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美麗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美麗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美麗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美麗小興安嶺》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開門見山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4課,《美麗的小興安嶺》。板書課題。誰來讀一下?什麼樣的小興安嶺?對,讀的時候要突出它的特點。再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1:

  小興安嶺地處我國東北,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它,去感受它的美麗。請同學們把書翻開第95頁,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讀的真投入,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分自然段來朗讀課文。讀的同學儘量做到正確流利,其餘同學認真傾聽,一齊接讀文章的最後一段。

  讀後正音。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像這樣,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句子,叫中心句。順勢板題:寶庫、花園中心句)

  三、品讀開頭梳理寫作順序

  過渡2:

  老師常說,寫文章就像……(生接:畫魚)這篇文章的魚尾收得如此精彩,魚頭點睛沒有?我們一同去看看。

  (課件出示前兩段)生讀後,老師有一處不明白,明明是樹,怎麼成為海呢?想象一下,樹多得像大海里的水一樣,多美的一處比喻!真是妙,短短的兩個字就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生動的畫面。讀到這裡,文章接下來怎麼寫小興安嶺的呢?那如果老師把這句話改為“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天中的每個時刻都是美麗的,誘人的。接下來會怎樣寫呢?學校旁邊的小花園,是美麗而熱鬧的。接下來怎麼寫?

  小結:要學會像這位同學這樣,透過關鍵詞,引出下文的寫作順序和內容。

  四、品讀春天體會學法

  過渡3:(板題:美麗誘人)小興安嶺如此美麗、誘人,那麼從哪能看出它的美麗、誘人呢?我們先走進春天去感受一下!

  (課件出示問題:作者具體寫了春天中的哪些景物,描繪出了小興安嶺的美?用橫線畫出來,圈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反覆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1、師:誰來說說,作者具體寫了春天中的.哪些景物,描繪出了小興安嶺的美?

  a春天的樹木真美,從你的朗讀中,突出了“抽出”“長出”這兩個詞,我彷彿看到樹木動起來了,誰再來讀讀?

  “抽出”換成“長出”,好不好,為什麼?

  抽出有長得速度很快的意思,好像春天在不知不覺中就來了。

  b作者描寫得多生動呀,透過“融化、匯、流”這些動詞向我們介紹了春天帶給積雪的變化。誰再來美美的讀讀?

  c作者就是透過描寫小鹿的動作和神態,讓我們看到了這些小鹿的活潑和可愛的!讓我們再讀讀句子,體會小鹿的可愛吧!仿寫:幾隻()在(),有的()有的()。

  d原木句子

  處理比喻句指導朗讀

  e出示書中插圖,配樂朗讀

  小結:是啊,我們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春天的畫卷。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來學習這一段的——我們找到了作者具體描寫的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和原木幾個事物。結合關鍵詞體會了事物的特點,再透過朗讀想象,感受到了春天的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勃勃生機。

  五、學法遷移自學交流

  過渡語4:

  (接上面)現在你就用這樣的方法選一段自己喜歡的季節自學,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呢。

  課件出示:作者具體寫了春天中的哪些景物,描繪出了小興安嶺的美?用橫線畫出來,圈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反覆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交流指導點:

  a夏天段:

  處理:蔥蔥蘢蘢、密密層層,體會樹的茂盛

  評價語:你抓住了疊詞,讀出了夏天樹木的茂盛!

  評價語:青翠的樹林,乳白色的濃霧,多麼像一幅美麗的水墨畫呀!讓我們想象著這美麗的畫面一起來讀一讀吧。

  b秋天段

  體會豐富的物產,讀出人們收穫的喜悅之情。

  對比感受:

  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森林向人們獻出了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藥材。

  評價語:說得真好,失去了這些形容事物特點的詞,我們就品不出他們的味道了!讀的時候要把他們讀得重一些。讀!

  評價語:如果你就是小興安嶺人,你收穫了(指板書)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的榛子,()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你什麼心情?讀!

  c冬天段

  引讀激趣體會物產豐富,激發保護意識。

  六、教學結構特點課堂總結

  過渡5:

  作者抓住了典型的事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物產的豐富。小興安嶺真是——(引讀中心句)

  (指著螢幕)像這樣,課文以小興安嶺為題,題目就點出了它美麗的特點,開篇用一處比喻概括地寫出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接著按時間順序,具體描寫了四季的美景和物產,結尾總結了全文,這樣的結構是總分總。一般我們在寫景的文章中,常用到這種結構。他會使文章層次清楚,內容突出。(板書)

  學到這,你有什麼收穫嗎?

  總結:這節課,我們一同遊覽了美麗的小興安嶺,領略了那裡美麗誘人的樹海,見識了那裡豐富的物產,其實讀書就是旅遊,讀萬卷書就像行萬里路,希望同學們課下在書海中感受美同時也要學習作者描寫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