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葡萄溝》教學反思15篇

《葡萄溝》教學反思

《葡萄溝》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葡萄溝》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葡萄溝》教學反思1

  本篇課文主要介紹了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那裡出產水果,其中葡萄品種多、顏色鮮、味道甜、產量高,製成的葡萄乾非常有名。

  新疆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既遙遠又陌生,同時又是他們渴望瞭解的地方。所以在上這節課時,大量的圖片和影片是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在本節課上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步解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課堂上採用“猜謎語”、“小組互助學習”、“引沒旅行列車等方法讓學生感受課堂的魅力。本課教學引導學生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句話展開教學活動。我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透過讀表達學生對葡萄溝喜愛和讚美之情。

  課後我還引導學生查詢資料,看看還有哪些地方以物產而聞名。從而激發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葡萄溝》教學反思2

  《葡萄溝》是一篇介紹我們祖國一個美麗地方的文章,此篇文字優美,圖文並茂。文中先整體介紹了葡萄溝的特點,然後從葡萄的枝葉、葡萄、老鄉、陰房這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讀過之後,令人陶醉,令人嚮往,是一篇符合兒童心理的遊記式的文章。為此,在教學此篇文章時,我採用了 “導——遊——讀——說”式的情境教學,透過牽引、點撥,讓學生帶著嚮往祖國秀麗山河的激情進入情境,自由遊歷文中,積極主動學習課文。

  一、猜謎匯入,激趣揭題

  上課伊始,我採用猜謎語的方式匯入課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謎語是孩子們最喜愛的節目之一,以謎語開場引入“葡萄溝”,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趣味識字。

  識字教學始終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而識字教學又是相對比較枯燥的。為了增強識字的趣味性,本節課,我採用了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方式,先引導學生讀準字音;接著採用“表演動作識字、編字謎猜字謎識字、摘葡萄識字”等多種識字遊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最後,我還設計了“小小書法家”這一具有挑戰性的環節,指導學生寫字,在優美的古箏曲伴奏下,學生享受著寫字的樂趣,盡情展示著自己的書寫才能。

  三、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1、創設旅遊的情境。伴隨著一曲具有新疆風情的音樂,我利用動畫課件,為學生“請”來了一位美麗的新疆姑娘作導遊,讓學生一邊欣賞課件展示的與課文革內容相關的美麗圖片,一邊聽導遊深情的講述,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同學們彷彿真的來到美麗、神奇的葡萄溝,見到那一眼望不到邊的葡萄園,觸控到那一串串沉甸甸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吃夠了熱情的維吾爾老鄉摘下的最甜的葡萄,還走進山坡上的陰房,隨意地品嚐那些已經變成和正在變成的葡萄乾??當學生完全被陶醉時,我不失時機地與學生交談:此時,你最想說些什麼?學生脫口而出: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文最後一句話“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讓學生自己先讀一讀,體會一下可用什麼樣的語氣來朗讀。有的學生用自豪的語氣讀,有的學生讀出了讚美的語氣,還有的讀出了興奮的語氣。學生有了自己個性化的體驗,並把自己的情感透過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2、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讀書活動。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葡萄溝好的句子,透過讀來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表達喜愛、讚美之情。並透過小組合作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當小導遊,把自己體會到的說給小夥伴聽,也可以把相關的句子美美的讀給小夥伴聽。學生能能自己選擇旅遊地點,把體會複述出

  來,還能得到小夥伴的掌聲,老師的鼓勵,學生的表達熱情增加。這也是自我嘗試、自我感悟的過程。激發了他們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在探究的樂趣中又持續不斷地激發學習動機。實際上,這是一個自由朗讀的過程,學生遊歷於文中自讀、自悟。

  三、重視文字,開發課程資源。課文有兩幅插圖。在教學中,我能重視對文章插圖的充分利用,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或是理解關鍵詞。如第一幅插圖畫的是新疆姑娘、小夥子摘完葡萄,滿載而歸的畫面。於是,我就引導學生觀察框裡的葡萄和人們的表情,想象他們會說些什麼,從而體會葡萄溝的葡萄大豐收,人們喜悅的心情;又如第二幅插圖則是老鄉招待客人的畫面,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熱情的老鄉對客人說的話和客人品嚐過葡萄後發自內心的讚歎。雖是模擬情境,同學們卻十分投入、認真,合作得非常默契,彷彿身臨其境。學生是學習的“主動角色”,此時,他們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了,因為他們已經“進入情境——擔當角色——理解角色——體驗角色——表現角色——自己與角色同一”了。其中還穿插朗讀訓練和德育的滲透,渾然一體。

  四、重視語言文字的積累運用。課文中有許多優美的詞句,能過比較、指導朗讀、背誦等方式,鼓勵學生積累運用。如給“五光十色”換一個詞、用“熱情好客”來誇誇老鄉、照樣子說出類似“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這樣的詞等,這些環節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五、挖掘文字資源,拓寬寫話訓練。新疆的葡萄又多又美,收下的葡萄除了吃,製作葡萄乾,還有一大部分要運到城市去賣。教學中我抓住這一內容,創設情境進行小練筆:美羊羊邀請咱們班的小朋友一起為熱情好客的老鄉設計一則廣告,幫助他們宣傳五光十色的葡萄,希望能在城市裡買個好價錢。由於之前剛學過《卡羅爾和他的小貓》,孩子們對寫廣告有興趣,因此能比較有創意地為老鄉設計有關葡萄的廣告。孩子們在評選“最佳廣告設計師”的活動中用心地寫下自己設計的廣告。“巧用文字,有效練筆”這一課題的教學模式得到充分體現。

  不過,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教學密度太大,出現了前松後緊的現象。最後的兩個教學環節,如寫字指導不夠細,拓展練習“為老鄉設計一則廣告,宣傳葡萄溝的葡萄”本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但由於時間不夠,學生寫好的廣告沒有更多的時間展示。

  總之,每個孩子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充滿著想象和童趣。在語文課堂上,需要老師用她豐富無比的情趣、點到即來的才識、娓娓動聽的語言去點燃他們內心世界情感的火苗;她能為學生精心設定情境,在窄小的教室裡構築一個個想象的王國,帶領學生插上翅膀,飛出課堂,“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蘇霍姆林斯基語)而語文老師就是他們探索路上的導航者,在語文的世界裡去發現、去研究、去探索。

《葡萄溝》教學反思3

  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葡萄溝盛產水果;葡萄溝葡萄多,景色美麗,維吾爾族老鄉非常熱情好客;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葡萄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找找課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在初步感知後,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呢?激發了學生再次朗讀的興趣。

  課堂匯入時透過讓學生欣賞新疆葡萄溝的葡萄,從感官上感覺到葡萄的多、美,並告訴學生這些葡萄的出產地是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為主動有效地學習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第二自然段。這一段共有4句。第一句寫葡萄的種植地點,從第2、3句開始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分別寫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長和成熟時的情況;第4句寫在葡萄成熟的日子裡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的表現。文章的難點也在第二自然段,要準確領會第二自然段的關鍵詞句,並體會其中的情感。

  我知道這一堂課中肯定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也知道自己在低段語文課堂教學這方面還顯得比較稚嫩。但我相信透過我的努力這條低段語文課堂教學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葡萄溝》教學反思4

  《葡萄溝》是部編版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為學生們展示了新疆吐魯番葡萄溝風景秀麗、瓜果飄香的特點,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感受祖國山河的秀美,民族風情的淳樸,並透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內化為自己獨特的愛國情結。學生們並沒有去過新疆吐魯番,可能僅僅是在書籍上、電視上見過,或聽別人介紹過那裡的美麗風光,因此對本課的學習,他們應充滿了興趣。

  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先是透過回顧上節課學習中對於葡萄溝的印象,引導學生找出中心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即本課的主線。

  再讓學生圍繞中心句自主閱讀,勾畫出哪些句子能讓你體會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向下挖掘,抓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透過各種方式的朗讀體會葡萄溝的“好”。在讀中悟,悟中讀,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接著根據板書內容回顧並梳理課文內容,感知課文是透過哪幾個方面的描寫突顯主題“葡萄溝是個好地方”,整體把握課文結構。

  最後進行拓展延伸,暢想如果自己去到葡萄溝,會做些什麼。先說再寫,有層次地進行表達練習。

  課堂整體脈絡清晰,重在讀中感悟,較為準確的把握住了年段目標,並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利地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對於課堂中暴露出的不足,我也進行了以下反思。

  反思一:語言訓練點的選擇和處理不夠恰當。

  (1)仿寫比喻句的處理顯得生硬,課堂中學生們所生成的句子要麼脫離生活實際,要麼使用不恰當。形式上進行了練習,卻並沒有達到實際的教學效果,不能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使用。課後反思時我想,如果出示圖片,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聯想、想象,應該能說出更加形象、生動、恰當的語言。

  (2)回顧課文內容這一板塊,採用了在小組內互相介紹再指名介紹的方式,環節複雜,且學生參與範圍不大。如果換一種方式,小組合作介紹,既能增強趣味性,更能在生生互動中使全班參與課堂。

  反思二:教師的評價語缺乏引導性,在關注細節,落實目標方面有待完善。

  由於教學經驗有限,課堂應變能力不足,當學生出現自己預設以外的情況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有走教案的痕跡。對於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的表達方式不正確或知識性錯誤,老師的指導不夠及時,比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說道:“我想去吐魯番大草原……”老師應該及時更正吐魯番並不是一個大草原,而課堂上我卻忽視了這一細節。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更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注,提高課堂上的敏感度,學習採用追問、啟發式提問等多種方法拓展學生思維,不斷豐富、積累自己的教學經驗,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合格的語文教師。

《葡萄溝》教學反思5

  我感覺優點和不足都比較明顯,具體分析如下:

  我認為以下兩點把握得比較好:

  1、透過課件,讓學生非常直觀的瞭解了“茂密”一詞的意思,葡萄溝教學反思。透過枝葉由少到多的變化,讓學生自己體驗枝葉呈現什麼樣的狀態才算做“茂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對詞義進行總結。這樣的方法比較生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2、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加入了句型訓練。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瞭解每個特殊的句型在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不僅讓學生了解句子的內容,還將“······就像······”提出來讓學生回憶比喻句的相關知識已達到最終運用的目的。還有將“······有的······有的······”句型讓學生自己練習造句,學習應用,教學反思《葡萄溝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在於:

  1、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導致課堂缺少實效性。就本課內容來說,有很多具體描寫葡萄的句子應該讓學生反覆誦讀,感受葡萄的美、葡萄溝的好。同時應該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給予一些方法指導,從而為學生自己以後獨立進行課外閱讀做鋪墊。但在安排學生讀的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沒有及時予以正確、準確的指導,閱讀、朗讀方法指導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朗讀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沒有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起到幫助。

  2、對於重點段落的講解不夠明顯、突出。在最初的教學設計中,我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設為本課教學的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一重點並沒有得到強化。因此,整個教學就顯得平鋪直敘、沒有重點。

  3、在我的課堂教學中,語言不夠嚴謹,不夠簡練,甚至出現了一些不應該有的病句。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在課堂中用到的語句都應該是非常簡明扼要、非常準確的,但在這一方面,我明顯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出現了許多錯誤。

《葡萄溝》教學反思6

  《葡萄溝》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裡出產水果,尤其是葡萄最受人們的喜愛,那裡的葡萄乾也很有名。

  新疆對於學生們來說是既遙遠又陌生,同時又充滿著好奇和嚮往。對於諸如“葡萄溝在哪裡?”,“梯田是什麼樣的?”, “葡萄乾是怎樣製成的?”等問題不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解說就能解決的。在讓學生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如果能抓住關鍵詞句,對幫助學生理解整篇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幫助,是一種耗時少、收效大的做法。本節課中,我主要抓的重點詞句有:

  1、品讀美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自學課文,從課文描寫的語句中瞭解葡萄溝好在什麼地方?然後再學習葡萄溝好在哪些方面。我引導學生試著抓住重點的詞句,來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如:(1)“葡萄溝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一句,出示葡萄溝水果圖片,充分體會“盛產”的意思並想象出葡萄溝水果真是又多又好。(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3)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裡製成(葡萄乾)。這裡生產的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2、在語境中識字,聯絡生活識字。如:

  (1)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認識“梯田”的“梯”。(啟發學生編字謎:如,弟弟站在木頭邊。你見過哪些 “梯”?如電梯、木梯、階梯、梯田等。)什麼是梯田呢?一起來看圖片。(出示圖片,同時講解)梯田是在山坡上開闢的農田,樣子像樓梯,一級一級的,邊緣築有田埂,以防止水土流失。

  (3)學習“蜜桃”的“蜜”時,透過課件啟發學生識記,幫助認識“蜜”與“密”。 出示蜜蜂採蜜,人們釀的蜂蜜等,讓學生知道“蜜”與蟲有關,表示“甜”的意思。“密”表示多而攏,像山上的樹林一樣多。組詞比較,讀一讀。指導書寫:“蜜”與“密”。

  3、藉助相關知識理解詞語的妙用。如:課文中為什麼用“五光十色” ,不用“五顏六色”呢?在比較中悟出有什麼不同。出示課件感悟“五光十色”。(看圖上的瑪瑙與珍珠,你發現了什麼?) 這一個“光”字,讓我們彷彿看到了葡萄長的'顏色多,質量好,一個一個顆粒大,水靈靈的,陽光一照,像珍珠、瑪瑙那樣晶瑩剔透,閃閃發亮。(添上“質量好”“有光澤”)學生大多知道為什麼用“五光十色”來形容葡萄的顏色了。

《葡萄溝》教學反思7

  《葡萄溝》是人教版小學課本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裡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使學生透過理解語言文字,對那裡產生喜愛之情。

  課文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現了一幅美麗的畫面:神秘的吐魯番,美麗富饒的葡萄溝,令孩子們心馳神往。讀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段時,同學們大都“垂涎欲滴”。我及時引導學生做葡萄園的“小主人”,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將文字語言進行內化,向遊客(老師同學)介紹家鄉的特產,同學們居然介紹地有聲有色,象模象樣。

  這篇課文的最後還有一段很枯燥的文字——陰房的建造及葡萄乾的製作。學生疲於應付,“水過地皮溼”。如果按照通常的處理方法和課前的教學設計,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瞭解有關的知識。但是如果這樣的教學,往往會使學生疲於應付,“水過地皮溼”。學生剛剛燃燒起來的熱情,可能會陡然熄滅。

  因此,在學生自主探究課文以後,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節:我在黑板上簡單的畫了連綿的山,然後說“我在這裡建造葡萄乾生產基地,請你們幫我選址,看誰設計的方案最好!不過,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最好的設計方案,就藏在我們的課文中!”頓時,學生個個情緒高昂,躍躍欲試。於是,一段枯燥的文字變成了一個個形象的設計圖了。學生的設計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設計好後,又進行了交流,並說明自己為什麼這樣設計的理由。(造型,“樣子很像碉堡”;結構,“四壁留著許多小空”,有利於空氣流動,加快蒸發速度;設施,“釘著許多木架子”,也可以用其它材料做架子,便於晾掛葡萄。)

  我對學生的設計由衷的讚歎,學生喜悅和成功的自信,溢滿於臉。學生為什麼會情趣如此高漲,是讓學生從遊離於文字之外的“讀者”變成了披文入情的“主人”。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尊重學生,從他們的需要出發,點燃學生的思維火焰,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悟課文。

《葡萄溝》教學反思8

  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學習這篇課文不但要讓學生領略到葡萄溝的風土人情,更要讓學生產生對葡萄溝的嚮往和對人民的喜愛之情。

  孫老師在上這堂課時,運用了多種手段,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的。首先孫老師讓小朋友們聽《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這首歌,歌曲優美的旋律,迷人的異族風情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葡萄溝的意境裡。

  孫老師讓學生提問題,然後選擇了兩個有價值的問題,用這兩個問題來統領整堂課的教學。在教學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叫葡萄溝?”時,運用了課件,讓學生欣賞了一段葡萄溝的片子,學生很輕鬆地理解了“涼棚、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指導學生朗讀這四句話裡也水到渠成。再學習第二個問題“葡萄溝在什麼地方?”時,讓學生到地圖上去找這個地方,清晰地理解了新疆、吐魯番、葡萄溝三個不同外延的詞語。

  孫老師還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採用了活動的教學方法,他讓小朋友們到講臺前面來貼葡萄,幫助學生理解葡萄的多,讓女孩子們像新疆姑娘一樣來給大家分葡萄。看著五光十色的葡萄,吃著甜甜的葡萄,相信葡萄溝這篇課文一定給小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民族風情的課件的影響下,在優美的朗讀聲的感染下,九十月份的葡萄溝一定是小朋友們心目中最嚮往的地方。

《葡萄溝》教學反思9

  我們的語文課應該給學生情感美的滋養和藝術美的薰陶,重視語文教學的審美因素,有利於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每個學生在語文課有限時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淨化,領略美,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素質。如何在《葡萄溝》這一課的教學中使學生得到情感美的滋養和藝術美的薰陶呢?我的感悟是從“讀”入手。

  一、從讀入手,認真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朱光潛:“美感起於形象直覺。”要品味文章的語言美,要從朗讀開始,因為朗讀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朗讀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如可讓學生讀讀全文進行整體感受,數遍後,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葡萄溝的印象,學生在此過程中自然感受到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好在什麼樣地方?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結合理解“涼棚、五光十色、”等詞讓學生展開想象,學生感受到葡萄成熟前和成熟時都是那麼美;當有的學生提出他喜歡的句子“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人民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時,學生從“準”一字就會快體會到葡萄的多,也很自然體會到了葡萄溝人的人情美。透過反覆的讀品味到作品語言的準確與精美。

  二、從讀入手,品味文章的思想美。

  思想是作品的靈魂。語文教材很多作品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凝結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審美觀點以及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是學生認識生活的源泉,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形成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強大手段。透過讀“涼棚、一串串、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不僅使學生享受到字詞的美妙,感受到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不僅因為那裡有最好的葡萄,更因為那裡有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人民老鄉。讀這篇課文,不但要讓學生對葡萄溝的物產和景色有所感悟,還要讓他們在讀中產生對祖國各地風情的嚮往,增強對少數民族人民的熱愛之情。讓學生的心靈感受到了人情的美,讓他們在思想的森林中呼吸,使學生揚起率真的生命激情,思想得以昇華,人格將得以崇高。

《葡萄溝》教學反思10

  身為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對於隨文識字我還是個門外漢,面對一張張渴望的臉,我的心中真的是焦急萬分,不知道在我眼中很簡單的字該怎麼讓學生吸收、運用。原來上課的時候,上到一半,自己就沒感覺了,看著孩子提不起精神的樣子,自己著急的很,有時候就會怪孩子們上課精力不集中、走神、做小動作,其實自己也很明白孩子之所以提不起興趣是因為自己的課上的太無味了,有時候連自己都在想怎麼還不下課啊!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識字教學又是基礎中的基礎,而識字教學的方式方法又是這樣枯燥機械。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最近我一直在琢磨隨文識字的教學方式,在聽過本年組兩位優秀教師的隨文識字課之後,我也嘗試著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終於嚐到了“隨文識字”的一點甜頭。 《葡萄溝》一課我就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為了落實好本課的教學任務,開課伊始用謎語激發孩子的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在教學中,我採取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方法,將識字任務貫穿於課文的學習中,始終結合語境來學習生字、詞,而不是以往的集中呈現、死記硬背。就隨文識字的教學特點來說:字卡、詞卡出現的時機也很有講究,有的在揭示課題前出現,(如在講課之前我說要帶學生到我國新疆吐魯番去遊覽一番,隨機出示詞卡:“新疆”、“吐魯番”);有的在揭示課題時出現(如“溝”);有的在交流初讀情況時出現(如“梯”“蜜”等);還有的要等到精

  讀時才隆重登場(如“維吾爾”“碉堡”等)。整堂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把以往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看著一雙雙高高舉起的小手,我實在不忍心打斷學生,恨不得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活躍的氣氛中學生不僅感悟了課文內容,而且輕鬆的完成了本課的識字任務。我本人也被學生感染了,而忽略了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下課仍然覺得意猶未盡。我覺得這種方式的學習學生學得更紮實、更富感性。

  初次嘗試隨文識字的教學方式,對我是一個挑戰,從備課到上課的這段時間,我的心情始終沒能平靜。當然,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在彙報記字方法時教師沒能適時把握,有所側重的識記生字,每個生字都讓學生說的很多,以至於整堂課前松後緊,直到打鈴未能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對學生的發言和活動的評價還應作更生動的評價和鼓勵等。隨文識字教學結構是非常靈動的,特別需要創造力,我想只有用心,課堂才會異彩紛呈,學生才不會覺得特別累。當然,光透過隨文識字還不能讓學生完全認清漢字,所以,我們還應該在透過多次閱讀文字,與漢字多次見面後,把漢字有選擇地集中起來,反覆認讀、強化記憶,並趁此機會教給學生更多的識字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從而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新兵,在怎樣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這條路上,還需要不斷探索,充分預設,全面考慮,在今後的識字教學中,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一步探索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更趨完善。

《葡萄溝》教學反思11

  優點之處:

  因此,在整堂課中,我始終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全篇課文:

  (1)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去葡萄溝裡看看,整體感知葡萄溝是個怎樣的地方。

  ( 2)透過老師的感情範讀帶學生入情入境,去葡萄溝裡細細地看個夠。

  (3)再讓學生在細看的基礎上談談對葡萄溝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4)接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進行感情朗讀,在葡萄園裡真切感受對葡萄的喜愛之情,並再創情境透過表演讓學生感受維吾爾民族老鄉的熱情好客,體會到葡萄溝的物美情更美。

  (5)最後,對葡萄乾這一段比較枯燥的文字,我創設了一個學生較感興趣的學習活動: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在葡萄溝辦一座葡萄乾加工廠,請學生來介紹葡萄乾的製作方法。透過合作、討論、交流、彙報的形式瞭解到葡萄乾的製作方法。

  ( 6)在課文快結束時,再一次帶學生入境:觀看錄象,透過感官刺激,再現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喜愛,說說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麼。使學生的情感受到昇華:“因為這兒的水果多;因為這兒的葡萄美;因為這兒的葡萄乾色鮮味美,更因為這兒的維吾爾民族老鄉熱情好客。所以我們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從而解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整節課,學

  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葡萄溝裡走了一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自然流露出對葡萄溝的喜愛之情。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後,認真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感到課堂上仍存在幾點不足:

  1、好文章要三讀: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在“放”中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薰陶。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遺憾的是我沒有很好地讓學生的讀書,達到第三種境界,稍顯粗糙、匆忙了點。

  2、在課堂上沒有更充分地面對全體。為了使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上讀、說、寫等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課上應注意學生小組中的合作學習,使學生更多的時間在小組內有讀書的機會,交流感受的機會,而這也是新課標中所倡導的。

  此外,在把握課堂機制上,課堂每一環節再緊湊方面尚需努力。

  改進措施:

  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在語文課堂裡,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地學,旁觀者似地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裡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

《葡萄溝》教學反思12

  《葡萄溝》一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人民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裡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人民老鄉熱情好客,而且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引導學生透過對重點語言文字的理解,對那裡產生喜愛之情。本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生動優美,詞彙豐富,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人們對葡萄溝有了更形象的瞭解,並且有助於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

  1、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自主識字。

  識字仍是二年級學生的重點,根據本課生字的特點,“我會認”的生字我放在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能讀準字音,“我會寫”的生字要求學生仔細區別字形,正確、美觀地書寫。在識字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識字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及每個生字自身在字音、字形上難易的差別,所以在教學時不平均使力,而是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有所側重地進行識字、鞏固。如:讓學生在認識地名(新疆、吐魯番、人民)的過程中自然、自主地識記。

  2、落實重點詞句,個性感悟朗讀。

  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說出葡萄溝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學生說出最後一段內容“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然後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它好在哪裡”為線索,從而對文章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指出哪個地方,我就引導他們對哪裡進行分析。透過課件展示文章與圖片、學生朗讀、學生評價、齊讀等方式對文章進行理解。

  在分析“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這兩個句子時候,利用圖片引導學生自由說話,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增加學生的詞彙與優美句子的積累。

  3、課外拓展,增強同學們熱愛家鄉之情。

  本組課文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透過這組教材的學習,進一步瞭解祖國的遼闊、美麗,並激發學生認識家鄉的渴望和讚美家鄉的感情。因此,透過對本文的學習,我要求學生課下蒐集有關家鄉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對家鄉的認識,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總之在備課、授課時還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認真仔細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葡萄溝》教學反思13

  1、注意了讓學生讀中感悟,讀書的次數多、讀書的形式多樣,注意了指導朗讀。

  2、對於難點的處理恰到好處。學生沒見過陰房,不知它什麼樣,就更不知它怎樣把鮮美的葡萄製成葡萄乾了。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我讓學生先透過讀書找到文中是怎樣介紹把葡萄製成葡萄乾的,再讓學生透過課件親眼看看陰房的外貌、內裡的構造,同時給學生舉例平時媽媽洗完衣服,涼在外面時,有風乾得快,沒風乾得快?現在看著陰房你能想象得出鮮葡萄是怎樣製成葡萄乾的嗎?經過前面的鋪墊,這時學生自然而然的弄清了熱空氣從陰房一面的小孔進入,穿過葡萄,又從陰房另一面的小孔出去,這樣一次又一次……40天后,半透明的、鮮美的葡萄乾就自然涼製成了。

  這節課顯示出的不足是:

  1、應該在課件的第三張(指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提示)上,做三個連結,上課時就不用那麼忙叨了。

  2、最後,進行語言訓練時,應像校長說的那樣先自己小聲說一說,再站起來說給大家聽,效果會好得多。(這處有點著急了)

  3、教學的重點還應再突出些。讓學生說說你讀懂了什麼?某某同學讀得好,好在哪,你聽出了什麼?這樣培養學生聽的能力,表述的能力及感悟的能力。

  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刻苦鑽研,找準每一節課的切入點和學生知識的生長點,努力做到:學生會的不講。切不可大意每一個環節。

  2、急需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開口、大聲的、有條理的發言。

  3、培養學生讀中感悟且能外化出來的能力。

  總之,不管一節什麼樣的課,只要靜下心來思考,總會找到可借鑑之處。我也會在邊思考、邊總結中提高自己。

《葡萄溝》教學反思14

  上完本課,本人有一種成功的感覺。本課我用了兩課時,在新課前,讓學生回家預習,自學生字,並對自己欣賞的詞、句、段進行勾畫,有興趣的還可以作旁批。也可以以日記的形式寫一寫自己預習後的收穫,這樣能在課前解決字、詞障礙,能讓學生先知課文內容。

  課時,本人準備了葡萄、葡萄乾。當可口的葡萄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時,有學生說,葡萄溝的葡萄才好吃呢,又有孩子說,葡萄溝的葡萄乾才好吃呢。我笑著說:“是嗎?接著又從包裡掏出葡萄乾。”說:“我手裡的葡萄、葡萄乾是新疆吐魯番葡萄溝的可好吃了。”板書課題:《葡萄溝》。趁學生嘴饞的餘味兒走進文字,本人巡視了一週,有很多孩子對課文中的有些句子作了勾畫與批註。(如、有個女生勾畫了“茂密的枝葉同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批註是、這個句子很美,是個比喻句,把茂密的枝葉比作綠色的涼棚。“還有一個男孩以日記的形式寫了自己的讀書感受,寫得不錯的。他寫到“我回家認真讀了10課《葡萄溝》。讀了這課我知道了新疆吐魯番有個地方叫葡萄溝,那裡有很多水果,還有好吃的葡萄、葡萄乾,那裡的老鄉熱情好客……)我等候孩子們讀完課文後,將這孩子的《讀書筆記》宣讀了一遍,這下課堂活躍了,都爭著彙報自己的讀書收穫。我有意叫了班長田青苗,她說:“讀完課文,我知道了‘葡萄溝為什麼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因為葡萄溝的葡萄五光十色,葡萄溝的老鄉熱情好客,葡萄溝的葡萄乾色鮮味甜。)聽了孩子的彙報,我欣慰極了,於是,將她的彙報按順序板書在黑板上,讓全班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讀了板書內容,這樣讓孩子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是興奮勁兒。有個男孩(王加新)把小手舉得高高的,說:“老師,我也知道一個問題。”我忍不住笑了,說:“請!”那孩子說:“課文的最後一句是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我高興極了,孩子們是真的讀懂了課文。接著我順著學生的精彩的報作了簡單的闡述。(是的,這樣的結尾直接點明文章的中心,在本課整篇文章都是圍繞本句寫的。這樣寫既總結了全文,又能表達作者發自內心的讚美,簡潔有力,能幫助讀者進一步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但這樣的總結性結尾也要注意:總結自己記讀書收穫時,要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的要點,語言簡潔自然流暢,還要讓人明白,對突出主題有明顯作用,不能“畫蛇添足”。)這裡本人重述了前面田青苗所彙報的讀書感受,並強調了該學生在讀書時是認真的,而且是動了腦筋的。

  根據孩子們的自學情況,本人回放了文字,用飽滿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與激情。從而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喜愛,甚至到依依不捨。(如、我將準備的葡萄、葡萄乾分給了孩子們,每人一顆葡萄、幾粒葡萄乾,並讓孩子們嘗一嘗。有個孩子自言自語地說:“真甜。”旁邊一孩子說:“當然,這是老師在葡萄溝買的。”)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笑了,就這樣讓語文課堂煥發出了一種生命的活力。

  在課堂裡本人做到了和學生語言的整合。教師的語言是談話式的,不是問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親切的。就這樣師生間無拘無束,進行平等地對話。創設了各種情境進行交際,把以往的語言,本課學習的語言加以運用和創造,這正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如、本人根據資料與課文內容,設計了這樣一段話,鼓勵學生讀書不放一難。“在葡萄溝高坡處,有一座特殊的房屋,它的四壁都用土坯砌成的,在牆上佈滿氣孔,較大的房子有兩層樓高,遠遠望去像個古城堡,又像是方形籠子,這就是晾葡萄乾的房子,叫陰房。陰房裡有許多木架子……讓學生自讀3自然段)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適當的攙扶和點化。這個環節,讓孩子“感悟”這是一個過程。從整體上感悟,沒有把課文進行分散或肢解,儘可能地體現朗讀性“以讀為主,以人為本”。課文應是書聲琅琅的,重視朗讀訓練,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體會感情。讀的訓練有層次性,在預習與初讀時要求學生理解內容,知道寫什麼,再讀時瞭解作文的寫作方法,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深讀、精讀時體現感情,讀出感情,讀出情味兒來。(如、課文介紹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不僅僅是因為有最好的葡萄……更重要的是因為有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吸引了中外遊客。本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生動優美,詞彙豐富,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人們對葡萄溝有了更形象的瞭解。去引導、去指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同桌賽讀、表演讀、配樂讀、老師引讀,填讀等,並且在讀時,邊讀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美麗的葡萄溝,從而感受到讀書的喜悅與快樂,以及讚美的感情。)

  練習到家。(安排練筆“誇誇我的家鄉“可以以當地的某一景點或是某一土特產。如在本地有一大水庫,這水庫供養了上磺鎮10萬人以上的飲水。還有荷花池的“小竹樓”。讓學生盡情地說,然後寫寫,效果還不錯的。)學完本課,也有不足,有部分學生是跟不這種教學思路的。為此,本人在作業的練習中作了彌補。

  總之,如果說,本課是成功的,那本人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積極的認知過程。透過課前預習,課時檢查預習,課後反饋預習,這種教學思路有助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有助於教師機智靈活應對,恰當地處理教學中的得失與取捨,能讓語文課變得情趣而豐富。

《葡萄溝》教學反思15

  今天上了葡萄溝的第一課時。經過上次師徒開課《小鹿的玫瑰花》,師傅向我提出平時的課要儘量落到實處,紮紮實實地上。因此在設計《葡萄溝》的時候,我也力圖能夠讓課上得紮實、樸實,把文字中的各個語言點敲實、挖透。我認為我的教學設計在這些方面落實了語言文字教學:

  1、對於課題的挖掘。先出示“葡萄”兩個字,讓學生認讀,指導輕讀音。讓學生觀察這兩字的相同點。題目中,“溝”是需要掌握並書寫的生字,因此我讓學生組詞,還在課件中打出“勾”、“鉤”讓學生組詞區分。

  2、字詞教學,採用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交*教學的方法,既重視課堂效率,又重視課堂教學的情景性。在讀課文之前,我先給學生讀生字卡片和螢幕上的生詞。隨後,在課文教學中再對於出現的生詞進行隨文教學,希望透過反覆呈現的方式讓學生鞏固生字詞,同時在文字中學習字詞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意義。

  3、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待學生反覆朗讀段落後,出示課後的“按課文內容填空”一題,讓學生看著填空題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我發現,學生在前面的不斷有感情朗讀段落之後,很快便能夠看著提示背誦了,這是不是也無形中滲透了“熟讀成誦”的學習方法呢?

  但是,雖然我在備課時動腦筋想了這些教學環節,使我的課堂更加實在。可是對於課堂及時生成的教學點,我卻不能夠及時捕捉。例如:

  1、在出示課題教學“溝”這個字的時候,我問學生這個字和我們學過的什麼字比較像。有一個學生說到“釣”,我當時急著出現“鉤”,便把上糾正了。後來想想,那個學生的語文能力還算班裡非常好的學生,她都說成了“釣”,說明沒有區分好“釣”和“鉤”。那麼,可能班裡還有一部分學生也不能正確區分這兩個字。當時,雖然課件上沒有打出“釣”字,但是既然學生混淆了,還是應該抓住這個生成點,在黑板上寫一寫。

  2、在教學“五光十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這個詞語,我問了一個問題,“五光十色”能不能換作“五顏六色”。當時學生的反映是楞了一下,有個別學生說不能。但是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可能是覺得老師這樣問,應該答案是否定的吧。他們在揣摩我的答案。但是經過師傅的提點,我也恍然大悟。其實“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都可以形容葡萄,甚至其他形容顏色的詞語也可以用,只是課文中的“五光十色”最貼切,因為它還寫出葡萄的光澤。這兩個詞只能說哪個更適合,而不能說哪個能用,哪個不能用。回想一下,課堂上其實有些學生是覺得“五顏六色”是可以用的。當時我應該讓學生說一說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語,然後帶到句子中讀一讀,感覺一下,再透過圖片的觀察,學生就能明白“五光十色”是最貼切的了。課堂上也不用繞很大一個彎路了。這樣,也能夠滲透一個寫作的方法,有時候同時可以用多個詞語,這時候就要選擇一個最貼切。

  3、在隨文學習“新疆”、“吐魯番”、“葡萄溝”時,我出示了一張中國地圖,把這三個地名打在地圖上。這個時候如果學生再齊讀一遍,那麼學習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看來,要讓課堂上得紮實,光有預設還不夠,還要隨著學生,隨時生成。這樣的功夫,還需要我不斷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