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五年級《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五年級《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五年級《植樹問題》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透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使他們發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

  2、透過小組合作、交流,在理解間隔數與棵數之間規律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植樹問題。

  過程目標:

  1、使學生經歷感知、理解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並應用規律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情感目標:

  1、透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理解“植樹問題(兩端要種)”的特徵,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間距數+1=棵數,棵數-1=間距數

  教學過程:

  一、設計情景、引入課題

  1、教學“間隔”的含義

  師:每位同學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他不但會寫字、畫畫、幹活,在他裡面還藏著有趣的數學知識,你想了解他嗎?請舉起你的右手。(五指伸直、併攏、張開)

  (課件出示)師:張開的五指中有幾個空隙?(4個)數學中我們把這個“空隙”叫“間隔”。(板書)我們發現5根手指中有4個間隔,那麼4根手指呢?3根呢?

  2、舉例生活中的“間隔”

  師:生活中的“間隔”到處可見,你能舉幾個例子嗎?(兩棵樹之間、兩個同學之間、鐘聲…)

  3、理解間隔數,引入課題。

  在一條路上植樹,每兩棵樹之間相等的段數叫間隔數(課件演示),每個間隔的'長叫間距,研究間隔數和棵數之間關係的問題,我們統稱為植樹問題,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探究規律

  1、出示招聘啟事

  在操場邊,有一條20米長的小路。學校計劃在小路一邊種樹,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特聘請校園設計師數名,要求設計植樹方案一份,擇優錄取。

  2、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師:(課件出示例題。)

  師:誰能讀一讀?這道題告訴我們什麼數學資訊?求什麼問題?你認為這道題中什麼詞語最關鍵?

  (課件解釋關鍵詞語,加深學生理解)

  師:你認為要求一共植樹多少棵,關鍵是知道什麼?(間隔數)那麼間隔數和棵數之間是什麼關係?下面我們就來研究。

  3、出示合作要求。

  (1)教師講解小組合作要求。

  (2)學生4人小組開始合作學習,利用學具設計出植樹方案。(可

  以用不同的形式表達)

  (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小組合作。

  (4)小組作品展示,及小組評價。教師及時點評學生的設計方案,並及時鼓勵學生。

  (5)引導學生總結出在實際生活中的植樹情況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兩端都栽,第二種:只栽一端,第三種:兩端都不栽。

  4、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棵數與間隔數間的關係:

  (1)數一數:數出棵數和間隔數。

  (2)比一比:比較出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規律。

  兩端都要栽時,植樹的棵數比間隔數多1(棵數=間隔數+1)。

  只栽一端時,植樹的棵數與間隔數相同(棵數=間隔數)。

  兩端都不栽時,植樹的棵數比間隔數少1(棵數=間隔數-1)。

  三、課堂小結、反饋練習

  1、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2、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