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古代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學習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大無畏精神。

  2、理解課文內容,聯絡上下文理解一些詞語、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讀中感悟,抓住西門豹的言行,領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過人的智慧,體會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學破除迷信的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西門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學方法:

  討論法、談話法、批註法、多媒體展示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西門豹治鄴》(板書課題)

  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預設:①西門豹是誰?②西門豹是如何治鄴的?③鄴是什麼地方?④為什麼要治鄴?

  【設計意圖:透過對課題的質疑,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為下一步進行教學做鋪墊。】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剛才我們已經讀了兩遍課文,現在請同學們開啟課本,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本文介紹了一件什麼事?

  預設:西門豹懲治了巫婆、官紳,破除了迷信,最後率領老百姓開鑿渠道,澆灌莊稼。

  預設:西門豹最終使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設計意圖:此環節意在整體把握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過渡語:那麼鄴地最初是怎樣一幅景象呢?“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出示表格)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默讀(1——9)自然段,找出問題答案,完成表格。

  2、學生彙報,填寫表格

  3、透過讀來體會兩個“鬧”字的含義,體會老大爺的心情。

  縱觀表格,我們發現老大爺說了兩句話都帶有“鬧”字(這都是給河伯娶媳婦鬧的)(年年鬧旱災),聯絡上下文,你能說說這兩個鬧字含義有何不同?此時老大爺的心情如何?你能帶著自己的理解來讀這兩句話嗎?

  師:由此可見,西門豹透過調查已經瞭解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一)是人為的——給河伯娶媳婦鬧的;(二)是天災——年年鬧旱災。

  透過調查,情況已經瞭解。假如你是西門豹,你將怎樣做?

  (板書:調查瞭解)

  【設計意圖:此部分處理略詳得當。其中聯絡上下文理解“鬧”字的含義,體會老大爺的心情是重點。猜測環節的設定是為學習第二部分體會“西門豹做法之妙”做鋪墊,也是妙招。】

  過渡語:————可是西門豹卻說:“這樣說來河伯可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四、學習第二部分:

  過渡語:(接上)時間過得可真快呀,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漳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到處鑼鼓喧天,張燈結綵;老巫婆身著盛裝,身後還跟著十幾個弟子,十分氣派。這時,西門豹帶著衛士真的來了。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11—12)自然段,看看西門豹是怎樣做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請在課文空白處做簡單的批註。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朗讀理解、做出批註的能力。】

  2、學生們彙報、交流批註所得:

  誰先來彙報一下,西門豹首先是怎樣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

  出示課件①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生:西門豹這樣說很妙,他找到了合適的藉口、理由,既救出了姑娘,又懲治了巫婆,一舉兩得、將計就計。

  生:西門豹說話語氣堅定,沒有迴旋的餘地。

  問:你能帶著自己的理解把西門豹的心情表達出來嗎?

  出示課件②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頭子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催吧。”

  生:他“等了一會兒”,實際是做出個樣子給眾人看,讓眾人相信,連西門豹也相信有河伯。其實是在“將計就計”“假戲真做”。西門豹說這句話的用意是藉機把官紳頭子扔到漳河裡。

  出示課件③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紳都提心吊膽,連氣也不敢出。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麼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著又要叫衛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這些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門豹說:“好吧,再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生: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目的是為後面教育官紳和百姓做準備。官紳們提心吊膽,跪下來求饒,說明官紳們確實受到了教育,懲治首惡確實收到了成效。

  問:那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官紳,你受到了什麼教育,以後準備怎麼做?

  問:看到此情此景,圍觀的老百姓有何反映?

  假如你此時就是漳河岸邊的一名老百姓,你最想說點什麼,想對誰說?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巧妙,透過學生彙報、教師相機引導的形式來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適時進行朗讀指導,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小結:西門豹在調查瞭解之後,治理鄴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透過懲治巫婆與官紳頭子來教育其他官紳和老百姓,最終來達到破除迷信、統一思想的根本目的。“送送新娘”這一做法真是“妙”到了極點。

  3、迴歸文字,朗讀感悟

  接下來就請大家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11、12自然段,細細體會西門豹做法之妙。

  五、學習第三部分:

  師:(接上)迷信已經破除,天災依然存在,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板書:興修水利)

  六、評價人物:

  學了本文,你肯定受益匪淺,對西門豹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誰來評價評價他?

  【設計意圖:在理解文字之後,讓學生對西門豹進行整體評價,既是對文字的理解與開拓,又是對課文的深刻把握,。】

  七、聯絡實際,體驗情感。

  兩千多年以前,科學不發達,人們思想十分愚昧。在人們普遍相信鬼神存在的情況下,西門豹就敢於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真是膽識過人!今天,科技已經很發達了,但迷信活動仍然存在。誰能從科學的角度來談一談嗎?

  【設計意圖:走出文字,向生活拓展,才是語文教學的宗旨。】

  八、佈置作業:

  以“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為主題進行調查,並出一期板報。

  【設計意圖:本課教學,設計巧妙,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體會西門豹做法之妙,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整個教學重點突出,教材處理詳略得當,既面的處理,又有點的側重。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富有層次感。】

  板書設計:

  治調查瞭解將計就計

  西門豹—————破除迷信妙假戲真做

  鄴興修水利一舉兩得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2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透過品味人物的品行,瞭解西門豹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敢於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2.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破除迷信的巧妙所在。

  3.瞭解本文在佈局謀篇上主次分明的特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西門豹的言行,領會西門豹將計就計破除迷信的巧妙。使學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引出今天的新課:西門豹治鄴。簡單介紹一下鄴。

  2.齊讀課題。學生質疑。簡單的問題根據預習情況適時解決。

  二、初讀課文,鞏固生詞,理清文章主要內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同時思考:西門豹是怎樣治理鄴的?

  2.指名讀生詞,注意易錯字。

  3.說一說西門豹是怎樣治理鄴的呢?出示提示:西門豹來到鄴這個地方,首先……接著……最後……。請學生說一說,注意語言簡潔,條理。

  三、調查瞭解,從對話中瞭解真相。

  1.鄴治理以前是什麼樣?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詞語。

  2.鄴為什麼會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呢?請學生讀1---9自然段,讀完後,集體交流,談自己從語句中所瞭解到的真相。

  3.文中兩個“鬧”字,找出來讀一讀,從而看出兩方面原因。

  4.引導學生以管理者身份參與進來,引導學生談自己的的想法。

  四、破除迷信,懲治惡人,讀中體會巧妙所在。

  1.讓學生默讀10到12自然段,看西門豹是怎麼做的?讓學生評價一下西門豹的做法怎麼樣。

  2.以此為主題引導學生展開研究,並出示學習提示:

  3.找一找,描寫西門豹言行的語句;談一談,西門豹的用意,做好批註;讀一讀,讀出西門豹當時說話的巧妙性。自學完後,小組內交流。

  4.組織集體交流,引導學生讀西門豹的句子,並能從中體會到他的用意。

  5.西門豹在不動聲色中破除迷信,懲治惡人,可謂真是巧妙。讓學生評價一下西門豹。

  6.引導學生選擇一個角色激情想象,出示:你就是那位差點被淹死的新娘,你可能會說……你就是僥倖活命的官紳,你可能會說……你就是一位普通老百姓,你可能會說……你就是……

  五、略讀最後一自然段。

  破除了迷信,懲治了惡人,西門豹接著做了什麼呢?讓學生齊讀最後一段,概括出(開鑿渠道,引水灌溉)此時引導學生再次評價西門豹是一名怎樣的官員?

  六、迴歸課題,瞭解佈局

  讓學生快速默讀一遍課文,看一看,明確祥略。引導學生談一談這樣佈局的用意。

  七、作業設計

  知識性作業:摘錄西門豹言行巧妙的語句。趣味性作業:替西門豹寫一份治鄴的工作報告。

  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天災人禍

  破除迷信懲治惡人巧妙機智(祥)

  開鑿渠道(略)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3

  一、素質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知道古代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學習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精神。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回答課後問題,複述這個故事。

  能力目標

  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聯絡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學重點

  瞭解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經過。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循序式。

  五、教具使用

  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板書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西門豹”。

  板書課題:西門豹

  2.解題:

  “西門”是複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兩千多年戰國時期的人。

  3.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想知道西門豹是幹什麼的?課文主要寫了他的什麼事……)

  過渡語:

  那麼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他的什麼事呢?請同學們開啟書,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西門豹的什麼事?

  (二)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主要寫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認讀生字,查字典聯絡課文理解新詞

  1.生字:認讀課文後要求學會的生字、並說出每個字的音、形、義,組詞、說話。

  2.理解生字:戰國、鄴、荒蕪、人煙稀少、巫婆、官紳、徒弟、提心吊膽、面如土色、開鑿、灌溉。

  (四)再讀課文:按照“調查情況—懲辦惡人—興修水利”的順序給課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16自然段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言引人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4課,西門豹,板書課題。

  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

  1.從課文哪句話可以看出西門豹—到鄴地就進行調查?(找老大爺問怎麼回事)

  2.西門豹向老大爺調查了哪兒件事?(①為什麼田地荒蕪,人煙稀少?②是誰要給河伯娶媳婦的?③新娘從哪來?④漳河有沒有發大水?)

  3.從老大爺的回答中,西門豹瞭解到哪些情況?(①河伯娶媳婦是造成“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主要原因。②巫婆和官紳是首惡分子。③巫婆和官紳騙錢害人,使家裡有女孩子的紛紛逃走。④漳河從沒有發過大水,倒是年年鬧乾旱。這四個問題的調查結果,成為西門豹治鄴的可靠事實依據。)

  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義。

  西門豹說:“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從表面上看,河伯確實很靈。因為河伯要娶媳婦後的確沒有發過大水。但實質是,漳河沒有發過水是因為這裡降水量少。“年年鬧旱災”就是證明。巫婆官紳恰恰利用了這裡的氣候條件來欺騙老百姓,西門豹講這句話時心裡已經明白河伯娶媳婦是個騙局。“還真靈啊”是反話,帶有諷刺意味。“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說明西門豹已經根據瞭解到的情況,想好了對策。

  這一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即含蓄地總結了上面的調查結果,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門豹已想好了懲治首惡分子的好辦法。)

  過渡語:西門豹會怎樣做呢?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二段。

  (二)自由讀第二段

  1.前後討論、讀完這段後,你們知道了什麼?(知道了西門豹把巫婆和官紳都扔到河裡去了……)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指名讀有關段落)

  2.出示投影或小黑板、理解句子含義

  (1)西門豹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西門豹這樣說是為了找個理由把巫婆投到河裡。說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要“另外選一個漂亮的”,並不是西門豹真的這樣認為,而是故意裝著認真給河伯娶媳婦,用這些話作藉口。“麻煩”是表面上對巫婆說的客氣話,實際上是把巫婆投到河裡去。)

  (2)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會兒”並不是真的要等巫婆從漳河裡出來,而是做出等了一會兒的樣子。“還不回來”,並不是西門豹認為巫婆能回來,而是故意這樣說,表面上做出以為巫婆能回來的樣子。“麻煩”,是表面上對官紳頭子說的客氣話,實際上是要嚴懲這個官紳頭子,把他投進漳河裡去。)

  3.那麼西門豹為什麼不直接把巫婆、官紳抓起來殺掉呢?

  (這是因為當時老百姓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巫婆和官紳的真面目,西門豹這樣做目的是為了使廣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婦的現場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迷霧中覺悟過來。所以西門豹將計就計,也若有其事似的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就這樣,西門豹用看河伯娶媳婦的辦法使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懲治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紳。從此“漳河也沒有發大水”,說明給河伯娶媳婦與漳河發大水沒有關係。用事實教育了那些被巫婆、官紳愚弄的老百姓,破除了迷信。)

  4.這段共有六個自然段,可分為四層,請同學們給這段分層並說出層意。

  (①西門豹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②③西門豹藉口姑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紳頭子投進漳河;④⑤西門豹故意麵對漳河站著,迫使官紳們磕頭求饒;⑥老百姓終於明白巫婆、官紳的騙局。)

  (三)過渡語:西門豹破除迷信後又做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段

  問:1.西門豹又做了些什麼?(興修水利引水灌溉)

  2.這一段哪些地方與開頭照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應了開頭“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這種照應方法使前後意思相反,進一步說明西門豹治鄴有功。)

  3.再找一找課文中前後照應的句子。(開頭巫婆、官紳們的態度是“急忙迎接”,後來“提心吊膽,氣不敢出……”這是前後對照的句子。)

  4.說說這些壞蛋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開頭他們以為西門豹真的是來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後來發現西門豹是將計就計,嚴懲他們,所以態度變化極大。)

  (四)總結全文

  1.指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全文主要寫了西門豹的什麼事?

  3.透過全文的理解,你認為西門豹是怎樣的人?

  (善於調查,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

  八、板書設計

  14西門豹

  調查瞭解

  破除迷信

  有勇有謀

  懲辦惡人

  敢作敢為

  興修水利

  與民作主

  為民除害

  【設計意圖】

  以事件為線索,抓住課文中故事發生、發展、變化、結局的過程,起到掌握事情來龍去脈和詳細經過的作用。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古代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學習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回答課後問題,複述這個故事。

  3、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聯絡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瞭解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經過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略)

  第二課時

  一、交流調查報告,瞭解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西門豹治鄴》。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生接答),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了調查。昨天我們跟著西門豹一起進行了調查研究,並且每一位同學都認認真真地填寫了一份《鄴地現狀調查報告》,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的研究成果。哪些同學想來展示?

  2、指名講解報告。

  3、學生評價。

  4、用四個字來概括:天災人禍。

  5、看來同學們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門豹明白了嗎?鄴地的老百姓明白了嗎?

  迷信是一種思想問題,對待思想問題,不能靠簡單地抓人、殺人,也不能用簡單的下命令的方法來解決,必須從思想根源上入手讓老百姓明白。

  《史記》中一段這樣的記載。請同學們看螢幕。

  西門豹奉命出任鄴郡太守,見百姓紛紛出走,遂頒律令,禁止巫風。巫吏勾結,煽惑百姓跪衙抗之。西門豹為解謎團,喚醒百姓,暫撤禁令。於河伯納婦之日將計就計,巧將吏巫投擲河中。百姓幡然省悟。ppt

  師:你讀懂了什麼?

  師:其實西門豹在治理鄴地,破除迷信的時候也遇到了強大的阻力和困難,就是因為那時候老百姓都那麼迷信,所以他才改變策略,這樣巧妙第破除迷信,懲治惡人的。

  師:所以“金鑰匙”告訴我們:閱讀文章時要結合時代背景,整體把握文章的意義。(ppt)看來學習課文,不要忽視時代背景,會有助於理解文章內容。

  二、研讀言外之音,瞭解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經過。

  1、西門豹是如何將計就計懲治巫婆、官紳的呢?下面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看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裡。自己鑽研好了的同學可以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2、學生朗讀,畫有關的句子,小組合作學習

  3、交流: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嗎?你是抓住哪些句子來體會的?

  4、指導朗讀。老師發現大多數同學是抓住西門豹的話來體會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確,西門豹是話中有話,話外有意,那麼,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口吻說這些話的呢?請同學們試著讀讀這些句子,然後再在這些句子中選一句你體會最深的句子,好好讀讀,讀出西門豹的言外之音,話外之意。

  5、這一天,漳河站滿了老百姓,設想一下,岸上的人們看了事情的經過會說些什麼?請你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物件說一說。(官紳、書生、老百姓、小孩)

  三、西門豹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和官紳,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禍解決了,那麼天災呢?課文寫到了嗎?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四、昇華拓展。

  五一節勞動節快到了,網上有人建議評選中國古代最佳公務員,大家覺得西門豹夠格嗎?請你為他寫一封100字以內的推薦信。

  五、總結:看來西門豹將計就計、假戲真做,懲治惡人的過人才智和他開渠引水治理鄴地的功績深深的打動了大家,所以大家才能寫出這樣感人肺腑的推薦信。老師也用了一種方式表達對西門豹卓越功勳的讚美,大家請看:施巧計破迷信懲惡揚善,開渠道引河水稻花飄香。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重點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

  3、領悟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和抓住人物言行來重點描寫的表達方法。

  4、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滲透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西門豹言行的語句,領悟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過人的智慧。

  教學難點:

  體會西門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過人的智慧。

  備註:第1課時主要內容

  1、收集資料(課文歷史背景、身邊的迷信活動)

  2、學生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

  3、理清課文層次,感知大意

  4、結合課前預習提示和課後問題,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記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質疑,整體感知

  1、教師板書:西門豹治鄴,(再次提醒學生注意豹的寫法)

  匯入:同學們已經把課文讀了好幾遍,用心讀了就一定有收穫。

  “鄴”是怎樣的一個地方,為什麼會這樣?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3、引導學生抓關鍵句子:“這都是給河伯娶媳婦鬧的”、“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鬧旱災”。結合上下文相機理解兩個“鬧”的不同意思。

  4、過渡: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認為治理鄴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西門豹是怎樣來理治“鄴”這個地方?

  二、分角色朗讀,自主探究

  1、分角色朗讀課文1-9自然段,注意引導學生進入人物角色,讀出感情。

  人物說話時,課文都沒有寫他們的神態,請你想一想,該怎樣讀?為什麼?

  2、請同學們自己默默地讀1-9自然段,靜靜地想一想西門豹問的這四個問題及背後的意圖。

  3、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弄清真相

  三、抓關鍵語句,深度感悟

  過渡:西門豹該怎麼辦?

  1、學生默讀課文10-12,勾畫出描寫西門豹言行的語句,交流並反覆朗讀。

  2、“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後。”請同學們透過西門豹的言、行,體會他當時真實的想法。在勾畫出的句子下面寫上自己的理解。

  3、學生先讀描寫西門豹語言行為的句子,再聯絡上下文說自己的理解,在互動交流中深入理解句子背後的意思。

  4、問題探討:

  A、思考:從西門豹表面的言行上看,他也相信有河伯,有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請用課文中的語句證明你的觀點。

  教師在學生的探討交流中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西門豹方法的巧妙:

  將計就計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既懲治首惡,又教育百姓

  B、你有什麼其他好辦法解決西門豹遇到的這個問題?

  C、這個故事發生在人們普遍相信有鬼神的古代,遺憾的是我們的身邊還有一些迷信活動。你的身邊有哪些?西門豹的做法或許給了你啟發,你準備用什麼方法破除這些迷信?

  5、造成“鄴”這個地方“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還有一個原因,西門豹又是怎樣解決的?

  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相機板書:開鑿渠道

  四、情景寫話,表情達意

  1、請同學們輕聲地通讀一遍課文,想一想西門豹治鄴的整個過程。

  2、根據以下情景,選擇一題完成。

  A、西門豹剛到鄴看到的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幾年後,鄴這個地方又是怎樣的景象?

  B、一年後的某一天,西門豹又與那位老大爺見面了,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對話,請發揮你的想像,寫一寫。

  C、假如西門豹來到我們的身邊,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3、教師參與指導。

  4、交流。

  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弄清真相

  懲治首惡,教育百姓

  開鑿渠道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6

  一、教材分析: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是《史記·滑稽列傳》的附錄,為西漢末年曆史學家褚少孫所寫。故事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透過調查,瞭解到那裡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文章刻畫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的形象。描寫了西門豹如何將計就計,懲除邪惡,除害興利,重點記敘了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文章在寫作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二、教學目標:

  1、學科性:能準確地認讀並規範地書寫本文的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生動可感地讀出人物對話,並且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到西門豹的智慧和勇氣。

  2、教育性:透過對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的瞭解和分析,加之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一步步地瞭解“‘神’害難破,水利易修”的道理,進一步讓學生們懂得要相信科學,摒除迷信。

  3、創新性:透過這個故事的學習,讓學生們學習西門豹身上的那種敢作敢為,敢於與迷信作鬥爭的精神,並且懂得要尊重科學,摒棄迷信的做法。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透過品味人物的言行,瞭解西門豹敢於破除迷信的做法,體會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的巧妙之處;瞭解文章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寫法,以及將人物形象的對比作用。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引入新課

  1、讓學生讀題,說說透過課前預習瞭解到的有關西門豹的資料,交流了解;師出示課件總結。

  2、質疑課題“西門豹治鄴”中“治”是什麼意思?在本文中,西門豹“治理”了什麼呢?從而匯入文字。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學生字詞,多種方式讀。

  2、理解重點詞語。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1到9自然段)

  1、讓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讓學生們說說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的“所見所聞”。教師板書:調查情況

  所見: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所聞:河伯娶妻;巫婆所說;新娘來自老百姓家;年年鬧旱災。

  3、引出本文的第一部分(1到9自然段)並進行學習。4人小組合作學習,瞭解原因,並完成表格。

  4、分角色朗讀1到9段。

  5、過渡:“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門豹想幹什麼?

  (二)學習第二部分(10到12自然段)

  1、西門豹是如何破除迷信的,用“ ”勾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2、“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問:西門豹的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答:西門豹這樣說,就可以救下要獻給河伯的新娘。

  3、巫婆在河裡撲騰了幾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問:西門豹的這句話又有什麼作用?

  答:西門豹把巫婆和官紳扔進河裡。巫婆和官紳是騙錢害人的壞人,客客氣氣地就把這兩個罪大惡極的傢伙處死了,這些事情看起來都很正常。

  4、西門豹面對著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紳都提心吊膽,連氣不敢出,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麼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著又要叫衛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

  問:官紳為什麼提心吊膽?

  答:官紳害怕把他們也丟進河裡。

  問:西門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答:西門豹這樣做警戒了其他官紳。把巫婆和官紳頭子投進漳河是給其他官紳看,目的是要嚇嚇那些官紳們,警告他們不許再為非作歹。

  5、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門豹說:“好吧,再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問:從這幾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呢?

  答:教育了老百姓。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老百姓明白:河伯這個神是根本不存在的,給河伯娶媳婦只不過是巫婆和官紳們騙錢害人的把戲。

  6、老百姓終於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巫婆和官紳得到了懲治,教師板書:懲治壞人

  (三)學習第三部分:

  師:(接上)迷信已經破除,天災依然存在,他又是怎麼做的呢?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板書:興修水利

  問:鄴這個地方後來變得怎麼樣了?與之前的鄴做對比。

  2、說一說:西門豹是個什麼樣的人?

  西門豹是一個機智、勇敢、為民除害的人。

  3、他為鄴縣做了哪幾件事?

  (四)小結課文,完成練習

  1、按課文內容填空

  2、換一換,寫出與畫線詞語的意思相近的詞。

  四、課外拓展,昇華主題

  1、寫一寫:有關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名言。

  西門豹治鄴

  調查情況、將計就計、懲治惡人、破除迷信、新修水利、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河伯娶妻

  誰說的?→巫婆、相信科學、新娘?→老百姓家

  破除迷信、發過水沒?→年年鬧旱災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課文中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講的是魏國的國君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刻畫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讚揚了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正處於思維迅速發展的階段,對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探究性強,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個性體現,對於本課西門豹巧施妙計破除迷信的情節,學生們一定會感興趣。

  教學建議:

  為了指導學生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掌握敘述故事的表達順序,可設計“初讀——熟讀——精讀”的環節。另外,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主人公的足智多謀,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表現主人公言行的句子去默讀體會、朗讀感悟。透過自讀自悟和小組交流來逐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主人公的言行巧妙之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提示覆述課文內容。

  3.理解和體會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經過。

  【過程與方法】

  在學習本文時可採用從整體到部分,先粗後細的教學方法,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不露痕跡、不動聲色的絕妙辦法。另外,教給學生找關鍵詞語的方法:一是找與前後內容不相一致的詞;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餘的詞;三是找描寫人物異常表現的詞。為讓學生學習利用人物語言,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還可以抓住重點句子,體會當時的實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提示覆述課文內容。

  難點

  理解和體會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經過。

  教學準備:

  老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瞭解西門豹的為人、蒐集戰國時期的背景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條理,學會質疑。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難點

  讀中感悟,讀中質疑。

  教學過程:

  一、課文題目匯入

  1.(出示題目)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西門豹治鄴》。

  2.老師解題:“西門”是複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的人。

  3.讀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西門豹是幹什麼的?課文主要寫了他的什麼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音多讀幾遍。

  (2)藉助字典及自學生字的方法,認清字形,注意漢字的書寫。

  (3)聯絡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

  (4)標註自然段序號,解決問題:西門豹是幹什麼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彙報自學成果。

  (1)出示生字、新詞卡片,讀準字音。

  注意:①“撲騰”在句中讀輕聲。②讀準“麻煩、收成、跪下”的輕聲。

  (2)認清字形。

  三、細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課文主要講了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

  2.文章著重講西門豹做了哪幾件事呢?(第一件:與老大爺談話,調查鄴田地荒蕪原因。第二件:西門豹懲辦巫婆和官紳頭子。第三件:西門豹帶領百姓興修水利。)

  3.你能把西門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嗎?(調查摸底,破除迷信,興修水利)

  4.自由讀課文,根據事件的發展順序,你能將文章劃分層次嗎?(起因:第1~9自然段,調查摸底。經過: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結果:第16自然段,興修水利。)

  5.分組朗讀,你認為文章的哪些內容是重點內容?談談理由。(文章的起因與經過是重點內容。由於調查清楚,摸清了情況,才有了西門豹巧妙破除迷信的辦法。)

  四、引出下節課學習內容

  西門豹如何摸清底細,採用什麼辦法破除迷信將是我們下節課研究的重點。

  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西門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處。

  2.瞭解透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難點

  瞭解透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整體感知

  1.上節課,我們以小標題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寫作思路。今天我們來深入地學習,進一步瞭解西門豹這個人物。

  2.透過初讀課文,你認為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呢?

  西門豹是(一位好官;一位不迷信的人;一位善於觀察、瞭解民情的人;一位敢於同迷信鬥爭的人……)。

  3.現在我們要自主探究,看看細讀課文後,你們對他又會有哪些認識。

  二、自主探究,感悟人物品質

  1.探究調查摸底。

  (1)自由朗讀第1~9自然段,你認為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2)學生分組學習,深入思考。

  (3)彙報學習成果。(西門豹是一個善於調查研究的人。他向老大爺進行了精心的調查,從而摸清了底細,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辦法。)

  (4)追問:西門豹是怎樣向老大爺進行調查的?他的調查結果又如何?(小組討論)

  小組一:西門豹經過調查,弄清了四個問題:①鄴為什麼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河伯娶媳婦鬧的。)②誰要給河伯娶媳婦?(巫婆和官紳。)③新娘從哪兒來的?(哪家有年輕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選。沒錢的人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孩被拉走。因而有女孩的人家紛紛逃走,人口越來越少。)④漳河發過大水沒有?(漳河從沒發過大水,倒是年年鬧旱災。)

  小組二:西門豹的調查弄清楚了鄴這個地方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①巫婆和官紳頭子以河伯娶媳婦為藉口騙取百姓錢財,使得有女沒錢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②鄴這個地方年年鬧旱災。

  (5)點撥:面對著自己掌握的情況,西門豹並沒有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沒有立即採取措施,他是如何說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他說:“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門豹表面上贊同給河伯娶媳婦,實際上他已識破巫婆和官紳騙取錢財的詭計。)

  (6)小組朗讀西門豹的話,感悟人物品質。你能用成語來評價西門豹嗎?(將計就計,明察秋毫,明察暗訪)

  質疑:西門豹是被派到鄴的官員,他明明知道巫婆和官紳的騙局,為什麼不直接把他們抓起來殺掉,而要參加“婚禮”呢?

  過渡:下面就讓我們深入瞭解西門豹用什麼辦法懲辦巫婆和官紳的以及這樣做的妙處。

  2.探究破除迷信。

  (1)出示自學要求。

  ①默讀第10~15自然段,想想西門豹是怎樣一步步揭穿騙局,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的。

  ②找到描寫他是怎麼說的句子,你能體會出什麼呢?

  ③你認為他的辦法妙在哪裡?是否還有更妙的辦法?

  (2)學生間討論交流。

  (3)彙報學習成果。

  小組一:“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神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神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西門豹是為了找理由把巫婆投到河裡,他這樣說是故意裝著認真的樣子,用這些話作為懲治巫婆的藉口。)

  小組二:“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還不回來”並不是西門豹認為巫婆真的能回來,而是故意這樣說。“麻煩”表面上是客氣話,實際上是要嚴懲這個官紳頭子,要把他也投進漳河裡去。)

  質疑:官紳們見巫婆和官紳頭子沒有回來,西門豹又說讓他們去催催。他們磕頭求饒,西門豹沒有立刻放過他們,而是說“再等一會兒”。這是什麼意思?難道真的要懲辦他們嗎?(“再等一會兒”,對官紳們的震懾可想而知了,制服了他們,達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小組三:西門豹利用假戲真做的辦法懲辦了巫婆和官紳頭子及官紳們。這個做法很巧妙,巧妙之一,安排周密;巧妙之二,不動聲色;巧妙之三,假戲真做;巧妙之四,講究策略,區別對待。

  3.西門豹一開始調查摸清底細,並沒有把巫婆、官紳們抓起來殺掉,而採用這種將計就計、假戲真做的辦法。你們知道他的用意嗎?再默讀這一部分,在讀中感悟。(徹底破除迷信,關鍵還是在於讓老百姓們從這件事中真正明白迷信的危害。巧妙地懲辦,深刻地教育,這才是西門豹真正的目的所在。)

  4.自由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看老百姓們有什麼變化。(老百姓在西門豹的帶領下,興修水利,年年都有好收成,再也不迷信了。)

  5.在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中,你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他?(機智過人,胸有成竹,不露聲色……)

  三、總結全文,整體理解

  1.在西門豹一步步實施懲辦巫婆和官紳們的過程中,西門豹胸有成竹、不露聲色地實施了懲辦惡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預定計劃,表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謀略。

  2.你此時最想對西門豹說什麼?(你的辦法真妙。真的很佩服你。我也要向你學習做事要有策略。……)

  四、發散思維,角色體驗

  1.西門豹破除迷信的辦法很巧妙,但並不是唯一的辦法,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辦法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2.進行角色表演。

  (1)以課文為主要內容,注意要有層次。

  (2)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如給文中沒有描寫語言的'其他人物(如官紳等)加上語言。

  (3)注意表現出不同人物的特點,有恰當的表情。

  3.小組表演。

  4.小組彙報演出。

  5.小組間評議:最佳表演組,最佳人物創新獎……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根據課文的特點,我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內容作為重點,並以西門豹的言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懲辦巫婆的部分,西門豹的語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個藉口,將計就計。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西門豹說的三個重點句,讓學生先找到這些句子,讀懂意思,再進行語言的轉換練習,然後各自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習慣反覆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並藉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穫告訴大家。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運用工具書、聯絡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荒蕪、巫婆、打扮、磕頭、求饒、渠道、灌溉”等詞語。

  2、理清課文順序,知道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瞭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蹟,知道他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敢於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4、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明白世界上是沒有什麼神的,從而受到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荒蕪”、“官紳”、“收成”“提心吊膽”等詞語。

  2、瞭解西門豹是怎樣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學難點

  西門豹破除“為河伯娶媳婦”這一迷信的辦法妙在哪裡。

  教材說明

  《西門豹治鄴》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透過調查,瞭解散到那裡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文章刻畫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的形象。描寫了西門豹如何將計就計,懲除邪惡,除害興利,重點記敘了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文章在寫作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教學這篇課文時,要幫助學生理解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對話,弄清河伯娶媳婦的來龍去脈。

  對於封建迷信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了科學地認識和了解,在閱讀中能揣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學生能在領悟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結合生活,透過各種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生活並宣傳破除迷信活動,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定懸念,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距今2000多年的戰國時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門豹(板書,並注意“豹”字的寫法),西門豹,姓“西門”是個複姓,名“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又是一個無神論者。在他為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透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引疑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完後仔細思考: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

  (課文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透過調查,瞭解到那裡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美讀課文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調查。

  1、小聲讀1-9自然段

  (1)畫一畫:西門豹幾次問話的內容。

  (2)讀一讀:老大爺是怎樣回答的。

  2、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為:

  (1)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

  (2)年年鬧旱災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師:西門豹已經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卻故意說——(生讀:“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門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麼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1、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看一看西門豹是如何設計破除迷信的?你認為西門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嗎?妙在哪裡?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彙報討論結果,教師適當引導,重點研讀四個重點句,品析詞句,邊讀邊體會西門豹的將計就計。

  a、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說完,他叫衛士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門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為由,救出了新娘,同時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這樣做既保護了新娘,又懲辦了巫婆。(板書:救出新娘、懲治巫婆)

  b、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說完,又叫衛士把那個人投進漳河。

  巧妙之二:不動聲色。西門豹假裝客氣,“麻煩”那些惡人去跟河伯“說一聲”,在不動聲色中堅決地將他們扔進漳河。(板書:懲治官紳)

  c、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麼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完又叫衛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這些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戲真做。西門豹自始至終嚴肅認真地演好“送送新娘”這場戲。西門豹很客氣地“請”官紳們去催巫婆和官紳頭子回來時,官紳們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西門豹等了很長時間才讓他們回去,目的是要嚇唬那些官紳們,警告他們不許再為非作歹。(板書:破除迷信)

  d、西門豹說:“好吧,再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實來懲治首惡,教育百姓(板書:教育百姓)

  總結:西門豹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設想一下,如果不用這種辦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對官紳頭子治罪,相比較哪種方法更好、更有效?

  (這個故事發生在2000多年前,當時的科學不發達,許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們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勸說、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讀這部分。

  6、表演“送新娘”這段故事。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紳,破除了迷信,解決了主要問題,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鎖。要想徹底改變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狀況,還有一個什麼問題沒解決?他還做了什麼?

  引讀……“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鑿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裡。莊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從這裡,你覺得西門豹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化專題,體驗情感

  1、小結提升:西門豹用什麼計策來懲治他們的?在三十六計中叫什麼計?(將計就計)還可以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紳的河伯娶媳婦辦法來懲治他們。

  2、補充題目:()的西門豹

  總結: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兩千多年前,可流傳至今,人們會永遠記住這個成功治鄴的縣官——西門豹。

  五、作業佈置

  知識性作業:摘錄西門豹言行巧妙的語句。

  趣味性作業:以魏王身份寫一份通報,表彰西門豹的功績,號召官員們向他學習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

  六、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救出新娘懲治巫婆

  懲治官紳破除迷信

  教育百姓相信科學

  第二課時

  (一)回顧原文

  1、西門豹是怎樣治鄴的?你怎樣評價他?

  第一步,西門豹發現問題,調查瞭解,弄清真相。第二步,懲治壞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最後是修修渠引水,灌溉莊稼。整個治鄴過程非常清晰,西門豹治鄴的策略是先懲治壞人,破除迷信,再開鑿水渠,使這裡年年獲得好收成。其治鄴方法科學合理。由此可以看出西門豹尊重科學,破除迷信的好品質。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西門豹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治理才能。

  2、西門豹與老大爺的對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西門豹與老大爺的對話是瞭解這兒情況的前提,是治鄴的前提。如果不進行對話,就不能準確瞭解當地的情況,在治理鄴地時就無法對症下藥,就很難治理好鄴。他與老大爺的對話,徹底查清了“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為後面的懲治罪犯、破除迷信、鑿渠引水治理旱災做好了準備。

  (二)鞏固生字

  1、區分形近字。

  2、聽寫生字。

  (三)引導學生畫出文中有特點的句子,讀一讀,抄在積累本上。

  如:表現西門豹非凡智慧的

  (四)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查因——懲治惡人

  破除迷信——治水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理清課文順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順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距今2000多年的戰國時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門豹(板書,並注意“豹”字的寫法),西門豹,姓“西門”是個複姓,名“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又是一個無神論者。在他為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板書:治鄴)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透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

  二、解讀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理清課文順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新授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完成第一個目標)

  1、根據課前預習時分配的朗讀任務,各小組分別展示課文朗讀。

  2、展示時小組之間進行點評。

  3、找出各自所讀段落中的生字詞,認讀生字,理解新詞。

  4、小組內交流,討論,並用小黑板展示自己的交流成果。

  (二)再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完成第二個目標)

  引導: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

  (1)自由朗讀課文,自我探究: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2)小展示:組內交流,形成小組學習成果。按要求完成交流、記錄整理

  (3)大展示:小組發言人交流師生歸納總結形成班級學習成果。

  (三)理清層次,瞭解故事主線。

  1、出示學習提示,自我探究。

  (學習提示:再讀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標出課文層次,並用四字詞語總結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2、小組合作交流(提示:組內交流,形成小組學習成果。按要求完成交流、記錄整理。哪個組最先形成答案,就將答案書寫在黑板上,其他小組可隨時補充或修正。)

  3、師生總結歸納,評出★級學習小組。

  四、學生談收穫:

  (師補充: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掌握了文中的生字新詞,知道課文主要寫了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故事。那西門豹具體是怎樣做的呢?你又怎樣評價他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佈置作業:

  1、摘抄文中的生字新詞。

  2、找出西門豹言行巧妙的語句。體會它妙在哪裡?

  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瞭解情況(1---9)

  懲治首惡(10--12)

  興修水利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正音識字,瞭解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本文善用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1.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正音識字,瞭解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本文善用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封建迷信千百年來一直迷惑百姓,危害世人。但自古就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堅持真理,把百姓的安樂寄託在勤政務實上。正是他們的努力,才使後人明白要靠實實在在的努力,才能換來幸福安樂的生活,他們的名字也因此為後人所敬仰。西門豹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的事蹟。

  二、初讀熟讀課文

  1.作者連結

  褚少孫,西漢史學家。他曾是元帝、成帝時的博土,曾對《史記》做過增補工作。本文是他在司馬遷《史記》中的《滑稽列傳》後所增補的一個故事。

  2.背景資料

  西門豹,戰國時鄴令。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又是一位無神論者。他初到鄴城時,看到這裡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百業蕭條,一片冷清。後來才知道百姓為“河伯娶婦”所困擾。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紳、官吏為河伯娶妻的機會,懲治了地方惡霸勢力,教育了廣大的百姓。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同時,他又親自率人勘測水源,發動百姓在漳河周圍開掘了12道渠,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由於西門豹治鄴有方,深受人民愛戴,後人修祠建廟紀念他。

  3.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正音識字。

  廷掾繒綺縠衣張緹絳帷弟子趣之簪筆磬折

  4.讀了這篇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學生交流討論作答。

  如鄴城的百姓生活實在太苦了。他們不僅被三老、廷掾的稅賦壓迫,還要遭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那時人們普遍缺少知識,容易被封建迷信所欺騙。那些為河伯娶婦的人實在可惡。主人公西門豹的行為讓人很感動,

  三、精讀疏通文意

  1、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①即娉取娉,通“聘”;取,通“取”;娉取:定婚

  ②復使一人趣之趣,通“促”,催促

  ③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傍,通“旁”,旁邊,側邊。

  2、指出下面的詞類活用現象

  ①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浮,使動用法,使……浮。

  ②民可以樂成 樂,意動用法,以……為樂。

  3、解釋下面的古今異義

  巫行視小家女好者

  好古義:容貌美

  今義:多指優點多,使人滿意,或指喜歡做某事。或指喜歡做某事。

  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

  顧古義:回頭看

  今義:多指照顧、光顧

  4、解釋下面的一詞多義

  為

  為治新繒綺縠衣(介詞,給)

  是當為河伯婦(動詞,做)

  且

  叩頭且破 (連詞,而且)

  且留待之須臾 (副詞,暫且)

  即

  即娉取 (副詞,馬上)

  即不為河伯娶婦 (連詞,假如,如果)

  5、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為治新繒綺縠衣。譯文:給(她)做各種新的絲織品的花衣。(“為”後省略介賓“之”)

  ②為治齋宮河上。

  譯文:併為此在河邊上給她做好供閒居齋戒用的房子。(“宮河”前省略介詞“於”)

  ③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以故、逃亡)

  譯文: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擔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們去,因此大多帶著自己的女兒遠遠地逃跑。

  ④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後日送之。(是、更、後日)

  譯文: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大巫婆為我到河裡去稟報河伯,需要重新找過一個漂亮的女子,遲幾天送她去。

  ⑤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樂、雖、期)

  譯文:老百姓可以和他們共同為成功而快樂,不可以和他們一起考慮事情的開始。現在父老子弟雖然認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預期百年以後父老子孫必定會想起我的話。

  6、把握主旨

  文章透過西門豹治鄴的事蹟,刻畫出他有勇有謀、敢作敢為、為民做主、為民除害的光輝形象,也表達出人民對欺壓百姓、胡作非為的惡勢力的憎惡,對能治理好一方土地、造福於一方百姓的清官的期盼。

  四、研讀賞析文章

  再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西門豹為什麼不明令懲處官紳、巫婆,禁止祭河伯?

  明確:西門豹治巫,就是要從根本上讓民眾意識到“河伯娶婦”是一場騙局。於是西門豹採取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欲取之,先與之,西門豹也“熱心”為河伯娶婦,且親臨現場,排程指揮,以此吸引三老和百姓等,使他的懲治得以產生最大的社會效應。

  2、西門豹都將哪些人投入河中?他為什麼這樣做?

  明確:“為河伯娶婦”是地方官吏和江湖神醫狼狽為奸設計的騙局,深受其害的是地方民眾。對於這些人,西門豹絕不姑息手軟,而是嚴懲不貸。但是他絕不是濫施淫威的官吏,他自治了製造騙局的幾個最大的罪魁禍首,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也達到了喚醒民眾的目的,既懲治了元兇、主犯,又得饒人處且饒人,對不敢再作威作福的廷掾等饒過不殺。可見,他是一位執法有度的官吏。

  3、怎樣理解“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這句話?

  明確:揭穿了“河伯娶婦”騙局之後,西門豹馬上興修水利,從根本上解除鄴地水患,造福民眾。介是,要興修水利,一定會有民眾因“少煩苦”而“不欲”,這體現了鄴地部分民眾由於受認識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有長遠的眼光,只苦於一時的煩苦,而不能夠理解興修水利是一件造福萬代的大事。但是,對於興修水利這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西門豹卻“專制”了一次,即使民眾不理解,他仍然堅持用他的威嚴與權勢促使工程完成。因為西門豹堅信,“百歲後”,鄴地的父老子孫一定會思其言,這正體現出他的遠見卓識與治理有方。

  4、本文在寫作方面有何特色?

  (1)寓褒貶於敘事之中。

  (2)人物形象塑造生動、豐滿。

  (3)選材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4)語言簡練,富有表現力。

  五、朗讀積累詞句

  本文敘述的語文簡練而富有表現力。如治巫部分,弟子“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後”,寥寥幾筆,將祝巫弟子耀武揚威、得意洋洋的刻畫出來;“西門豹顧曰”,一個“顧”字,言簡意豐,刻畫出西門豹威嚴與從容;廷掾與豪長者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12個字淋漓盡致地描摹出他們驚恐、狼狽的醜態。此外,文中西門豹語言極其簡練,短截急促,嚴肅有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令這位威嚴的歷史人物宛然若在眼前。

  除此之外,你還喜歡哪些句子,找出來,小組之間交流一下你喜歡的原因。

  六、佈置作業

  複習本課文言知識。

  四年級上冊語文《西門豹治鄴》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注意“都是給河伯娶媳婦鬧的”和“鬧旱災”中的兩個“鬧”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來理解其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2、充分朗讀,在讀中體會感悟,抓住西門豹的言行,領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過人的智慧,體會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學破除迷信的品質

  3、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明白世界上是沒有什麼神的,從而受到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對現實生活中網路算命等迷信活動的認識。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文

  你知道洪澇災害嗎?你認為洪澇災害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在戰國時期有個地方叫鄴,當地的人認為洪澇是河伯所為,我們今天來學習《西門豹治鄴》這一課,看看到底是不是這樣?(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拿不準的可查字典或請教老師。

  (2)畫出生字新詞,反覆讀一讀,並試者聯絡上下文理解。

  (3)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1)學生提出不明白的生字、新詞,互相釋疑,師適時點撥。

  (2)課文內容及寫作順序可指明回答,教會學生概括。

  三、大聲朗讀課文,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

  四、學習生字、新詞

  五、作業:P99兩道思考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分析課文

  1、西門豹來到鄴地以後,發現了什麼問題?發現問題後他是怎樣調查瞭解的?

  2、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課文分為三個部分,重點學習西門豹如何破除迷信這一部分。

  A、快速默讀這一部分、思考:

  (1)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漳河邊,在懲治巫婆和官紳之前,他看到了什麼?這時,他心情怎樣?

  (2)用“~~~~~~”畫出西門豹對巫婆說的話,你怎麼理解西門豹說的話?

  (3)懲治了巫婆,為什麼還要懲治官紳頭子?

  B、重點詞句分析。

  (1)“不漂亮,不會滿意,選個漂亮的”,你對這幾個詞語是如何理解的?(都是介面)

  (2)這幾個詞語之間有什麼聯絡?(承接)這樣順理成章地達到了什麼目的?(送巫婆去死)

  (3)你如何理解這句話?(西門豹的真正目的:保護好姑娘免遭迫害;送巫婆去死)

  (4)西門豹對巫婆的話應該如何讀,指明試讀。(語氣平靜,態度堅決)

  (5)聯絡課文想一想,西門豹使的這種方法叫什麼?(將計就計)

  (6)為什麼要官紳頭子也投進漳河裡?(1、首惡,他和巫婆勾結騙錢害人。2、不投官紳頭子,就不能嚇唬別的官紳,逼他們說出真相。3、不殺他,他又會叫別的巫婆來騙錢害人。)

  C.學生置疑,啟發學生創造思維。

  (1)巫婆和官紳頭子的一去不復返和官紳們的求饒聲,使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麼?(在文中畫出相應的句子)

  (2)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結果怎樣?

  (3)如果你也是鄴地的長官,你會用什麼方法懲治巫婆和官紳?(學生討論互評,師歸類總結)

  3、自學第三部分,學生自談對這一部分的理解。

  4、總結:

  透過學習課文,你覺得西門豹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關心百姓生活、重視調查研究、尊重事實、做事講方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