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通用17篇)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初步體會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特徵。

  2、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並能正確畫出底對應的高。

  3、透過直觀演示,個體操作,集體交流,幫助學生掌握平行邊形的特性:易變形。

  4、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邏輯觀念。教學重點:認識平行四邊形,初步體會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特徵。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並能正確畫出底對應的高。學具準備:每人一張平行四邊形卡片,每人一張練習紙,三角尺。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平行四邊形卡片、平行四邊形的框架。

  一、創設情境,揭示主題。

  1、遊戲匯入

  回顧舊知:同學們學過哪些幾何圖形?

  回顧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做遊戲—芝麻開門猜測門後面是什麼圖形?揭示課題:像這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師: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平行四邊形。(板書課題)2、感受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把平行四邊形與其他圖形的聯絡中揭示,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初步瞭解要研究的問題,達到回顧舊知、引出新知的良好效果。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先進的思維方式——遷移。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平行四邊形

  1、觀察表象

  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對邊、鄰邊。

  2、動手操作,感悟特徵。獨立研究老師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卡片,測一測,量一量,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3、交流彙報,描述特徵。

  每4人一組,說說發現了什麼以及怎麼發現的。

  師:仔細觀察這個平行四邊形,說一說,它有哪些特徵?思考:用什麼辦法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師:電腦展示,透過平移驗證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

  4、初步運用

  下面哪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從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大數學觀的背景中引導學生初步發現平行四邊形和已學的長方形之間的聯絡,抓住問題的關鍵,讓每一位學生透過推拉長方形框,既動手又動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從而發現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絡,培養了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1、觀察表象

  師出示兩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比較哪個更高。學生說說什麼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2、出示概念

  透過多媒體邊演示,教師邊解釋什麼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師:你在平行四邊形上畫幾條高呢?你能分析一下平行四邊形為什麼可以畫無數條高嗎?

  3、研究畫法

  師演示平行四邊形的高的畫法,指出哪個是底哪個是高。學生在學習紙上練習畫高,投影展示。

  (三)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師推拉長方形框讓學生直觀感受長方形框變成平行四邊形框的過程。介紹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練習鞏固,深化認識自我挑戰

  1判斷

  1)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後,周長變大了。()

  3)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數一數圖中共有()個平行四邊形?

  A、 2 B、 3 C 、 4 D

  3判斷下面的紅色線段是平行四邊形的高嗎?

  四、小結收穫。

  想一想,你今天由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平行四邊形的過程,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在觀察與比較中,使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絡與區別。

  3、透過觀察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體會平行四邊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教學重點:

  認識平行四邊形。

  三、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或點子圖上畫出平行四邊形。

  四、教學準備與學具:

  教學準備:PPT、活動長方形框架。

  學具:七巧板。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活動情境。

  師:同學們,看!老師手裡拿的是什麼圖形呀?

  生:長方形。

  師:你還記得長方形有哪些特點嗎?

  生: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相等。長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

  師:你們掌握的真不錯!為了獎勵你們,陳老師一會兒想給你們變個魔術,想看嗎?

  想象一下,老師要拉動長方形框架一組對角,會發生什麼呢?

  (教師拉動長方形框架對角使其變為另一個圖形。向不同的方向拉,這樣反覆做幾次。)

  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學生躍躍欲試。)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1)師:雖然你桌面上沒有老師手裡這個活動的長方形,可是數學無處不在,大家可以自己用手比一個長方形啊!請你仔細觀察長方形被拉動前和被拉動後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呢?先自己試一試然後前後桌互相說一說你的想法。

  (透過動手操作,學生應該會發現長方形拉動后角不再是直角了或是角的大小變了,但邊的長度沒有變。)

  (2)以小組彙報方式在全班反饋:新圖形與長方形的聯絡與區別,描述新圖形的形狀。

  師:哪一組願意來說一說新圖形和長方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一樣,都有四條邊,對邊相等,都有四個角。不同的是,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而平行四邊形一組對角是鈍角,一組對角是銳角。

  (學生語言表達不一定清楚,但只要意思對,就要給予鼓勵。)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操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活動體驗、小組交流自主發現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絡與區別。)

  (3)你們知道長方形變化後得到的是什麼圖形嗎?

  生:平行四邊形。(也可在第一環節出)

  (4)師:誰能說一說平行四邊形有什麼特點呢?

  生:平行四邊形有4條邊,對邊相等;有4個角(對角相等)。

  2、猜一猜:

  師:如果接下來出示的圖形都是可活動的,猜一猜哪些能拉成平行四邊形,哪些不能拉成平行四邊形,並說一說原因。

  注意聽清遊戲的規則:圖形出示後,先用眼睛去看,然後用大腦去思考,最後聽老師指令,當老師說“舉”時用手勢告訴我答案。(教會孩子用手勢比√和×)

  (正方形能拉成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的對邊不相等,不能拉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4個角,圓形沒有,所以圓形不能拉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所以三角形和五邊形不能拉成。)

  3、找一找:

  師:生活中你們在哪裡見過平行四邊形?先和你的小夥伴說一說。

  誰願意告訴老師?

  其實啊,平行四邊形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設計意圖:透過真實的生活情境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感到平行四邊形離我們並不遠。)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物品為什麼要設計成平行四邊形嗎?其實啊它們是應用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師:這些平行四邊形你平時都注意到了嗎?希望你們今後都能用那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去觀察我們的生活!

  4、拼一拼:(以遊戲的方式進行。)

  (1)師:我們再來玩個拼圖遊戲吧!用你們手中的七巧板來拼一拼我們今天新認識的平行四邊形,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兩人一組哦!

  (2)生進行拼圖遊戲,教師巡視指導。

  (鼓勵學生用多種組合拼出平行四邊形。學生拼圖過程中可以與同伴隨意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經過以上的數學活動,可能已經疲勞了,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此活動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拼一拼,進一步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5、火眼金睛:

  師:下面5塊瓷磚中,哪塊不同於其他四塊?

  6、畫一畫:(備用)

  開啟教材第69頁,看最下面的點子圖,你能接著畫出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嘗試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瞭解情況,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觀察操作的基礎上,具體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徵,逐步形成平行四邊形的表象,為進一步研究平行四邊形奠定基礎。)

  (三)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圖形――平行四邊形,並知道了它的特點。請你們對生活中物體再進行觀察,去找一找我們身邊的平行四邊形。只要平時注意觀察積累,你就會發現數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國標蘇教版數學第八冊P43-45。

  教學目標:

  1、運用生活例項和實踐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

  2、學會用不同方法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透過猜想驗證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和動手實踐能力。教學重點:在製作中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和畫高。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髮現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1、引入:出示晾衣架:指出上面的平行四邊形嗎?

  2、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還見過平行四邊形?

  二、操作探究

  1、製作:同學們已經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邊形,我們能不能利用身邊的一些材料,自己想辦法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

  (1)電腦出示五種製作材料(吸管、釘子板、直尺、三角板、方格紙)(2)操作要求:四人一組,每人選擇其中的一種材料製作一個平行四邊形,自己獨立製作。

  2、交流:大家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創作,請你們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說說自己的做法和理由。

  (1)方法一:用小棒擺。

  (2)方法二:在釘子板上面圍一個平行四邊形。 (3)方法三: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4)用直尺畫一個平行四邊形。(5)用三角尺拼。

  3、演示:五種製作方法。

  4、討論:我們已經能夠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邊形,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到底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1)猜想:請同學們猜一猜平行四邊形邊有什麼特點?

  (2)驗證:自己想辦法來驗證其中的一個猜想是否正確。(3)交流:用什麼方法驗證的?

  ①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用直尺量的方法來驗證對邊相等後,教師用課件直觀展示。 ②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教師用畫平行線的方法驗證。(4)小結: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1”。(1)先判斷後說理由。(2)判斷:

  ①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

  ②在四邊形中,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則兩組對邊一定互相平行。()

  6、總結: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則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則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三、解決問題

  1、出示草坪圖:要在草坪的上下兩邊中間建一條小道,怎樣建最近呢?(1)設計:拿出作業紙在上面畫一畫。

  (2)彙報:你們是怎樣設計的?為什麼這樣畫最短呢?有多少種畫法?(3)畫高:①師: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是平行四邊形的底。(讓一個學生讀一讀)

  ②提問:這條底上可以畫多少條高?

  ③師:介紹另一組對邊上的底和高。提問:分別讓學生說說紅色線段是哪條底上的高?藍色呢?

  ④練習:先畫高再量底和高。

  2、小結: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底邊上可以畫無數條高,底和高要對應。

  四、感知聯絡

  1、想想做做3:出示七巧板(1)七巧板中有那些平面圖形?

  (2)拿出用七巧板中的3塊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你能移動其中的一塊將它改拼成長方形嗎?還可以怎樣移?

  2、王阿姨準備將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步縫製成一個長方形的檯布,應該怎樣剪,你們能幫幫她嗎?

  (1)交流:必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再拼。有多少種剪法?(2)比一比: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3)小結: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用集合圈表示)。

  五、體驗特性:

  1、拿出晾衣架:

  提問:你知道為什麼把晾衣架做成這麼多平行四邊形嗎?(便於伸縮)

  演示: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板書:易變形。)

  體會:拿出自己吸管做的平行四邊形拉一拉,體會一下易變形。

  2、師:你還能找出平行四邊形易變形這種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嗎。自主閱讀“你知道嗎?”

  六、機動題:

  想一想:一個平行四邊形的相鄰的兩條底邊長分別為6釐米和4釐米,已知一條底邊上的高為5釐米。請問它是那條底邊上的高?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九冊64頁及例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初步掌握並學會運用面積公式。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大膽創新意識和小組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幾個相同的平行四邊形、投影、課件、剪刀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設計情趣

  拍賣公告

  拍賣:為了大力發展小城鎮建設,本鎮現有一塊地皮欲拍賣,有意者請與新袁鎮政府辦公室聯絡。

  新袁鎮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1日

  問:1、如果你想參加競拍,那你應該知道哪些條件呢?

  2、如果這塊地是個正方形,那求它的面積應該知道那些條件呢?長方形呢?

  3、如果是平行四邊形,那應該知道什麼呢?(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二、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1、 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按照每個方格代表1平方釐米,讓學生說出有多少?(讓學生討論如果不滿一格應該怎麼辦)

  2、 出示一個長方形,再引導學生計算一下,說出結果。

  比較一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有什麼關係?

  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來,但數起來比較麻煩,如果是拍賣的那塊地你還能數嘛?那想一想,能不能像計算長方形面積那樣,找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從上面的比較中我們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分別與長方形的長、寬、面積之間的關係,那你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呢?想一想,該怎麼做?

  (2)、用割補平移法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3、 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進行剪拼(教師巡視)然後指名到前邊來演示。

  4、 課件演示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剛才發現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時,就是把從平行四邊形左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邊,拼成長方形,這樣好嗎?在變邊剪下的直角換圖形的位置時,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呢?

  (1)、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2)、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著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

  (3)、移動一段後,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著直角三角形繼續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到兩個斜邊重合為止。

  (3)、引導學生比較

  5、 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變化?為什麼?

  6、 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麼樣的關係?

  7、 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麼樣的關係?

  歸納總結: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它的長、寬分別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

  (4)、引導學生總結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8、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麼求?(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

  9、 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求?

  (5)、教學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S=a × h (告知S和h的讀音)

  說明含有字母的式子裡,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寫成a·h,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 或S=ah

  (6)、應用總結的面積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0、 回到課件首頁,說一下那塊地皮的底和高,引導學生想想根據什麼列式?

  11、 完成後讓學生看書第65頁例1

  12、 測測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釐米?再求出面積。

  三、鞏固、練習

  略

  四、作業

  課後練習題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在聯絡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

  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明確底與高的對應關係,能測量和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3、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行四邊形,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教學重點:

  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

  能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明確底與高的對應關係。

  教學準備:

  課件,三角尺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88頁例題8圖。

  (1)提問:你能在圖中找出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觀察圖片,說說圖中哪裡有平行四邊形。

  (2)追問: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能見到平行四邊形?

  教師課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如活動衣架、風箏、樓梯欄杆等。

  2、揭題。

  同學們對平行四邊形已經有一定的瞭解,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進一步探究平行四邊形,相信透過探究,大家將有新的收穫。(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畫平行四邊形。

  剛才同學們已經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邊形了,那我們能不能自己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呢?請同學們在教材第88頁的方格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1)學生在教材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

  教師巡視,瞭解學生的畫圖情況,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

  (2)展示學生畫好的品行四邊形。

  教師課件出示平行四邊形圖。

  2、觀察、交流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1)學生獨立觀察平行四邊形,再在小組內說說平行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2)全班交流。

  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比較多,教師要抓住主要特點進行交流,其他特點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交流。

  根據學生的彙報交流,師歸納:

  ①平行四邊形的主要特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②平行四邊形的其他特點:4條邊,4個角;對角相等;鄰角的和是180。

  3、概括總結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過度:剛才同學們透過觀察、交流,找出了平行四邊形的許多特點,現在你能說說什麼是平行四邊形嗎?

  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結合平行四邊形圖,指出:像這樣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作平行四邊形。(板書)

  4、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底。

  (1)動手操作,嘗試畫高。

  佈置任務:你能在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上任意取一點,畫出這一點到它對邊的垂線嗎?

  學生在教材的平行四邊形圖上進行操作。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2)交流討論,突破難點。

  ①課件出示學生的不同畫法:

  畫法一:

  畫法二:

  ②學生經過觀察得出並交流兩種畫法的聯絡與區別。

  聯絡:都是從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

  區別:一條垂線連線上下兩條邊;另一條垂線連線左右兩條邊。

  教師出示平行四邊形邊上畫出的兩條垂直線段。

  (3)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

  教師介紹: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是平行四邊形的底。

  教師一邊介紹一邊出示標出的“底”和“高”。

  高高底。

  底。

  思考:平行四邊形的高有多少條?

  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條。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9頁“練一練”。

  讓學生在不同的底上畫高,再次感受底和高的相對性。

  2、完成教材第91頁“練習十四”第1題。

  讓學生拼一拼,再次感受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3、完成教材第92頁“練習十四”第10題。

  透過測量,讓學生髮現平行四邊形對角度數相等,鄰角度數的和是180。

  四、反思總結

  透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這部份內容是在原有的平面幾何知識基礎上,繼續學習四邊形問題,這裡要求學生透過觀察和學生之間的個體交流,使學生認識四邊形;透過四邊形的認識,培養小學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到數學就在。

  學情分析

  以前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平面幾何圖形,不過沒有進行歸類,在老師的引導下,大部份同學都能掌握這部份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和學生之間的個體交流,使學生認識四邊形;。

  2、透過四邊形的認識,培養小學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到數學就在。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裝知道什麼樣的圖形叫做四邊形。

  教學難點: 四邊形所具備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匯入新課。

  1、教師:

  (1)這幅圖畫的是什麼地方?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說。

  (2)圖中畫了許多圖形,誰能告訴老師你認識了哪些圖形?

  2、請學生嘗試畫一兩個圖形,可以在圖上描。

  3、觀察:把主題圖中的所有四邊形用紅筆描出來。

  提問:這些圖形都有麼共同特點?以四個人為一小組進行進行討論,然後再彙報討論結果。

  小結:這些圖形都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四邊形。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題1。

  ①出示。

  提問: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塗上顏色。

  並說一說你的根據。

  為什麼 不是四邊形?(因為它不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所以它不是四邊形)

  ②想一想:四邊形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

  小結:四邊形它有四條邊,並且都有四個角。

  (2)教學例2。

  出示:

  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四邊形)

  請大家給這6個四邊形分分類,並說一說你分幾類,根據什麼來分的?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意圖有兩個。其一,以教材為依託,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探究數學問題的情境,鼓勵學生根據已有資訊提出想要解決的問題,目的是想激起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興趣和慾望,進而促使學生根據已有資訊和提出的數學問題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能以一種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學會用數學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二,以畫“數學畫”為切入點,進行方法指導,突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在同伴之間的交流、啟發下,探索並學會用線段圖分析問題、瞭解數量之間的關係,進而感知方法,解決問題,為今後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透過教學實踐,這節課的設計意圖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出色表現令我欣喜不已,本人認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這樣設計和處理有以下幾點好處:

  1、有利於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俗話說“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問題意識是創新素質的基礎,在教學中,老師首先要有問題意識,要著力培養學生“學會問,善於問”的能力,切實改變(教學中只教“學答”,不教“學問”的現象。

  2、有利於學生學習線段圖。這是線段圖第一次在教學中出現,在認知上是由直觀具體的“圖”向較為抽象的“線段”的過渡,而這又是幫助理解數量關係,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將重點放在了畫線段圖的方法指導上:讓學生根據以往的知識基礎,理清數量關係,討論得出線段圖的畫法,明確一條線段表示一個數量,兩條線段之間是有聯絡的,而這個聯絡可以從資訊裡得到;在對“問號該標在哪兒”的討論中,明確了問題不同,問號所在的位置就會不同,解決的方法就會不同。

  3、有利於學生分析數量關係,掌握解題技巧。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和在對線段圖畫法的討論中,得不斷的聯絡已知資訊,去體會、分析資訊中數量之間的關係,因此,對於數量之間關係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獲得的,所以解決問題使學生感覺很輕鬆,講起解法頭頭是道。我相信,在以後的學習中,在解決問題時他們會用這種方法去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的。

  4、有利於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透過操作,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律。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這是一幅街區圖(左圖),下面是學校的大門內外,這是街道,這是住宅區。看,小精靈提出了什麼問題?(教師介紹場景圖,要學生觀察影象並回答問題。小精靈提出:“你發現了哪些圖形?”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充分發表意見。

  2、重點出示校園門前的花壇圖形(右圖)。

  問:你知道左邊花壇是什麼形狀的嗎?那右邊花壇呢?這兩個花壇有什麼不同?

  3、出示方格紙上畫的平行四邊形,提問:這是右邊花壇,它的形狀有什麼特點?指出它的底和高。

  問題:圖中的三位同學在討論什麼?你能幫助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引入課題: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1)在方格紙上數一數,紙上每個小格是1m2,不滿一格的都按照半格計算,然後把表格填寫完整。(課件出示方格圖)

  (2)指名學生回答你是怎樣數的呢?指導完成表格?

  (3)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關係,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2、學生動手透過操作,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1)自由剪、拼,進一步感知。

  ①每個平行四邊形只准剪一下,試一試被剪下的兩部分能拼成已學過的什麼圖形?學生自己剪、拼。②互相討論。提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透過操作討論得出:只有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才能拼成一個我們會計算的圖形——長方形。這種剪法最簡便。

  (2)揭示轉化規律

  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在轉化的過程中,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來做呢?(教師邊演示邊講述)

  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直到兩斜邊重合為止。這樣就得到一個長方形。

  ③學生根據剛才的演示模仿操作,體會平移的過程。

  3、歸納總結公式

  (1)比較變化前的兩個圖形,提問:你發現了什麼?互相討論,彙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結果完成填空。(引導學生明確:你發現了什麼?互相討論,彙報討論結果。)

  ①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後,面積沒有改變。即長方形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面積。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

  (2)根據這些關係,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怎樣推匯出來?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4、教學字母公式

  (1)介紹每個字母所表示的意義及讀法。板書S=a×h

  (2)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裡,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S=ah”。

  三、鞏固練習,強化應用

  1、課件出示教材81頁的例1,指導學生自學,獨立完成。

  問題:你要提醒同學們應該注意什麼?引導得出:一是注意書寫公式要正確,二是注意面積的單位。

  四、層層遞進,拓展深化。

  1、課件出示教材82頁第2題,指導學生完成。

  2、指導完成83頁第5題。

  五、課外作業:完成練習十五的1、3、4題。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S=ah或S=ah)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其性質,並能夠熟練找出生活中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能夠熟練辨別平行四邊形,並會識認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魅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概念。

  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性質。

  三、教學過程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小學數學組2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下面我將正式開始我的試講。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匯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大螢幕,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幾張照片我們來看一下,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說圖片當中呢有梯子、衣架和停車場,非常棒,那同學們知道這張圖片當中都包括什麼圖形嗎?第二排同學你手舉得最高,你來說一下,他說呀梯子衣架和停車位中空部位都是平行四邊形,嗯,觀察的可真仔細,請坐!那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板書題目)

  【新授】

  活動一:

  那同學們,我們觀察一下圖片中鏤空部位的平行四邊形,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呢?接下來啊我們拿出兩把三角尺,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同桌之間相互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老師看到同學們都安靜了下來,第三排這位同學,你來說一說你們兩個人的結論。哦,他說呀他們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互平行,並且對邊相等,你們的思路非常清晰,請坐!那同學們,像這樣的兩組對邊相互平行的四邊形呢,我們就稱之為平行四邊形(畫圖板書)。我們再來看一下,像這樣從平行四邊形一邊上一個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板書)

  活動二:

  接下來啊同學們,拿出我們課前準備的吸管,串成一個長方形,捏住對角反向拉扯,這兩組對邊會有什麼變化呢?又會被拉成一個什麼圖形呢?那接下來5分鐘我們前後排4個人一小組進行討論,待會啊老師會找同學提問。

  好時間到,哪位同學來告訴一下老師,你們的討論結果呢。你們小組討論的最激烈,你來告訴一下老師,他說呀經過他們小組的觀察,這兩組對邊在拉扯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平行,這個長方形會被拉成各種形狀的平行四邊形,你們的結論啊非常準確,請坐!

  透過動手操作,我們發現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平行四邊形的這種特點,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呢?老師聽到同學們都說啊,像是學校門口的推拉門,升降機等等都應用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一特點,同學們可真善於觀察生活。

  觀察一下黑板上這些內容,以上就是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平行四邊形。

  【鞏固練習】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對平行四邊形有了更深的瞭解。我們看向黑板,接下來給大家兩分鐘時間來做一下這道題鞏固一下,畫出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課代表來黑板上板書一下。老師看到同學們筆都放下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黑板上同學的答案,這位同學的標註非常準確,同學們的答案和他的是一樣的嗎,看來同學們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都已經非常紮實了。

  【課堂小結】

  不知不覺本節課馬上就接近了尾聲,哪位同學來說一下本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穫呢?(停頓2秒)第二排手舉得最高這位同學你來說一下,哦,他說啊,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他認識了什麼是平行四邊形,並且熟悉了生活當中可以充分利用平行四邊形的特點,總結的非常全面見,請坐!

  【作業佈置】

  接下來老師來給大家佈置個小任務,回家之後仔細觀察一下家中的物體,看一看那些物品是利用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一特點呢,下節課一起來交流討論一下,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裡,同學們再見。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青島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76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用轉化的方法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抽象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在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方格圖、平行四邊形紙片、直尺、剪刀、三角尺

  教師: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產品嗎?比如:魚、蝦、扇貝。去水產品養殖基地參觀過嗎?下面我們一起去參觀小明家承包的兩個養殖池吧!(出示課件)仔細觀察圖中的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1:蝦池的面積是多少? 2:蝦池是什麼形狀的?……)

  師:蝦池是什麼形狀的?(平行四邊形)

  師:求蝦池的面積就是求什麼的面積?(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共同來探究。(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猜想

  師:我們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都有一個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有沒有公式呢?(有,師同時出示課件:蝦池的平面示意圖)

  師:希不希望透過自己的探究找到這個公式?

  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行!在探究之前,先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能是什麼?並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獨立思考)。

  師:誰來說?

  (1、我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底×鄰邊”。我是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猜的。)

  師:誰有不同想法?

  (2、我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底×高”。我發現沿著高把平行四邊形剪下來,移過去就拼成了長方形,所以我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底×高”。)

  師:現在出現兩種猜想,各有各的理由,而真正的計算公式肯定只有1個。我們怎麼辦?(驗證)

  師:對!我們要逐個進行驗證,看看正確的公式究竟是什麼。

  為了方便大家探究,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同樣大小的平行四邊形紙片來代替蝦池,還有一些學具,或許會對你們的驗證有所幫助。在動手驗證之前,老師有幾點小提示,請看螢幕:(課件出示,指名讀)

  1、小組同學先討論驗證的方法,再動手驗證。

  2、小組成員要團結合作,合理分工。

  3、每組推選1名代表進行彙報,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4、使用學具時注意安全,用完後裝入信封。

  2、驗證“底×鄰邊”

  師:先來驗證“底×鄰邊”這個猜想對不對。

  比比看,哪個小組合作得好,最先找到答案!小組長拿出第一個信封,開始。

  (學生合作,教師巡視)

  3、交流

  師:經過大家的動手操作,相信都有答案了。哪個小組願意先來交流?

  (我們小組是用數方格的方法來驗證的。我們透過數方格的方法數出平行四邊形紙片的面積是28平方釐米,而用猜想公式算出的面積是35平方釐米。所以 “底×鄰邊” 的猜想是錯誤的。)

  師:聽明白他們小組的做法了嗎?(找兩人分享)感謝你們的介紹。還有不一樣的小組嗎?(沒有)

  師:我們再一起看看驗證的過程:(課件演示)用方格圖數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8平方釐米。而量一量它的底是7釐米,鄰邊5釐米,根據“底×鄰邊”的猜想公式算出面積為35平方釐米。所以透過“數方格”驗證,“底×鄰邊”這個猜想是錯誤的。雖然這個猜想是錯誤的,但我們要感謝提出這個猜想的同學,因為你的猜想很有價值,讓我們大家對“底×鄰邊”為什麼不對有了更深刻地認識。既然“底×鄰邊”是錯誤的,那“底×高”是不是正確呢?現在請收起你的方格圖,我們再次小組合作利用第二個信封的幫助再來驗證“底×高”這個猜想對不對。一定要交流好驗證方法再動手操作,開始。

  4、驗證“底×高”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5、交流

  師:相信大家又有了新的發現和收穫。哪組先來分享你們的研究成果?

  (1、我們小組是這樣做的:量一量平行四邊形的底是7釐米,高4釐米,乘積是28平方釐米,所以“底×高”的猜想是正確的。

  師評價:他們小組的這種方法怎麼樣?我發現他們小組很會利用資源。剛才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是28平方釐米,於是他們想到的驗證方法就是用底×高,看是不是等於28。有不一樣的驗證方法嗎?注意聽,看看他們採用的究竟是什麼方法。)

  (2、我們小組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來,把它拼成長方形,我們發現長方形的長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可讓其利用投影儀向全班展示。)

  師評價:他們小組透過剪一剪、拼一拼,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你們覺得這種方法怎麼樣?(很好)誰再來說說?

  師:我們再透過大螢幕一起看(播放課件):把平行四邊形沿著高剪開,透過平移拼成長方形,面積有沒有變化?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板書:長方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而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板書:長、底),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板書:寬、高)。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可以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要沿著高剪呢?(這樣剪能拼成一個長方形,拼成長方形就能夠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奧,我明白了。原來這一剪的作用很大,把我們不會解決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難題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這一簡單問題了。

  師:是不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裁剪都可以?(是的)

  師:我還有第二個問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什麼不是長×寬,而是底×高呢?

  (平行四邊形沒有“長”和“寬”。)

  師:說的真好,我們可不能混淆了。

  三、應用公式,鞏固訓練

  師:我們已經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了,你能獨立解決蝦池的面積這個問題嗎?寫在你的練習本上。(出示蝦池平面圖課件,指名板演:90×60=5400(平方米)

  師:如果老師再給你提供這樣一條資訊:每平方米放養蝦苗30尾,你能提出什麼問題?(這個蝦池能放養多少尾蝦苗?)

  師:誰來解決這個問題?其餘同學寫在練習本上。(30×5400=162000(尾))

  師:聽說你們很順利的獲取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平行四邊形家族就派出了幾名代表,來挑戰大家,有信心迎接挑戰嗎?

  (出示課件:四個挑戰)

  1、初試鋒芒:下面是四個平行四邊形,明明認為它們的面積都是12平方釐米。你認為對嗎?

  為什麼?(單位:釐米 圖略)

  2、乘勝追擊: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課本79頁第5題)

  3、再接再厲: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停車位,底是2、5米,高是4米,一個停車位的佔地面積是多少?

  4、聰明小屋:下圖中正方形的周長是24釐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

  (圖略)

  師:真不錯,挑戰成功。

  四、收穫平臺,課外延伸

  師:不知不覺中就要下課了。想一想,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我學會了“轉化”這種方法;我們學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回憶一下:我們在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是按什麼步驟進行的?

  (猜想--驗證--結論。這是數學上常用的探究方法,相信你們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經常使用它。這節課,同學們不僅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掌握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轉化,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這一簡單的問題來解決。課後想一想生活中你是否也用過轉化法解決問題呢?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透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公式並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啟發、演示等教學方法。

  教學準備:

  1、學具:每組兩個平行四邊形模型,剪刀,透明方格紙,直尺。

  2、課外延伸思考題。

  3、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唐僧想考考豬八戒和沙和尚誰更聰明些,便分派任務讓他們去收割稻穀。唐僧說:“有兩塊地,一塊是長方形,長9米,寬4米;另一塊地是平行四邊形,底是6米,高是6米。你們隨便挑一塊吧。”豬八戒心想挑一塊麵積小一點的地,可以做少一點,所以他急忙說:“我挑長方形那塊地,可以做少一點”,孫悟空聽了笑著說:“老豬你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豬八戒怎麼都不明白,同學們想知道為什麼嗎?

  2、師:比較其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可以用什麼方法?

  師: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數方格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兩個圖形的面積

  (3)反饋彙報數的結果,得出: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

  2、引導: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方法比較麻煩,也不是處處適用。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是也有其他計算方法呢?

  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3、歸納學生意見,提出:透過數方格我們已經發現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它的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呢?需要驗證一下,因為我們已經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所以我們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計算呢?想不想親自動手來驗證、驗證,請同學們試一試,小組商量。

  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請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師:為什麼要轉化成長方形呢?生:因為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等於長乘寬)

  教師用課件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多種方法)

  4、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討論。可以出示討論題。

  (1)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2)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3)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彙報,教師歸納:

  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成為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同學們在驗證時真不簡單,經過努力你們終於發現並驗證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

  板書:

  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 × 高。

  5、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並用字母表示。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教師指出在數學中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板書:S=a×h=ah=ah

  6、活動小結: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變成了同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邊的面積等於底乘高,驗證了前面的猜想。

  三、分層運用新知,逐步理解內化

  1、(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的花壇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積是多少?

  2、那同學們知道孫悟空為什麼笑豬八戒嗎?誰來說說?(讓學生討論)

  3、我們一起來聽聽孫悟空是怎樣說的?(因為長方形面積是長9米乘以寬4米得36平方米;另一塊地是平行四邊形,底是6米乘以高是6米得36平方米,兩塊都一樣大,豬八戒佔不了便宜。)

  4、 求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2)判斷對錯:

  師強調:在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要注意底和高是互相對應的(課件點選)

  (3) 觀察下面的平行四邊形,形狀相同嗎?再仔細觀察兩個平行四邊形,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課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

  生讀題。

  師: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相等。

  3、 思考題:你有幾種方法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四、總結全課,深化認識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都有很多收穫,誰願意讓大家來分享你收穫的果實?

  今天,我們用轉化割補法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希望同學們把它運用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學習致用。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用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來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

  2、會綜合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四種判定方法和性質來證明問題、

  3、透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的應用,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1、重點:平行四邊形各種判定方法及其應用,尤其是根據不同條件能正確地選擇判定方法、

  2、難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的綜合應用、

  三、例題的意圖分析

  本節課的兩個例題都是補充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能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第三種判定方法和會綜合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質來解決問題、學生程度好一些的學校,可以適當地自己再補充一些題目,使同學們會應用這些方法進行幾何的推理證明,透過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尋找最佳解題途徑的能力、

  四、課堂引入

  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

  3、【探究】 取兩根等長的木條AB、CD,將它們平行放置,再用兩根木條BC、AD加固,得到的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嗎?

  結論: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五、例習題分析

  例1(補充)已知:如圖, ABCD中,E、F分別是AD、BC的中點,求證:BE=DF、

  分析:證明BE=DF,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證明

  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比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種方法簡單、

  證明:∵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 AD∥CB,AD=CD、

  ∵ E、F分別是AD、BC的中點,

  ∴ DE∥BF,且DE= AD,BF= BC、

  ∴ DE=BF、

  ∴ 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

  ∴ BE=DF、

  此題綜合運用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先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到判定另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條件,再應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出結論;題目雖不復雜,但層次有三,且利用知識較多,因此應使學生獲得清晰的證明思路、

  例2(補充)已知:如圖, ABCD中,E、F分別是AC上兩點,且BE⊥AC於E,DF⊥AC於F、求證: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

  分析:因為BE⊥AC於E,DF⊥AC於F,所以BE∥DF、需再證明BE=DF,這需要證明△ABE與△CDF全等,由角角邊即可、

  證明:∵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 AB=CD,且AB∥CD、

  ∴ ∠BAE=∠DCF、

  ∵ BE⊥AC於E,DF⊥AC於F,

  ∴ BE∥DF,且∠BEA=∠DFC=90°、

  ∴ △ABE≌△CDF (AAS)、

  ∴ BE=DF、

  ∴ 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

  六、課堂練習

  1、(選擇)在下列給出的條件中,能判定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的是( )、

  (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

  2、已知:如圖,AC∥ED,點B在AC上,且AB=ED=BC, 找出圖中的平行四邊形,並說明理由、

  3、已知:如圖,在 ABCD中,AE、CF分別是∠DAB、∠BCD的平分線、

  求證:四邊形AFCE是平行四邊形、

  七、課後練習

  1、判斷題:

  (1)相鄰的兩個角都互補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

  (2)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

  (3)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

  (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

  (5)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

  (6)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

  2、延長△ABC的中線AD至E,使DE=AD、求證:四邊形ABEC是平行四邊形、

  3、在四邊形ABCD中,(1)AB∥CD;(2)AD∥BC;(3)AD=BC;(4)AO=OC;(5)DO=BO;(6)AB=CD、選擇兩個條件,能判定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的共有________對、(共有9對)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並會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在參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體會轉化給學習所帶來的方便。

  3、透過猜測,操作,實踐,歸納等環節,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思維能力的培養,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到長方形的轉化過程。

  【教學關鍵】

  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對比。

  【教學方法】

  猜想,動手操作,轉化。

  【知識基礎】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長方形的面積。

  【教具準備】

  活動的長方形邊框

  【輔助手段】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幾何圖形是小學數學中最有趣的知識,你都知道哪些平面圖形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圖形,課件出示學生說的圖形,並依次說)

  (課件出示)紅星小學門口有兩個花壇,請同學們看是什麼圖形?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我們需要知道他們的什麼?(面積)

  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誰知道它的面積公式是什麼?(長乘寬)公式是怎樣推匯出來的?(用數方格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操作實踐

  (一)激發思維,尋求探究策略

  1、要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你都有哪些方法呢?(學生同桌討論1分鐘),誰想把自己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方法一:數方格

  方法二: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

  2、學生數方格。(出示課本80頁圖,提示不滿一格的按單元格計算),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分別是多少個面積單位?(24個)

  測量圖形面積我們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那計算學校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我們還以用數方格的方法嗎?數方格的方法不是處處適用,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來計算,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不是也有其他方法呢?能不能轉化為我們已經學過圖形的面積?

  3、學生動手操作(課件出示提示語:要注意前後的變化,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形狀變了,大小沒變)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四人一小組研究研究。

  學生彙報後,讓我們共同來看看怎樣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教師課件演示兩種方法。

  方法一: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頂點作一條高,剪開,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

  方法二:如果學生未說出第二種,師說明:實際上還有一種剪拼方法,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平移後拼成一個長方形。

  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4、比較歸納,推導公式

  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

  提問:比較這兩個圖形,你發現了什麼?(形狀變了,大小沒變)

  學生彙報: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學生彙報公式,教師板書。同學們在心裡默默的記記。

  5、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表示?

  S=ah(學生說字母公式,師板書)

  (二)解決問題

  1、剛才我們動手操作推匯出了求平行四邊形的一般公式,現在我們看看怎樣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用公式驗證前面數方格的平等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

  它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說,師板書

  (三)實際應用

  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底是100m,高是30m。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公頃?平均每公頃收小麥7噸,這塊地共收小麥多少噸?

  學生自己解答。

  三、智力闖關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了沒有,下面我們就進行智力闖關。

  (一)有空就填

  1、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剪開,然後透過(),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2、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後,圖形的()沒變。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

  3、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4釐米,高是3釐米,這個圖形的面積是()。

  (二)明辨是非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長方形的面積。()

  2、平行四邊形的底邊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3、沿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也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

  3、6cm

  5cm

  4、5cm

  4cm

  4、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釐米,那麼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釐米,高是4釐米。()

  (三)魚目混珠

  如圖,你能計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四、課堂反思。

  1、學生談收穫。

  2、師生共同總結。

  五、拓展延伸。

  用木條做成一個長方形框,長8cm,寬6cm,它的周長和麵積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麵積有變化嗎?說說你的想法。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3

  設計理念:

  利用知識遷移及剪、移、拼的實際操作來分解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等積轉化,透過“剪、移、拼”找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的關係,把握面積始終不變的特點,歸納出平行四邊形等積轉化成長方形面積。

  教學內容:

  五年級上冊第79-81頁《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透過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透過操作、探究、對比、交流,經歷平行四邊形的推導過程,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運用猜測—驗證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學情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並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後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滲透轉化、等積變形等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環節。學好這部分內容,對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這節課,讓他們動手實踐,在做中學,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過程,讓孩子們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髮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學具準備:2塊平行四邊形彩色紙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1、遊戲:小小魔術師。教師出示不規則圖形。

  你能將這些圖形分別變成我們學過的一個平面圖形嗎?(強調變形後的圖形形狀變了,面積不變。)

  2、現在變成了一個什麼圖形?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小結:剛才同學們先將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補到缺口處,就將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考方法—轉化。把不認識的圖形變成了認識的圖形。轉化後的圖形什麼變了,什麼是相同的?(形狀變了,面積相同)

  設計思路:“溫故”是課堂教學起始的重要環節,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透過圖形變形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顧,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後面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故事引入,激起質疑

  1、故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想聽嗎?我看有的同學不想聽!用行動告訴老師你想聽。

  一天,阿凡提在街上賣毛毯,地主巴依走了過來。他一眼就看中了阿凡提的花毛毯。聰明的阿凡提拿出這樣的兩塊毛毯,分別是什麼形狀?

  阿凡提說:“親愛的巴依老爺,如果您能從這兩塊毛毯中挑出一塊大的來,我就不收你的錢;可如果你選錯的話,你就得答應我,把欠長工的錢全部付清,怎麼樣?”

  巴依一聽不收錢,高興的兩眼放光。他一把抓起這塊長方形的毛毯說:“這塊大,我就要這塊!”

  2、巴依認為這塊長方形的毛毯大,你猜猜看哪塊大?

  我們說的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什麼?

  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3、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以前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可能會有幫助。

  設計意圖: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以故事引入,產生疑問,從而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探索熱情。

  二、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一)猜想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中中的平行四邊形,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大膽猜測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

  根據學生猜測,板書:可能出現(底×高或底×鄰邊)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讓學生畫高,指名板演並強調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條

  (二)驗證

  1、到底哪種猜測正確呢?這就需要我們進行驗證才知道。

  2、思想決定行動,動手操作前建議大家先想一想:怎樣才能得到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能不能把它變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呢?怎麼變?

  3、靜靜地想,想好了嗎?

  (三)操作

  1、探究活動步驟:

  想好了,我們來看“深入探究活動”,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動手操作。為了剪拼的規範,建議大家用鉛筆和三角板先畫一畫,再剪拼。

  第二步:結合剪拼過程,思考這三個問題:大聲讀出來!

  深入探究學習卡

  ①透過剪一剪,拼一拼,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什麼圖形?

  ②剪拼後的圖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什麼不變?”

  ③剪拼後的圖形各部分和原來平行四邊形各部分之間有什麼關係

  第三步:把你的剪拼方法及你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

  明白了嗎?比比看,哪個小組進行的又快又好!開始吧!

  2、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請同學上來展示,並在黑板前交流剪拼方法和對三個問題的思考。

  3、彙報交流

  (1)彙報剪拼過程。

  一邊演示,一邊說說你的剪拼過程。

  (2)指導規範敘述:

  (板書:沿高剪平移)並追問:為什麼要沿高剪?

  (四)推導

  1、彙報探究的三個問題。

  結合剪拼過程,誰來說說你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

  ①透過剪一剪,拼一拼,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長方形。

  ②剪拼後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面積不變。

  ③剪拼後的長方形的長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2、彙報交流:面積不變,長---底,寬---高

  追問:你怎麼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剪拼後的長方形面積相等?

  請每位同學選一種你喜歡的剪拼方法,像剛才同學一樣,說說你對這3個問題的思考。

  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設計意圖:此環節留給學生充分探索、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剪、拼等一系列實驗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和轉化後的長方形之間的聯絡,從而為後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總結奠定基礎。

  (五)結論

  1、證實猜想,得出結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是正確的

  2、用字母表示:S=ah

  三、解決問題,拓展延伸

  1、算一算: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平行四邊形隨處可見,出示情境圖,你發現了哪些平行四邊形?你會計算嗎?

  2、你能算出芸芸家這塊菜地的面積嗎?

  題上給了這麼多資訊,應該怎麼選擇呢?試試看,你一定行!

  看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是一組相對應的底和高相乘才行啊!

  3、接下來大家要加油噢!看,向你挑戰!怕不怕?

  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它們的面積一樣大嗎?

  小結:判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只要抓住哪兩個關鍵點就行了?

  四、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現在大家看:哪塊毛毯的面積大呢?

  你猜對了嗎?巴依呢?阿凡提是運用智慧獲得成功!

  同學們知道嗎?阿凡提在人們心中是智慧的化身。這節課,我們也運用我們的智慧,利用轉化的方法,探究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老師心目中,你們比阿凡提還了不起!老師為大家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小結既呼應了開頭的情景,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愛數學的情感,樹立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分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五年級上冊第79-81頁的教學內容,本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這些圖形的特徵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和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聯絡比較緊密,也是為今後進一步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打下基礎。

  設計的理念: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長方形面積公式,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會做高,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驗證推理的過程,並透過運用面積公式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透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透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等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透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透過學生動手操作,用割補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長方形,找出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絡,推匯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平行四邊形硬紙片,一把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文主題圖,觀察主題圖,讓學生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當學生找到圖中學校門前的兩個花壇時。

  師:觀察圖中學校門口前的兩個花壇,說一說這兩個花壇都是什麼形狀的?怎樣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

  生:會計算長方形面積,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可是要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我們必須要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在現有知識水平中無法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來激發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奧秘的慾望。]

  二、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用數方格的方法探索計算面積。

  師:請同學們大膽猜想一下,你想用什麼方法來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生1:我想把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

  生2:我想用數方格子的方法來計算。

  ……

  師:(1)拉動平行四邊形的邊框,讓學生觀察得知;用拉的方法不能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我們再來驗證一下你們剛才提出的數方格子的方法行不行,用多媒體出示教材第80頁方格圖。我們已經知道可以用數方格子的方法得到一個圖形的面積,現在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

  說明要求: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釐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現在同學們一齊來交流一下是是怎樣數的,請把數出的結果填在表格中。

  同桌合作完成:

  4、彙報結果:用投影展示學生填寫好的表格,觀察表格的資料,你發現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平行四邊形

  底

  高

  面積

  長方形

  長

  寬

  面積

  透過學生討論,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及面積分別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它的底乘高;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它的長乘寬。

  [設計意圖:透過讓學生數一數,議一議,先感受一下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面積的聯絡。培養學生聯想、猜測的能力,同時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思路。]

  2、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1)引導: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用數方格這個方法能任意數出一些平行四邊形面積嗎?為什麼?哪些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能用這種方法呢?

  生:不方便、比較麻煩,不是處處都適用,例如沒方格圖的平行四邊形和生活中一些的平行四邊形物體。

  師:既然不方便,不能處處適用,我們能否不數方格從中探索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規律呢?

  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2)歸納學生意見,向學生提出:透過數方格我們已經發現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呢?現在請大家驗證一下。

  (3)分組合作動手操作,探索圖形的轉化。

  各小組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思考一下;能否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自己會算面積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轉化成一個什麼圖形呢?各小組組織學生動手實驗、合作交流開展探究活動。各小組代表把拼剪的圖形展示在黑板上,並說一說演示的過程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生:我們就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因為長方形的面積我們已經會計算了。

  引導學生:用割補的方法沿著平行四邊形任意一條高剪開,平移後都可以得到長方形。

  用多媒體演示平移和拼的過程。剪——平移——拼。

  [設計意圖:透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操作。使每個學生能從感性上認識利用割補把平行四邊形透過剪—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的演示全過程。]

  (4)小組討論,合作交流,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討論後,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出示討論題目給學生。

  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面積變了沒有?

  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能否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設計意圖:創設探究的空間和時間,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中,讓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之間的關係,掌握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5)小組交流彙報,歸納敘述出自己的推導過程。

  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什麼?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同學們能否嘗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S=ah

  學生思考: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什麼條件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3、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應用。

  既然我們已經推匯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那麼我們現在可以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1)、現在課本主題圖中學校門口兩塊花壇的大小這個問題現在可以解決嗎?怎樣解答呢?

  生:先量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再按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並說說計算過程,再比較大小。

  (2)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自學例1。

  師:例1是給出我們什麼數學資訊呢?我們根據什麼公式來列式計算,學生試做、並說說解題方法和板書結果。

  學生板書例1的結果;s=ah=6×4=24(平方米)

  [設計意圖: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鞏固拓展。

  1、給下面各題目填空。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5釐米,高是3釐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平方釐米。

  (2)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8米,高是5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米。

  (3)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高是6分米,底是9分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設計意圖:透過反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加深學生對面積公式的理解和更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3、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平行四邊形,並標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數量,同桌交換來求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這兩題練習設計可讓學生想辦法找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才能求出面積,這樣設計進一步加強了學生作平行四邊形的高的方法,同時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和應用公式的實踐能力。]

  四、課堂總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知道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嗎?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呢?你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解答一些實際問題。

  請你們找出生活中用到的平行四邊形,並計算出它的面積,在下節課上進行交流好嗎?

  板書設計: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用字母表示是:S=a×h=a·h=ah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8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透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使學生理解轉化的思想,初步學會運用轉化法來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充分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探究過程和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解決“山西省的面積大約有多大”這個問題,向學生滲透愛祖國愛家鄉的良好情感,樹立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會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透過學生動手操作,用割補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長方形,找出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絡,推匯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平行四邊形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設定懸念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看,我們中國的版影象一隻昂首挺胸的雄雞,在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我們山西省就位於祖國的華北西部。你知道山西省的面積大約有多大嗎?

  [學情預設:搖頭或不知道。]

  (出示:中國版圖)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山西省近似我們學過的什麼平面圖形?

  [學情預設:學生根據觀察可能會說:四邊形或平行四邊形。]

  師:你很會觀察。要想知道山西省的面積大約有多大,需要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計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可以知道山西省的面積有多大了。]

  師: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引出課題並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新課程指出:數學來源於生活。透過從生活情境中引入問題、設疑激趣,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直接引入研究課題。]

  二、動手操作引發慾望

  1、回憶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師:同學們,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徵,你們還記得嗎?

  [學情預設:

  生1: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對角相等。

  生2:還有底和高。]

  師: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的圖形,如果從這點引出一條高,你知道和這條高相對應的底在哪裡嗎?

  [學情預設:學生根據不同的高,找到所對應的底。]

  師:由此,你發現了什麼?

  生:底要和高相對應。

  師:對,這一點值得注意。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探究之前,回憶平行四邊形的有關知識,讓學生找到此知識的原知識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順利的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

  2、第一次探究

  師:回憶起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就可以順利的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了。現在這個平行四邊形已經縮小放到大家的學具袋當中了,請大家利用學具袋中的學具,想辦法計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學情預設:

  生1:直接數。

  生2:間接數。

  生3:沿邊上的高剪開。

  生4:沿中間的高剪開。

  生5:沿兩邊的高剪開。……]

  師:我看到大家都已經研究出計算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方法了,請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到前面來給大家邊說邊演示一下。

  (小組彙報)

  [學情預設:

  組1:用直接數方格的方法。]

  [問題討論:師抓住“不滿一格的如何計算”這個問題,讓小組展開討論,從而初步滲透轉化思想。]

  師:哪個小組和他們的方法不一樣?

  [學情預設:

  組2:間接數。

  組3:沿邊上的高剪開。

  組4:沿中間的高剪開。

  組5:沿兩邊的高剪開。……]

  師:由此,你又發現了什麼?

  小結: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只要沿著高剪開就可以拼成長方形。

  [設計意圖: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基礎上充分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所以我在這一環節就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究的過程,得出多種方法,體會轉化前後的這兩種圖形之間的聯絡與區別,為後面公式的推導做好鋪墊。]

  3、第二次探究

  師: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如果要計算這麼大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或者比他更大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能用這張小小的方格紙數出來嗎?

  師:請大家再想一想,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物體的形狀都是平行四邊形的,比如像花壇、麥田、樓梯扶手等,要計算它們的面積,我們還能用數方格的方法嗎?還能用這種割下來補過去的方法嗎?

  生:不能。

  師:有沒有一種既科學又簡便,象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一樣,運用一定的公式來解決的方法呢?

  生:有。

  [學情預設:學生利用學具驗證自己的猜想: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長方形的寬]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還可以用字母來表示:請大家開啟課本第81頁,自學例1上面的兩段話。

  [學情預設:學生彙報自學成果,教師板書字母公式。]

  師: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S=ah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研究得非常好,各種平面圖形是有一定的聯絡,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今天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學過的長方形,從而找到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設計意圖: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能使數學更易於理解和更便於記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教學是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良好契機。在本環節中,我不只是滿足於單純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學習,更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最本質的東西,關注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聯絡實際解決問題。

  師:解決課前遺留問題:山西省的面積大約有多大?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滲透情感教育。]

  四、課後延伸滲透轉化

  師:吉林省近似學過的什麼平面圖形?

  生:三角形

  師:會計算它的面積嗎?(不會)我建議大家利用轉化的思想方法下課後繼續研究。

  [設計意圖: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不僅侷限於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學習的活動中,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並能靈活運用方法解決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操作、觀察和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思想,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的思想。

  三、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卡紙一張,剪刀一把,三角尺一個,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創設情境。

  (1)呈現教材第86頁單元主題圖。(PPT課件演示)

  教師:瞧!校園門口,你在哪些物體上看到了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

  (2)學生彙報交流。

  (3)回顧:我們生活在一個圖形的世界裡,這些圖形有大有小,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我們已經研究過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預設學生回答: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4)引入新課:這幅圖中除了有長方形和正方形,還有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你們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多邊形的面積”的學習。(板書單元課題:多邊形的面積)

  2、揭示本節課題。

  複習引入。(PPT課件演示)

  請大家看校園門口的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要比較花壇的大小,其實就是比較它們的什麼?你會算哪個花壇的面積?怎樣計算?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透過簡單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從實際生活(教材主題圖)中發現圖形,鞏固和加深對已學圖形特徵的認識,引入多邊形及面積的概念,從而揭示單元課題;從比較主題圖中的兩個花壇的情境引入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教學,以小見大,在滲透思考方法中揭示本節課的課題,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同時又為後面探究面積公式指引了轉化的方向。

  (二)主動探索,推導公式

  1、用面積單位測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提問:要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辦?(PPT課件演示)

  引導學生回顧用面積單位測量圖形面積的方法。

  (2)操作:現在把它們放在方格紙上,一個方格代表1 m2,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你能數出來嗎?長方形的面積呢?(教師適時用PPT課件演示)

  (3)學生先獨立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互相交流。

  預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方法一:從左往右數,每行6個,有4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米;

  方法二:先數整格有20個,再數半格有8個,相當於4個整格,合起來一共是24平方米。

  長方形的面積:長6米,寬4米,面積是6×4=24(平方米)。

  (4)教師小結:雖然大家數的方法不一樣,但同學們都是在用面積單位進行測量。

  (5)填寫表格。

  ①師生共同完成表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它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長方形呢?(PPT課件演示)

  ②引導學生觀察: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了什麼?

  ③交流回報,小結:有的同學發現了,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還有的同學發現,這個平行四邊形底乘以高正好等於它的面積,由此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設計意圖】面積計算最基本的方法是單位面積測量法,即用統一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這個方法雖然學生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已經使用過,但因為平行四邊形中出現了半格,所以本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測量;對於長方形的面積,學生已會計算,可直接透過計算得出結果;再透過對比它們的底(長)、高(寬)和麵積的資料,溝通這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絡,為後面進一步探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做準備。

  2、操作思考,推導公式。

  (1)教師:看來,數方格的確能讓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如果有很大一塊草坪,數方格方便嗎?顯然是不方便的。如果不數方格,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恰好等於底×高,那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等於底×高呢?看來,還需進一步研究哦!(PPT課件演示)

  (2)引導學生確定探究方向:我們已經學過某些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否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它們來計算面積呢?請大家藉助手中的平行四邊形卡紙,先獨立思考、動手操作,找到答案後在小組內交流。

  (3)操作轉化,推導公式。

  ①操作轉化。

  a、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剪拼平行四邊形,將它轉化成長方形後組內交流。

  b、學生展示彙報。(PPT課件演示)

  c、大家發現它們有什麼相同之處?為什麼要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來剪開?有多少種不同的剪法?為什麼?

  ②觀察思考。

  a、觀察: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和轉化後的長方形,你發現它們之間有哪些等量關係?(PPT課件演示)

  b、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 )相等,平行四邊形的( )和長方形的( )相等,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PPT課件演示)

  c、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③概括公式。

  你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會用字母表示嗎?(PPT課件演示,板書公式)

  (4)回顧與小結。

  ①我們已經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回顧一下,它是怎樣推匯出來的?

  ②教師小結:首先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後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再觀察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和拼接後得到的長方形,發現等量關係: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兩個圖形的面積也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像這樣把未知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成已學的長方形的面積來研究的方法,在我們數學學習中經常用到。如果同學們在後面的學習中碰到類似的問題,也可以用它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嘗試單位面積測量法之後,本環節首先讓學生感受到數方格的侷限性,啟發他們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學的圖形來計算面積,激發他們探究公式的慾望;在推導公式的過程中,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個層次是操作轉化,讓學生達成共識——沿高剪開後透過平移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第二個層次是觀察思考,讓學生透過觀察對比後發現轉化前後圖形之間的等量關係,溝通了兩個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絡,為有效推導面積公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第三個層次是概括公式,水到渠成。這樣設計層次清楚,目標明確。最後的小結環節,在引導學生回顧推導公式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回顧反思的能力,同時又滲透轉化思想。

  (三)鞏固運用,解決問題

  1、教學教材第88頁例1。

  (1)出示例題,呈現問題情境。(PPT課件演示)

  (2)理解題意,敘述題目內容。

  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是什麼?

  ②學生根據圖文敘述:知道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米,高是4米,求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收集資訊,明確問題。

  ①提問: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資訊?要求什麼?

  ②思考:要求花壇的面積,其實就是求什麼?

  ③歸納:要求花壇的面積,其實就是求底是6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4)學生獨立解答。

  (5)學生彙報,教師板書,規範書寫。

  2、課堂練習。

  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十九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3)全班集體交流: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算的?

  【設計意圖】例1是直接從情境中選取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指導學生如何應用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又可以具體驗證計算公式的正確性(與數方格所得的面積相等);同時還應注意對書寫格式的指導,即先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再將資料代入公式求值。

  (四)變式練習,內化提高

  1、基本練習。

  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十九第2題。(PPT課件演示)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3)全班集體交流第3題:這個圖形的面積你是怎樣計算的?(注意選擇平行四邊形中對應的底和高來計算面積。)

  參考答案:12 cm2;18、72 cm2;4、8 cm2。

  2、提高練習。

  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十九第4題。(PPT課件演示)

  (1)理解題意:怎樣計算出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需要知道什麼?(先測量出平行四邊形中對應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集體交流: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怎樣計算面積?

  3、拓展延伸。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定相等嗎?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一定等底等高嗎?(PPT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透過基本練習的計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公式,提高練習則讓學生在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與運用,最後的拓展延伸旨在讓學生在辨析中發散思維。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1、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麼?怎樣學的?

  2、今天我們主要推匯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學習了利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推導公式時,我們首先選擇的是計算面積的基本方法,就是單位面積測量法,透過數方格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觀察表格中的資料,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為了驗證這一猜想是否正確,又透過剪拼的操作,將未知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知的長方形來研究,最後透過觀察對比發現轉化前後的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等量關係,從而推匯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等於底乘高,從而也驗證了猜想的正確性。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經歷了測量——觀察——猜測——轉化——驗證的過程,最後我們還利用公式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作業練習

  1、課堂作業:練習十九第5題。

  2、課外作業:練習十九第3題。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領會割補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其初步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事物間相互聯絡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

  課件、平行四邊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教學模式:

  “我能行”四步教學法。(詳見文後注)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老師嗎?你想知道關於我的什麼情況?

  預設:

  老師的年齡是多少?教幾年級?

  師:我不能直接告訴你,那你們知道你父母的年齡嗎?我可以讓你們猜猜?為什麼這樣猜?

  生:我的媽媽是(38)歲,年齡差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所以許老師的年齡應該是(30)歲。

  師:想得真好,許老師就是(30)歲。

  師:你們想想,我是怎樣把我的年齡告訴你們的,我是把一個不熟悉的許老師,轉化成一個熟悉的許老師,看來“轉化”是非常有趣的。“轉化”不單在生活中應用,在數學課堂上也一樣可以應用。 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數學“轉化”思想來學習本節課。

  一、情境匯入,確定目標

  師:1、在數學課堂上哪些地方用到了“轉化”?

  預設:應用題三步轉化成兩步,再轉化成一步;求未知數X,開始給出的式子比較複雜,然後一步一步轉化成簡單的方程。

  看來,“轉化”是一位非常高深的、不見蹤影的高人,在背後幫助著我們。

  2、請同學們看這樣一個圖形(不規則圖形,)怎樣求這個圖形的面積呢?

  生:演示方法。

  3、師:為什麼把它拼成一個長方形呢?

  預設:學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而且能夠拼成長方形。

  這個方法真好,開始的那個圖形,不能一下子求出它的面積,但是我們透過“轉化”,把一個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了長方形,可以求出它的面積。

  4、剛才的圖形“轉化”過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5、請同學們看這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怎樣求呢?請看我們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我會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我會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情境匯入就是要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聲景或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從而讓他們興趣盎然地進入學習狀態。接著出示學習目標,使學生上課伊始就明確學習目標,知道透過本節課學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培養什麼樣的能力等。

  二、互動展示,生成問題

  師:1、你猜一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會與什麼有關?

  預設:長方形、正方形、底、高、夾角、相鄰的邊等。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們都有關係嗎?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我們利用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片來試著“轉化”求它的面積。

  3、請帶著問題自學。(課件)

  4、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轉化”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大膽猜測、動手實踐,在互動的過程中生成問題有利睛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知識規律,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三、啟發思路,引導歸納

  師:1、誰來彙報一下你們小組的發現?你們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嗎?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算?

  3、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你是怎樣推導的?說一下你的操作過程。

  5、剪下來這多餘的,這條線是不是隨便畫的一條線?這是什麼?(平行四邊形的高)

  6、為什麼要剪下來,要拼成一個什麼圖形?(拼成長方形)

  7、這個平行四邊形與剪拼的長方形之間有什麼關係?

  預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板書)

  8、剪拼後的長方形的長,是原平行四邊形的什麼?寬呢?

  9、我們學習過用字母來表示數量關係式,請同學們翻開數學書P81自學用字母怎樣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S=ah)

  【設計意圖】在生成問題之後,引導學生圍繞探究的問題,自己決定探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探究知識,倡導探究、發現學習的方法,把對知識的理解進行整理彙報交流;較難的問題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解決問題。

  四、練習檢測,拓展連結

  1、練習檢測卡一題。

  2、課件:判斷、選擇題、口答列式。

  3、練習檢測卡二、三題。

  4、談談你對這節課的收穫,好嗎?

  拓展練習(作業):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把你的做法和想法畫出來,看誰想得方法好,想得方法多。

  【設計意圖】歸納整理所學新知之後進行練習檢測,先進行新知鞏固性練習,再進行有坡度的、形式多樣的變式和發展性練習,發現問題及進進行矯正和發展性練習,在練習中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板書設計:

  (注:“我能行四步教學法”是我校開展的優質課教改實驗專案之一,這種教學模式注意教學過程的民主化、多元化和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充分體現師生之間民主平等、親密合作的教學觀和師生觀,具體流程為“情境匯入,確定目標――互動展示,生成問題――啟發思路,引導歸納――練習檢測,拓展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