方要在最後一關試講中只選擇一個。

  鈴聲響了,一個個試講者分別微笑著走上講臺。師生互相致意後,開始講課。匯入新課、講授正文、總結概括、複習鞏固…… 各項工作進行得還算順利。為了避免滿堂灌,有一個試講者也效法前面幾位試講者的做法,設計了幾次並不高明的課堂提問,但效果一般。下課時,比較自己與前幾名試講者的效果,這名試講者估計自己會輸。

  誰知,第二天他即接到被錄取的通知。驚喜之餘,他問校長為什麼選中了他。“ 說實話,論那節課的精彩程度,你還稍遜一籌。” 校長微笑著說:“ 不過,在課堂提問時,你叫的是學生的名字,而他們卻叫學號或用手指。試想,我們怎能錄用一個不願去了解和尊重學生的教師呢?”

  叫學生的名字而不是學號或用手指,事情雖小,卻反映了講課者對學生的的尊重,體現了一片愛心。同時,對於應試者來說,記住學生的名字,也是一種應試準備,而且是更精細的準備。正是這種細節上的準備,使他與其他應試者區別開來。

  23 、第一位進入太空飛船的加加林

  1961 年4 月12 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4.75 噸重的“ 東方l 號” 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遊了89 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為什麼能夠從20 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 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加加林透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也使他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24 、我也看到過一個相反的例子:北京某外資企業招工,報酬豐厚,要求嚴格。一些高學歷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幾乎就要如願以償了。最後一關是總經理面試。在到了面試時間之後,總經理突然說:“ 我有點急事,請等我10 分鐘。” 總經理走後,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們圍住了老闆的大辦公桌,你翻看檔案,我看來信,沒一人閒著。10 分鐘後,總經理回來了,宣佈說:“ 面試已經結束,很遺憾,你們都沒有被錄取。” 年輕人驚惑不已:“ 面試還沒開始呢!” 總經理說:“ 我不在期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本公司不能錄取隨便翻閱領導人檔案的人。” 年輕人全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