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精選5篇)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

  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課前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一隻漂亮的鹿站在池塘邊。

  2、看,今天老師把誰請來了?你最喜歡小鹿的什麼地方?學生交流。

  3、可是小鹿卻說,(出示句子)“唉,兩隻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4、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學習28課:《獅子和鹿》

  二、初讀全文,瞭解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欣賞抱怨兇猛勻稱珊瑚撅嘴逼近猶豫掙脫精美別緻沒精打采灰心喪氣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正音

  3、從上面選幾個詞語,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4、原來是這麼回事,小鹿才會說,“唉,兩隻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三、細讀課文

  1、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講了這個意思?

  2、自由讀課文2—4段,劃出小鹿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說的話,細細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

  3、交流,結合指導:

  1)出示:“啊!我的身子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①、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麼?你還能把小鹿的角比作什麼,請你學著小鹿用“多麼┅┅多麼┅┅”來說話。

  ②、一起看看圖中的小鹿是多麼得意啊,你覺得小鹿會用什麼語氣說呢?誰能學著小鹿的樣子誇誇,指名朗讀,齊讀。

  2)出示句子:“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

  ①、你讀出了什麼?小鹿認為……,你能把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嗎?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配不上這兩隻美麗的角。……那我們能不能課文中的句子換成這句呢?你讀一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是啊,小鹿多不喜歡自己的腿啊,你能把他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小鹿這樣就是在……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說(抱怨),給抱怨換個詞。

  ②、小朋友,讀著讀著,你想到了什麼?有什麼話想對小鹿說嗎?

  3)你們真能幹,知道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他有沒有用。

  (二)學習課文5、6段

  1、美麗的角和難看的腿後來給小鹿帶來了什麼呢?趕快讀課文5、6段,邊讀邊想,劃出相應的句子。學生自學。

  2、交流,結合指導:

  1)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一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從這兒讀出了什麼?

  是啊,你覺得,這時的小鹿,心裡會想什麼?

  小鹿的心情是多麼緊張,請你讀這兩句話,用朗讀把小鹿的心情讀出來,自由讀,指名的,齊讀。

  2)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

  從這兩句話你讀出了什麼?

  什麼是灰心喪氣?給他找個近義詞,什麼時候你也會這樣?

  小鹿本來已經逃遠了,獅子灰心喪氣了,可角卻被樹枝掛住,真危險啊!請你讀出這時的緊張。指名讀,齊讀。

  3)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隻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後又拼命向前奔去。

  讀著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麼?

  (三)學習第七自然段:

  1、多危險啊,你就是小鹿,靠著難看的長腿,終於逃脫危險了,又來到了河邊,看到河水中美麗的角,和難看的腿,這時候,你想說什麼?請你說一說。

  2、看來,小鹿們都已經明白自己的錯誤。

  3、讀小鹿的話,你體會到什麼?想對同學說什麼?或明白什麼道理?寫一寫

  4、教師小結:是啊,物有所長,也有所短,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個人都有優點、缺點。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所以不管對人、對事、對物我們都要全面地去看待它。這就是這個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2

  《獅子和鹿》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全文情節緊湊,前後對比鮮明突出,語言豐富優美,在生動的故事中蘊含了深刻的道理。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的態度,是課文學習的重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是課文學習的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腳和腿的前後不同的態度。

  教學難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過程(預設):

  一、激趣匯入

  1、師板書獅子,會想到哪些詞?板書鹿,又會想到哪些詞?

  2、兇猛的獅子和美麗的鹿放在一起,齊讀課題,又想了解什麼?

  3、小結激趣:學習時能夠提出疑問,是一種很好的習慣,我們就可以透過讀書把一個個問號變成句號、感嘆號,甚至是長長的省略號,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打算怎樣去學這篇課文?

  4、自由讀課文,把難讀的詞、句讀正確,把文章讀流利,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自主讀書,獲知大意

  1、學生自由讀書,自主學習。

  2、交流:誰已經讀懂了,課文主要講了誰的一個什麼故事,用幾句話講出來。自己先練習一下。

  3、指名說。

  師隨機板書:角美麗送命腿難看逃生

  4、師:我們可以用誰開始怎麼樣後來怎麼樣來說?或者抓住一些重要的詞語來說,來,自己再練習一遍,肯定會講得很好。

  5、指名說。

  三、深入引導,感悟道理

  (一)理解前後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度

  1、同學們,透過剛才的讀書,你知道這個故事主要講誰?

  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看看這到底是一隻怎樣的鹿?拿起書,用心地默讀課文,仔細地體會體會。

  2、你認為這是一隻怎樣的鹿?

  3、交流。

  3、切入:

  看來,鹿說的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們拿出筆來,快速讀課文,找出鹿說的話,劃一劃。

  生說,師出示鹿說的四句話。

  (1)自由讀一讀,前後聯絡的地想一想,你會發現更多。

  (2)指名讀,你發現什麼?

  (3)誰來誇誇鹿的美麗的角?

  (4)方法的引導:那怎樣才能把這幾句話讀好呢?

  就請你們用上這些好方法來練習練習。

  (5)角色體驗:你就是這隻小鹿,你來誇誇自己。

  (課件出示:美麗的珊瑚)你瞧,美嗎?小鹿把自己的角比作美麗的珊瑚,可見,它對自己的角(是多麼滿意,是多麼喜歡,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板書:欣賞)來,把自己的感受送進去,女同學讀,男同學讀。

  師:對於自己的腿呢?請同學們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讀好第四段。也可以和同桌互相讀讀。(出示第四段)

  (6)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

  (7)說自己的腿不好,不喜歡自己的腿,可以用書上的一個詞說:板書:抱怨。

  (8)誰再來噹噹小鹿。

  過渡:這時候,小鹿是如此欣賞自己的角,又是如此討厭自己的腿,可後來卻說(出示第七段的話)齊讀。這是為什麼呢?

  (二)深入文字體會小鹿變化的過程

  1、自由讀第五、六自然段,認真地讀,仔細體會當時的情形。

  2、你讀懂了什麼?想說點兒什麼?

  3、在關鍵時刻,難看的腿成了怎樣的腿?(有力,有用)從哪兒看出來的,讀出句子。多好的腿呀!齊讀(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多麼靈活的腿呀!讀出來多有用的腿呀!齊讀。

  4、發散說話,體會心情。

  5、引讀第五段

  師:這時候,鹿的心情怎樣?

  最後,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兩條有力的長腿。就是這件事,就是這種心情,讓鹿重新認識了自己。

  四、拓展寫話

  1、小鹿帶著這種複雜的心情再次來到池塘邊,再次看到自己的倒影,肯定會有不同的感嘆,它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呢?拿起筆寫下來。

  2、生寫,評價。

  3、指生讀。

  4、小結:事物各有所長、所短,我們要正確對待它的長處和短處,還要注重它的實用,這些道理,還藏在下面的諺語中,來,我們一起讀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在大小,馬不在高低。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大家誇,一朵花,自己誇,人笑話。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新詞,理解:“勻稱、抱怨、沒精打采、猶豫、灰心喪氣、掙脫”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給鹿帶來了什麼?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不能過於注重事物外表,得看它有沒有用處。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

  1、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大家預習《獅子和鹿》這篇預言故事了,讀過三遍課文的同學請舉手?(真是自覺的孩子。)

  2、已經超過三遍的同學舉手示意一下?(你們都是勤奮好學的孩子!)

  二、讀

  1、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課後沒有生字表,但課文中的生字、生詞很多,比如螢幕上的這些詞語,你們不一定會讀。

  2、幻燈出示:

  勻稱珊瑚噘沒精打采抱怨逼近猶豫灰心喪氣

  兇猛撒開腿掙脫甩在後面使勁一扯

  3、這些詞語,老師不教,你們能不能讀正確?(如果有學生讀錯,可以請其他同學讀,讓讀錯的同學認真聽,看能不能自己發現。可以鼓勵:學會傾聽是一種方法,一種美德!)

  4、你真了不起!介紹一下,怎麼會讀的?

  5、生字、生詞不僅要會讀,如果能夠理解意思才更為了不起!說說看。(可以相機鼓勵:“你很會學習。”或“了不起!你預習得真好。”)

  6、古人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意思說,多讀幾遍課文,文中的意思不用老師講,就明白了。所以,雖然大家已經讀過許多遍課文,我建議大家還要用心把課文讀一讀,特別是文中小鹿說的話,好嗎?(生自由讀文,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品

  1、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專心,老師很感動!有這樣認真讀書的精神,你們一定能學好語文。大家請看螢幕上的句子,試著讀一讀,老師相信你們肯定能夠讀得流暢、正確、有感情。

  2、幻燈出示:

  a:“咦,這是我嗎?”(要讀出驚奇的語氣,因為鹿忽然間從倒影中發現自己很美麗。)

  b:他從來沒有注意到自己是這麼漂亮!(要讀出感嘆的口氣,“從來”、“這麼”要重音朗讀。)

  c:“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要用讚美的語氣朗讀,“多麼”要強調重音。)

  d:“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要噘起嘴,不高興地讀,讀出埋怨的語氣。)

  e:“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隻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要讀得急,“使勁一扯”、“才”要強調重音。

  f:“兩隻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前半句有驚無險,讀出緊張的口氣,後半句用慶幸的語氣讀出高興的樣子,“差點兒”、“獅口逃生”可以強調重音。)

  3、現在,請你選擇螢幕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看誰讀得好!讀得有感情,讀得傳神。(指名讀的過程中可以穿插:“你對自己的朗讀滿意嗎?想再試一次嗎?”“聽了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或:“老師也想讀,你們聽得出我的心情嗎?”)

  4、讀得真好!能說說為什麼喜歡讀這一句嗎?

  四、悟

  1、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我們就這樣去讀課文,就能讀出課文中豐富的情感,就會發現別人讀不到的東西,讀了上面幾句話之後,你能體會到寫什麼呢?

  2、課文中你還有什麼讀不明白的地方麼?善於動腦、積極發現問題的孩子是最聰明的孩子。(生提問,教師相機點撥或請同學幫助解決。)

  3、同學們,老師讀完課文之後也在思考,是怎麼思考的呢?這裡有四個答案,你們猜猜看,請看螢幕。

  4、幻燈出示:

  a、《獅子和鹿》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

  b、《獅子和鹿》這篇課文中我最喜歡鹿說的“兩隻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使我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c、《獅子和鹿》這個預言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

  d、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5、這些都是老師的解答,每讀一次課文會有不同的理解,於是就有了不同的答案。我們只要多讀幾遍,對課文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隨著你的長大,你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拿到文章之後,一定要養成多讀幾遍的好習慣。

  五、拓

  1、同學們,學習到這兒,我們瞭解到小鹿脫險的經歷,此時你有什麼心裡話想對小鹿說嗎?

  2、生暢所欲言。(鼓勵說出自己的見解,教師不作定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

  六、結

  同學們,小鹿肯定會聽到你們的話,一定會記住你們的話!一定會從心底感謝你們的!經過短短的四十分鐘,與你們共同學習,讓老師感到非常愉快!孩子們謝謝你們的配合!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4

  課文解讀

  本文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科學的思想方法”的第四篇課文,是一個帶有童畫色彩的寓言故事。課文講述了在叢林中,一隻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腿。當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它的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一樣事物都有長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到它的短出,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看不到它的長處;另外還告訴我們,看事物不能光看它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都有存的價值。課文內容有趣,語言生動,適合朗讀。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前面剛學過類似的課文《陶罐和鐵罐》,所以應以學生的自主閱讀體會為主。感悟故事所蘊涵的深刻道理,是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難點所在。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感悟故事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設計理念

  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機整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以訓練、探究、對話為基本元素設計教學過程,體現“情趣、紮實、互動”的教學特色。

  教學過程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大環節和板塊:開啟閱讀門、走進錄音棚、暢遊智慧泉、亮相展示臺。

  一、開啟閱讀門:引發閱讀期待

  回顧課文《陶罐和鐵罐》,匯出本文:獅子和鹿。

  師:《陶罐和鐵罐》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要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與缺點。那麼這篇《獅子和鹿》又能讓我們明白什麼道理呢?

  二、走進錄音棚:初步讀通課文

  師:大家都聽過音樂唱片吧?音樂唱片裡的聲音真好聽,知道是哪裡錄的嗎?錄音棚裡。今天,我們的教室也是一個錄音棚,錄誰的.聲音呢?錄同學們的聲音。錄同學們的什麼聲音呢?錄大家讀書的聲音。看看在這個錄音棚裡,誰讀書的聲音最真實,最動聽。你可以自己一個人讀,也可以邀請同桌一起讀,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學生自由朗讀,開啟錄音機實錄一段讀書的聲音。

  指名讀文,繼續“錄音”。隨機指導讀準文中的生字詞語:勻稱、珊瑚、泛起、撅嘴、抱怨、逼近、猶豫、撒腿、兇猛、甩、扯、掙脫。

  讀後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三、暢遊聰明泉:自主探究體會

  師:大家聽過聰明泉嗎?傳說中有這樣的一眼泉水,如果你下到裡面去暢遊一翻,就會變得特別聰明,當然這只是傳說。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讀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所以是是名副其實的聰明泉。現在,請大家暢遊其中,認真地讀書,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a、鹿是對角和腿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b、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受到了什麼啟示?

  組織交流,在交流中引導讀書,點撥理解,加深認識和體會。

  交流問題a的過程中,抓住以下讀點:

  第3自然段:他從來沒注意到自己是這麼漂亮!他不著急離開了,對著池水欣賞自己的美麗:“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第4自然段: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鹿開始抱怨起自己的腿來。

  第5自然段: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

  最後一自然段:他嘆了一口氣,說:“兩隻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交流問題b時,先讓學生用文中鹿的事例來講,然後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要注意引導學生辯證地認識。

  四、登上展示臺:誦讀積累語言

  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學習語文。學語文,就要以讀為本。本文的語言文字生動傳神,精彩紛呈,應透過反覆的朗讀進行品味、體驗,形成學生的語感。

  師:大家喜歡這篇課文嗎?說說為什麼喜歡。在學生交流中隨機激發:這篇課文透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語言也很生動,很有意思。請大家再次亮起你動聽的嗓音,朗讀這篇課文,讀到你特別喜歡的句段,可以反覆地多讀幾遍,把你的體會都讀出來。等下,大家要登上展示臺,一展你動聽的讀書聲。

  學生自主練習朗讀。然後指名朗讀展示,為讓更多同學有機會展示,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來朗讀。

  拓展延伸,推介《伊索寓言》:2500多年前古希臘勞動人民生活教訓和鬥爭經驗的總結,往往透過獅子、狐狸、狼、蛇、羊、烏龜、兔子等動物來創編生動形象的故事,透過故事告訴人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和生活經驗。《龜兔賽跑》《農夫和蛇》、《狼和小羊》、《獅子和蚊子》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寓言故事。

  部編版第7課《獅子和鹿》教學設計5

  一、看圖說話,激趣匯入

  在茂密的叢林中,生活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其中有一隻小鹿非常想和大家交朋友,今天隨老師來到了課堂上,大家歡迎它嗎?喜歡它嗎?(貼出鹿的圖片)

  1、你最喜歡它哪兒?為什麼?(生看圖說話)

  2、大家猜猜看,它在叢林中生活得怎樣?(師相機板書:平時、危急關頭)

  3、揭示課題:正如大家所說,有一天它遭到一隻獅子的追趕,簡直是太驚險了,我都替它捏了一把汗。大家想看看當時的情景嗎?(板書課題,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看圖說話,激趣匯入,構架理解課文內容的情感橋樑,同時為課後拓展的續編故事和創編故事做鋪墊。]

  二、朗讀欣賞,整體感知

  播放多媒體動畫朗讀課件,學生認真觀看並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誰找到了剛才所提問題的答案?

  [設計意圖:透過視覺感受,讓學生經歷一次情感體驗,從內心深處體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後不同態度的原因,為學生朗讀感悟積澱感情基礎,繼續引導學生學習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朗讀感悟

  這個故事的語言多麼優美,情節多麼扣人心絃啊,簡直把大家迷住了。讓我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劃出喜歡的部分和感受最深的地方,然後和學習夥伴交流交流。

  1、學生同學習夥伴自由合作,讀、劃、議、評。

  2、彙報交流:

  認讀生字詞,並引導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卡片出示)

  3、朗讀彙報,師相機引導感悟體會,指導感情朗讀。

  師引導提示:誰來展示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或感受最深的內容?你為什麼喜歡?你有什麼感受?你讀懂了什麼?小鹿此時是什麼心情?你想用怎樣的語氣朗讀?

  [設計意圖: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接觸文字、思考文字、感悟文字的過程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交流、朗讀中注重學生對文字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用眼睛去接觸文字,用大腦去思考文字,用朗讀去轉換、表現文字,用語言去表達對文字的感悟,從而把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落到實處。]

  四、精讀品味,體會道理

  1、從鹿在平時和在危急關頭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態度,你發現了什麼?

  (1)默讀課文,找出鹿評價角和腿的話,用筆劃下來,再感情朗讀。

  (2)你有什麼體會?(師相機板書:欣賞、抱怨、責怪、感謝、不實用、實用)

  2、重點品讀(課件出示鹿的四次評價語)

  (1)男女生分別對比讀鹿對角的前後評價和對腿的前後評價,問:為什麼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後的態度不同?

  (2)你受到了什麼啟示,想對小鹿說點什麼?

  3、小鹿自己也深有體會,我們來聽聽它是怎麼說的。(課件出示,生齊讀)

  4、聯絡實際,由文入情:學生聯絡實際暢談體會(鼓勵學生舉生活中類似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談,說的有道理即予以肯定。師相機板書故事蘊含的道理)。

  [設計意圖:以小鹿的前後態度對比為切入點,抓重點語句,採取多種方式朗讀感悟,聯絡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走進文字情境,獲取真實感受,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五、遷移拓展,續編、創編故事

  1、師:小鹿獅口逃生,學會了科學思考,懂得了全面看待問題。然而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當夜幕降臨,大地悄然入睡的時候,小鹿的眼睛對耳朵說起了悄悄話:“哎,主人現在對它的四條腿滿懷感激,卻完全忽視了我們,你不覺得委屈嗎?”耳朵會怎麼回答呢?接下來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其實在小鹿的身上,在動物王國和其他王國裡,每天都有許多有趣的故事發生。我們可以課外閱讀寓言故事,也可以展開我們想象的翅膀,來續編或創編故事,看看我們的故事將給人們以怎樣的啟示……

  2、學生口頭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