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8和9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8和9認識教學反思1
8和9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0-7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內容比較簡單,我在這節課的具體做法有:
一、注重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
對於8,9的認識,學生的腦子裡並非一片空白,在幼兒園的學習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或多或少已經接觸過8和9,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在學生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8和9的認識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這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
基於此點認識,我在教學主題圖後,讓學生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數量是8或9的物體,將課堂教學空間延伸到課外,使每一個學生真真切切地領會8,9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說一說,強化學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構建自然數和被數物體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用數進行資訊交流,也可以培養低年級學生“說”的能力。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學生藉助他人的幫助和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由此可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學不能替代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無法幫學生思考,無法代學生體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只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教學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課程的內容是現實的,學習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自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認識”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
給學生獨立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透過自己發現,探究和討論交流等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數點子圖”,我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數,然後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麼數的學生在數的過程中不僅會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而且還會聯絡左右圖來數、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數完點子圖後,我讓學生從這三個數中隨便選擇兩個,用以前學過的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一點困惑:
對於8和9,學生都已經認識,並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會寫,在教學完8,9的基數與序數意義後,我又獨立放了單獨一塊內容教學8和9的寫法。很多學生寫8和9已經很好了,對8和9的認識也比較到位,但是教材還是安排這些淺顯的認識,到底有必要嗎?還值得探討。
8和9認識教學反思2
1.教師應怎麼上課,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標,這是對課時目標的把握。在這個方面,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既符合新課程,又讓學生學得紮實。
2.教師的關鍵是語言上指導,在我認為,教學上的語言可分為:指導性語言和啟發性。在這次教學過程中,對於指導性語言,我把握的還可以。對於啟發性語言,我還欠缺,在整個教學中未能把學生達到高漲。本來在教案中安排了一個小遊戲,本想在這個遊戲使學生達到高潮,可是在上課過程中的,漏掉了這個環節。這個以後需要更加註意。
3.數學教師的教態應富有激情,會哄小孩子,使每個人都活起來。語調應抑揚頓挫,這樣才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把數學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成長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基礎,教學是循序漸進的,應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5.在做課件時,對於主題圖的設計沒有考慮的太多,結果圖太小,不夠清楚,下次應更注意點。
6.在上課過程中,由於緊張,忘了畫9個0,當時我並沒有把把9寫好了再畫,在這點上我,也學習到了教學過程中應隨機應變。
總之,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處,更多的是學到了很多教學上的技能和方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8和9認識教學反思3
《8和9的認識》是我這學期的數學教研課,在上課和評課中,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確把握目標預設,關注課堂生成。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透過數具體事物的數量,學會熟練地數數,並理解8、9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
2、透過操作活動,掌握8和9的組成與分解;
3、能正確地讀、寫8和9,知道它們的大小,學會用數8和9描述身邊的事物;
4、透過具體實物與8、9建立對應關係,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在遊戲活動中學數學,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
一年級學生對很多新授知識已經掌握了,我想課堂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最好能結合在有趣的遊戲活動中。在教學設計中,我採用了比較多的遊戲活動,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愉悅的心情中學習數學。在教學數數中,我採用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是透過主題圖的學習,在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8和9。學生一旦認真學習,就會讓老師和同學有很多驚喜,學生們觀察真的很仔細,這一點在之前我也沒有發現,太讓我驚訝了。
三、創設生動、有趣並且“有效”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基數與序數時,我透過創設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感知“9個與第9個”的區別,學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開了積極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創設一個好的情境能化解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願望。但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也要注意情境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由於一味地結合情境來教學,出現了情境設計的“牽強附會”,沒考慮到情境對教學的干擾性,反而阻礙了知識的學習。今後這一點我要尤其注意,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多思考一下這個情境是否會對學生學習有干擾作用。
透過這堂課,也讓我對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亮點與不足之處有了更多的瞭解,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8和9認識教學反思4
這週上了一節新授課8和9的認識,感覺學生反應和理解掌握的不錯,這節課總體還是不錯的,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讓學生透過親身實踐活動探究了知識的獲得。教學開始用數學王國裡的故事引入;數學王國裡可熱鬧了,數字寶寶們都在玩遊戲呢!數字0感覺自己太胖了,於是在腰間紮了一根腰帶,大家想數字0會變成幾呢?對,8.數字6看見了嘲笑他說:“想減肥太容易了多運動就好啦,看我來給你倒立吧。”數字6倒立後,數字0寶寶也笑著說“你也變了你也變了。”同學們猜數字6會變成幾呢?對,9用故事引入,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孩子探究知識的熱情高漲。在教學主題圖時,認識了8和9基數的含義,讓學生找一找教室裡數量是8和9的物體,可以將課堂教學空間延伸到課外,是每一個學生真真切切地領會8、9的基數含義,並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利用直尺圖,計算器,點子圖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透過自己發現、探索、交流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計算器讓那個學生自己數發現是7個珠子,繼續撥珠子,7加一個珠子是8,得出8比7多1,也就是7比8少1。再體會由8--9的撥珠過程。在數點子圖時,讓學生將三個數進行用以前學過的符號表示它們的大小7<8和8<9,並問學生其他情況,發展學生的反向思考能力。
還有不足和困惑,對於8和9的寫法,到底有沒有必要教或者放在這個地方教合不合適,值得探討。另外對於評價機制,應該重視每一個同學,一視同仁,而且評價用語應及時到位,不然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方法還應注重靈活性,嘗試運用多種方法相結合,使課堂氛圍更加活潑,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發言。
8和9認識教學反思5
學習8、9這課時,我在做教學設計的時候,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親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在安排時我把教材作了如下處理:
1、聯絡生活,切入主題。
教材提供給學生數數的畫面是一幅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這個畫面與我們建立文明城市十分和諧,因此我就從建立文明城市談話切入,給學生美好薰陶,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情感。
2、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我先出示三幅點子圖,讓學生數一數,並說出數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每幅點子圖左邊都有5個點子,只要看右邊的點子數就能很快數出每幅圖的點子數。在比較7、8、9這3個數大小時,我讓學生任意選擇兩個數來比較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處理問題開放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8和9數數的主題圖比以前幾個數的數數要難多了,物體的位置打亂了,數的時候要更應注重有序性,在這個方面我引導的不夠好,一開始並沒強調,只是在有學生沒按順序數時我才強調,而且說的也不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