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精選11篇)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申奧成功時舉國歡騰的景象,學習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3、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感受申奧成功時舉國歡騰的景象,學習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課前準備:

向家長了解或透過看報查資料蒐集申奧成功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課件播放一段7月13日夜晚人們在街頭狂歡的多媒體課件,觀看之後,師匯入:小朋友們,瞧!人們多開心,多激動呀!知道這是個什麼日子,發生了什麼喜事嗎?學生們一定會有多種猜測:國慶節,比賽成功了,狂歡節等。這到底是什麼日子呢?

  (生回答)同學們真不錯,猜對了,是呀,在2001年夏天的那個夜晚,我們十幾億華夏兒女的眼睛都盯著電視裡的薩馬蘭奇,當聽到薩翁那平穩而清晰的北京兩個字時,全中國人民的心沸騰了!電視裡一遍又一遍地放大著“我們贏了”這句話,我們心裡一遍又一遍地放大著自豪感和成功感。北京申奧成功,是整個中國的成功。這次競爭是體育的競爭,也是經濟的競爭,環保的競爭,文明素養的競爭,國際形象的競爭。我們贏了不僅是北京贏了,申奧贏了,更是中國贏了,中華民族贏了。世界選擇了北京,北京將還世界一個驚喜。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朗讀課文。(課件朗讀)學生邊聽邊畫出生字。

  2、學生自讀畫出的生字。(課件出示學習生字)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組長帶領大家逐一讀生字新詞,接著說說你和哪個字交上了好朋友,請你把記住生字的好辦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然後逐一讀課文,其他同學及時正音,最後全班交流自主學習的情況。

  四、入境悟情,讀中品味

  1、引導:小朋友們,中國北京經過激烈的競爭,終於獲得了成功,你心裡怎麼想?是呀!多高興、多自豪呀!讓我們牢記住這個日子,一起來讀讀第一節,

  2、老師先提問:小朋友們,這麼高興的事,你想怎麼慶祝呢?讓學生暢所欲言。接著,我們來看看天安門廣場的人們是怎樣歡慶的吧!從畫面上看,幾十萬群眾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揮舞著。瞧!高呼著,人們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讓學生從畫面上理解“聚集”了幾十萬群眾,體會狂歡的場面。讓學生做做揮舞的動作。然後,引導學生:你能把剛才的感受透過你的朗讀讀出來嗎?其中“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這三句高呼。讓我們用比賽形式來朗讀。比一比誰讀得更激動。

  3、在中華世紀壇前,誰來到了人們的中間,體會國家領導人也來到人民中間參加歡慶活動。知道這是一件多麼偉大、自豪的事。

  加上動作讀一讀。做做相互擊掌、相互擁抱的動作。

  五、拓展延伸,創新學習

  說說你將為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做些什麼?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讓孩子瞭解圖書館基本應用知識,並進行圖情教育。

  2、在指導過程中,培養孩子蒐集、整理、處理資訊的能力。

  3、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教授一些簡單的讀書方法,並學習製作讀書卡。

  【教學重點】:

  讓孩子瞭解圖書館基本應用知識,並進行圖情教育,培養孩子蒐集、整理、處理資訊的能力。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每個年段的閱讀目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大量的課外閱讀已作為了一種課堂的延伸和拓展,三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新課標”對三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很多要求,因此在設計這節閱讀指導課時,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二是必須結合閱讀指導,有目的地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三是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處理資訊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素養。

  【教學物件分析】:

  三年級學生課外閱讀量較少,課外知識面不廣,許多學生家長不太重視孩子們精神食糧的溉灌,學生回家不會自主看課外書,有些是不知如何選擇,有些是看課外書的方法不正確,部分學生看課外書的目的性不是很強,導致課外閱讀的習慣沒有很好養成。

  【教具準備】:

  投影裝置、多媒體課件、課外讀物

  【授課場地】:學校圖書館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入學習狀態

  預設: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又一次來到了學校圖書館的閱覽室進行閱讀,大家高興嗎?

  生:高興

  師:每當你坐在閱覽室裡,都有一種什麼感覺呢?

  生1:閱覽室充滿了書香的氣息

  生2:閱覽室內很安靜

  生3:閱覽室的圖書擺放非常整齊

  生4:閱覽室的圖書非常的多

  生5:閱覽室是個優美的地方

  生6:在這樣的環境中,我迫不及待的想翻開一本書去閱讀

  二、名言匯入,激發閱讀興趣

  是的,這樣優美的環境,這麼豐富的藏書,真是讀書的好地方。經常讀書會使人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你們都是喜歡讀書的好孩子,還記得關於書籍的的一些名人名言嗎?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從這些名人名言中,我們可以看出有益的書能幫助我們學習,能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能讓我們擁有內在的美,能讓我們更快樂地成長。(板書:讀書伴我成長)

  三、書籍的來源和選擇

  一)找書的途徑:(學生討論歸納找書的途徑。)

  我們生活在這個資訊時代,公共資源充足的時代,除了可以在學校圖書館借書閱讀外,還可以透過怎樣的途徑來滿足自己的讀書熱望?

  買書來讀:書店、郵局訂購、上網訂購、舊書攤

  借書來讀:圖書館(學校、區、市圖書館)

  老師、同學、親戚、朋友

  網上閱讀(搜):網上電子圖書、電子圖書館

  小結:買借搜

  二)注意選書的標準:(指導選書的原則)

  師:書,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既帶給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多讀書。但不是任何一本書都適合我們去讀,讀書還是要選好書,那平常我們應該怎樣去選書呢?

  1、選自己感興趣的書

  2、貼近自己生活的書

  3、語言水平比平時高的書

  4、內容健康的書

  四、讀書方法介紹

  一)同學們都很愛讀書,但是,讀書也得講究方法,才叫真正懂讀書。大家都讀過哪些書?是怎麼讀的?有什麼收穫呢?

  班級內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預設:

  生1:我讀過寓言故事我一邊讀一邊想,明白了很多道理

  生2:我讀過歷史故事我一邊讀一邊想象故事情節,我懂得了許多歷史

  生3:我讀過十萬個為什麼,我一邊讀一邊想,我知道了許多科學知識

  生4:我讀過安徒生童話我一邊讀一邊劃,覺得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真是可憐

  生5:我讀過成語故事我一邊讀一邊記成語的意思我知道了許多成語

  生6:我讀過愛的教育,我一邊讀一邊劃,書裡的故事讓我很受感動

  二)師歸納簡單的讀書方法:同學們真會讀書,剛才聽到大家讀書時都會“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在書上做批註,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這種讀書方法叫“精讀法”;另一種讀書方法是在閱讀過程中將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運用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這種讀書方法叫做“摘讀法”。特別是借閱的書籍,我們不能在書上畫畫寫寫,用“摘讀法”來讀書更好。另外,在挑選圖書時,為了快速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篇目,對其他的篇目只是粗略地瀏覽,瞭解文章的大概內容,這種讀書方法叫做“粗讀法”;運用那種方法來讀書就看自己有什麼樣的需要。今天,我們就運用這些方法來讀書,完成一張“讀書卡”的填寫

  三)簡介“讀書卡”填寫的內容

  五、借閱圖書

  一)下面就請同學們到圖書架中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來閱讀,在閱讀之前,我想有一個問題問問大家,在借閱圖書時要注意什麼?(師適當補充圖情教育)

  預設:

  生1:要輕聲慢步。

  生2:要分類查詢。

  生3:不損壞書籍。

  生4:挑選時記住圖書所在位置,看完後放回原處。

  生4:要有秩序。

  生5:要保持安靜。

  師:好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借閱圖書時的注意事項去借閱自己喜歡的圖書。

  六、快樂閱讀,分享收穫

  一)簡介一本書的結構

  師:同學們如果你拿到了一本書,從書的封面上,除了知道書的名字外,我們還可以得到什麼資訊?

  生:從書的封面上我還知道書的作者或編者,還有出版社的名稱。

  師:那想要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都的內容該怎麼辦呢

  生:可以翻看目錄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快速的翻看目錄找到自己喜歡的篇目,按照剛才老師教你的閱讀方法來讀一讀,填寫《讀書卡》,開始吧

  2、閱讀、填寫《讀書卡》(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展示

  師:同學們看到大家認真讀書的樣子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多閱讀收穫,是不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閱讀的快樂吧。

  生交流展示。(師適當評價)

  七、談閱讀後的感受

  師:同學們,這節課快要結束了,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來說吧

  結束語: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和大家一樣是非常快樂的。雖然,我們的課就要結束了,但老師相信: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希望同學們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我們和閱讀一起成長,擁有一個富足而豐滿的閱讀人生!最後,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世界上最動人的皺眉是在讀書時那苦思的剎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讀書時那會心的微笑。”希望同學們的童年永遠充滿書香,充滿快樂。

  板書設計:

  閱讀伴我成長

  有選擇

  學會閱讀懂方法讀——想——寫

  成習慣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破綻、穿梭、朗中、媳婦、輝煌、苗條、打量、標誌、氣派、祖宗、可憐、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圓、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嚴監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重難點、關鍵】

  1、感受小嘎子、嚴監生、王熙鳳這三個人物形象。

  2、透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通讀課文

  1、出示課題:

  人物描寫一組

  說說讀過的課文或課外讀物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彙報課前蒐集的資料,教師相機補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順,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詞。

  2、指名學生讀,正音。

  三、再讀課文,暢談感受

  1、默讀課文,尋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讀幾遍。

  2、說說讀了課文後的感受,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⑴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評價,比如:

  小嘎了了很機靈;鳳辣子很潑辣;嚴監生很吝嗇……

  ⑵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

  嚴監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指頭”這個動作,課文中反覆出現,充分說明嚴監生的吝嗇……

  ⑶可以說說課文的語言在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作用,比如:

  “鳳辣子”這個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四、細讀課文,感受人物

  1、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人物,深入閱讀短文,完成下面的學習任務:

  ⑴在短文中找出特別能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詞句,畫下來,反覆朗讀。

  ⑵你所閱讀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用一兩個詞語概括,標註在課本上。

  ⑶想象文中描寫的人物形象,在頭腦中形成影象,嘗試有感情地朗讀。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學自由組成小組,相互討論切磋,研讀成果。

  第二課時

  一、課堂交流,共同分享

  1、交流學習《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⑴小嘎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並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⑶作者是透過什麼來展現人物的形象呢?

  (動作和心理描寫。)

  ⑷歸納小結:

  老舍曾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動作描寫,尤其是凝聚人物個性的細微動作,往往是個性化人物的特點標誌。心理描寫有內心獨白、表情描摹、展形聯想等。心理描寫經常與動作描寫結合在一起,目的在於準確地傳情達意,但無論用哪一種方式表現,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2、交流學習《臨死前的嚴監生》:

  ⑴嚴監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的理解。

  ①體會嚴監生的吝嗇:

  人都將死,仍恐費了燈油,是多麼吝嗇。

  ②課文刻畫的人物是一種什麼樣的形象呢?

  ⑵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⑶作者是透過什麼來展現人物的形象呢?

  (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⑷歸納小結:

  人們常說:“臉是人感情的晴雨表。”這說明了神態與人物思想感情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內心活動常常從人的臉部顯示出來。神態是人的一種行為,指人臉各部分的動作和變化。一個人心裡高興,往往喜上眉梢;內心得意,就眉飛色舞;心裡擔憂,往往滿臉愁容;內心痛苦,就雙眉緊皺。神態描寫要表現人物性格特徵;要集中筆墨,不要面面俱到;要與外貌描寫適當區別,注意細緻觀察,用心揣摩。

  3、交流學習《“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⑴“鳳辣子”是一個什麼的人?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並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①體會作者筆下“鳳辣子”的人物形象。

  (潑辣張狂、口齒伶俐、善於阿諛奉承、見風使舵、喜歡使權弄勢、炫耀特權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②你喜歡王熙鳳嗎?喜歡,說說原因;不喜歡,也說說原因。

  ⑵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⑶作者是透過什麼來表現人物的形象呢?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

  ⑷歸納小結:

  林黛玉和賈母對王熙鳳的感覺和評價則從側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寫,與那些正面描寫共同完成對王熙鳳性格特徵的刻畫。外貌所指的內容很廣,如容貌、神態、衣飾、風度等。外貌寫得好,對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語言描寫是對人物的獨白、對話及其說話時的神態、動作、語氣等的描寫,其主要作用是刻畫人物性格……

  二、反思形象,感悟寫法

  1、速讀三篇短文:

  哪個人物形象在你頭腦中留下了最鮮明的印象?為什麼?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標註。

  2、學生交流討論,教師隨機點撥:

  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和特定的情境相結合,突出了人物形象;應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才會典型。

  三、課外延伸

  1、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性格的句子。

  2、回憶生活中影響深刻的人物,設想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描寫一個人物活動的片斷。

  【板書設計】

  人物描寫一組

  小嘎子:機靈──動作、心理描寫

  嚴監生:守財奴──動作神態描寫

  王熙鳳:潑辣精明──外貌、語言描寫、正側面描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2.欣賞課文《三個兒子》《幸福的感覺》。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培養孩子的思考和朗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導語:生活中同學們一定得到過媽媽的表揚,能展示一下嗎?(學生自由表達)

  2、匯入新課:今天,我們要欣賞的兩篇文章中也有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了,我們先來聽聽《三個兒子》中媽媽的誇獎吧!

  二、(讀)自主合作,體驗閱讀內容

  1、出示導讀提綱:

  ①、大聲讀一遍課文,然後用括號畫出三位媽媽說自己孩子的話。

  ②、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讀一讀,體會三位媽媽說話時的語氣一樣嗎?

  (學生自由讀畫,同桌交流練讀)

  2、交流: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誰和大家說說你找到了哪幾句話吧?

  3、三個媽媽說話時語氣一樣嗎?

  三、(交流)朗讀交流,發現閱讀樂趣

  反饋:我們先來聽聽前兩位媽媽的話吧。

  交流一:(利用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交流二:(利用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兩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指名生讀)

  1、採訪剛才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呀?(板書:一個兒子聰明有力一個兒子唱歌好聽)

  真不錯,第一位媽媽用“既……又”這對關聯詞,自豪的誇獎了自己的兒子。讓我們也來學一學誇一誇吧。(課件讓我也來誇一誇)

  2、引讀:因為第一位媽媽的兒子不但聰明還有力氣,所以媽媽驕傲地說:“…………”因為第二位媽媽的兒子唱歌好聽,所以這位媽媽也自豪地說:“…………”(學生接讀)

  交流三:(利用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為什麼呀?(板書:另一個兒子沒有特別)

  2、“特別”的反義詞是什麼?

  3、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呀?

  4、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四、(感悟)體會感悟,挖掘內心想法

  出示導讀提綱;

  1、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請你們自己去讀讀課文的第8自然段,邊讀邊想,看你有什麼發現?然後在學習小組內交流交流,再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2、交流反饋:師: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麼發現?(小組彙報)

  (水很重)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生找重點詞出示)

  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出水的重嗎?(學生讀)從你的朗讀聲中,我感覺到了三位媽媽很辛苦)

  3、朗讀提高。讓我們都來做做媽媽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拎一拎這沉甸甸的水桶吧。

  媽媽們拎著這麼重的水桶,此時你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別人的幫助)

  4、是呀!此時別人的幫助對媽媽來說是多麼重要呀!

  (生讀畫)

  出示導讀提綱;

  面對媽媽拎著沉甸甸的水桶,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你去讀讀書第9、10、11自然段,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生讀畫)

  1、彙報出示三個句子(引讀:當媽媽拎著水桶晃晃蕩蕩走來時,……當媽媽拎著水桶走走停停時……當媽媽拎著水桶腰痠胳膊也痛時……)

  2、同學們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有什麼感受,想說些什麼?(生自由談)(課件我想說)

  3、是呀!老師也和同學們一樣支援贊成第三個兒子的做法。現在我們來看,他真的像媽媽說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學生自由交流)板書:擦去“沒有特別”改成“孝敬父母”

  五、(生華)主題閱讀,進行情感延伸

  1、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對話,請你和你的同桌一起準備一下,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對話。

  2、上臺表演:指同桌表演。

  隨即採訪: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麼說只有一個兒子呀?(出示課件)

  3、全班參與討論。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課件)

  總結: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也要像父母關心我們一樣時時處處體貼父母,關心父母,孝敬父母,只有懂得媽媽的需要,懂得愛自己的媽媽,孝敬自己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都有許多這樣的故事。下面讓我們走近另外一篇文章《幸福的感覺》,再來感受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兒子吧。

  出示導讀提綱;

  1、默讀文章,找出喬治媽媽誇喬治的話,小聲讀一讀,體會喬治媽媽的內心感受。

  2、文中喬治的哪些地方使你感受最深的?畫一畫,與同學分享。

  1、學生閱讀《幸福的感覺》,小組交流。

  2、學生彙報,指導朗讀,感悟昇華。

  (三)拓展內容,培養閱讀習慣

  同學們,你覺得該怎麼樣孝敬父母親?(課件:孝敬父母就是在父母需要的時候……孝敬父母就是…………)

  快樂作業:(任選一)

  1(讀)讀一讀《黃香扇把溫席》《臥冰求鯉》《陸績為母藏橘》《烏鴉愛媽媽》等故事,和同學們談談你的感受。

  2(寫)學了這兩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想法,把它寫出來吧。

  3(做)從現在起,每天至少為長輩做一件事。

  下課前,老師想把《三字經》裡的一句話送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記在心中,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師生齊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5

  一、新課匯入

  背誦課文,匯入新課。

  二、自學指導

  妙點揣摩

  小組互助合作,嘗試著從詞語運用、形象塑造、情節結構、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構思特點等方面體會課文的妙點。討論交流以下問題。

  1.你覺得文中哪個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除了這一本性外,還有哪些特點?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依據。

  【交流點撥】

  “黠”,表現在: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除此之外,還有“貪”和“兇”,表現在:

  a.綴行甚遠、仍從——→貪

  b.後狼止而前狼又至——→貪

  c.兩狼之並驅如故——→貪

  d.眈眈相向——→兇

  2.屠戶是如何與兩狼展開搏鬥的呢?從中可看出屠戶具有怎樣的品質?

  【交流點撥】

  A.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C.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

  D.方欲行,轉視積薪後。

  E.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ABC表現了屠戶的勇;DE表現了屠戶的智。屠戶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

  3.本文從整體傾向看,主要寫的是人呢,還是狼呢?

  【交流點撥】

  (1)標題。以“狼”為題,體現出作者的著眼點。(2)行文。透過屠戶的種種情態變化來反映狼的貪婪、兇詐。每段描寫均落在狼上。(3)結尾。作者直接評論“狼性”及其結局,表明落腳點是在“狼”。由此可知,屠戶在文中的出現,是作為表現“狼”的對立面,其用意並不僅僅在讚揚屠戶的機智勇敢,更在於突出“狼無論怎樣貪婪、狡詐,在勇敢機智的人的面前終究是要失敗的”這一中心的。

  4.課文最後一段的議論中,“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

  【交流點撥】

  運用比喻和諷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題寓於生動的形象之中,是這則寓言的一個顯著特點。聊齋故事本來就是以記敘奇聞逸事折射人間世態百情為宗旨,文中寫到的這兩隻狼能施展詭計,前後夾擊,盡顯貪婪、陰險、狡詐。儘管如此,它們最終還是斃命於屠戶刀下,因此作者的議論告訴人們: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怎樣狡詐,不管耍弄什麼花招,終歸是會被識破、被殲滅的。故事雖然短小,但其中蘊含的哲理發人深省。

  5.從故事中,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交流點撥】

  (1)一切像狼一樣的惡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終,最後的下場是自取滅亡。

  (2)人有狼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能夠戰勝狼,戰勝像狼一樣的惡勢力。

  (3)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必須識破假象,並且不存幻想,勇於鬥爭。

  (4)除惡務盡,要像屠戶那樣並斃兩狼,不留後患。

  三、板書設計

  狼

  遇狼

  懼狼屠戶:機智勇敢

  情節御狼形象

  斃狼狼:貪婪、兇殘、狡詐

  議狼

  四、拓展延伸

  從小,家長和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個“好孩子”。能獲得“好孩子”這一殊榮的,或者像羊羔一樣溫馴,或者像小牛一樣憨厚,或者像兔子一樣謹慎,或者像小鳥一樣依人。如果現在要求我們以強悍的姿態去做一匹狼,你是贊同還是反對?我們來展開一場小小的辯論。(按觀點的不同,將全班同學分為正、反兩方。雙方各選派三名代表組成辯論隊)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比較賞析兩首詞的意象,體會獨特的意境。

  2.明確城市榮衰興敗折射歷史的興亡悲情和詞人的愛國情懷。

  3.培養學生對詩意的探尋,培養家國情懷。

  【教學重點】

  比較賞析兩首詞的意象,體會獨特的意境。

  【教學方法】

  講授法、白板展示法、直觀演示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江南盛景自古讓人魂牽夢繞,尤其是素有美譽的杭州和揚州。

  有很多描寫杭州的詩詞: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也有很多描寫揚州的詩詞: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二首》(其一)

  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蘇軾《江城子》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殷芸《《殷芸小說·吳蜀人》》

  這節課我們就共同走進柳永筆下的杭州和姜夔筆下的揚州。

  二、自主學習成果展示(學生白板展示,師生共同探討)

  兩首詞意象選取不同,組合方式不同,表現手法、所呈現的意境、所表達的情感截然不同,請結合詩歌語句,並分析比較。

  三、合作探究

  (一)這兩首詞意境特點、情感色彩截然不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二)為何一百年前的富庶會變成一百年後的蕭條?

  明確:“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導致北宋滅亡是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和紙醉金迷。

  四、拓展延伸

  《望海潮》《揚州慢》,一歡歌一悲吟,你更喜歡哪種情感表達?說明理由。

  明確:

  (一)歷史的真實:繁華和災難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花開花落,城市、國家就是在這樣的起起伏伏中向前發展的。

  (二)文學的審美表達:謳歌盛世和反映災難都是文學家的責任。

  五、鞏固提升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線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記都是抓撓、鋸銼、刻鑿、猛擊留下的痕跡。

  ——[義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城市是我們望得見的山、看得見的水、看得見的記憶,請結合今天的學習,寫一段你的“城市記憶”。(100字左右)

  學生寫作事例:

  六、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學習了兩首詞、兩個人、兩座城,以及同學們筆下的城,是記憶疊加的書寫,更是古今中外人類共同呼吸的印證。馮驥才先生在《城市為什麼需要記憶》中說“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一代代人創造了它之後紛紛離去,卻把記憶留在了城市中。”我們應當慶幸自己生於中國,我們有古老和年輕的城市,同學們高中努力學習,可以考西安交大,去古老的城市西安;可以考上海復旦,去年輕的城市上海。然後請你們和古人一樣,用文字,用文化記憶來書寫城市,這樣,城市的精神就能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了!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7

  一、設計思想

  根據“二語習得理論”、“整體語言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以及當前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等核心理念,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來設計本節閱讀課的教學。

  本節閱讀課教學設計的最大特色是:

  (1)教學環節層次清楚,環環相扣。The Band That Wasn’t是一篇以介紹美國知名樂隊組合The Monkees的發展歷程為主的文章。教學設計分成三個部分: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閱讀前由學生彙報一個小型的調查結果、展示著名樂隊組合圖片和呈現The Monkees組合的資訊三個活動組成,為閱讀提供背景知識。閱讀過程主要透過快速閱讀和仔細閱讀來實現。仔細閱讀環節中設定了完成練習T or F,查詢The Monkees細節資訊完成表格,然後根據表格,回顧The Monkees發展歷程和選擇合適的adj. 來表達自己對於樂隊的看法等多個任務。閱讀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思考音樂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完成寫作任務“Music”。教學設計以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為主要目標,兼顧聽、說、寫的訓練。 (2)採用了新課標提倡的任務型教學途徑。《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中學英語教學應“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的要求。任務型語言教學強調採用具有明確目標的“任務”來幫助語言學習者更主動的學習和運用語言。(周智忠)因此,筆者在教學設計中設計了多項學習任務,如進行社會調查以瞭解不同的音樂型別在不同人群中受喜愛的情況;蒐集The Monkees樂隊資訊;對蒐集到的資訊進行整理,製作成課件展示;閱讀課文,找出主題句,查詢細節資訊等,促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參與各種活動,自主探究,真正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

  (3)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課堂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對方的觀點,而且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學會討論問題的要領和方法。(張麗麗)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筆者精心設計了多個合作學習的機會,如三人或四人一組完成調查;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海報或製作多媒體課件;兩人一組回顧樂隊的發展歷程,選擇最適合The Monkees的形容詞;以及全班參與,分組討論音樂重要性的問題等。這些合作學習的機會培養了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了交往與審美的能力,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幫互學。(黃小紅)

  二、教材分析

  1.本單元的話題是音樂(music)。音樂是學生最樂於學習,也是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初中已有課文涉及,但這個單元將使學生更為全面地瞭解音樂型別,體驗不同的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此外,在初中階段學生已接觸到定語從句,但進入高中之後才系統學習定語從句的相關知識,介詞+ 關係代詞which/whom 的定語從句就是本單元的語法重點。 2.The Band That Wasn’t以音樂為側面反映了近幾十年來美國社會和價值觀的變化。在本單元的`Warming up中,學生已經瞭解了不同的音樂型別,這為閱讀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另一方面,課文中出現了兩個 介詞+which/whom 的定語從句,引出了即將要學的語言知識。所以說,這節閱讀課在整個單元模組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並且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所以,本節閱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達到這兩個方面的要求。

  三、學情分析

  1.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技能,如查詢細節資訊,獲取主要資訊,抓住要點等,並且對於音樂這個話題感興趣,對音樂也有一定的瞭解與認識。 2.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在閱讀課文中,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握文章的脈絡,概括出文章大意;不能在學習中藉助音樂作品、圖片等非語言資訊進行語言表達。另外,這篇課文中出現了較多的新詞彙,有一部分詞彙對於學生而言有難度。

  3.學生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要用到預習策略、蒐集分析資訊策略及高效複習策略等。

  四、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1)學生能夠正確讀寫及運用以下單詞:

  musician, clap, passer-by, form, extra, earn, advertisement, attractive, instrument, loosely, actor 2)學生掌握下列片語的意思並能在句子中熟練運用: dream of, be honest with, play jokes on, or so, break up

  3)學生能夠認出 介詞+which/whom 的定語從句(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the preposition ahead of the relative clause) 2.語言技能目標:

  1)強化略讀、查讀等閱讀微技能,訓練透過尋找關鍵詞,主題句等方式更快速並準確地確定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總體框架與脈絡。

  2)繼續運用已經掌握的基本猜詞技巧猜測文章中的部分單詞。 3.語言能力目標:

  增強閱讀理解能力;發展藉助音樂作品、圖片、表格等非語言資訊進行語言輸出的能力。 4.情感態度與文化意識目標:

  1)瞭解各種音樂形式,瞭解The Monkees組合的發展歷程,接觸不同地區的音樂,深化對音樂的認識,提高音樂素養。

  2)在小組合作互動中,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分享意識。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a.獲取The Monkees組合發展歷程的資訊; b.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技巧的訓練,如快速閱讀找出各段主題句和精讀課文完成表格填空等。

  2、教學難點:a.透過閱讀更好地發展各種閱讀技巧;

  b.訓練用英語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本課採用 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 三大板塊構成的閱讀教學模式。

  2.培養學生調查蒐集資訊、分析資訊,在查詢The Monkees的相關資訊的過程中整合網路資訊的資源利用策略。

  3.培養學生與老師、同學交流資訊,交換看法,在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學習中成長的調控策略。

  4.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a. 在學習中藉助音樂作品、圖片、表格等非語言資訊進行理解或語言表達; b. 對所學內容能主動複習並加以整理和歸納; c. 注意發現語言的規律並能運用規律舉一反三。

  5.採用多媒體課件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文字、圖象、聲音三者結合起來,更加活潑生動,易於為學生所接受,也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同時,藉助黑板、粉筆等輔助手段開展教學活動。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理解小說折射的時代資訊

  2.從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角度欣賞人物

  3.品味小說清新淡雅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從語言描寫 和心理描寫角度欣賞人物

  難點:品味小說清新淡雅的語言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1課時

  一、簡介並匯入

  這篇小說是發表於《青年文學》1982年第五期,並獲得1982年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獎的小說。作者鐵凝,1957年生,河北趙縣人,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發表中短篇小說60餘篇,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夜路》,中短篇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小說集》。她以一個女作家的敏銳、細膩的藝術感受力,真摯美好的情致,對生活素材 獨到的發掘和精巧提取,語言清朗睿智,作品蘊涵深摯,質樸優美。

  這篇小說寫的是一群以香雪為代 表的山村少女對開進深山的火車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以此折射出受現代文明衝擊的農村蹣跚前進的身影。小說借臺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脫封閉、愚昧和落後,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與喜悅,構思巧妙,表述獨特,語言精美。小說主要透過哪幾個故事情節表現的呢?

  二、閱讀分析並說明過渡語

  小說主要寫了四個情節:

  1.姑娘們對“北京話”的議論;

  2.姑娘們與旅客做生意,過渡語是:哦,五彩繽紛的一分鐘,你飽含著臺兒溝姑娘們多少喜怒哀樂

  3.香雪渴望有一個鉛筆盒,過渡語是:“也難怪,咱們香雪是學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愛的鉛筆盒,過渡語是:可是,那 誘人的噠噠聲老是在耳邊響個沒完。

  三、感知課文,討論把握幾個問題

  1 .火車開進深山以前,臺兒溝是個什麼樣子?

  臺兒溝人歷來是吃過晚飯就鑽被窩,彷彿是在同一時刻聽到了大山無聲的命令。臺兒溝那一小片石頭房子也在同一時刻忽然完全靜止了,靜得那樣深沉、真切,好像 在默默地向大山訴說著自己的虔誠。這裡的人們質樸純潔,一天只吃兩頓飯,生活貧窮落後,被大山擋著,封閉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樣,與世隔絕,不知道外邊的世界是個什麼樣?

  2.開進深山以後,臺兒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臺兒溝以往的寧靜被攪亂了。姑娘們剛把晚飯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亂吃幾口,扔下碗就開始梳妝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飾和容貌後,就朝村口火車經過的地方跑,香 雪總是第一個出門,鳳嬌是第二。起初是觀望議論,後來就做生意換一些髮卡、紗巾之類的裝飾品,再後來想換一個鉛筆盒,最後為換一個鉛筆盒香雪還登上火車走出了三十里路。發生了有過程的變化。

  3.香雪與其他姑娘們的表現有什麼異同?

  香雪與其他姑娘們一樣,表現了她們對山外世界裝扮的關注,對美的十分熱烈地嚮往 和追求。所不同的是 ,香雪在她們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書包、鉛筆盒之類的文化用品。因為香雪是她們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 識和追求使她與其他姑娘們的問題 和物 品需求都不一樣,也正是這樣,原本膽小的她才能第一個登上火車,第一個走出這個山村,第一個對山外的世界有了認識的姑娘。文化知識和文化追求使她與別人不同,比別人的追求更高,顯得比別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識就是力量”,這正是小說著力表現的內容,也是小說折射出來的時代資訊之所在。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

  2、學習兒歌,培養幼兒記憶力。

  3、認識漢字“飛機”。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幅,上有一直升飛機,機艙內坐一小弟弟。

  2、玩具飛機一架。

  3、兒歌寫於黑板,紙遮住。

  (飛機飛機,飛高飛低。飛機肚裡,有個弟弟。弟弟弟弟,坐著飛機,飛上藍天,鑽進雲裡。)

  4、字卡“飛機”,已識漢字“飛”。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飛機,引出漢字“飛機”(字卡貼于飛機背面)

  1、大班幼兒表演,手裡拿一架玩具飛機飛進教室。

  2、幼兒觀看玩具飛機,師操縱飛機,一會兒飛得高,一會兒飛得低。

  師:這架飛機娃娃可真調皮,一會兒飛得高高的,一會兒飛得低低的。飛機娃娃還帶來裡一個好朋友呢!看看它是誰?(幼兒辨認,引導幼兒辨認“飛”)原來是字寶寶“飛機”(取下來),大家向飛機字寶寶問好:飛機你好!給飛機字寶寶照個相!

  3、小朋友把眼睛閉上,調皮的飛機字寶寶要和小朋友捉謎藏(字卡藏於兒歌處)我們等會兒把它找出來。

  二、學習兒歌。

  1、教師手拿飛機,做飛高飛低的動作,幼兒觀察,師引導說出:飛機飛機,飛高飛低。

  2、出示小朋友坐飛機的掛圖,師:看看又飛來了一架飛機,是誰跑到了飛機的肚子裡面去了?引出兒歌第二句:飛機肚裡,有個弟弟。

  3、師:弟弟坐著飛機,飛到哪兒去?(幼兒自由發言,師引導觀看藍藍的天空和白雲,學習兒歌第三句:弟弟弟弟,坐著飛機,飛上藍天,鑽進雲裡。)

  4、完整教讀兒歌兩遍,幼兒看掛圖自讀一遍。

  三、複習認識漢字“飛機”

  1、師:剛才飛機字寶寶跑到這裡藏起來了,現在我們來看它藏好了沒有,找不找得到它的好朋友(將遮的紙拿開,取出字卡飛機,幼兒認讀。然後引導幼兒找兒歌中的飛機漢字,並用紅粉筆圈出來。)

  2、幼兒指認兒歌中的飛機漢字,認讀兒歌,朗誦兒歌。

  四、發展幼兒語言。

  1、複習念兒歌,幼兒根據內容創編動作。

  2、師:剛才兒歌裡說飛機有時候飛得……有時候飛得……(讓幼兒說出高和低,飛機飛得高,飛機飛得低等等。)

  3、師:是飛機在哪裡飛?(幼兒語言:飛機在天上飛,飛機在藍天上飛,飛機飛在高高的藍天上等等,要求幼兒把話說完整。)

  4、小朋友想坐飛機嗎?你想坐什麼樣的飛機?

  五、介紹飛機的種類:

  戰鬥飛機、制勝飛機、客機……小朋友還會摺紙飛機。

  六、鞏固念兒歌,識字飛機,請小朋友摺紙飛機。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現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小朋友的質樸、純潔的童心之美。

  二、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三、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真的純潔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發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採”、“疑惑”、“躲藏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激趣:讓同學把課堂中或課外學到的而且會背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大家一起分享。

  2、匯入: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就是《池上》。﹙板書課題﹚

  3、簡介作者

  詩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是俺國唐代有名詩人。他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感知,瞭解大意。

  1、安排初學。

  要求: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感知,瞭解大意。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看一看—-觀察課本插圖,圖文對照,揣測詩意。

  說一說——用自身的話說詩句大意、詩句之美。

  寫一寫——寫出詩意美的感受。

  2、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

  ⑴解字詞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躲藏。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葉子扁平,橢圓形或倒卵形,外表綠色,反面紫紅色,葉子的下面生鬚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詩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採了白蓮蓬回來賞玩。他還不懂得該怎樣去隱藏自身不被人發現,那小船輕輕劃過,盪開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條清清楚楚的水路。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透過讀來感悟詩的意境。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美。

  1、讀詩

  ⑴同學練讀。

  ⑵評價指點:朗讀要歡快,抒情,要讀出小娃的調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讀

  2、說詩

  ⑴提出問題。

  讀了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最深的是什麼?願意把學習效果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嗎?

  ⑵同學練說。

  ⑶教師引導指點。

  ①“偷採白蓮回”“疑惑藏蹤跡”等。

  ②詩歌描寫了一位天真機靈、調皮可愛的小娃形象,透過他的動作、細節,表示了純潔美好的童趣。

  3、寫感受

  ⑴提出問題。

  寫下自身對詩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身的體會。一兩句也行/

  ⑵交流評價。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俺以同學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讓同學在讀中發生獨特體驗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身的理解,在交流中論述自身的見解。讀、說、想、寫貫穿整個環節。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古詩的美。

  設計理念:古詩要能熟讀成誦。

  (五)、安排作業

  1、背誦《池上》,並默寫。

  2、用自身的話把詩的大意寫出來。

  3、發揮想象力,為《池上》配上一副畫。

  板書設計: 偷採白蓮回

  池上 童真、童趣

  疑惑浮萍開

  白居易《池上》的前世今生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疑惑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疑點:

  1池上:俺看過《池上》的flash,覺得裡面有一個顯著的問題,flash的畫面是一片江南煙水的湖面,但是詩的題目明明是“池上”,什麼是池,自然是小小的一片水域。這樣一個細節大家都沒有注意。

  2小娃:“娃”在《辭海》裡有三種解釋:未成年的小女孩;美女,如李娃、泛指兒童,如娃娃。在唐詩中很少有單獨指稱的“娃”代表不做性別區分的兒童。俺傾向於把“小娃”理解為小女孩。

  3白蓮:這個毫無疑問,白蓮與紅蓮相對,是指的蓮花而不是蓮蓬。

  4藏蹤跡:為什麼要藏蹤跡,這個問題俺想了很久。蓮花在古代是遍生於水澤之中,並沒有人管理,所以說像理解偷西瓜一樣理解偷蓮花是說不通的。但是在詩歌之中採蓮者卻往往是藏蹤跡的,那是因為從南朝時候開始,採蓮就成為一種風俗,因為“蓮”音同於“憐”,“藕”音同於“偶”,“絲”音同於“思”,所以採蓮與男女歡愛聯絡在一起,而女小朋友既渴求愛情,又難免羞澀,所以才會藏蹤跡。那麼“疑惑藏蹤跡”或許只有在“小娃”指稱“小女孩”時,才說得通。小女孩情竇未開,卻學少女的樣子偷採白蓮,只有貪玩之心,並無羞澀之狀,一片嬌痴的小兒女樣貌躍然眼前。還有一種可能,那就要談到“池”了,池在洛陽東南,白居易私宅之中,而白蓮乃是從蘇州刺史任上帶回的進貢之物,所以名貴異常,要麼就是因此而需要偷採。但若是此種解釋,便利大失風雅了。

  學術八卦之白居易“池上”及“白蓮”考:

  學術手段之一其實就是八卦,而八卦的目的則是為了證明以上所說並非虛構。

  白居易有《池上篇》,序中說:“都城風土水木之勝,在東南偏。東南之勝,在履道里,裡之勝在西北隅。西閈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樂天退老之地,地方十七畝,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島樹橋道間之……樂天罷杭州刺史時,得天竺石一,華亭鶴二以歸,始作西平橋,開環池路;罷蘇州刺史時,得太湖石、白蓮、折腰菱、青板航以歸,又作中高橋,通三島徑……每至池風春,池月秋,水香蓮開之旦,露清鶴唳之夕,拂楊石,舉陳酒,援崔琴,彈姜秋思,頹然自適,不知其他…… 那麼蘇州刺史任上的白蓮從何而來呢?

  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上就有《東林寺白蓮》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白日發光彩,清炎散芳馨。洩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俺憐塵垢眼,見此瓊瑤英。乃知紅蓮花,虛得清靜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夜深眾僧寢,獨起繞池行。欲收一顆子,寄向長安城。彈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東林寺白蓮是不是白居易洛陽家池中的白蓮呢?這無從查考。但可以確定的是,白居易家池中的白蓮乃是從吳地遷移的。它與白居易題詠的白蓮、白菊花、白牡丹一樣,都取清靜絕塵之意。

  《六年重題白蓮》和《感白蓮花》都仔細講了白蓮花的來歷。

  《六年重題白蓮》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本是吳州貢進藕,今為伊水寄生蓮。移根到此三千里,結子今經六七年。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採花船。

  《感白蓮花》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分。誰移爾至此,姑蘇百使君。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氤氳。月月葉換葉,年年根生根。陳根與故葉,銷化成泥塵。化者日已遠,來者日復新。一為池中物,永別江南春。忽想西涼州,中有天寶民。埋歿漢父祖,孳生鬍子孫。已忘鄉土戀,豈念君親恩。生人尚復爾,草木何足雲。

  詠家池白蓮之詩,在白居易集中有約十首。根據以上的描述,俺們可以想象白蓮池的景象了。一個三至四畝的池塘,在白居易洛陽家宅之中,其中半種紅蓮,半種白蓮。而蓮池為白居易退養之後談僧論道修身養性之所,而俺們這篇名為《池上》的詩乃是《池上二絕》之二。那麼《池上二絕》之一是什麼呢?是“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組詩一般由多首相關聯的詩組成。各首詩之間在主題或意趣上相似相成。以此看來,《池上》的第一首寫的是山僧對弈,松陰清冷,時聞下子之聲,是靜中有動。第二首寫的是白蓮花開,小娃偷採,蓮隨船動的動中之靜。本已是小娃小艇,如此細小之物,卻能使“浮萍一道開”可見原本池水之靜止,園林之岑寂,寫法正與“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相似。兩首詩一動一靜,一正一反,寫的是退隱塵囂之外的林園清趣。

  弈棋的已知是山僧。採蓮的又是誰呢?這個問題無法論證,只能猜測。但就算是猜測也得有風可捕,有影可捉。幸好白居易還有這樣一首詩《看採蓮》“小桃閒上小蓮船,半採紅蓮半白蓮。不似江南惡風浪,芙蓉池在臥床前”。小桃是女僮的名字,這個臥床前的芙蓉池,也即是《池上》之池。小小三四畝之池,未必艇船交錯,想此小蓮船也就是小艇罷了。俺們雖不能說“小娃”實指“小桃”,但也無妨透過這首詩裡透露的資訊,遙想一下《池上》的意境呢。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會說:“原來學術八卦就是深文羅織之術”,世上池塘無數、蓮花無數、小娃也無數,憑什麼這首詩的池上在洛陽,那首詩的池上就不能在吳江?俺只能說,在對《白居易全集》作了相當於篩沙子的笨功夫之後,俺發現,無論從詩歌寫作的時間、上下文、以及內容來看,那個《池上》就是洛陽家宅的池上,而且白居易所有名為《池上xx》的詩,寫的都是同一個地方,那個山僧呢,也就住在池邊的一間屋子裡。所以,很負疚,《池上》寫的的確不是洪湖,也不是微山湖,那些從鐵道游擊隊、洪湖赤衛隊來的蓮花叢中偷偷泛舟,或者如偷西瓜一般偷蓮花的經驗的確不適合這裡。而那個小娃,也就不可能是鄉村湖上的野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會划船鳧水。那採白蓮的意蘊,一定是與某種愛美的心願與年少的嬌痴有關。白居易的《吾雛》詩寫孩子阿羅“學母畫眉樣,效吾吟詠聲”,小小七齡已知自好,卻不懂嬌羞,與“採白蓮”而不知“藏蹤跡”也是一樣的。

  那麼,假如學術八卦不是深文羅織之術,是不是膠柱鼓瑟之術呢?現代文論早就呼喚作者隱退、作者死了。似乎作者說什麼沒關係,關鍵的是讀者讀出了什麼。假如用更形象的話表述,就是說,白居易那個洛陽東南的池塘裡發生的事情和俺們有什麼關係,讀者需要一首詩,能夠喚起俺們普遍的經驗和內心的感動。所以,讀者為什麼不能把小池想象為微山湖或者洪湖?為什麼不能把小娃理解為小兵張嘎那樣頑皮的野小朋友。

  當然可以。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俺們要讀詩,而不是讀交通守則,那是因為有些東西,俺們的眼睛看不見,要讓詩人替俺們看,有些東西,俺們的心靈感受不到,要讓詩人的心靈替俺們感受。微山湖和洪湖的荷花俺們知道了,可是俺們不知道還有屈原的荷花、白居易的荷花、漢樂府裡的荷花,那都是不一樣的。假如貿然宣告作者死了,只以自身的經驗來理解文字,讀再多的詩也不能擴充俺們的視野,不能靈敏俺們的感覺,不能提升俺們的靈魂。讓作者退到幕後,駕駛自身的想象在詩歌的情境裡漫遊,那是第二步的事情。假如你的經驗中原本只有微山湖的接天蓮葉和鄉野頑童,在讀懂了《池上》之後,接天蓮葉也可以擷取一角,植於洛城小池之中,鄉野頑童之間也無妨偶爾有嬌痴小女學人採蓮,惹人憐愛。

  忠實地還原作者的經驗,體驗作者的感受,才幹夠捕獲到詩歌誕生的那個瞬間。詩人生命中的靈光一閃藉此得以傳達。詩人是以直觀體驗駕馭詩藝的,因此,俺們也只有在體驗的基礎上才幹夠談論有關詩藝的話題。白居易寫得最多的詩,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新樂府(如《賣炭翁》),而是通俗淺切的“白體”或“樂天體”,在當時,從長安到江西三千里間,販夫走卒和僧徒婦女無不傳唱。但是《池上》哪怕放在“白體”中也有其特殊性,它不但通俗淺切,而且饒有一種活潑的意趣。這一意趣是如何透過詩藝傳達出來的呢?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篇11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2、願意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3、認識“頂、蘑菇、傘、芭蕉、荷葉、折、手帕”等字詞。

  活動準備

  1、故事相關的圖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放錄音)“聽,是什麼聲音?”(打雷、下雨)“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沒有雨傘,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二、激發說話慾望,潛意識感知目的字

  1.“放學啦,小白兔、小黃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們沒有傘,怎麼辦呢?”(出示字卡“傘”)

  2.出示圖片一:“兔媽媽來了,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出示字卡“頂”、“蘑菇”)

  3. 出示圖片二:“小黃狗頂著什麼傘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圖片三:“青蛙媽媽帶來了什麼?小青蛙心裡覺得怎麼樣?”(出示字卡“荷葉”)

  5. 出示圖片四:“娃娃的媽媽沒有來,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講述,進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師啟發:“小動物們回到了家會怎麼樣?我們看著圖來編一個故事,把小動物們怎麼回家的、心情怎麼樣都編進去,好嗎?”

  2. 幼兒嘗試看圖講述故事。

  3. 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適當指點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遊戲“買雨傘”,鞏固目的字提供音樂、背景,創設下雨天的情景。

  “我們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買什麼傘?快去挑選吧!”(雨傘後面有字)

  五、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1.教師啟發:“剛才小朋友自己編了一個故事,現在,老師來講一個故事,聽一聽,我是根據什麼講的?”(教師邊看文字邊講故事)

  2. 幼兒嘗試閱讀大圖書

  六、延伸活動幼兒邊閱讀小圖書,邊用顏色筆將認識的字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