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中國結》教學設計

《中國結》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中國結》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中國結》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結》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本文具有感情強烈、語言精煉、意境優美、音韻和諧等特點。尤其是第二、三、四自然段有些句子對仗工整。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適合朗讀。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要反覆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同根生、心連心的象徵。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對於中國結這種飾物很喜歡,但對於它所包含的深刻寓意並不瞭解,學習時他們很可能忽略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2、在學習本課之前已具備的學習能力: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表達自己的見解;掌握了幾種基本的識字方法;有獨立學習的習慣如:能劃下讀懂的詞句和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能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或句子的含義,並且能簡單地寫出自己的體會。有的學生還能結合課文內容查閱有關資料。

  三、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會認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根據本課特點,找出每段的中心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透過研讀第五自然段,理解中國結豐富的寓意,瞭解實物說明與象徵意義結合的效果。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5、透過學習與作者情感發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6、課外引導學生收集有關中國結的資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教學準備

  中國結的實物和圖片;課文文字製成的課件及相關圖片;中國結的有關資料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趣,匯入新課

  1、學生展示自己帶來的中國結

  師:談談你對中國結有哪些瞭解?

  生1:我知道中國結是一種裝飾品,在我家裡有一個很大的中國結,這個小一點的是爸爸汽車裡的,上面還寫著“平安”兩個字。

  生2:中國結是人們用絲線編制而成的。

  生3:我見過的中國結大都是紅色的,過春節時我家買了一個。它的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福”字。……

  2、小結:同學們對中國結的瞭解可真多。是啊,近幾年中國結特別流行,幾乎成了家家戶戶喜愛的一種飾物,尤其是春節的時候,人們都挑選自己喜歡的中國結帶回家,也把喜慶和幸福帶回家。猜一猜課文會介紹中國結的哪些內容?(板書:受寵)

  3、學生猜想文章的內容

  (點評:教師透過引導學生用看一看,談一談,猜一猜的方式,使學生對中國結有了初步瞭解,既引出課題,又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利用已有的讀書方法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

  (1)集體反饋。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字詞,重點強調“憧憬、滲透、頸”的讀音。

  (2)誰願意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

  3、指名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請一組同學開火車讀課文,一人一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中國結的?

  (2)讀後交流,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誰能說一說,中國結為什麼特別受寵?(因為它美麗漂亮;它代表著祥和,代表著幸福,代表著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中國結表現著中國心飽含著中國情……)

  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麼?(只要學生理由充分,老師都要給予肯定。)

  (三)深入學習,品讀課文

  1、中國結是如何受到人們的喜愛的?

  學生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說明中國結受到喜愛的排比句畫出來。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在不同場景蒐集的中國結的圖片展示給學生。

  2、美讀句子,體會人們對中國結的喜愛。

  從“到處”“裝點”你能體會到什麼?

  自己小聲讀一讀這段話,把自己體會到的讀出來。

  同學們,中國結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不論是莊重的場合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身影;不管是孩子們還是歸國的老華僑都以胸前掛著中國結而自豪,難道它受寵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它美麗典雅的造型嗎?

  (點評:教師以簡潔的語言概括人們對於中國結的喜愛之情,同時以反問句引起學生更深一層的思索:中國結為什麼得到中國人的普遍喜愛?這樣激發學生閱讀下文的興趣,挖掘文章的內涵。)

  3、重點體會3、4、5自然段,理解中國結的豐富內涵及其象徵意義。

  (1)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國結表現著中國心,飽含著中國情。)學生讀句子。

  (2)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你是怎樣理解“中國心”和“中國情”的?

  (3)學生默讀3、4、5自然段,劃出重點的句子,多讀幾遍,寫出自己的體會。

  (4)彙報交流,指導朗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中國結是民間藝人的傑作,它代表著什麼?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又是怎樣的?

  生讀句子談體會。(課件出示句子)

  師:同學們談得很好,中國結是民間藝人的傑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再現。它代表著幸福和祥和,代表著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這樣美的藝術品,想不想去看一看?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情感,一邊欣賞,一邊讀出中國結的美吧!

  (課件出示各種姿態的中國結,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點評:本段“以讀代講”,並且藉助課件讓學生欣賞中國結的美麗,感悟民間藝人高超的技藝,既有助於理解語言文字,又陶冶學生的情趣,激發他們的民族熱情。)

  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近幾年中國結尤其得到海外華僑的喜愛,文中“頭”為什麼加了引號?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1:這個“頭”不是一般意義理解的`頭,是指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土。

  生2:如果在纏繞中國結的絲繩中理解,這個“頭”指的是一端;把中華兒女比作這根絲繩時,這個“頭”就是指自己的祖國了。

  師:你是個善於思索的孩子,能聯絡上文來理解“頭”的含義,這種學習方法很好。誰還想談自己的感受?

  生3:我想起了李白的《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外的華僑遠離祖國,思鄉情濃,他們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自己的親人,因此他們把自己當成編制中國結的那根繩子的一部分了,這個“頭”指的是自己的祖國和鄉土。

  (點評:老師的評價真誠具體,既有對學生表現的積極肯定,又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運用。學生交流的慾望被激發了。)

  讀後學生評議(略)

  (5)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給學生創設一定情景,帶著對祖國對親人的思戀來讀這段文字。

  師:同學們,你有過離開家、離開親人的的感受嗎?你經歷過想見親人但是卻不能見的心痛嗎?那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與煎熬呢?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編結這根繩子的一部分,這根繩子牽連著你、我、他,無論將來你走多遠,總是會想起自己的祖國和親人,古人有借“月”思鄉,我們今天就以“結”來吐情。

  學生齊讀這段文字。

  (點評:教師用充滿深情的語言,引領學生進入遐想的殿堂,繼而在朗朗的讀書聲中,進一步使學生的思想受到啟迪,情感得以交流、釋放,從而與文字思想產生共鳴。)

  (四)拓展、積累、昇華感情

  1、小結:難怪課文第一自然段說中國結特別受寵,不僅是因為它造型美麗典雅,而且它代表著幸福和祥和,代表我們對未來的憧憬,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兒女心連心的象徵。(板書:幸福、祥和、心連心)

  2、同學們,說說看,你認為中國結還代表了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平安、祝福、歡樂……)

  3、積累背誦

  課文中有許多地方描寫了中國結的美麗和人們對它的喜愛,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

  第二課時(略)

  六、教學反思

  我在設計教學時,十分注重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以教師自身美好的形象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師生關係自然融洽,是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的重要前提。其次,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訓練。教學中,老師注意引導學生獨立鑽研文字,自讀、自悟、自得,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就重點句、關鍵句合作研讀、討論、品讀。如:在學習第五自然段的時候,老師抓住“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編織中國結那根繩子的一部分”來理解下文中“頭”的含義。透過自由讀、範讀、集體讀、想像讀、感情讀等不同方式,讀出感情,讀出意蘊,在此基礎上,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中國結》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巧奪天工、歎為觀止、變化無窮、憧憬、圖騰等)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三、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四、教具準備

  教師:中國結的飾物以及相關的資料。

  學生:查詢有關中國結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展示中國結),大家看這是什麼?2、你對中國結有哪些瞭解?(學生自由談)

  3、教師展示中國結的資料。(多媒體展示)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中國結的課文,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把金鑰匙,(螢幕出示金鑰匙)

  (1)看課題,猜猜課文詼寫哪些內容?

  (2)自由讀課文,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同時,對照印證你猜到了哪些內容,要邊讀邊做一下標註。

  2、交流讀書情況。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人們喜歡中國結嗎?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指導學生學第二自然段

  (1)指名交流

  (2)多媒體出示第二自然段,再讀一讀,讀出對中國結的喜愛之情(自由讀、指名讀)

  (3)你還在哪裡見過中國結?能仿照句子寫一寫嗎?

  (螢幕出示)你看,在(),在(),在(),到處可以看到中國結那富於絲綢質感的鮮紅、美麗、典雅的造型。

  2、人們喜歡中國結僅僅是因為它鮮紅、美麗、典雅的造型嗎?中國結為什麼如此受寵?請你讀讀3—5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中國結為什麼如此受寵?

  (1)小組交流讀書感受

  (2)課件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國結

  (3)從你們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你們對中國結的讚歎,為什麼讚歎?

  (4)理解重點詞“歎為觀止”“巧奪天工”。

  (5)這些巧奪天工的工藝品象徵著什麼?你還在哪裡見過中國結?代表著什麼?

  3、外國人喜歡中國結,這又是為什麼?

  (1)老師和你們比賽讀這段可以嗎?

  (2)為了公平,你可以先練習一下。

  (3)請朗讀高手代替老師賽讀。

  4、中國結不僅造型美麗、寓意深刻,也撞擊著我們的中國心。

  (1)小組合作學習第五自然段

  (2)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3)小組交流、指名交流。

  (4)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激發情感。

  (5)你們也有一顆中國心,中國情,帶著這種感受再讀第五自然段。

  (四)小結,昇華感情

  現在你喜歡的僅僅是中國結嗎?你對中國結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

  (五)作業超市

  1、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詞句做摘錄筆記。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介紹感興趣的工藝品。

  《中國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10個生字,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步學習使用猜讀法,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3、引導學生品讀、感悟中國結的寓意,重點體會課文中“頭”的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2、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教具準備:

  中國結的飾物多媒體課件有關中國結的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匯入,感知課文。

  1、同學們,國慶節的時候,老師收到了一個很特別禮物,請你來猜一猜。

  出示謎語:“一屢紅絲線,交錯結龍鳳。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誰猜出來了,是什麼呢?(生:中國結)(板書:中國結)

  2、談一談:你對中國結有哪些瞭解?

  3、揭題,猜讀:

  一個小小的中國結就給你們帶來了這麼多美好的感覺,帶著這些感覺,齊讀課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中國結,一起去了解它的變化無窮,一起去感受它特有的風韻吧!如果你是作者朱傑人,有可能寫哪些內容?

  出示金鑰匙:“看到課文題目,可以先猜想文章的內容,讀的時候再對照印證。

  4、師過渡:同學們,你們想到的內容可真不少,現在老師就請你們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對照印證你猜到了哪些內容?

  5、彙報交流。

  (1)、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2)、說說作者在課文安排了哪些內容?

  (3)、讀有關句子,相機正音。(順勢理解“受寵”)

  師小結過渡:中國結為什麼如此受寵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探究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5自然段。

  二、品讀外形,感悟寓意。

  師過渡: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中國結為什麼如此受寵呢?(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外形美、表現著中國心,飽含著中國情、具有豐富的寓意……)是呀,中國結受寵的原因可真多呀。讓我們一起走近中國結,上睹它的風采吧!

  1、播放中國結圖片。

  2、出示句子“中國結真不愧是民間……令人歎為觀止。”(理解“巧奪天工”“變化無窮”“歎為觀止”)

  (1)中國結的美麗讓我們——歎為觀止。(理解“歎為觀止”)

  (2)為什麼“歎為觀止”?

  a、因為用一根根紅色的絲繩,經他們的巧妙編結,成了——巧奪天工的工藝品。(理解“巧奪天工”)

  b、因為中國結形狀各異,配以各種飾品,如魚、如古錢,如十二生肖,變化無窮。

  3、指導朗讀:指名讀——引讀——齊讀

  小結過渡:是啊!中國結真不愧是民間藝人的傑作,它凝聚著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將自己美好的願望寄予其中。引讀:“它或象徵著幸福,……總之,它代表著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

  誰來告訴大家中國結的寓意是什麼?

  4、出示句子“它或象徵著幸福,……總之,它代表著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

  師:看著這些紅色的詞(幸福,友誼,生命,喜慶,智慧,歡樂,熱情,祥和,憧憬),體會一下它們的含義,再讀一讀,一定有不同的感覺。(自由讀一讀)

  (1)句式訓練(排比句)

  (2)自由讀句子,思考:優美的排比句寫出了中國結豐富的寓意,那麼中國結只代表這些寓意嗎?你還看見哪掛著中國結?他有什麼不同的寓意?

  (3)抓“……”號,引導想象。(如:行車“平安”、商店“生意興隆”)

  (掛在車上,代表“一路平安”;掛在商店,代表“生意興隆”;掛在書房,代表“學習進步”;掛在皮包上,代表“快樂健康”……)

  小結過渡:看來,中國結確實具有豐富的寓意。能讀好這個排比句嗎?

  (4)指名讀——師生合作讀(你們的激情打動了我,使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和大家一起讀,讓我們師生合作讀,讀出這美好的感覺吧!)——生生賽讀——全班齊讀。

  5、想再看看這巧奪天工,令人歎為觀止的中國結嗎?讓我們靜靜地走入中國結的世界吧。(課件呈現中國結有關畫面)

  三、品讀重點,深究寓意。

  師過渡:你們喜歡中國結嗎?(生:喜歡)謝老師也很喜歡中國結,我還會畫中國結呢!不信,我畫一個給你們看看!不過呢,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我在畫的時候,請你們注意觀察我是怎麼畫的,好嗎?

  1、老師簡筆板畫“中國結”。

  師:老師剛才是怎麼畫中國結的?(生暢所欲言:一筆畫成;圍繞一個起點……

  小結過渡:你觀察得真仔細。我剛才是模仿中國結獨特的編織方法來畫的。課文中有一句話就寫到了中國結獨特的編織方法,請你用畫出來。

  2、指名讀:“中國結由一根絲繩纏結而成,……始終圍繞著它的起點。”

  (1)中國結的編織方法獨特地哪呢?(它由一根絲繩纏結而成;不管這根繩經過如何曲折的纏繞,始終圍繞著它的起點。)

  (2)相機理解“不離不棄”

  (3)那麼這個起點也就是指它的——“頭”,這個“頭”還指什麼呢?

  出示句子:“這個‘頭’就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土。”

  師小結過渡:中國結深受人們的喜愛,它的奧妙就在這個頭上。這個“頭”就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土,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因此中國結又被稱為“同心結”。海外華人也特別喜歡中國結,請同學們好好讀讀這個自然段。

  (4)自由讀第5自然段。

  a、這裡有一個詞,“一部分”,你們知道這裡的一部分指的是誰嗎?(生:“海外華人”)“海外華人”是這根繩子的一部分,那你呢?老師呢?(生:都是)是呀,原來,我們每一個人,每一箇中華兒女,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是這根繩子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融進去。誰來讀。

  b、“中華兒女同根生”,這相“根”指的是什麼?(生:祖國)

  c、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誰?(陳嘉庚、華羅庚……)

  d、引讀:這些海外華人雖遠離祖國,但他們依然心繫祖國,這就是——“這根繩子扯得再遠,也離不開它的‘頭’。”就如同中國結獨特的編織方法,不管這根絲繩經過如何曲折的纏繞,總是不離不棄。海外華人心繫祖國,那國內的兒女呢?——(也心繫祖國)。因此中國結又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

  3、請看:播放“申奧;香港、澳門迴歸音像”

  北京申奧成功那激動人心的一刻;當香港、澳門走過百年滄桑,終於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候,這根繩子上的每一部分,每一個炎黃子孫是多麼的驕傲,多麼的激情澎湃啊!來,讓咱們穿越時空,一起再去感受中華兒女那強烈的愛國之情吧!

  4、激情朗讀。

  四、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師:中國人民的智慧,華夏文化的悠久,不僅體現在萬里長城,秦兵馬俑這樣的恢宏鉅製之中,不也體現在這精巧絕倫,供人把玩的小小中國結身上嗎?下節課,讓我們繼續感受中國結表現的中國心,飽含的中國情。

  1、深情地朗讀課文的第3—5自然段。

  2、摘錄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

  3、“紅紅火火中國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