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讀著這首清新的小詩,我們會覺得自己心裡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在滋潤著我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著我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意,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

  鑑於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因此,我讓學生先學生字,再在自讀課文是進一步識字。我在設計本課時,重在關注兒童詩教學的特點,挖掘它美好的意象。為了引導孩子體驗情感,努力拉近孩子的生活與文字的距離,使孩子們透過與自己生活和文字的互動對話,順利走進文字所蘊涵的情感世界,我採用了以學促教的方法,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進行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歌意象紫丁香所傳遞的美好情感,在詩歌的誦讀和師生的對話中享受語文的濃情蜜意。從學生的反饋來看,以學促教的形式較好,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意願,學生很感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第2和第3小節,第4和第5小節連在一起講,並在學完之後應該有個總結,讓學生對全文有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只有作好了認識的基礎才能有感而發,迸發自然的情感。

  其次,學生的寫字指導過快,應該讓學生觀察後再分類進行有著針對性的指導。從字的結構,字的筆順等幫助孩子們更好的掌握。

  誠如很多前輩教師所說:“拿到教材,三讀其文,(搜尋本課課題的關鍵字可以查詢本課更多資料。本站()地址 )一讀與作者對話,領會文字的主旨,二讀與編者對話,瞭解編者的意圖,三讀與學生對話,設想學生的學情。”我想: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傳遞儘量準確資訊。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