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讓音樂與美術結緣

讓音樂與美術結緣

讓音樂與美術結緣

  德國美學家費歇爾說過:“人的各個感官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個感官的分枝,多少能相互代替,一個感官響了,另一個感官作為回憶、作為和聲、作為看不見的象徵,也就是共鳴。”在美術課上,我們要想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就需要利用多種媒體對兒童進行刺激,使他們產生創作的慾望和衝動,順應兒童自然發展,把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完善創作所要表達的感受。音樂教育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教師透過歌曲演唱、和樂演奏、隨歌隨舞等活潑豐富、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藉助藝術的互相滲透,能把各個感覺溝通起來,激發想象、聯想,產生移情,使人從有限的形象中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

  為此,在基礎美育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實踐的審美教育在進行美術基礎知識教育和繪畫技巧教育的同時,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將固有的聲、情、畫、意等內容透過音樂的傳播方式來引導和激發學生的觀察、想象,從多維的角度讓他們學會思考和初步地理解作品的藝術內涵,利用他們對音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審美薰陶及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把美的思維溝通起來去體驗藝術家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真善美。

  一、視聽並重,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一個人若欲步入藝術殿堂,就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觀察是想象和創造的基礎,沒有深入細緻地觀察,就難以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也就難以創造出理想的作品,因此,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讓他們有觀察美的能力,並透過這種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學生繪畫教學中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豐富生動的情境中認真觀察,深切感受。如初學畫《人物動態》一課,學生對人體比例就很難把握,這時光x老師講,學生很難理解。在教室裡,老師可透過舞蹈的表演,或播放錄音帶,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舞曲聲中,跟著老師一邊唱,一邊跳,一邊去觀察。當學生置身於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時,便可組織他們進行寫生,創作。你就會在孩子豐富多彩的畫中看到各種線條,形體組成的人物舞姿優美、雅拙而生動,充滿了兒童的創意。這樣設定歡樂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畫的興趣,學生將感到其樂無窮,既覺輕鬆、愉悅,又達到理解人物不同動態時身體各部位變化的目的,又容易使學生接受,方便了教學。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大膽運用色彩,自由揮灑、大膽創作,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才能,會有想象不到的收穫。教學中創設了愉快的教學情境,以形動人,以情感人,寓教於樂,學生有興趣就會有自學性、積極性、主動性、就能積極思維和探索創新。

  二、聽視並重,培養學生的感受力

  聲形並用,可以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受力,使學生融入美術作品中。在耳濡目染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感受能力。

  低段兒童的音樂欣賞和理解能力不強,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採用以簡單的音樂配合圖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聽著音樂去理解圖片。比如上《上學路上》,我們可先播放《上學歌》,古人云:“緣耳而知聲,緣目而知形。”讓學生在歌聲中感受上學時高興的心情和追憶上學路上發生的有趣事情,學生的興趣一下子來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聽了音樂後紛紛舉手發言,講述了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氣氛非常熱烈。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後再進行繪畫練習,學生就不會感到沒東西畫了。這樣既解決教學上的難點,又使課堂生動有趣,學生覺得樂意融融,寓教育於美的享受中,寓教育於情感陶冶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收到完成教學的效果。

  中段兒童有了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這個時期的學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樂感,尤其是在敲打樂、搖滾樂中,在美術教學中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例如在教學《千變萬化的線》的時候,就可以選用不同節奏旋律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從中感受到音的起伏變化,並用線條表示出來。例如播放《命運》,節奏很強烈,強烈的節奏適合畫波伏很大的折線,播放《高山流水》,樂音輕柔舒緩,從中可以感悟到波伏比較小的曲線。因此在教學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歌曲的旋律畫出線條,透過學生自身的感覺來提高對藝術的感受能力。

  三、視聽並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想象可以分為:直覺想象、記憶想象、動態想象、聯想想象、幻想想象、創意想象等。小學生最富於想象了,他們正處在由低年級的“句的符號期”向中高年級的“陳述的寫實期”過渡。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在學生獲得初步感性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展開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教四年級《夜景》的時候,教師可以透過讓學生欣賞《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優秀作品,透過音樂的欣賞,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說說從音樂中看到的是怎樣一幅夜景圖。每個人的感受能力都不同,聯想到的也千差萬別。有同學看到了寧靜的河畔星光在閃耀,一葉小舟飄蕩在河面上;有的同學則彷彿看到了茫茫的.一片大草原,牧羊姑娘躺在草地上望著深藍的天空。學生有了美的想象作為基礎,再加以創造,作品就千變萬化非常豐富了。這節課藉助音樂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相關視覺形象、聽覺形象及有關事物的聯想,讓學生盡情暢想草原之夜獨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別具異域風光的境遇美,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孩子都喜歡音樂,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不長,在畫畫的時候時常會很不自覺地哼起歌曲,寧靜的音樂容易使人平靜下來,並且產生一定的幻想。在教學六年級的《古詩配畫》的時候,除了看書本上的範作之外,還可以以音樂作為襯托,選用一些比較古典的音樂,比如古箏曲古琴曲等,這些幽遠的曲子容易把學生帶到另一個意境中去,透過自己的想象,對詩詞歌賦賦予新的理解。另外,在學生繪畫的時候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有助於學生靜下心來畫畫,有一個良好的作畫環境,作品的質量也相應有所提高。

  四、視聽並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1世紀競爭最激烈的是人的創造力,未來要求今天的兒童擁有更豐富的創造力,創造不是生活中的原樣照搬,不是記憶的重現,而是在觀察、回憶、聯想、幻想的基礎上透過概括和取捨,發展創造形成有價值的思維結晶。而美術活動的價值就在於它引發兒童的創造力。學生的想象是無涯的,在學生想象的同時,教師應讓學生使想象富於創造,變成圖畫中的現實。在美術教學中,可透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置身於的美的情境之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和自然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對自然、對事物的熱愛,激起學生要主動表現它的情趣,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憑藉著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音響,能直接迅速地透過聽覺作用於兒童的大腦,引起情緒共鳴,發展審美情感,培養創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學第五冊《大肥豬》的時候,有選擇性地播放一些音樂,用音樂的和諧美和韻律美去感染學生。音樂的曲調詼諧,幽默又歡快,讓學生根據旋律來想象出畫面內容。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創作情緒一下子提高了,隨著節奏、節拍的變化,學生這兒一筆,那裡一劃,作畫時創意大膽、自然,既稚拙、粗獷,又渾厚、簡練。有的給它穿上了漂亮的衣裳,有的讓它“玩球”“睡覺”……各種各樣的肥豬一下子展現在眼前,童趣盎然、氣韻生動,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能力發展了,興趣也提高了。

  在具體教學中,要根據兒童各年齡段的繪畫心理特徵和他們素質與能力的發展,選擇和決定各段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視聽並重,形成連續性教學.以兒童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透過觀察、體驗、欣賞、聯想等進行啟發式教學,為兒童創造自由表達、自由探索、自由創作的機會,真正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只有把握美術教育的功能和特點,結合兒童接受教育的能力和特點,從培養兒童的欣賞感受能力,提高兒童的素質入手,切合美術教育實際需要結合音樂進行教學,才能有效地發揮其特有的教育功能。我相信,只要老師們能遵循藝術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恰當地選用教材,細心地研究教材,從中挖掘有助於培養能力的教育因素,引導兒童感受和領悟美術與音樂的情緒情感和教育內涵,就能促進兒童多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