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分蘋果》的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上冊《分蘋果》的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分蘋果》的教學反思

  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因此,在教學分蘋果這節課時,我利用課本所提供的情境,進行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創設了多個數學情境,課堂氣氛活躍,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中的情境創設,其內容都是學生生活中熟悉的,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從開始的幫智慧老人把12個蘋果平均分在4個盤子裡,每個盤子分幾個?拓展為12個蘋果,每2個分一盤,可以分幾盤?再拓展為如何將10個蘋果每3個裝一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也使學生領悟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道理,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讓學生在發現問題中學習數學。

  其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透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如:分一分、擺一擺、填一填、圈一圈、畫一畫等),讓學生親自在獲取知識的過程,逐步體會兩種 平均分的形式。同時,既要重視學生的平均分的結果,也重視引導學生去探索平均分時你是怎麼想的,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最後,還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讓學生討論怎樣給24名學生排隊,有幾種排法?透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得出幾種不同的排法。在教學中,我以合作者、引導者身份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中。讓學生能發表自己獨特的想法,與同學交流,傾聽同學間的不同分法;進行引導,啟發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意義,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我在課堂中,注重知識的感受過程,但還有很多有待完善加強的地方:如學生的小組能力、傾聽能力、動手能力還需要不斷培養;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對小組交流的設計應明確、具體等。